我含有lux基因,是屬革蘭氏陰性、長有極生鞭毛的桿菌或者弧菌,兼性好養化能自養型。
在有氧條件下,我就能夠發出波長475~505nm藍綠色可見光。
我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對於重金屬離子和其他病原體一向嗤之以鼻,不過我打不過他們,只能點亮身上正義的信號燈來告示人們。
發光也是老生常談了。其實只是簡單的自然養化的反應,由其中的特異性螢光酶與還原性黃素單核苷酸、八碳以上長鏈脂肪醛與氧分子發生反應。
發光的強弱並不是看心情的,會根據受到環境中氧濃度與毒物種類與其含量的影響,但比用機器檢測的更靈敏、簡單、快捷、有特色。
不過在1985年以前,我只是普通的細菌
那天朱文杰教授他們一夥蹲在青海湖邊採集樣本,從青海湖裸鯉身上把我分離了出來。
他們說,這是自80年代以來,發光細菌類型中的一個新發現。
因為我來自青海湖,後來將我命名為「青海弧菌」。
我在1990年被確認為是一種新的淡水型發光細菌。
他們發現了我以上的本事,從此我有了新的工作:汙染與毒性檢測員!
要問我的過「菌」之處是什麼?
那就是在目前已知的發光細菌中,絕大部分都屬於海洋型發光細菌,只有幾種淡水型菌種。
就像我的老表—美國的費氏弧菌,他去檢測的時候,還需在待測樣劑中加入至少3%的Nacl(海水Nacl含量大概3.6%),他表示,先要熟悉環境不然沒啥靈感。
而我雖然來自鹹水湖,但是屬於淡水型,上班不需要為自己「帶鹽」所以操作更簡便。
在檢測雜質與毒性時候不會受到溶液中氯離子幹擾和影響而使檢測步驟變得複雜。
圖為費氏弧菌
目前淡水發光細菌中唯獨我 是無致病性的。
我另一個淡水型老表—霍亂弧菌,不過有致病性,你懂的~
圖為霍亂弧菌
所以要是我做監測工作,就不用擔心對環境和生物體有害了!
另一方面,我較費氏細菌他們強的還有一點:適應溫度範圍更大,更適合鹼性待測樣劑。
PH在8以上他們就直呼受不了了。
科學家們都說,在對於我們的研究上,也有了更成熟的技術。
將我和小夥伴製成凍乾粉,在運輸、儲存、攜帶和使用上更簡便,
僅需要一些葡萄糖溶液就可讓我們開工,檢測成本也大大降低。
工業上的金屬冶煉、製藥化工、機械、煤炭礦石開採等行業大範圍發展,水汙染空氣汙染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平時的理化檢測,難以快速而準確地反映出水樣的急性毒性的程度,不能夠及時回饋精準的結果。
汙染的原因種類繁多,傳統的檢測方式耗時長、成本高、準確度還會有偏差,
所以 我們這些反應生物毒性更顯著效率高的微生物檢測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有時候在生活上人們需要檢測飲用水重金屬超標啊蔬果農藥殘留物啊PM2.5啊,都會出現我們的身影。
我們前輩們還參與過汶川地震、天津濱海新區的工廠爆炸等自然與人為因素環境受到大範圍的汙染後快速檢測。
同樣也是嚴格把控制世博會冬奧會等飲用水安全標準的試金石。
我們能夠在自然災害和化學汙染物造成的環境風險中幫助人們快速而準確地得到科學標準的數據,保護人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