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看過來】臺灣半導體再佔領先優勢!臺積電傳推進1奈米製程...

2021-01-07 FX168財經網
【臺股看過來】臺灣半導體再佔領先優勢!臺積電傳推進1奈米製程 董事長不排除將展開布局 文/editor2020-12-29 08:07:43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著中美科技貿易戰展開激烈競爭,臺積電受到美國方面的歡迎,目前傳出他們已經著手推進1奈米製程。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回應稱,目前不排除布局但還未有實際規划行動。而臺積電證實已經投入2奈米製程的技術研發,只是尚未公布具體量產時間,市場普遍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因每兩年會推出新製程技術展望科技新紀元。

臺灣高雄市政部門官員透露,臺積電將在當地設置1奈米廠房,持續為2奈米製程完成後尋找新地點,旨在評估中長期投資的考量行列。劉德音也表示,臺積電的布局著重於深耕臺灣,原則上希望是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產能都能布局,各自都達到1/3效率並在今年以前達到此平衡。臺積電今年開始量產5奈米製程,2022年開始布局3奈米,該年下半年預計就能展望2奈米製程,而由於都會在臺灣南部設置廠房,因此多達60%至70%的產能將集中在該地區。劉德音指出,未來可能會考慮往臺灣北部偏移。

臺灣經濟部門能源局公告,2022年至2023年應備總供電容量增加近100萬瓦,2024年至2025年則增加至257.6萬瓦。臺灣科技新報指出,這促使外界聯想臺積電2奈米製程有望在2025年前量產,與臺灣用電負載激增時間吻合。臺積電對此表示,目前已經投入2奈米製程研發,但尚未有具體的量產時間。臺積電過去每兩年推進一個世代製程技術,今年下半年5奈米製程大量生產,3奈米 則預計2022年下半年量產。

截至目前,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高達50%以上,近兩年陸續量產7奈米和5奈米先進製程,後續3奈米和2奈米也持續建廠或佈建技術藍圖發展中,超越美國英特爾和南韓三星,吸引蘋果、超微、輝達、高通、博通等國際大廠的客戶大單,也成為美國必須拉攏的對象。另外臺積電研發與擴產帶動今年資本支出達170億美元新高水準,明年可望上看200億美元,高資本支出不僅吸引外商設備與材料商紛來臺投資設廠,也帶動上下遊供應鏈的營運,相關個股只要搭上臺積電概念股列車,股價更是水漲船高。

臺灣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受惠於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強勁的推動,創下歷年單月新高紀錄。臺積電正積極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房營運做準備,正計劃在初期投入超過600名人力資源。隨著中芯國際被列入黑名單,日經新聞(Nikkei Japan)也指出,美國方面認為由臺積電負責製造,美國境內軍事用途的半導體製品將會受到保護和安全保障。

由於獲得美國方面的邀請,臺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建廠計劃得以實現,而從實務方面來看,該廠房將會是臺積電在海外建置的最尖端工廠。而從美國方面來看,作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龍頭的臺積電在美國設廠,不但能避免半導體製程被中國幹擾,而且美國境內生產軍事用途的半導體製品也能顧及國家安全保障。臺積電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在近期也計劃在美國擴張生產能力,目前暫定是在德克薩斯州建置。

臺灣中央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公布臺灣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數為70.9點,按月減少2點,近5個月來信心水準值差異並不大。調查指標中的6項有2項上升,以投資股票信心上升最多,從歷史低檔2月反彈回升,反映出投資人對臺灣股市處在高點震蕩的信心逐漸增強。

臺股個股焦點:

小米在昨天(12月28日)宣布,新款手機包裝將取消附贈充電器,成為繼三星之後第二家跟進蘋果的手機品牌業者。市場看好不附充電器將成為另類標配,有助外購快充頭需求快速成長,帶動整體Type C市場規模再擴大,業者如偉詮電(Weltrend Semiconductor)、威鋒電子(VIA Labs)、創惟(Genesys Logic)都有望大啖商機。

