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2020-12-06 騰訊網

【背景】

金屬鋰因其具有超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電極電勢,被認為是構建高比能電池電極的「聖杯」材料。與現有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基於金屬鋰為負極的鋰金屬電池(LMBs)極大提高了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展現出滿足新興行業對於高能量密度需求的巨大潛力。但是鋰金屬電池存在固態電解質界面(SEI)不穩定以及負極鋰枝晶生長等瓶頸。為了拓展金屬鋰負極應用,科學家們不斷探索電解液修飾、人工保護層、隔膜改性、準固態電解質及固態電解質、結構負極等策略來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和提高SEI穩定性。與合成材料相比,天然生物質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豐富的極性官能團、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性等多重優勢,近年來在金屬鋰負極保護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日,清華大學張強教授、北京林業大學袁同琦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黃佳琦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Maria-Magdalena Titirici合作,受邀在Materials Today Nano上發表了題為 「A review of naturally deriv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sa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的綜述文章。該綜述在加深對鋰負極化學理解的基礎上,介紹了基於生物質納米材料的鋰金屬負極保護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圖1 基於生物質納米材料的鋰金屬負極保護策略

【圖文導讀】

一、人工保護層

天然生物質高聚物膜具有高的機械強度以及豐富的官能團等物理化學特性,在構築人工保護層方面具有優勢。一方面可以通過天然聚合物高機械模量來抑制枝晶的生長;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聚合物骨架中豐富的極性官能團來調控鋰離子的均勻沉積。

圖2 基於生物質材料的人工界面保護層來抑制鋰枝晶生長。(a)以瓊脂糖為保護層抑制枝晶生長的作用原理圖。(b)1 mA cm 2電流密度條件下,經過100圈循環後,Li@Ag-Cu電極的形貌圖。(c)羅望子膠的結構示意圖。(d)羅望子膠薄膜的粘度、硬度和(e)拉伸強度。

圖3 基於生物質材料的人工界面保護層調控鋰離子沉積。(a)KWs界面層調控鋰離子均勻沉積示意圖。(b)基於KWs保護鋰金屬電池與未保護電池的鋰枝晶生長行為對比。(c)基於KWs界面層的鋰金屬電池的鋰沉積形貌圖。(d)基於KWs保護鋰金屬電池與未保護電池的負極表面預沉積鋰枝晶形貌圖。(e)在5 mA cm 2電流下,基於KWs界面層的鋰金屬電池的循環曲線。

二、隔膜

生物大分子具有豐富的孔結構和表面極性官能團,被廣泛用來對傳統隔膜修飾改性或設計生物質基新型隔膜,以提高隔膜的潤溼性和離子通量,實現鋰離子的高效電化學沉積。

圖4 天然生物材料對傳統隔膜修飾來抑制鋰枝晶。(a)多巴胺修飾聚乙烯複合隔膜抑制枝晶生長的作用示意圖。(b)複合隔膜在電池循環20圈前、後的形貌對比圖。(c)纖維素納米纖維/PE/纖維素納米纖維(CPC)複合隔膜製備示意圖。(d)多孔CPC 複合隔膜調控鋰沉積作用示意圖。

圖5 基於生物質材料的新型隔膜來抑制鋰枝晶。(a)面膜紙用於可充電電池效果圖。(b)基於纖維素隔膜的孔分布圖。(c)以Celgard 2500或面膜紙作為隔膜的電池循環性能和庫侖效率。(d)經過10次充放電循環後,基於殼聚糖新型隔膜的表面形貌圖。(e)α-殼聚糖、β-殼聚糖及PP與鋰離子的徑向分布函數。

三、聚合物電解質

天然生物聚合物具有豐富的化學基團、較高的機械彈性和化學穩定性,可以通過物理化學交聯或作為聚合物電解質載體,以提高聚合物電解質的機械性能和離子電導率,從而獲得高效穩定的鋰負極界面。

圖6 天然生物質基聚合物電解質穩定鋰金屬負極。(a)細菌纖維素(BC)基聚合物電解質的應力-應變曲線。(b)BC鏈與溶劑之間相互作用的示意圖。(c)PMM-CPE的應力-應變曲線。(d)以PMM-CPE組裝對稱電池,在9.5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性能。(e)生物質衍生複合聚合物電解質抑制鋰枝晶的作用示意圖。

