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前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
在短短十幾年間,中國出現的諸多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讓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任度表現的「很無奈」。許多消費者偏向於進口品牌,甚至有消費者將中國貨當做劣質商品的代名詞,國人對於進口品牌的態度居然有如此大的反差?另一方面,支持國產,支持民族品牌的理念一直被諸多愛國人士所推崇,尤其當中國與鄰國發生領土爭端和糾紛時,這一呼聲更加強烈。此外,2014年3月15日,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施行,從此中國消費者有了網購「後悔權」,構建了消費維權新機制與新理念,提供了解決消費糾紛新對策。
不可否認,中國品牌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理念落後於世界先進品牌;產品和服務不均質,有樣板,也有劣貨;優質的服務沒有可持續的制度保障;山寨橫行,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等等。但中國國產品牌企業的創新發展與質量管理已經「在路上」。為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與意見,環球網聯合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於2016年開展消費者衣食住行用的國產品牌好感度調查。
二、方法設計
1.調查方法
本次數據採集方式為網際網路在線調查,所有數據均是通過網民自願參與而獲取。
2.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網民對國產品牌的整體印象、國產品牌的未來發展預計、網友最喜歡的國產品牌、最不喜歡的國產品牌以及最近一年來網民對國產品牌印象的變化情況。
3.調查時間
本次調查於2016年2月22日-2月29日通過環球網以在線調查的方式展開。
4.調查對象及樣本分布
本次的調查對象為15歲以上瀏覽環球網的網民。截止到2月29日,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6449份。樣本分布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1-1 樣本性別和年齡分布(N=6449)
註:因系統計算時採用四捨五入原則,導致各選項之和比100%有上下0.1%的波動,此屬正常現象。
第二部分主要發現
一、國產品牌總體形象
發現一 近七成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留下正面印象
l 超六成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還可以,但仍有待提升的方面」
調查顯示,問及「您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如何」時,近七成(69.02%)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整體印象持正面態度,給予「很好」或「還可以」的評價。具體來看,64.68%的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還可以,但仍有待提升的方面」;4.34%的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很好,是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代名詞」。
相比之下,國產品牌逾兩成(20.15%)受訪者留下了偏負面的印象,在這部分受訪者心中,國產品牌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包括,17.96%的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不太好,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少數(2.19%)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很差,拒絕使用」。
此外,還有10.31%的受訪者對國產品牌印象表示「一般,沒什麼特別感覺」,剩餘0.53%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
圖2-1 您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如何(N=6449)
l 對比2015年,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正面印象明顯上升
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正面印象顯著上升,上升近14.19個百分點;負面印象則有明顯的下降,下降了11.80個百分點。可見,相比去年國產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總體印象有較大的好轉。
圖2-2 2016年與2015年您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對比
發現二 最近一年,近七成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變好
l 67.31%的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變好了;與2015年相比,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變化態勢明顯好轉
2016年,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與前幾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呢,調查顯示,近七成(67.31%)受訪者的印象「變好了」,25.85%的受訪者的印象「大體沒變」,僅4.54%的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下滑,選擇「變差了」。剩餘2.29%的受訪者則表示「說不清」。
