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快科技】;
當前絕大部分電動汽車都是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儲能裝置,但是由於鋰離子電池中,含有鈷這種稀有金屬,這也使得電池製造成本居高不下,間接帶動電動汽車整車成本上漲,不利於電動車的推廣與普及。
如何降低電池的製造成本,成為了各大電池和整車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為此,民間的科研機構和大學也積極參與了進來。
日前,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宣布與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共同研製出一款鈉離子電池,其儲能能力和化學性能與某些商用鋰離子電池相當。
同時,這種鈉離子電池,幾乎不含鋰、鈷等稀有貴金屬,並且鈉離子元素遍地都有,這也使得整體電池的製造成本陡降,有利於降低電池及電動汽車的整體製造成本。
車載動力電池,除了具有高能量密度之外,還要有較長的循環使用壽命。據悉,該研究團隊經過測試後發現,這款鈉離子電池與某些鋰離子電池類似,並且在1000次充放電循環後仍能保持80%以上的電量。
同時,針對鈉離子電池,能量存儲能力不如鋰離子電池的先天缺陷,該團隊研發出一種,分層的金屬氧化物陰極,和一種包含額外鈉離子的液態電解質,能夠促進內部的鈉離子持續運動,保障放電效率。
當前,這種鈉離子電池正在處於實用驗證階段,為今後的大規模量產做前期準備。這也為今後電池無鋰無鈷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