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世界哲學史》10-2——英國的實證哲學

2020-12-05 啟示瞬間

十九世紀哲學

英國的實證哲學

一、邊沁和穆勒

1、傑裡米·邊沁(1748一1832)

邊沁的學說是一種純粹的社會功利主義哲學。

他說如果我們要為人類的行為設想一個普遍有效的目的,這個目的要確實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這個目的只能是最大程度上使儘可能多的人感到滿足。

每一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他必須認識到他自己的追求同時也符合大多數人的普遍利益時,對他自己才是最為有利的。

2、約翰·斯圖亞特·穆勒(1806一1873)

邊沁和孔德的思想以及英國經驗主義的傳統在穆勒身上匯合到了一起。穆勒的主要哲學著作是《演繹與歸納邏輯體系》。

穆勒試圖為實證主義提供心理學、邏輯學和認識論基礎。

心理學是基礎科學,是哲學的基礎;邏輯學是把偶然的觀念聯繫與持久的、合乎規律的觀念聯繫區別開;經驗是認識的唯一源泉,所以歸納邏輯就是唯一可靠的認識方式。

穆勒把自然科學從人文科學中分離出來,促使自然科學的進步。他把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都劃入人文科學,把歷史學劃入自然科學。在倫理學上,穆勒試圖在邊沁的功利主義基礎上尋找一種個體與全體之間的平衡。

穆勒認為,人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得快,夠給人帶來快樂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我們所追求的東西並不是物質對象本身,而是通過它而帶來的那種快樂的感覺。這就是說,我們對價值的判斷,對道德行為的判斷,嚴格說來是沒有一個普遍的標準的,是可變的並且取決於人的經驗。

二、斯賓塞

1、查爾斯·達爾文(1809一1882)與進化論

十九世紀下半期,生物科學成為對哲學思想起決定作用的理論背景,許多思想家,特別是斯賓塞和尼採都受其影響,這與一個世紀前心理學對英國的經驗主義者和穆勒產生的影響非常類似,以及在這之前數學曾經對笛卡爾、萊布尼茨以及其他思想家產生巨大的影響類似。

達爾文的進化論——英國人達爾文是第一位將生物進化的思想運用到生命科學研究的人,著有《物種起源》和《人類的由來》。

達爾文的進化論以生物可變性(變異性)、遺傳和繁衍後代等生物學事實為依據,生物之間為了自我繁衍展開「生存的競爭」,不利個性特徵的物種在鬥爭中失敗,不能繁殖後代,逐漸走向滅絕。只有「適者」才能生存,生物以這種方式從低級發展到較高級的形式。

進化論對哲學的意義——進化論為人們開闢了一個新的觀察問題的角度,自然的合目的性可以通過因果機械論加以解釋:最能適應生存條件的有機物最適宜存活和繁殖。

達爾文的學生恩斯特·海克認為,人並不是與自然對立的或優於自然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上帝和世界是一回事。他試圖用真、善、美的理想取代上帝、自由和永生的理念。

2、赫伯特·斯賓塞

①進化的規律——斯賓塞指出,宗教和形上學的世界觀都陷入不可調和的矛盾中。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

無神論者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的,它的存在沒有任何原因。有神論者則認為宇宙是神創造的。

這兩種答案我們的理性都無法接受。

什麼是「物質」?

物質能否被任意地和無窮地分割?

我們對一個物質對象的真正「實質」究竟能夠認識多少?

宇宙中的星體從原始雲誕生,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物質的聚合,從不確定、同質狀態集結為確定的、異質的狀態,然後從聚合到分散,很快又開始循環。

②人類社會——斯賓塞將社會比作一個有機體,進化的一般選擇適用於社會。

他認為,國家的強力統治,明顯的階級劃分,父系社會中家族長老的絕對權威,以及婦女的從屬地位,都是黷武主義社會的表現。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不是表面上不同國家體制的更迭,不管是君主制還是貴族統治,或者是民主制,問題的關鍵在,應該用和平的和工業化的社會形態逐漸取代暴力的和戰爭的野蠻社會形態。