圖2-3 您最近一年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與前幾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N=6449)
l 對比2015年,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明顯好轉
對比2015年的調查結果,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變化態勢有明顯好轉。具體而言,2016年國人選擇「變好了」的比例比2015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10.66個百分點,選擇「變差了」的比例比2015年下降了6.09個百分點,選擇「大體不變」的比例與2015年相比下降3.61個百分點。
圖2-4 2016年與2015年您最近一年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與前幾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發現三 逾六成受訪者最近一年增加了對國產品牌的消費
l 61.02%的受訪者最近一年增加了對國產品牌的消費
消費者最近一年對國產品牌的消費有怎樣的變化呢?調查得知,逾六成(61.02%)受訪者「增加了」國產品牌的消費;超三成(30.80%)受訪者基本維持對國產品牌消費(選擇「大體沒變」);選擇「減少了」國產品牌消費的受訪者佔比6.98%;剩餘1.21%的受訪者則表示「說不清」。
圖2-5 您最近一年對國產品牌的消費與前幾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N=6449)
l 對比2015年,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消費量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消費量總體有所上升。具體而言,選擇「增加了」的受訪者的比例為61.02%,比2015年上升了13.82個百分點;選擇消費量「大體沒變」(30.80%)的受訪者比例較2015年下降了6.30個百分點;而減少了國產品牌消費量的受訪者比例由2015年的12.80%下降到2016年的6.98%。可見,受訪者對增加國產品牌消費量的趨勢有明顯的上升。
圖2-6 對國產品牌的消費與2015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2016年與2015年比較
發現四 近六成受訪者肯定國產品牌的實際產品和服務與其聲譽多數相稱或都相稱
l 55.37%的受訪者肯定國產品牌的實際產品和服務與其聲譽多數相稱
關於國產品牌的聲譽與實際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相稱的問題,近六成(59.46%)受訪者認為相稱,其中選擇「都相稱」的比例為4.09%,選擇「多數相稱,少數不相稱」的比例為55.37%。
此外,還有35.14%的受訪者認為「少數相稱,多數不相稱」。值得注意的是,對這一問題持絕對否定的受訪者都只是少數,選擇「都不相稱」的受訪者佔比3.81%。剩餘1.58%的受訪者則表示「說不清」。
圖2-7 您認為國產品牌的聲譽與實際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相稱(N=6449)
l 對比2015年,認為國產品牌聲譽與其所提供產品和服務質量之間存在相稱現象的受訪者比例有所上升
從近兩年的歷史數據來看,受訪者對國產品牌聲譽與其所提供產品和服務質量相稱的評價有所樂觀,認為存在「多數或都」相稱現象的受訪者比例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有所上升,比例由2015年的49.07%上升到2016年的59.46%;認為國產品牌的聲譽與實際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有「少數或都」相稱現象的受訪者比例由2015年的47.09%下降到2016年的38.95%。
圖2-8 您認為國產品牌的聲譽與實際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相稱—2016年與2015年比較
發現五 超八成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存在不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的現象
42.92%的受訪者認為多數國產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
調查得知,國內消費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偏負面,總體上有八成多(83.76%)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未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的現象。具體來看,四成多(42.92%)受訪者認為「多數品牌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33.91%的受訪者則認為「少數品牌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還有6.93%的受訪者認為國產品牌「都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總體上僅有4.50%的受訪者肯定所有的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上「都使用了國際統一標準」。此外,還有11.74%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
圖2-9 您認為國產品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是否使用了國際統一標準(N=6449)
