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星鄧麗君有一首歌叫「在水一方」。歌中唱到: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用這首歌來形容日系車企和中國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再恰當不過了。最近,日系車加大了推出新車和市場促銷力度,以吸引消費者購買。但是,研究表明,他們是在逆流而上。
有高人夜觀天象,掐指一算,不覺大驚:不管是在市場表現上,還是在消費者購車意願上,日系車都運勢不妙,處境維艱。
近日,豐田在南北合資公司先後國內推出了兩款車型:雷凌和新卡羅拉,意欲在家用轎車市場發力。而瀏覽各大汽車網站,英菲尼迪優惠12.7萬,皇冠優惠6.8萬,銳志優惠6.2萬的消息此起彼伏。
伯恩斯坦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牽頭進行的研究顯示,反日情緒仍然阻礙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發展。在大約40,000名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51%表示,他們不會考慮購買日本中低端車。其中有略超半數的人說,之所以如此,自己對日本的反感情緒是主要原因。
最令日本汽車廠商擔心的事實是,這種牴觸情緒在長沙、東莞和西安等規模較小但正在不斷增長的中國城市最為普遍。這些是汽車的二三線市場,而這些市場恰恰是許多汽車廠商所期望的未來增長來源。
不僅中低端市場受阻,高端車市場前景也不樂觀。分析師沃伯頓(Max Warburto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民族主義情緒是一個障礙,日本高端汽車品牌將處境艱難。
雖然日本經濟產業相茂木敏充5月17日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青島舉行了會談,這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後,兩國部長首次舉行會談。這是安倍內閣上臺一年半來,日本部長級官員首次訪問中國,但是,中日關係依然很緊張。
據商務部官網消息,會談中,高虎城表示,由於日本政府在釣魚島等問題上的一系列錯誤行徑,當前中日關係陷入困難局面,這將使兩國經貿界喪失合作機遇,影響和損害中日經貿關係的正常發展。這不符合雙方的利益,但責任不在中方。
因此,想通過緩和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來使消費者打消對日系車的抵制,確實有很漫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市場:增速放緩
尚普諮詢行業分析師指出:2014年3月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平淡,日本車商的銷售業績顯示,本田和豐田可能在之前一個月向銷售商發出了太多貨。三大日本車商中只有日產汽車逆勢而行,而本田和豐田的銷量增幅則出現下滑,大不如從前。
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日本車商的合計市場份額在2月時候是13.4%,相比去年同期的11.9%有明顯增長,但是遠遠不及德國競爭對手23.4%的份額。面對不斷放緩的增幅,日系車正在不斷調整策略。不過,不斷升溫的領土糾紛導致很多中國車主對日本車的興趣大降,日系車想要回到巔峰時代面臨不少挑戰。
尚普諮詢在《2014-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深度調研報告》中提到:日本品牌在中國市場曾一度有約20%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政策、市場、消費者因素等多重原因的發酵,日系車的表現不再那麼亮眼。日本車商還必須面對來自包括德國大眾,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等其他同行的激烈競爭。
看著德系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美系在中國市場也也攻城略地,日系車恨得牙痒痒。怎奈運勢不好,流年不順,犯太歲。
天不助我,奈何言哉?
關注微信號:12缸汽車(kf12gang)看更多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