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優勢在哪?

2020-12-05 一隻平凡的筆

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或者,應該說低粘度機油最早開始普及也是在日系車範圍,而後開始逐漸延伸至韓系、美系、德系等車輛。目前市場上使用低粘度機油的車型越來越多,可以預見,低粘度機油將會是一種趨勢。那麼為何日系車早早就能鎖定使用低粘度機油呢?

目前,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常用的低粘度機油當屬0W-20機油,該標號中W代表冬天(Winter),W前面的數字代表結冰點溫度, 0W的機油對應的結冰點溫度為-35℃,W之前的數值越小代表低溫流動性越好。W後面的數字表示機油在100℃時的運動粘度,也就是通俗說的粘稠度,數字越大,機油的粘度越高。在大眾的理解中,高粘度機油似乎更有利於保護髮動機不受磨損,因為高粘度機油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更不容易被擠壓切斷,而且,以前大多數車型所用的基本都是5W-40、0W-40或5W-30等高粘度機油。但是日系車為何卻獨愛低粘度機油,而且按市場發展趨勢,機油的粘度還在持續向低方向發展。

其實相比於高粘度機油,低粘度機油更有利於提高燃油經濟性,達到省油省錢的目的,這也是日系車瞄準這一問題的根源所在。日系車從一開始設計時追求的就是燃油經濟性,這主要與日本當初的國情有關。日本的國土面積較小,道路較窄而且很多都是限速路段,這種情況下追求澎湃的動力似乎不是那麼切合實際,而高經濟性的車輛反而更能夠迎合市場的需求。由於低粘度的機油可以形成更薄的油膜,從而降低摩擦的阻力,使得發動機達到省油的目的,因此,日系車開始普遍使用低粘度機油。

我們知道,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是依靠機油粘度產生的油膜對各部件起到潤滑作用的。雖然低粘度機油能夠使發動機省油,但是低粘度就意味著機油產生的油膜會變薄,如果這種油膜薄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起不到潤滑的效果,從而造成運動部件之間的直接摩擦,這對發動機的磨損是不利的。因此,為了平衡這種關係,日系車也不是單純直接的降低機油粘度,而是做了些技術改進。

首先,也最直接的想法肯定就是改進機油。低粘度機油在製取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是穩定性更高的全合成基礎油,並配合專門研製的添加劑調和而成。以0W-20機油為例,即在機油合成中使用到的一般添加劑成分之外,先用粘度指數改進劑(VM)將粘度降低,同時依靠抗磨劑和摩擦調整劑將機油的抗磨性能提升起來,使其在運動過程中不容易被切斷而失去潤滑效果。因此,低粘度並不意味著低性能,但所有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四類或五類優質基礎油的基礎之上,因此,幾乎所有的0W-20機油都是100%全合成機油。

但是好馬還需好鞍配,光有好的機油,如果發動機技術不行,或者精密度不高,零部件之間的匹配性做的不好同樣會增加發動機磨損。所以日系車企業為了能夠使用低粘度機油,對發動機的精密性做了更仔細的研究。日系車的發動機一向以可靠、省油而聞名,這主要得益於日本工程師推出的VVT可變正時氣門發動機技術。

VVT發動機的油路設計非常講究,因為它的調氣門的提前和延遲角等操作全部是依靠機油推行來完成的。這就要求非常高的機油流動性才能滿足需求,因為如果機油粘度太高會使VVT發動機工作遲滯,因此,具有高低溫流動性的0W-20機油則成為日系車推薦使用的首選。而日系車的低溫優化設計規避了發動機高轉速區域,使得發動機工作處於較低溫度狀態,這也是促使日系車使用低粘度機油的重要條件。

