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教的聞思修行來創造我們的財富

2020-12-05 釋道儒與生活

有些人可能並不了解佛教,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論體系,真要是了解了,那將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受到佛教影響的名人不在少數。心理學家榮格就受到佛教經典《西藏度亡經》的影響,賈伯斯到印度,受到禪修的影響。

那我簡單的介紹一下,佛教的聞思修行。以及如何把佛教的修行理論,如何融入到我們的生活。

一、聞,就是聽聞的意思。聽聞是有方法的,在佛講法的時候,所有的比丘比丘尼,提前入座,然後以四念住來觀心。什麼是四念住,簡單的說就是讓自己的心按住下來的方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百度搜索一下。督攝六根,也就是不散亂。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經常學習一些東西。同樣是聞,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心先靜下來。然後專注到所聽聞的事情上。這樣就會提高自己聽聞的效率。

二、思,就是思考的意思。聽聞佛講法後,就是自己思考佛的法意,這不是一次的思考,而是反覆的思考,直到用自己的話能夠講解為止,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理解。

用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是一樣,有些人說,我理解了,但是讓我講我講不出來,這不是真正的理解。既然講不出來,那麼過幾天就會把所學的忘記。但真正理解了,是不會輕易忘掉。所以思是,把所學的用自己的經驗經歷完全能夠描述出來。

三、修,就是修行。當比丘們把法義思考明白了,就是去修行。因為法義明白不等於是自己的。什麼時候是自己的,就是融入到自己的行為生活之中才是自己的,這個是需要修行的。怎麼修,就是通過禪修等等方式來修。

那我們生活中學習也是一樣,思考明白了不一定會用。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大人教訓小孩時。這小孩一點都不服,講起來頭頭是道,比你還明白。但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就是沒有修的緣故。怎麼去修,比如教孩子要謙虛,那就讓他去修這個謙虛。不但懂得,還要在行為之中體現出來。這個就需要功夫。

四、行,就是行持。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經受住考驗。也就是自己修行的東西成為了自己的習慣。在自己的行為中完全能體現出來。

那麼,每一個人在生活之中如果,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行為之中。那麼這個時候,任何人都能夠看出來,你在這方面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絕對是個專家。比如說,我現在打字是盲打。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這就是我不斷地練習,思考的結果,最後打起字來飛快。這時候任何人看到,都覺得,這個方面他做得不錯。

您如果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聞思修行的每一關都過了,那麼恭喜您,您在這方面絕對是一流的。也就完全可以轉化為自己的財富。

