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組圖]
由於太空垃圾接近空間站並可能對其構成威脅,空間站內三名太空人於莫斯科時間12日19時35分(北京時間12日24時35分)全部疏散到與空間站對接的「聯盟」號載人飛船上,在空間站成功避開太空垃圾後,太空人們順利返回了空間站,整個過程持續了10分鐘。
-
國際空間站面臨太空垃圾威脅 遭擊穿風險為55%
美國一個專家委員會2月27日說,許多因素可能影響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行或危及其存在,其中最大風險來自太空垃圾,今後10年內遭太空垃圾擊穿的機率為55%,由此造成災難性後果的可能性為9%。 疾病、火災、指令失誤、後勤保障不足等也是潛在風險因素。
-
太空垃圾橫飛,導致國際空間站虛驚一場
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17:19(北京時間23日5:19),國際空間站控制中心臨時啟動俄羅斯進步號飛船推進器,持續推進150秒,改變空間站軌道高度,以便躲避一塊太空垃圾。 隨後,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發布推文披露,為了躲避太空垃圾,國際空間站僅在2020年就進行了三次這種動作,並強調稱「軌道垃圾越來越多了!」 通常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約為408×410公裡,以每小時27600公裡(7.66公裡/秒)繞地飛行,每92分鐘繞行一圈。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據俄羅斯科學家稱:「顯而易見,在空間站的某些陳舊設施中,存在某些與金屬疲勞等因素有關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正在討論並考慮建設一個新的空間站的原因」。2020年12月29日,一家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解決硬體問題的服務的美國公司Nanoracks,為國際空間站面臨退休的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
-
撞毀衛星,逼迫國際空間站多次變軌,太空垃圾終成災難
太空垃圾,終成災難!何為太空垃圾?所謂的太空垃圾就是指在繞地球軌道運行,但不具備任何用途的人造物體。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已經報廢,或者不再受人類控制的衛星,探測器,以及被遺棄的太空飛行器碎片(多級火箭)等就是太空垃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宇宙那麼大,人類就算發射再多的探測器也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
太空垃圾威脅:新指導規範幫助應對太空軌道碎片威脅
」相撞事件與太空垃圾清理設想圖源:necsus-ejms每一個軌道碎片都是一顆疾馳子彈,以每小時數千英裡的速度穿行在太空中,對其他太空飛行器構成潛在威脅。太空安全聯盟(SSC)指出,如果太空飛行器的製造方和運營方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可以避免凱斯勒現象的發生,至少可以將其在近期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SSC是一個由太空工業利益相關方建立的組織。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 有關太空垃圾的話題在近幾年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太空垃圾也被稱為軌道碎片,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無用人造物體,既包括已經「壽終正寢」,但仍在空間軌道兜圈子的各類衛星、被遺棄的運載火箭推進器殘骸等,也有太空飛行器意外爆炸或者碰撞形成的碎片,還有一些螺絲和墊圈之類的零部件。
-
國際空間站躲過兩倍於己速度的一塊太空垃圾,虛驚一場
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17:19(北京時間23日5:19),國際空間站控制中心臨時啟動俄羅斯進步號飛船推進器,持續推進150秒,改變空間站軌道高度,以便躲避一塊太空垃圾。隨後,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發布推文披露,為了躲避太空垃圾,國際空間站僅在2020年就進行了三次這種動作,並強調稱「軌道垃圾越來越多了!」通常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約為408×410公裡,以每小時27600公裡(7.66公裡/秒)繞地飛行,每92分鐘繞行一圈。目前,國際空間站以及正在裡面生活的三名美俄太空人全都安然無恙,最多只是虛驚一場。
-
國際空間站險被撞,NASA:太空垃圾危險
美國當地時間22日,國際空間站不得不進行了機動以避免與太空碎片相撞,這已經是國際空間站今年第三次避讓太空垃圾。圖:國際空間站22日不得不進行機動以避免與太空碎片相撞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為了避免與未知碎片相撞,國際空間站借用了停靠在那裡的貨運飛船推進器,
-
太空空間站是如何避免太空垃圾攻擊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從人類航天起步以來,已經有超過9000顆衛星發射入軌,隨著近年來發射頻率爆炸性的增長,太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目前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地球周圍還漂浮著大約1億塊太空垃圾,其中絕大多數都小得無法追蹤,那麼太空中一個小小的物體會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多大危害呢?我們又是如何保護國際空間站免受其害呢?