國家的專制制度和軍人統治應該消失,種種社會限制應該松,,個人自由和民主應該佔據統治地位,婦女應該獲得解放。隨著向工業社會的過渡,人類的興趣也逐漸遠離宗教而轉向世俗生活。

在斯賓塞眼裡,社會主義也屬於陳舊的專制主義社會形態。

他指出,在這種福利國家中存在著兩種危險:

第一,國家按需分配社會的勞動果實而不是按勞分配,違背自然競爭的原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在幾代人之內社會就會走向衰落。第二,國家試圖控制極為錯綜複雜的經濟有機體,必然會導致國家經濟的癱瘓和政府極端的官僚主義。

斯賓塞極力推崇個人自由,他試圖在自由和社會計劃的必要性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使全體成員都有參與決定權,不再是個人利益完全服從國家利益,而是國家利益應該服從個人利益;並且人們將不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而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相關焦點

  • 實證主義哲學,在英國獲得進步發展,主要的代表有誰?
    最初具有科學主義傾向的哲學,就是實證主義哲學。實證主義首先產生於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隨後在英國獲得進步發展。實證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法國的孔德、英國的穆勒和斯賓塞。奧古斯特·孔德曾做過聖西門的秘書,深受聖西門早期思想的影響。儘管孔德後來因觀點不同而離開了聖西門,但在創立實證主義體系的過程中,他還是採納了聖西門的不少思想。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初期以實證主義為自己的哲學基礎有其內在的原因。首先,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有血緣關係。實證主義也可稱為經驗主義在現代的表現形式。
  • 哲學入門·孔德:實證哲學之父,人類三階段與科學分類法(09/05)
    除此以外,孔德亦是社會學、現代科學哲學之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大學時入讀巴黎綜合理工學院(cole Polytechnique),接受了全歐洲最優秀的科學教育,從而建立他對於科學與科學方法的知識與傾向。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讀書散記10:經典物理與哲學
    最早時候,古希臘時代,科學哲學本來就是不分的,一直到牛頓時代,科學還被稱為「自然哲學」,牛頓的書名《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講的就是物理學。美國哲學家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以客觀翔實著稱,他明確指出:「希臘哲學從探究客觀世界的本質開始。它最初主要是對外在的自然感興趣(自然哲學),只是逐漸地轉向內部,轉向人類本身而帶有人文主義性質。」
  • 外國史:19世紀的哲學轉向,出現了非理性主義的哲學思想
    百家原創作者:啾啾歷史品鑑黑格爾哲學將古典哲學推向了高峰,但西方哲學也由此產生了轉向。西方哲學中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反對傳統哲學,特別是反對從笛卡兒到黑格爾的思辨形上學的浪潮。孔德的主要著作是他的《實證哲學教程》《實證政治教程》《實證宗教教義問答》和《主觀的綜合》等。他認為,歷史證明,任何科學都經歷了三個相繼的階段,即神學階段、形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實證階段拋棄了形上學的思考,終極原因的存在和對絕對的認知,注重探討經驗事實和它們之間的關係,表現人類知識的完美。實證主義的原則認為感覺經驗是人類知識唯一的目標和標準,因此,抽象的觀念或者一般觀念只不過是集合性的觀念。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1、前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2、鼎盛時期——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哲學3、後亞里斯多德時期——亞里斯多德之後的希臘羅馬哲學前蘇格拉底哲學是第一個接受東方數學的天文知識的希臘人,是古典哲學和現在哲學的鼻祖。據傳說,他曾經有過如下問答:問: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麼?答:認識自己。
  • 讀《世界哲學史》8——康德哲學(三大批判)
    康德二、康德的重要著作1755年《自然通史與天體理論》1756年《物理單子論》1766年《視靈者的幻夢》1770年《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1775年《論各種不同的人種》1781年《純粹理性批判》1783年《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1784年《從世界公民的觀點撰寫世界通史的想法
  • 世界史:實證主義史學,其產生和發展帶來的轟動性,嚴謹學說
    百家原創作者:八達講歷史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有關實證主義史學的歷史事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實證主義,是西方一種強調感覺經驗、排斥「形上學」的哲學派別。19世紀30—40年代產生於法國和英國。創始人是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主要代表還有英國的S.密爾和H斯賓塞。實證主義史學,是興起於19世紀中葉,旨在使史學科學化的西方史學流派。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實證主義哲學思潮有直接的聯繫。實證派史學家重視史料研究,主張用科學思想和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歷史,反對以主觀主義代替客觀事件的真實性;宣揚資本主義的進步,反對封建主義,要求社會革新。