四、功能骨架

天然生物材料衍生的納米碳材料具有豐富多孔結構、高導電性能和結構多樣化等優勢,在構建功能性骨架或鋰金屬負極宿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圖7 基於天然生物質衍生碳基骨架用於抑制鋰枝晶。(a)具有有序通道的Li/C-wood 電極調控鋰沉積的作用示意圖。(b)Li/C-wood電極的表面形貌及截面形貌圖。(c)ZnO修飾多孔碳骨架調控鋰成核及沉積行為。(d)原子級分散的親鋰CoNx位點誘導金屬鋰形核。

【總結與展望】

金屬鋰負極存在的鋰枝晶生長不可控、界面SEI膜不穩定等問題限制了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結構豐富等優勢,且其衍生的納米材料有也能很好的繼承天然材料的優異特性,在穩定界面SEI及調控負極鋰枝晶生長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該綜述在可持續的天然生物質材料和鋰金屬負極保護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推進生物質納米材料在高能量密度LMBs和其他先進儲能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介紹:

劉佳,北京林業大學講師,主要從事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化及生物質衍生電催化材料的應用研究,曾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等榮譽稱號。

袁同琦,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主要從事生物質清潔高效預處理及全組分轉化為生物質能源及材料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在分離木質素的結構表徵及高值化轉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3項專利技術已在合作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取得了較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清華大學張強教授研究團隊在能源材料化學領域,尤其是金屬鋰負極、鋰硫電池和電催化方向,開展了眾多引領性的研究工作。在金屬鋰負極領域,該團隊利用原位方法研究固液界面膜,並通過納米骨架、人工SEI、表面固態電解質保護膜等手段調控金屬鋰的沉積行為,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實現金屬鋰的高效安全利用,並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與有限元計算展開理論分析。這些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Chem, Joule, Matter, PNAS, 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Energy Storage Mater.等期刊上。此外,該研究團隊在鋰硫電池及金屬鋰保護領域申請了一系列發明專利,形成了具有較好保護作用的專利群。

參考文獻:

Liu J, Yuan H, Cheng XB, Chen WJ, Titirici MM, Huang JQ, Yuan TQ, Zhang Q. A review of naturally deriv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sa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Materials Today Nano 2019, 8, 100049. doi: 10.1016/j.mtnano.2019.100049.