對比2015年,受訪網友對國產品牌是否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的評價無明顯波動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於國產品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是否使用了國際統一標準這一問題評價處在持續波動狀態。肯定「都使用了」統一標準的受訪者比例在2016年與2015年僅有微小變化(2016年4.50%,2015年3.60%);而另一方面,認為國產品牌不同程度存在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的受訪者則較2015年(83.70%)略有上升0.06個百分點。
圖2-10 您認為國產品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是否使用了國際統一標準
—2016年與2015年比較(註:選項未列全)
發現六 「自己和家人的消費體驗」是受訪者了解國產品牌的最主要渠道
52.37%的受訪者了解國產品牌的最主要渠道為自己或家人的消費感受
調查顯示,「自己或家人消費的感受」是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總體印象的主要信息來源,超半數(52.37%)的受訪者屬於此類;「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媒體的新聞報導」是受訪者獲取國產品牌信息的第二大渠道,近半數(49.51%)的受訪者選擇此項。
此外,主要通過「親戚朋友同事等的交談議論」獲取國產品牌總體印象的受訪者比例為27.14%。還有16.93%和16.10的受訪者通過「廣告」和「網友的使用評價」獲取信息,另外還有0.73%的受訪者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對國產品牌的相關信息,還有2.35%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
圖2-11 您對國產品牌總體印象的信息主要來源於哪個渠道(N=6449)
註:此題為多選,故各選項之和大於100%。
二、國產品牌好感度排行榜
行業排行榜 國產品牌行業好感度排行榜
「家店、廚衛」行業摘得最喜歡的國產品牌行業榜金牌,受訪者最反感的國產品牌在「乳製品」行業最集中
國內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品牌都集中在哪些行業呢?針對這個問題環球輿情調查中心通過兩個問題進行了網民調查,這兩個問題分別為:「您最喜歡的那些國產品牌分別屬於哪些行業?」和「您最不喜歡的那些國產品牌分別屬於哪些行業?」。
調查得知,2016年受訪者最喜歡的國產品牌主要集中在「家電、廚衛」和「數碼電子產品」兩大行業,選擇這兩項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53.79%和48.95%。此外,進入受訪者好感度榜前四名的還有「快遞」行業和「網際網路服務」行業,提及率分別為41.32%和37.93%。
圖2-12 您最喜歡的那些國產品牌分別屬於哪些行業(N=6449)
註:選擇沒有最喜歡的外資品牌的受訪者在以下報告內容中不參與分析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品牌主要集中在「乳製品」行業,提及率為31.31%,高於其他行業;此外,「金融、保險」和「食品飲料」行業也集中了較多讓受訪者反感的品牌,提及率分別為25.71%和25.51,分別位列二三名。
圖2-13 您最不喜歡的那些國產品牌分別屬於哪些行業(N=6449)
註:選擇沒有最不喜歡的外資品牌的受訪者在以下報告內容中不參與分析
行業排行榜 國產品牌紅榜:華為獨佔鰲頭
超四成受訪者最喜歡華為數碼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華為成為國人最喜歡的國產品牌,順豐與海爾位列第二、三位。具體而言,華為以45.45%的提及率入選國產品牌紅榜榜首,排名第二、三位的順豐與海爾品牌的提及率分別為38.34%與36.62%。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國產品牌依次為格力(33.51%)、聯想(25.66%)、美的(25.53%)、小米(20.86%)、天貓(20.44%)、微信(19.97%)以及淘寶(19.97%)。
圖2-14 國產品牌紅榜TOP10(N=5939)
行業排行榜 國產品牌黑榜:蒙牛品牌位居榜首
8.73%的受訪者最不喜歡蒙牛品牌
調查顯示,蒙牛成為國人最不喜歡的國產品牌,康師傅和中國工商銀行位列第二、三位。具體而言,蒙牛以8.73%的提及率入選國產品牌黑榜榜首,康師傅和中國工商銀行的提及率分別為7.71%和7.44%,當選國產品牌黑榜的第二和第三名。排位第四名的國產品牌黑榜是三元,獲得了6.95%受訪者的投票。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國產品牌依次為伊利(6.68%)、中國農業銀行(5.77%)、比亞迪(5.14%)、人之初奶粉(5.10%)、光明(5.00%)以及中國建設銀行(4.61%)。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品牌黑榜TOP10中有5席被乳製品品牌所佔據。由此可見,國人對於國產乳製品品牌的反感度十分明顯。
圖2-15 國產品牌黑榜TOP10(N=5255)
榜一 國產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品牌好感度排行榜:百雀羚最受歡迎
調查顯示,受訪者最喜歡的前三大國產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品牌依次為百雀羚、大寶和美加淨,提及率分別為7.80%、7.47%和4.60%。剩餘其他品牌的提及率均未超過4%。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國產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品牌為丸美、我的心機和珀萊雅,提及率分別為10.13%、9.47%和8.47%。此外,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品牌中超過7%的還有大寶(7.67%)、韓束(7.60%)、隆力奇(7.33%)、完美(7.27%)和婷美(7.13%)。
圖2-16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品牌(N=1500)
榜二 國產服飾、鞋帽品牌排行榜:七匹狼最受歡迎
在國產服飾、鞋帽品牌中,七匹狼(22.22%)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牌;其次是波司登,受歡迎程度為16.93%;第三、四位的是雅戈爾與恆源祥,分別獲得了15.07%與14.97%的受訪者提及。
