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的粘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6 阿諾後天

對於很多有車一族來說,汽車的保養維修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一些保養常識,你又能知道多少呢?就例如機油的選擇上,我們的汽車在保養的時候,選擇機油的標號對於我們汽車發動機來說還是算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發動機的參數不同和使用的環境路況不同對我們機油標號其實有影響的。

對於新車來說,在保養時一定的按照廠家要求機油粘度來選擇,不能自己隨意改變機油粘度,因為不同發動機的設計製造都是有差別的,使用不同機油粘度就是為了滿足發動機需求,你如果不按照要求選擇機油粘度,就不能發揮發動機應有的性能。

一般來說,日本車基本用0w20-0w30低溫流動性好,而且能省油。但並不是任何車都適合,因為日本車發動機精密度高才更合適這種機油。很多德系車、美系車等都是加0w40的。但很多時候,0w20這種低粘度機油一般修理廠都不會準備,因為除了日系的一些車,其他車都是0w20和0w40的。尤其是0w40的粘度用的最多,0w30粘度一般冬季用,由於0w20粘度過於奇葩所以一般修理廠都不準備。

其實現在有些日本車的原廠就是用0w20的機油,但是國內4s卻一直忽悠客戶加錢用40機油。這是國內一個怪圈,特別是網上,使勁推薦人家用40的機油,粘度越高越好一樣。這個也算是行業秘密了,因為現在的0W20機油幾乎是沒有假的!你只要放冰箱凍上一凍就知道,但是0W40的機油,就很多假貨。

通常來說,0W40機油可以向下兼容,0W20機油不可以向上兼容,日本車用0W40沒問題,對發動機不會有啥傷害的,只是發動機噪音增大,不利於發動機的潤滑,油耗也會高一點點。德系車美系車用0W20機油跑一段時間就燒光了,而且發動機磨損會很大。這不是簡簡單單精密度問題,還有活塞杆,還有機油動力學等因素。如果你的車到10萬公裡的話,那麼機油後面的數字要比原來的大一點,畢竟發動機老了,雖要粘度高一點的保護軸承,代價就是油耗高點而已。