總結起來,日系車之所以獨愛使用低粘度機油是在日系車設計之初就已經確定的,那就是追求更高的燃油經濟性。出於這一目的,日系車企業對發動機技術、工藝、低溫性能等指標做了適配優化,這使得日系車較其他品牌,整體車況更加穩定,壽命也更久,通俗來說就是十分耐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系車能用低粘度的機油,是發動機比德系車更精密嗎?
    日系車的耐用是廣為流傳的,但是為什麼大部分的日系車都能使用低粘度的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從而降低摩擦的阻力,使發動機達到省油的目的,所以日系車使用低粘度的機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燃油經濟性,但是日系車的發動機精密和油溫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 日系車用低粘度20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
    日系車用低粘度20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日系之所以能夠使用20粘度的機油,並不是說日系的加工精度高,主要是因為低粘度機油的優點以及日系對發動機所作出的針對性優化設計,日系發動機注重環保和油耗表現,而德系發動機注重動力表現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機構V計劃徵文賽#日系車多使用0-20的低粘度機油,有人認為是日系,車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米高,你怎麼看?日系車確實是比較熱衷使用低粘度機油,例如0-20。甚至還有粘度更低的機油。日系車之所以能夠使用低粘度的機油,這個與機械加工精度是密不可分的。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在不同的溫度下,高、低粘度的標準機油的實際粘度可能相等,油的粘度比實際的低。沒有根據說德國系的精密加工的水平低,精密加工的水平之高不是工人的技術,而是用於加工的工具機等設備之高,如果設備更高級的話,精密加工的水平就高了,世界第一的數字控制的精密加工中心是由德國的DMg製作的,當然這裡有神話德國的意思,高精加工水平,使日企的高精加工水平達不到?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由精密加工程度高,推斷出可以使用更低黏度機油是合理的,這種推斷方式沒有問題;但通過可以使用更低黏度的機油,來反推出精密加工程度高,則是完全錯誤的邏輯,這種推斷方式忽略了發動機的設計取向、常運行工況、發動機常運行工況下機油的溫度等等;高黏度機油也好、低黏度機油也罷,只是在相同溫度下進行的比較
  • 為何日系車推薦使用0W-20機油?一次給你講明白,保養不再糾結
    但去到4s店時,沒有0W-16的機油,只有0W-20的機油。如今的亞洲龍已經可以使用0W-16的機油,你還在害怕0W-20的機油傷車嗎?其實不止豐田亞洲龍、本田大部分車型,馬自達的大部分車型也都在使用0W-20的機油,而很多的國產車或德系車、法系車都還在使用5W-30的機油,甚至5W-40的機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0W-20機油是否可以夏天使用,20黏度機油、任何車都能使用麼?
    日系車更適合低粘度機油日系車為什麼能使用20粘度機油實際上20粘度(甚至更低粘度日系車可以使用20粘度機油,並不是因為日系車企加工精度高(精度由工具機決定,德國工具機依然頂級、所以精度絲毫不差,這一點誤區希望大家要明白,長點知識勝過亂噴),也不是因為日系車缸壁光滑(德系車缸壁有網紋),實際上五大車系的產品,只要上了珩磨機、走一遍精珩的過程,缸壁上都有網紋、這根本就是珩磨線而已(德系、日系皆有)!
  • 日系車適合用0W-20的機油嗎?
    日系車使用低粘度機油已經至少有10多年時間了。總體來說,並沒有表現出發動機磨損增大、壽命降低的情況,相反,日系發動機的穩定性表現、故障率以及使用壽命還是有目共睹的,總體上來說,並沒有因為長時間大範圍使用像0w-20這類低粘度機油而導致問題,實際上0W-20並不是日系車使用的最低粘度,本田常用的還有0W-8甚至0W-16紅桶機油。看起來真的很瘋狂!
  • 換機油粘度怎麼選?5W-30和5W-40的機油有什麼區別?
    在國際上通常使用「SAE」來表示機油的粘度等級,以「5W-40」為例,其中W是英文「winter」的意思,代表低溫天氣可用;W前的數字「5」表示機油的低溫流動性,0的低溫流動性最好,數字越大低溫流動性越差;數字「40」代表機油黏稠度,數字越大黏稠度越大,也就是說如果在低溫狀態下40粘度機油流動性不如30粘度好。
  • 為什麼德系車發動機的工作水溫比日系高?老司機給了答案,你同意嗎
    4.這個問題是純設計問題,日系車的可靠性比德系車好在這裡簡直好笑,沒什麼好說的,略了……5.至於機油壓力的問題,也是錯的離譜……首先,水溫越高,機油粘度越低,如果真想保護運動件,那麼就不應該讓水溫太高。
  •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2018-01-16 18:40 來源: 安徽網 談到日系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省油,但是大家對日系車省油的原因全部歸結到鐵皮薄重量輕.從數據上看同級別日系車和德系車的自重相差不大,那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呢?