在所有國產服飾、鞋帽品牌中,受訪者對老人頭、海瀾之家與美特斯邦威三大品牌的情感表現為最不喜歡的黑榜前三名,提及率分別為2.64%、2.59%和2.23%。
相對而言,國人對「七匹狼」的好感度淨值最高,其次為海瀾之家。具體而言,「七匹狼」的滿意度淨值為20.25%,「海瀾之家」的滿意度淨值為10.51%。
圖2-17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服飾、鞋帽品牌(N=1931)
榜三 國產鐘錶、珠寶首飾品牌好感度排行榜:周大生最不受歡迎
在最喜歡的國產鐘錶、珠寶首飾品牌中,三個珠寶首飾品牌搶佔前三位,具體而言,老鳳祥、周大福和中國黃金是受訪者最喜歡的三大國產鐘錶、珠寶首飾品牌,選擇比例分別為6.20%、6.08%和3.89%。在最喜歡的國產鐘錶品牌中,飛亞達的提及率最高,佔比為3.77%。
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國產鐘錶、珠寶首飾品牌為周大生、勞士頓和周大福,提及率分別為9.25%、7.91%和7.66%。
鐘錶、珠寶首飾因屬於耐用消費品,甚至是奢侈消費品的特性,消費普遍性不如日用品和快消品,因而接觸人群相對較窄。因此在該行業品牌中,受訪者的喜愛度和反感度提及率相對較低,比例均不足10%。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業各大品牌招致的受訪者反感度普遍高於喜愛度。如周大福的受歡迎程度排名第二,提及率6.08%,但同時該品牌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榜單中排第三,提及率則為7.66%。類似反感度高於喜愛度的品牌還有飛亞達、周大生等眾多品牌。
圖2-18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鐘錶、珠寶首飾品牌(N=822)
榜四 國產汽車品牌好感度排行榜:吉利和哈弗最受歡迎
調查發現,受訪者最喜歡的前三大國產汽車品牌為吉利汽車、哈弗和比亞迪,好感度提及率分別為19.56%、19.38%和17.64%。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汽車品牌為比亞迪,提及率為12.39%,提及率明顯高於其他品牌。此外,受訪者最不喜歡的第二和第三大汽車品牌為重慶力帆和吉利汽車,提及率分別為9.96%和8.14%。
圖2-19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汽車品牌(N=2188)
榜五 國產皮具、箱包品牌好感度排行榜:七匹狼最受喜愛
受訪者最喜歡的國產皮具、箱包品牌中,七匹狼位列榜首,以16.78%的提及率博得頭籌。紅蜓蜻與金利來也進入最受歡迎品牌榜的第二和第三名,分別有13.25%和11.15%的受訪者最喜歡這兩大品牌。
鱷魚、七匹狼與啄木鳥是受訪者最不喜歡的三大國產皮具、箱包品牌,招致反感最多,提及率分別為13.13%、10.71%和9.05%。
圖2-20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皮具、箱包品牌(N=906)
榜六 國產快餐連鎖品牌好感度排行榜:永和豆漿最受歡迎
在國產快餐連鎖品牌中,永和豆漿是受訪者的最愛,有21.95%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永和豆漿;第二受歡迎的品牌是真功夫,提及率為14.40%;排在第三的是大娘水餃,提及率為12.20%。
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快餐品牌中,永和豆漿的提及率依然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永和豆漿與真功夫的最不喜歡排名位列前兩位,提及率分別為13.13%和10.71%。
與老百姓飲食和健康息息相關的快餐行業,消費者關注尤甚,因而更容易表現兩級分化的矛盾心理。因此在全國門店眾多,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永和豆漿和真功夫,在獲得好口碑的同時,也更容易招致消費者的反感。可喜的是,喜歡永和豆漿和真功夫的受訪者比例均高於不喜歡這兩大品牌的比例。
圖2-21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快餐連鎖品牌(N=1139)
榜七 國產食品飲料品牌好感度排行榜:康師傅最不受歡迎
國產食品飲料品牌可謂「品種繁多,數不勝數」,2016年,農夫山泉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受訪者的最愛,提及率為12.10%;娃哈哈、王老吉以及徐福記緊隨其後,分別有9.81%、7.53%和7.25%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該品牌。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食品飲料品牌為康師傅,提及率達15.96%。雙匯的反感度也相對較高,提及率為9.30%。統一(6.82%)、王老吉(5.99%)、加多寶(5.87%)與香飄飄(5.01%)分別排在第三至第六的位置。
圖2-22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食品飲料品牌(N=2537)
榜八 國產乳製品品牌好感度排行榜:蒙牛最不受喜愛
2016年,受訪者最喜歡的兩大國產乳製品品牌是伊利和蒙牛,受訪者提及率分別為14.79%(伊利)和13.55%(蒙牛),這兩大品牌的受訪者喜愛度遠超過其他品牌。光明、完達山和三元均進入前五名,但提及率只在2%-8%之間。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乳製品品牌中,蒙牛和三元位列前兩位,伊利位列第三,提及率分別為18.35%、14.63%和13.99%。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五大品牌還有人之初奶粉和光明,提及率分別為10.72%與10.52%。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乳製品行業品牌中,消費者的反感情緒更高,眾多品牌的反感度均高於喜愛度,消費者對乳品行業龍頭老大伊利和蒙牛愛恨交加的情緒就是典型例證。
圖2-23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乳製品品牌(N=2501)
榜九 國產連鎖超市、大賣場品牌好感度排行榜:蘇寧受歡迎度最高