相關焦點

  • 汽車「發動機·機油」粘度知識解析:級別與粘度標準並無絕對關係
    機油高溫粘度標準機油等級與粘度的關係Engine oil釋義為發動機潤滑油,簡稱為機油;關於機油粘度的知識需要舉例解析,本篇以「10W-40」為參考。而有效的潤滑需要的是機油形成質量足夠高(厚)的油膜,機油噴射到活塞以下的位置,在上行階段活塞環布油形成油膜;下行時面對膨脹做功產生的較強振動,油膜仍舊可以做到有效的保護與減磨。但如果油膜的厚度不夠高,是不是磨損就會大呢?降級高溫粘度標準就會影響油膜質量。
  • 汽車要更換冬季機油嗎?機油的粘度等級怎麼選擇?
    反之,如果保養不按時,經常拖延很久,開車猛,用車環境也不好,經常爬山,進出工地等,可以升級成全合成機油。機油質量等級常見的是SJ、SL、SM、SN,等級越高價格越貴,一般原車機油用什麼等級就用什麼等級或者更高等級就可以了。下面重點要說的是機油粘度等級的選擇,這一項選錯了對車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機油粘度的格式是5W-30,W前面一個數字,後面一個數字。
  • 知識貼收藏起來慢慢看 聊聊機油的粘度
    但是並非粘度越高就是越好,因為粘度越高,剪切力的抵抗力越強,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引擎無力,油耗增加,此外粘度越高就表示機油的流動力越低,而流動力也是機油很重要的物理性能,機油除了要快速噴灑、灌注到各個零件之外,也有吸收熱量幫助散熱的重要任務,流動性太差,就有可能會有機油量不足、散熱不佳的問題。
  • 5W30機油和5W40機油有哪些區別,對車子保養換什麼機油比較好呢
    N代表機油質量等級,從SA開始,SN結束,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眾所周知,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依靠發動機內部汽油燃燒產生動力,部件相互摩擦,工作溫度高達400°C至600°C,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 新車和10萬公裡的車用一樣的機油?粘度很重要!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機油標號解析我們經常看到5W-30、0W-40、5W-40等機油標號,這些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其中的字母"W"代表的是英文單詞「Winter」,所以它是反映機油低溫性能的指標,前面的數字代表這款機油最低的適用溫度,這裡的溫度指的是自然溫度,也就是車外的溫度。數字越小,代表這款機油在低溫下的粘度更低、流動性更好。
  • 為什麼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優勢在哪?
    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或者,應該說低粘度機油最早開始普及也是在日系車範圍,而後開始逐漸延伸至韓系、美系、德系等車輛。目前市場上使用低粘度機油的車型越來越多,可以預見,低粘度機油將會是一種趨勢。那麼為何日系車早早就能鎖定使用低粘度機油呢?
  • 合成機油就是全合成機油嗎?全合成機油的粘度有什麼特點?
    我安慰他這款機油加在他的車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它一般應用於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中低端車型上,只有更高端的車型,或者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才需要使用更高端的SN級、0W40 或5W30全合成機油。隨後我告訴了他一個根據機油的型號大致判斷機油是否是全合成機油的方法。其實機油是否是全合成或半合成,與機油的粘度與級別是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的。
  • 不同型號機油到底有啥區別?看完這篇完全清晰了
    如SAE30即單式粘度,SAE 5W/30即複式粘度,W是冬天的意思,W前的數字越小,其低溫粘度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適用的最低氣溫越低, W後的數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適用的最高氣溫越高。常規來說W之前的數字減去35就能得出機油的耐低溫性了,比如5W機油的耐低溫是零下30度、0W則是零下35度而10W呢則是零下25度了。
  • 車子說明書上寫著加5W30機油,卻加了5W40的機油,會有什麼影響?
    5W30和5W40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兩個機油粘度,這兩個不同粘度很有代表性,基本涵蓋了80%的車型保養使用,只是從技術規範上推薦應用車型和車齡不同。大家都知道,W表示winter(冬季),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100℃時的運動粘度,數值越高說明粘度越高,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所以,5W30通常被日韓美系車廠推薦使用,尤其比較適用於新車階段使用。