-
太空空間站是如何避免太空垃圾攻擊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從人類航天起步以來,已經有超過9000顆衛星發射入軌,隨著近年來發射頻率爆炸性的增長,太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目前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地球周圍還漂浮著大約1億塊太空垃圾,其中絕大多數都小得無法追蹤,那麼太空中一個小小的物體會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多大危害呢?我們又是如何保護國際空間站免受其害呢?
-
太空垃圾數量達「臨界點」 威脅太空人和人造衛星的安全
據美國上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地球軌道上太空垃圾的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有撞擊風險,而後可能產生更多碎片,威脅太空人和人造衛星的安全。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在報告中稱,美國宇航局需要制定新的戰略計劃,以減小火箭殘骸、報廢衛星、以及數千塊其它太空垃圾的危害。這些軌道太空垃圾時速高達1.75萬英裡(28164公裡)。
-
太空垃圾有多可怕?一個油桶大小的碎片,能使得國際空間站癱瘓
但是這個20多年的空間站以及站內的太空人們,現在正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威脅。而這個威脅,正是地球軌道無處不在的太空碎片。太空垃圾是圍繞地球軌道的無用人造物體;太空垃圾小到由人造衛星碎片、漆片一般這些在地球軌道附近飛行的這些碎片速度非常快,它會對人造衛星構成嚴重威脅。據了解,一個油漆罐大小的太空碎片,如果它以達34500公裡/小時的速度撞擊空間站,將會對空間站構成非常嚴重的破壞,使其癱瘓不能運行!
-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了——歐空局2025年怎樣去太空回收垃圾?
太空垃圾一直是困擾著航天活動開展的一個問題。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成熟,擁有一顆衛星的門檻越來越低,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持續快速增長,使太空垃圾帶來的潛在風險進一步增大。近期,歐空局和「清潔太空」公司籤訂合同,將在2025年發射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垃圾清潔衛星「清潔太空一號」。我們約請航天學博士李會超和讀者聊聊與此有關的一些事。
-
太空垃圾嗎?巨大的「火球」出現在國際空間站外,NASA直播被切斷
在地球上空400公裡處,有一個人類目前為止唯一的太空基地,但國際空間站預計將於2020年退役,屆時我國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由於漂浮在太空中,所以太空人能夠看到很多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東西,而就在前不久,NASA的直播畫面中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火球」,隨後直播突然中斷,由此引發了其來源的爭議。
-
太空垃圾的產生、危害與對策
這些太空垃圾的產生主要來自3個部分: 第1部分來自已經退役的包括人造地球衛星等人造物體,以及人造物體之間、自然天體與人造物體之間碰撞產生的碎塊等;第2部分來自運載火箭的末級;第3部分來自航天員在太空活動時產生且並被扔到太空中的垃圾以及在太空行走時不慎遺落在太空的物品(如螺母、工具)。其中人造物體相撞所產生的破壞力還與相撞時的角度有關,2009年美俄衛星在軌相撞產生了數百塊碎片。
-
歐洲計劃用「太空爪」清理軌道垃圾
太空爪利用機械臂抓取太空垃圾概念圖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本報訊歐洲空間局本周確定了一項2025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該任務計劃在飛行軌道上捕獲並處理太空垃圾。由瑞士一家公司建造的ClearSpace的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據《科學》報導,歐空局此項行動獲得了積極評價,迄今為止,太空軌道上散落的碎片對正在工作的衛星和太空人造成了威脅,且這種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地球周圍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但如今採取清理行動的國家或機構數量並不多。
-
日科學家建議空間站安裝雷射器 射殺太空垃圾
這個雷射系統可利用空間站上的望遠鏡 搜尋和鎖定62英裡(約合100公裡)外的太空垃圾,而後發射雷射。強大的雷射脈衝能夠將太空垃圾推入地球大氣層,最後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理化學研究所 的文章刊登在《宇航學報》上。
-
太空垃圾增多威脅地球安全?日本研發木製衛星
日本伐木公司住友林業和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聯手研發木製衛星,並希望在2023年將其發射升空,以幫助遏制所謂的「太空垃圾圖:日本計劃在2023年發射世界上首顆木質衛星住友林業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研究樹木生長情況和木質材料在太空中的應用,並將致力於開發耐高溫的木質材料。
-
NASA:隨著太空碎片垃圾在軌道上的堆積,碰撞的危險越來越大
美國宇航局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稱,本周二晚上,一塊「未知的太空碎片」在距國際空間站幾公裡的範圍內經過。工程師們預測,這顆神秘的太空垃圾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點21分左右從空間站呼嘯而過,距離空間站只有1.39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