  • 史上最全哲學書單與學習資源
    >【美】羅伯特·所羅門《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據說比較火,所以前段時間看了,用「深入淺出」這個詞最恰當,不得不說,西方在通識導論方面確實很強)【美】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沒看過,不過聽說很好,也很火)《蘇菲的世界》(書名看似很友好,形式也很好,以小姑娘的啟蒙為線索逐漸進入哲學世界,不過如果是小白,在閱讀中還是會磕磕絆絆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摘要:文章就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展開述評。首先闡釋了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概念,然後對當代哲學觀點做出評述。在此基礎上,對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進行分析。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
  • 《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全面展現文藝復興哲學多樣面貌
    然而,這些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仍有待在該思想史領域粗略的線條中進一步找到自身的位置。這一點尤其適用於英語世界的各種思想史,它們中的許多在一系列顯見的方面仍有很大欠缺。它們仍然是由非文藝復興研究專家的學者所做,因而在無論一手還是二手文獻方面都缺乏足夠的把握。
  • 世界10大最經典的哲學名著,中國哲學史上榜,你看過幾部?
    1、《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在完成這部作品的時候年僅28歲,以至於影響了幾代哲學家。書中將憂傷和悲觀的理念用唯意志論的語調的描述出來,細節非常之多,很值得細細品味。2、《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論》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出版的政治著作,該書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革命運動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3、《悲劇的誕生》:《悲劇的誕生》是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創作的哲學著作,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
  • 實證主義哲學:把你講的證明給我看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三十:感謝您持續的關注!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引發了實證主義哲學,自然主義指的是一種認為除了大自然和感官世界之外,別無其他真實事物的態度,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相信自然現象,不相信任何理性假設或聖靈的啟示。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哲學是介乎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科學講求實證,講求嚴謹的推論,講求依據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來探究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神學則是「隨意」地多,遇見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者自主地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莫須有的形象,並且也付諸於一套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神學觀點。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於人生道路的系統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嚮導;是我們正不斷地行進於其上的生活道路;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 世界哲學史:翻譯的時代
    與伊斯蘭世界的接觸,無疑對西方思想起了一種刺激作用,這種接觸也成為一種媒介,西方世界通過它重新認識了古希臘哲學。阿拉伯哲學的創造力在13世紀時已經消退,而這時的西方思想重又開始展翅翱翔。12世紀時,古希臘人遺留下的文化遺產的一大部分才首次為西方世界所了解。這時形成了一個真正的翻譯風潮,人們把許多被翻譯成阿拉伯語的古希臘著作又翻譯成拉丁語,當然針對這些著作而寫的阿拉伯語評論以及使用阿拉伯語寫作的猶太思想家的著作也被翻譯成了拉丁語。古希臘著作有時也會繞一個彎,也就是說,它被翻譯成希伯來文後又重新返回歐洲。
  • 對哲學的三大批判——當今社會是否已容不下哲學或不需要哲學了?
    少數人寧願用他們的幸福來換取對現實世界的了解。正如李奧·施特勞斯所指出的,這些知識精英們不得不過著雙重生活,假裝屈從於高尚的謊言,以適應和避免幹擾大多數人的無知和幸福,同時秘密地縱容他們對隱含的反社會的知識的欲望。然而,哲學只是信使;現實本身與社會和大眾幸福是對立的,因為後者是由那些經不起哲學推敲的錯覺所支撐的。
  • 讀哲學,哲學地讀——德勒茲的「變」與德希達的「解」
    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8日),當代法國解構主義大師、當代最重要亦最受爭議的哲學家之一。德希達一生總共發表超過40部著作,以及數百篇散文。他在人文和社會科學如: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政治理論、女權主義和酷兒研究都有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