  • 潤滑油粘度知多少 為你解答粘度的秘密
    潤滑油粘度是表示潤滑油阻止自身流動的能力,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屬性。換句話說,粘度越大的潤滑油,越不容易流動,粘度小的,則流動性好,就像蜂蜜和水。影響粘度變化的因素是溫度和壓力。高溫使粘度降低;高壓則使粘度升高。目前國內潤滑油的粘度等級普遍參考美國石油協會(API)的標準。S系列(汽油機系列)分為SA、SB、SC、SD、SE、SF、SG、 SH、SI、SJ、SM、SN等級別。C系列(柴油機系列)分為CG、CF、CH、CI等級別。
  • 真相俠解惑:機油粘度越大則越靜越耗油?
    ,粘度最高的5W-50機油毫無懸念地戴上了高油耗的「帽子」。5W-30機油時的怠速噪音是最高的,而使用粘度最高的5W-50機油時的怠速噪音則是最低的,這個結果也符合大多數人贊成的「怠速狀態下,機油粘度越高噪音越低」的結論。
  • 夏天可以用0W-20的機油嗎?20粘度的機油,任何車都能使用嗎?
    0w-20的機油低溫流動性好,高溫時運動粘度低,抗剪切能力稍微差一點,夏天氣溫高,還能使用0W-20的機油嗎?只要汽車說明書中規定使用0W-20的機油,那就能使用。機油的高溫運動粘度指的是機油粘度在100攝氏度下的運動粘度,跟氣溫沒有半毛錢關係,汽車冷卻系統會控制機油的溫度,使得機油控制在恆定的溫度區間,所以外界氣溫的高低對機油的高溫運動粘度基本沒有影響,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對W後邊的數字沒有影響,只與發動機的設計有關。而W前的數字代表的是機油低溫啟動能力,數字越小低溫啟動能力越好,對發動機的保護更好。
  • 汽車百科知識:機油粘度高低溫概念與粘度和燒機油的關係
    內容概述:機油粘度概念解析,燒機油的兩大原因,提升粘度的補償概念。閒言少敘:以「5W-30」為參考,這是機油的粘度參數。W·winter代表冬季或低溫,與數字組合後用於標準機油的凝固溫度標準。計算方式為5-(﹣35)=﹣30℃(攝氏度),也就是數字加上「負35」。
  • 汽車機油添加劑,會不會改變機油粘度
    比如機油添加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儘量不要用。因為汽車機油本身就是基礎油兌入各種添加劑後生產出來的,綜合性能已經達到最好了,我們為何要去使用那些不知道具體成分的添加劑呢?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 1、會不會改變機油粘度 添加劑自身粘度是多少
  • 燒機油是機油粘度太低造成的嗎?優質機油有什麼特點?
    汽車行駛時燒機油,尾氣排出時會呈現藍色,潤滑油也會越用越少。有些車主朋友認為是所加的機油太稀,竄燒導致的。改用高粘度機油後,狀況就會有所改善。那燒機油真的是因為機油粘度太低造成的嗎?要分析是否是因機油太稀導致的燒機油,就要了解燒機油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潤滑油加注量過大、活塞環磨損、氣缸磨損或氣缸壁上有劃痕、潤滑油被燃油稀釋、氣門油封損壞或硬化變老、曲軸箱溫度過高、曲軸箱強制通風閥(PCV閥)卡滯在開的位置使潤滑油正氣在高真空的作用下經進氣歧管進入燃燒室
  • 機油5W-30和5W-40到底有什麼區別?現在知道還不晚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今天小編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不同粘度的機油有什麼區別?可能很多司機朋友只知道車子定期需要更換機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機油會分不同的型號和不同的粘度?
  • 車主快看,原來加5W30機油,現在加5w40機油,還能換回去嗎?
    在室外溫度較高的南方地區,甚至還有低粘度機油不適合等等的說法,要知道如今的機油隨溫度影響潤滑和流動性的關鍵並非環境溫度而是發動機內部溫度,如果一個車的冷卻循環是正常的話環境溫度再高也不會破壞發動機內部溫度的平衡,正常的車子會將循環溫度控制在正常的90-100度左右,而體現機油性能的流動性參數也是基於此得出。
  • 熱天用「5W40機油」對發動機更好?詳細我幫你寫好了!
    其次就是機油的粘度,粘度越高的機油,油膜也會相對較厚,在高溫環境下油膜也不會受溫度影響,就此大部分小夥伴覺得,夏天應該使用粘度更高的機油來增加發動機的保護性!例如原本使用5W30的機油,改為了5W40 或者是0W40,這樣在高溫情況下對發動機也會更好?
  • 該怎麼選機油? 機油講堂告訴你(上)
    半合成機油是以礦物機油為基礎,再添加合成機油添加劑而製成的機油。  礦物機油和合成機油的主要區別是,合成油抗高溫、抗粘度變化、抗磨損能力更強。合成機油的使用溫度範圍更廣,使用期限更長,價格自然也更高。簡單來說,合成機油的「適應能力」和「持久力」更強一些。
  • 換機油粘度怎麼選?5W-30和5W-40的機油有什麼區別?
    在國際上通常使用「SAE」來表示機油的粘度等級,以「5W-40」為例,其中W是英文「winter」的意思,代表低溫天氣可用;W前的數字「5」表示機油的低溫流動性,0的低溫流動性最好,數字越大低溫流動性越差;數字「40」代表機油黏稠度,數字越大黏稠度越大,也就是說如果在低溫狀態下40粘度機油流動性不如30粘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