在國產超市、大賣場品牌中,蘇寧和國美電器分別佔領冠亞軍位置。具體而言,最喜歡蘇寧和國美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42.31%與32.06%。大潤發和華聯超市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位,提及率分別為28.34%和22.98%。
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品牌中,排名前五的國產連鎖超市、大賣場的方案率均在3%-6%之間。具體而言,華聯超市、紅星美凱龍、國美電器、蘇寧電器以及屈臣氏的反感率依次為5.36%、3.54%、3.48%、3.36%以及3.06%。
整體來說,蘇寧與國美在國人心中的好感度最佳。具體而言,蘇寧與國美的好感度淨值最高,依次為38.95%與28.58%。
圖2-24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連鎖超市、大賣場品牌(N=1697)
榜十 國產快遞品牌好感度排行榜:順豐受歡迎度高居榜首在國內快遞品牌中,順豐以最為快速和相對優質的服務佔領最受歡迎快遞品牌榜的頭把交椅,42.31%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順豐。申通的受歡迎程度位列第二,提及率為32.06%。圓通以28.34%的提及率位居第三。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國產快遞品牌為圓通、申通和中國郵政包裹信件,提及率分別為3.50%、3.40%和3.00%。
整體來看,受訪者對各快遞品牌的好感度遠高於反感度。
圖2-25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快遞品牌(N=2997)
榜十一 國產航空客運好感度排行榜: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最受歡迎
在國內航空客運品牌中,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以32.91%的提及率成為國內最受喜歡的航空客運品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受歡迎程度位列第二,提及率為29.45%。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25.58%的提及率位居第三。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兩大國產航空客運品牌為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提及率分別為11.22%和10.17%,中國春秋航空公司的反感度在所有品牌中位居第三。
儘管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在紅黑榜上排位靠前,但整體上,三家的好感度淨值均為正數。具體而言,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好感度淨值為21.69%、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好感度淨值為19.28%、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好感度淨值為20.86%。
圖2-26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航空客運品牌(N=954)
榜十二 國產連鎖快捷好感度排行榜:如家快捷酒店最受歡迎
調查顯示,如家快捷酒店成2016年受訪者最喜歡的國產連鎖快捷酒店品牌,提及率為43.31%。7天連鎖酒店和漢庭酒店位列第二和第三位,提及率分別為34.92%和32.12%。
在國內最不喜歡的連鎖快捷酒店中,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國產酒店品牌與最喜歡的三大品牌一致,但7天連鎖酒店以10.85%的提及率排名最不喜歡國產連鎖快捷酒店第一名,其次為如家快捷酒店(9.58%)和漢庭酒店(6.44%)。
圖2-27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酒店品牌(N=1180)
榜十三 國產金融、保險品牌好感度排行榜:中國工商銀行最不受歡迎
2016年,最受歡迎的前三大國產金融、保險品牌依次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有13.05%、12.79%和8.49%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這三大品牌。在保險公司品牌中,中國人保獲得的好感度最高,提及率為5.75%。
在最不喜歡的國產金融、保險品牌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排名前三位,比例分別為14.92%、11.53%和9.21%。中國工商銀行是銀行業中最不受歡迎的品牌,中國人壽則是保險業中最不受歡迎的品牌。
圖2-28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國產金融、保險品牌(N=2628)
榜十四 國產數碼電子產品品牌好感度排行榜:華為好感度獨佔鰲頭
在受訪者最喜愛的國產數碼電子產品品牌中,華為獨佔鰲頭,提及率高達69.15%;聯想以39.02%的提及率位居第二。後起之秀小米以31.72%的提及率佔領第三的位置。此外,老牌品牌海爾不及小米位居第四位,提及率為29.11%。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兩大國產電子產品品牌為波導和聯想,提及率均在3%以上。剩餘品牌的提及率均未超過3%。
整體而言,華為與聯想是國人最為滿意的兩大數碼電子品牌。
圖2-29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前十大數碼電子產品品牌(N=3906)
榜十五 國產家電、廚衛品牌好感度排行榜:海爾最受歡迎
2016年,受訪者最喜愛的前三大國產家電、廚衛品牌為海爾、格力和美的,提及率分別為56.23%、51.45%和39.15%。
整體而言,受訪者對國產家電、廚衛行業的反感度均較低。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家電、廚衛品牌中,美的的提及率最高,但提及率很小,僅為2.30%。