相關焦點

  • 不努力聞思修行,而經常破壞戒律,失毀自己的誓言會導致業際顛倒
    對阿彌陀佛有毫不動搖的自信心,一心一意發願往生,隨後都不造五無間罪和舍法罪,若能依教秉持,則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曾親身讓我們確保過:臨死一定會往生西方國家極樂世界,這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圓滿完善引發。之前曾有一個喇嘛在外面傳揚:「色達堪布說念一百萬阿彌陀佛稱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徹底是一種妄語,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這麼簡單。」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發心」的區別
    小乘佛教的發心就是:我要把自己修行清淨,我要自己得利益,我要自己得解脫,我要走,我不要再來啦,娑婆世界不好。《楞嚴經》第三卷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弟子與佛陀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佛陀問他:「你現在這麼修,是為了什麼呢?」 他說「為了解脫。」 「那解脫之後呢?」
  • 一位法師關於財富的演講 驚豔全球政商巨擘
    生活中,人們都常以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創造並享用財富。人生的價值觀,往往以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體現,社會效益的達成,財富的創造增長作為衡量標準。而佛教的財富觀,則既能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又能對人類文明的健康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可持續作用。
  • 全球背景下的財富創造、保護及轉移
    對投資者來說,了解需要什麼,想得到什麼,有時候是最難的一件事,我們大多數人只關注每天的收益表現、家庭壓力和責任,但其實還有其他的事務需要我們去考慮。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和家庭就考慮到了如何在全球背景下對財富的創造、保護和轉移進行規劃。
  • 分享佛教最秘密最靈驗、威猛迅速的大黑天財神法——滿願求財富
    教最秘密最靈驗、威猛迅速的大黑天財神法分享一下佛教俢財富的秘法,大黑天財神法,希望大家在這個末法的時代,好好增進福慧,希望大家流傳受益,大黑天財神秘法,據說是密法裡面最上乘最秘密的法,不是隨便親傳的,所以希望大家珍惜廣為流傳,幫助更多的人們俢得智慧,財富,讓大家一起受益!東密又稱為真言宗(密法乃故唐祖宗法寶,在教理上,東密完全承襲了唐密).
  • 愛因斯坦與佛教
    [摘要]書中唯一與佛教有關的只有第70頁上的一句話:「在我看來,像佛陀、摩西和耶穌這樣的人物對人類的恩澤要高於探索和創造的心靈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書中唯一與佛教有關的只有第70頁上的一句話:「在我看來,像佛陀、摩西和耶穌這樣的人物對人類的恩澤要高於探索和創造的心靈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顯然,這與宣稱佛教最能支持科學毫不相干。
  • 古代藝術品的高傲,就是我們最堅挺的財富!
    我們對天地的理解有時認為是個迷信,可是這個迷信富有哲理,從古代藝術品身上我們能找到天地的語言,所以我們能夠做到其他人不能做到的事。從古代藝術品的創造完全可以看出其中蘊含著的神秘,雖然沒有文字告訴我們,但是傳達出了思想、傳達了文化,傳達了先人的秘密。
  • 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靈感和財富,因此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
    江河流入大海,人們看到,「大海是包容的,寬容是大的」;世界的花木,佛教的人們看到了「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月圓月缺。古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圓缺雨。」大自然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享受,也包含了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佛教協會和寺院都有一定的制度和規矩,以戒為師,以制為用,讓佛教慢慢進步。《瞭望東方周刊》:現在中國寺廟管理上文物局、旅遊局、宗教局還有一點交叉。星雲大師:我對中國佛教表面上的開放、興旺,是肯定的,內部有什麼問題,還需要多研究。尤其我覺得文物局、旅遊局不應該和佛教扯上關係,要還給佛教清淨,它不是一個觀光的地方,你能到學校裡去觀光嗎?它不是來消遣的。
  • 人類基因被破譯,創造萬億財富,尋找全國合伙人!
    健康產業將創造最大的財富風口!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近些年來,國外相關的臨床實驗,越來越多,直到2013年底,發現經過基因檢測能夠了解到人體的缺陷,並且能夠極其精準地預測到未來人體的身體狀況。因此基因檢測也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政府和各界人士認同和支持。
  • 佛教菩薩道的重心是什麼
    傳燈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我們知道,人天道的主要德目是五戒十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為五項必戒的德目,故稱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
  • 45個大棚年創500萬財富,張金朋的財富傳奇是如何創造的呢?
    吉林長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有一位名叫張金朋小夥子,他利用從吉林農業大學學到的知識進行食用菌種植,僅僅靠45個大棚就能夠年創500萬的財富,著實創造了一個真真切切的財富傳奇。食用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不陌生,食用菌是一個大家族,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我們比較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而少數食用菌品種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
  • 基於佛教哲學來審視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
    本文基於佛教哲學來重新審視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簡要介紹了他們爭論的過程和本質以及佛教哲學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用佛教哲學來重新解釋量子力學的現象,並比較了它與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觀點的差別。 同時,對當代多名頂級物理學家有關解釋量子現象的哲學觀點進行了剖析。
  • 佛教≠迷信,佛教是「無神論」!
    佛教能打通生死之門嗎?師父有神通嗎?師父,我獨自念經的時候老是感覺有冤親債主在我身邊!師父,我時常感覺自己不自主的去做一些事情,這是佛菩薩在指示我嗎?……佛教不是迷信,是在唯心之上的「無神論」!學佛有十萬法門,佛陀將自己的般若智慧以佛教諸經典傳於後人,可是每個時代仍有不少人以偏執和偏信去學佛,世間多以迷信和偏見去看待佛教和三寶。
  • 佛教「禪修」思想之研究——陳德平
    佛陀用了一個簡單的字眼來描述,稱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欲界」。我們現在可以更清楚的看出,這是一個欲望的世界,欲望就在這裡。煩惱心接觸到可欲的事物,導致「迷信」,並產生更多煩惱。使人生起煩惱的外境,和業的習氣一定有所關連。所以它的術語是「依他起性」。我們的心念裡可能有一個特別「執著」的業習,當我們碰見具有相似特質的外境時,我們的欲望就被發動了。如果遇見的是使我們厭憎的事物,「欲望」就不會引發。
  • 佛教傳入中國第六階段——從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到三和理論的提出
    、在現代社會更好發揚光大,則是我們必須深入探索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屬於人的心靈最深處的問題,當人們深刻地改造各自的視野和價值觀時,我們才能懷著明朗的希望,理解這些問題,認真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自然生態危機的解決,不能單純地靠技術措施來解決,還必須依靠國家強有力的幹預和公眾自覺的參與;換句話說,自然生態絕不是一個孤立的生態系統,它與社會生態(人類群體)、與精神生態(人類個體)息息相關。
  • 佛教與環保
    他們不再慌亂,不再盲從,而是以審慎的目光與成熟的心理素質來對待周圍的一切。正因如此,佛法的高瞻遠矚,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凸顯。許多對於宇宙人生有著真知灼見的人,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佛法對於現實社會的「有用性」。他們正致力於從各個不同的層面去研究佛法的現實價值。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婆羅門祭司,說什麼造物神的口,創造了婆羅門,掌握神權、是神在人間的代理人;造物神的手創造了剎帝利,他們是國王及其文武官員,把持軍政大權,是貴族武士等級;造物神的腿創造了吠舍,專事農、牧、工、商各業,是平民或一般公社成員;造物神骯髒的腳創造了首陀羅,他們是被雅利安人徵服的土著居民,從事農業、漁獵以及各種技藝、許多人被淪為奴隸或僱工。
  • 何謂「佛教的七珍八寶」?
    「佛教八寶」亦稱「吉祥八寶」或「八吉祥」或「八瑞相」等,即「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展開來就是法輪、法螺 法螺:象徵聲震四方,代表名聲遠揚,海螺吹出的聲音能傳播到極遠的地方,佛教用海螺象徵佛遍揚十方的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