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是寒武紀大輻射以來海洋生物遭受的第一次重創,是顯生宙地球生命遭受的第二大滅絕事件。它發生於凱迪期和赫南特期之交,通常被認為是由氣候的劇烈變化(即奧陶紀末大冰期)所致。珊瑚因其對環境(尤其是氣候)變化敏感,通過了解其在奧陶-志留紀之交的時空演變,對於深刻理解這次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但受限於化石記錄及地層對比的精度,真正意義上的大滅絕前夕(凱迪最晚期)的珊瑚化石記錄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多見,因而對其認識也不夠充分。
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副研究員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地質調查所兩位合作者(Ian. G. Percival和甄勇毅)系統研究了產自新南威爾斯中部Malachis Hill組頂部(凱迪階頂部)的一個珊瑚動物群,為理解奧陶紀末大滅絕前夕的珊瑚動物群的面貌提供了一個重要窗口。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地學期刊Alcheringa上在線發表。
該項研究系統描述了該珊瑚動物群中7屬10種(含2個新種),並結合已發表的資料,理清了這一珊瑚動物群的基本面貌。研究表明,該套動物群以皺紋珊瑚Bowanophyllum和Rhabdelasma及床板珊瑚Hemiagetolites和Paleofavosites的繁盛為特色,與哈薩克斯坦和南天山的同期動物群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但卻與古地理位置更近的華南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別可能是由時代或古緯度上的差異所造成。
描述的部分珊瑚(Bowanophyllum ramosum sp. nov.)
本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B)共同資助。
◎論文相關信息:
Wang, G. X., Percival, I. G. & Zhen, Y. Y., 2020. The youngest Ordovician (latest Katian) coral fauna from eastern Australia, in the uppermost Malachis Hill Formation of central New South Wales. Alcheringa
https://doi.org/10.1080/03115518.2020.1747540
本文來源於:中科院南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