  • 機油的粘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對於很多有車一族來說,汽車的保養維修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一些保養常識,你又能知道多少呢?就例如機油的選擇上,我們的汽車在保養的時候,選擇機油的標號對於我們汽車發動機來說還是算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發動機的參數不同和使用的環境路況不同對我們機油標號其實有影響的。
  • 夏天可以用0W-20的機油嗎?20粘度的機油,任何車都能使用嗎?
    0w-20的機油低溫流動性好,高溫時運動粘度低,抗剪切能力稍微差一點,夏天氣溫高,還能使用0W-20的機油嗎?只要汽車說明書中規定使用0W-20的機油,那就能使用。機油的高溫運動粘度指的是機油粘度在100攝氏度下的運動粘度,跟氣溫沒有半毛錢關係,汽車冷卻系統會控制機油的溫度,使得機油控制在恆定的溫度區間,所以外界氣溫的高低對機油的高溫運動粘度基本沒有影響,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對W後邊的數字沒有影響,只與發動機的設計有關。而W前的數字代表的是機油低溫啟動能力,數字越小低溫啟動能力越好,對發動機的保護更好。
  • 區分機油粘度還看0w20、30、40?那你真的已經OUT了!
    甚至有的品牌40機油的粘度還沒有其他品牌30的高,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三觀?所以下面就教你正確的選油技巧。日系車怎麼選眾所周知,日系車一般偏向於低粘度機油,消費者如果想選擇一款好的機油,那麼大可不必看參照w後面數字,也不要只認為API SN級就是最好的(其實是最沒用的標識)。
  • 低粘稠度機油不好?很多老師傅都錯了
    在我們修車的時候,經常能聽到老師傅說:「瞧你這機油,跟水似的!」。他一定對你挑選的機油很不滿意。那為什麼維修師傅們會覺得「稀」=「不好」呢?這得從潤滑油的粘度說起。機油的粘度越大,產生的摩擦阻力也會相應變大。阻力越大,油耗自然增加;如果粘度過高,甚至會成為「漿糊油」,極大影響發動機效率。所以說,維修師傅們,錯了!在滿足發動機粘度要求的前提下,挑選潤滑油,粘度越低才越好!下面我們說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以前不用低粘度油?答案也很簡單:技術水平不行!從潤滑油基礎油煉製工藝來說。
  • 如何看待日系車相繼發生大面積機油乳化問題?
    本人認為機油乳化是產品質量問題,日系企業應承擔其應有的社會責任,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可靠、耐用、優質的產品,不辜負廣大車主的信任。印象中德系車都燒機油,尤其是奧迪,雖然官方給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釋,以證明機油消耗過大是正常現象。日系車技術相對保守,採用的是老式技術,但可靠性特別高,從不會出現油耗問題。
  • 燒機油是機油粘度太低造成的嗎?優質機油有什麼特點?
    汽車行駛時燒機油,尾氣排出時會呈現藍色,潤滑油也會越用越少。有些車主朋友認為是所加的機油太稀,竄燒導致的。改用高粘度機油後,狀況就會有所改善。那燒機油真的是因為機油粘度太低造成的嗎?如果是由於機件問題導致的燒機油,在選用低粘度機油時,燒機油現象會被放大,一旦更換高粘度潤滑油,由於增加氣密性,燒機油狀態會暫時有所改觀,但並不能說是潤滑油粘度選用錯誤。要想徹底解決燒機油的問題,就必須對發動機進行檢查維修。因此,各位車主不能再一味地認為燒機油就是機油粘度太低的原因,從而選擇高粘度機油來改善燒機油現象。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以兩田一產為代表的日系汽車,其主品牌與子品牌車輛在品質方面想來被認定為「穩」的代名詞,但是全球範圍內召回次數最多、涉及造假類目最多、車輛故障點最多的品牌均指向日系車。理論上不應該出現通過營銷方式創造的品牌價值會高於其真實價值,除非這一區域的C端市場掌握的汽車相關知識過於匱乏。
  • 汽車要更換冬季機油嗎?機油的粘度等級怎麼選擇?
    反之,如果保養不按時,經常拖延很久,開車猛,用車環境也不好,經常爬山,進出工地等,可以升級成全合成機油。機油質量等級常見的是SJ、SL、SM、SN,等級越高價格越貴,一般原車機油用什麼等級就用什麼等級或者更高等級就可以了。下面重點要說的是機油粘度等級的選擇,這一項選錯了對車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機油粘度的格式是5W-30,W前面一個數字,後面一個數字。
  • 車子說明書上寫著加5W30機油,卻加了5W40的機油,會有什麼影響?
    5W30和5W40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兩個機油粘度,這兩個不同粘度很有代表性,基本涵蓋了80%的車型保養使用,只是從技術規範上推薦應用車型和車齡不同。大家都知道,W表示winter(冬季),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100℃時的運動粘度,數值越高說明粘度越高,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所以,5W30通常被日韓美系車廠推薦使用,尤其比較適用於新車階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