海爾的整體好感度最佳。具體而言,海爾在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品牌榜中分別位列第一位和第五位,海爾的好感度淨值為54.99%,最喜歡海爾的受訪者比例要遠遠高於不喜歡的比例。
圖2-30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家電、廚衛品牌(N=3870)
榜十六 國產運動、戶外品牌好感度排行榜:李寧最受歡迎
2016年,受訪者最喜愛的國產運動、戶外品牌是李寧和安踏,分別以56.23%和51.45%的提及率位居第一和第二位。361°的受歡迎程度位列第三位,提及率分為39.15%。
喬丹、李寧與361°是2016年度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運動、戶外品牌,提及率相差較小,選擇比例分別為8.90%、7.33%和6.35%。
圖2-31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國產文化、體育用品品牌(N=1023)
網際網路行業排行榜 中國網際網路服務品牌好感度排行榜
「在線購物」服務為好感度最佳的國內網際網路服務行業
在受訪者最喜歡的網際網路服務中,「在線購物」、「在線通訊與社交」、「出行與旅遊」和「網際網路金融」的提及率相對較高,選擇比例分別為58.30%、41.63%、40.39%和35.96%。
受訪者對國內網際網路服務品牌的反感度較低。具體而言,最不喜歡的網際網路行業為「在線醫療與保健」(7.34%)、「網絡視頻服務」(6.09%)與「網際網路金融」(5.57%)。
整體而言,「在線購物」服務為好感度最佳的國內網際網路服務行業。具體來說,「在線購物」的好感度淨值最高,為55.19%,其次為「在線通訊與社交」(37.60%)。
圖2-32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的網際網路服務品牌類型(N=3053)
榜一 中國網際網路通訊與社交服務好感度排行榜:微信最受歡迎
調查顯示,受訪者最喜歡的前兩大在線通訊與社交品牌依次為微信以及QQ,比例分別為85.15%和70.23%。此外,QQ空間和百度貼吧的提及率也超過兩成,分別位居三四名。
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在線通訊與社交品牌為陌陌、QQ以及微信,提及率分別為2.87%、1.87%以及1.43%。
圖2-33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中國在線通訊與社交品牌(N=1394)
榜二 中國網際網路視頻服務好感度排行榜:優酷視頻好感度最高
在國內網際網路在線視頻品牌中,優酷視頻(35.95%)成最受歡迎的品牌;其次是愛奇藝,比例為33.53%;第三是騰訊視頻,獲得24.47%的受訪者親睞。
然而,愛奇藝與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是受訪者最反感的兩大國內網際網路在線視頻品牌,但提及率較低,均不及7%。
圖2-34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中國在線視頻品牌(N=662)
榜三 中國網際網路在線購物服務好感度排行榜:天貓、淘寶和京東最受歡迎
天貓、淘寶、京東是受訪者最喜歡的三大中國網際網路在線購物品牌,最喜歡這三大品牌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64.80%、63.25%和62.35%。排名第四、第五位的在線購物品牌美團(29.76%)和阿里巴巴網站(19.15%)的提及率遠不及前三位。
整體而言,受訪者對在線購物的反感度水平相對較低。具體而言,國人最不喜歡的網際網路在線購物品牌的提及率水平在2%以下: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中國網際網路在線購物品牌為淘寶、阿里巴巴網站和天貓,提及率分別為1.97%、1.49%和1.17%。
圖2-35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中國在線購物品牌(N=1875)
榜四 中國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服務好感度排行榜:百度地圖最受歡迎
受訪者最喜歡的前三大中國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服務的品牌為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和攜程旅行,好感度提及率分別為48.64%、33.85%和30.76%。
整體而言,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服務的反感度水平相對較低。受訪者最不喜歡的中國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服務的品牌為12306網站和12306手機APP,提及率僅為1.91%和1.62%。此外,受訪者最不喜歡的第三大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服務品牌為去哪兒旅行(1.25%)。
圖2-36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中國網際網路出行與旅遊品牌(N=1359)
榜五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好感度排行榜:支付寶錢包最受喜愛
受訪者最喜歡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品牌中,支付寶錢包位列榜首,以63.88%的絕對優勢的拔得頭籌。微信錢包與銀聯在線支付與手機支付收銀臺也進入最受歡迎品牌榜前三,分別有38.41%和13.01%的受訪者最喜歡這兩大網際網路金融品牌。
整體而言,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的反感度水平相對較低。QQ錢包、人人貸以及百度錢包是受訪者最不喜歡的三大品牌,提及率分別為1.74%、1.58%和1.34%。
圖2-37 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品牌(N=1268)
附錄:背景資料附表1.性別
附表2.年齡
附表3.學歷
附表4.個人月收入
環球輿情調查中心
20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