相關焦點

  • ...and Multifunctional Regulation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第一場報告題目:Chemical Fabrication andMultifunctional Regulation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報告人:侯仰龍 報告時間:10月31日上午9:00-10:00 第二場報告題目:原子級碳限域電化學催化材料的設計與優化
  • 哈工大邵路團隊《Materials Today》:高效、低能耗納濾膜
    天然材料圖1 超薄複合膜的選擇層(PDA、glucose和MOF)和多孔基質,選擇層厚度214nm他們利用聚多巴胺粘附作用,並利用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單糖葡萄糖作為多羥基醛協同界面反應構築葡萄糖/TMC/PDA/MOF納米材料一體化「綠色」選擇層,其中MOF材料中的金屬離子通過有機連接劑分子結合在一起在選擇層上形成高度多孔的結構
  •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00: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Raymond E.
  • 「Nanomaterials」(IF:4.324)特刊徵稿
    研究課題包括但不限於:環境納米材料的設計,調整其成分、結構和功能以實現環境修復天然和合成納米材料在環境納米技術中的應用,包括吸附、膜、高級氧化技術、電容去離子化等汙染控制過程的微界面反應及其機理納米技術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納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對生物和毒理學效應的影響唯一的限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必須是在中國或由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的
  • Today Phys. 綜述: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研究進展
    以「Noble-metal-free electrospun nanomaterials as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為題發表在期刊Materials Today Physics,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徐朝權為第一作者。
  • 蘇州納米所研發新非對稱凝膠電解質助力無枝晶金屬鋰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具有高理論比容量、低氧化還原電位的金屬鋰負極,有望助力下一代高能量電池的實現。然而,液態電解液體系中金屬鋰負極的枝晶問題飽受詬病。枝晶生長不但能夠導致鋰的不可逆容量損失,還可能引發電池短路乃至爆炸。
  • 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獲進展
    針對這一難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江鴻課題組與俞漢青課題組合作,通過耦合快速熱解、常壓蒸餾及化學蒸汽沉積技術,分別成功製備了高熱值且穩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納米材料(少層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為實現廢棄生物質熱解技術商業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2019石墨烯新型納米材料缺陷工程國際研討會
    201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phene Advanced Nanomaterials & Defects Engineering  2019石墨烯新型納米材料缺陷工程國際研討會
  • 納米助劑的商業化:從實驗室到市場
    Due to their nanosize and minimal loading requirement, nanoadditives are eclipsing conventional fillers in today’s industries.納米助劑通常其尺寸範圍在1-100納米,通常由無機材料合成。由於其納米尺寸和最小的填充量,納米助劑正在當今的工業中取代傳統填料。
  • 中國科大在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這一難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鴻教授課題組與俞漢青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耦合快速熱解、常壓蒸餾及化學蒸汽沉積技術,分別成功製備了高熱值且穩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納米材料(少層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為實現廢棄生物質熱解技術商業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0:37 武漢紡織大學王棟團隊報導了金屬配合物介導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樹脂納米管的手性反轉
  • 工程金屬材料的結構納米化科學與技術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持續開展納米金屬材料的製備、力學行為及其機理、應用探索等研究。LuK., Making strong nanomaterials ductile with gradients, Science, 345 (2014) 1455-1456.   4.
  •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合成新型 PDA介導的磁性雙金屬納米酶並應用於ICA
    納米酶作為一種新興的模擬酶,由於其催化效率高,設計結構靈活,製備方便,在惡劣的環境中,如高溫和極端的pH下穩定性好 得到了顯著的關注。並且已逐步應用於臨床、食品安全、農業和環境領域。(a) 雙金屬磁性納米酶的結構,(b) TEM圖,(c)水化粒徑分布,(d) Zeta電位,(e) 磁滯回線,(f)EDX 元素分析, (g) EDX光譜分析 圖二:納米酶的催化活性對比
  • Materials Today Nano綜述:磷酸鹽和硼酸鹽電催化水氧化
    電解水是生產清潔能源-氫氣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但陽極的產氧反應(OER)的緩慢動力學降低了電解水的效率,因此,必須採用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電催化劑來克服動力學障礙,以促進反應動力學。非貴金屬催化劑由於其地球含量豐富,成本較低,對環境友好和易製備等特點而被廣泛研究。其中,磷酸鹽和硼酸鹽因其較低的成本,相對較高的活性和穩定性而引起了極大關注。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利用在1000℃下的H2催化下合成的三種不同結構的碳材料(碳球、竹狀碳納米管、直碳納米管),可通過大氣壓力化學氣相沉積(APCVD)來改變其流量。 形成方法: 雷射蒸發石墨法:該方法是在使用金屬催化劑的情況下,用脈衝雷射轟擊石墨表面,在石墨表面[2]上製備納米級碳材料。
  • 《ACS Nano》綜述:抗菌、抗病毒納米材料和塗層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Didar等人以抗菌素研究為出發點,對抗病毒材料和表面研究的現狀進行全面總結。綜述首先對金屬和無機材料進行全面概括,重點是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納米材料。然後,討論了使病毒滅活的聚合物和有機表面塗層(圖1)。還討論了每種方法考慮的毒性和環境問題。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與傳統多孔材料相比,MOFs是通過調整金屬種類和有機配體在分子水平上實現特定結構和可調孔隙率的,例如,MOFs的典型孔隙率高,其表面積一般在1000-10000 m2g−1之間,均優於碳、分子篩等傳統多孔材料。到目前為止,在MOF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劑、二氧化碳捕集、氣體儲存/分離、傳感器等重要技術領域的潛在應用開發。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利用在1000℃下的H2催化下合成的三種不同結構的碳材料(碳球、竹狀碳納米管、直碳納米管),可通過大氣壓力化學氣相沉積(APCVD)來改變其流量。形成方法:雷射蒸發石墨法:該方法是在使用金屬催化劑的情況下,用脈衝雷射轟擊石墨表面,在石墨表面[2]上製備納米級碳材料。
  •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研究表明可以通過改變表面張力或在合金界面處引起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而發生。被排出的金屬表現出納米級和多孔的形態,根據細胞的電化學,這些金屬可以被氧化層鈍化或被完全氧化成不同的納米結構。
  • 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
    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18:06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林志群團隊報導了一種製備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