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並不了解佛教,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論體系,真要是了解了,那將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受到佛教影響的名人不在少數。心理學家榮格就受到佛教經典《西藏度亡經》的影響,賈伯斯到印度,受到禪修的影響。
那我簡單的介紹一下,佛教的聞思修行。以及如何把佛教的修行理論,如何融入到我們的生活。
一、聞,就是聽聞的意思。聽聞是有方法的,在佛講法的時候,所有的比丘比丘尼,提前入座,然後以四念住來觀心。什麼是四念住,簡單的說就是讓自己的心按住下來的方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百度搜索一下。督攝六根,也就是不散亂。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經常學習一些東西。同樣是聞,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心先靜下來。然後專注到所聽聞的事情上。這樣就會提高自己聽聞的效率。
二、思,就是思考的意思。聽聞佛講法後,就是自己思考佛的法意,這不是一次的思考,而是反覆的思考,直到用自己的話能夠講解為止,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理解。
用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是一樣,有些人說,我理解了,但是讓我講我講不出來,這不是真正的理解。既然講不出來,那麼過幾天就會把所學的忘記。但真正理解了,是不會輕易忘掉。所以思是,把所學的用自己的經驗經歷完全能夠描述出來。
三、修,就是修行。當比丘們把法義思考明白了,就是去修行。因為法義明白不等於是自己的。什麼時候是自己的,就是融入到自己的行為生活之中才是自己的,這個是需要修行的。怎麼修,就是通過禪修等等方式來修。
那我們生活中學習也是一樣,思考明白了不一定會用。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大人教訓小孩時。這小孩一點都不服,講起來頭頭是道,比你還明白。但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就是沒有修的緣故。怎麼去修,比如教孩子要謙虛,那就讓他去修這個謙虛。不但懂得,還要在行為之中體現出來。這個就需要功夫。
四、行,就是行持。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經受住考驗。也就是自己修行的東西成為了自己的習慣。在自己的行為中完全能體現出來。
那麼,每一個人在生活之中如果,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行為之中。那麼這個時候,任何人都能夠看出來,你在這方面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絕對是個專家。比如說,我現在打字是盲打。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這就是我不斷地練習,思考的結果,最後打起字來飛快。這時候任何人看到,都覺得,這個方面他做得不錯。
您如果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聞思修行的每一關都過了,那麼恭喜您,您在這方面絕對是一流的。也就完全可以轉化為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