LED 封裝廠億光(Everlight Electronics)發言人施宇耿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明年在不可見光、背光與車用三大產品應用推升下,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也因高毛利產品線比重提升,毛利率可望稍優於今年。

相關焦點

  • 【臺股看過來】全球晶片供應吃緊!臺積電承包訂單仍是關鍵 英特爾...
    【臺股看過來】全球晶片供應吃緊!臺灣科技新報援引臺股外資最新投資報告表示,臺積電去年股價漲幅超過70%,如今再調升臺積電的目標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臺積電領先的製程技術,目前全世界也只有臺積電有這等級的先進位程,使與AMD競爭下的英特爾也會依賴臺積電,並從2023年開始採用臺積電的3奈米製程。
  • 臺積電力挫三星!高通新5G晶片改投臺積電,小摩:支出維持高檔
    摩根大通預估臺積電今年和明年資本指出將維持高檔,年收則將增加19%。高通發表採用三星5奈米製程的高階5G手機晶片Snapdragon 888(簡稱S888)由小米11首發,但最新實測數據顯示,與上一代採用臺積電7奈米製程的Snapdragon 865(簡稱S865)相比較,S888單核及多核運算效能提升10%,繪圖處理器提升40%,延遲表現因搭載LPDDR5而改善。
  • 他造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
    隨著未來臺積電最先進的 5 奈米、3 奈米先進位程在南科生產,南臺灣將超過新竹、臺中,成為臺灣最大半導體群聚
  • 先進位程需求過大,臺積電再斥資8.6億元購買益通南科廠房
    r1vEETC-電子工程專輯在購買益通廠房前,臺積電 8 月 12 日才向偏光板廠力特買下南科廠,建坪超過 5.4 萬坪、佔地逾 2.2 萬坪,廠房位置就在臺積電南科廠隔壁,由於臺積電原先就承租該厂部分用地,直接由租轉買,傳是為了先進封裝產能擴產預作準備。
  • 臺積電成功背後:臺灣半導體材料的迅速崛起
    今年上半年,臺積電新廠推進的速度,愈來愈快,這將是臺灣半導體材料的大商機。3月6日,南科18廠四期FAB棟正式動工,南科30公頃的基地,比臺北中正紀念堂還大,這裡將成為臺積電3納米製程的重要據點。5月12日,臺積電董事會批准經費將在苗慄竹南設先進封測廠,總投資金額上看3000億元臺幣。5月15日,臺積電公告,有意在美國設立5納米新廠,投資金額也上看3600億元臺幣。
  • 三星搶買光刻機 盼趕超臺積電
    韓國三星的半導體先進位程的推進狀況,仍落後於臺積電,但仍積極尋求在3奈米製程追上。據韓國媒體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近日拜訪三星半導體工廠,雙方洽談EUV設備的採購,與開發新一代機臺的合作計劃。報導也稱,三星如果可以搶先臺積電先取得下一代EUV機臺,會是他們取得技術領先的關鍵。
  • 臺積電EUV機臺採購破50臺美光DRAM EUV評估可望提前
    2010年ASML提供首臺EUV微影設備原型機給臺積電進行研發工作,2017年再交付第一臺量產型EUV微影系統TWINSCAN NXE:3400給臺積電,寫下商用EUV製程技術的新裡程,英特爾(Intel)、三星也同時鳴槍起跑。
  • 【深度】林本堅17年前的一個決定成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FinFET...
    1.FinFET發明人胡正明:即使摩爾定律終止,半導體仍是好的產業;2.林本堅17年前的勇敢決定,造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3.臺灣上市公司董監高平均工資臺積電最高;4.AI晶片或給用戶一個理由升級智慧型手機
  •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technews 發表於 2020-11-26 16:06:24 臺灣叱吒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 傳臺灣科技業巨子投奔大陸,兩岸半導體技術戰一觸即發
    據臺灣Digitimes今日報導,傳內地行業領頭羊中芯國際要將梁孟松收入麾下,梁孟松或於5月出任中芯國際CTO或COO。和蔣尚義、蔡力行一樣,梁孟松同樣來自臺積電技術研發高層,他曾任臺積電資深研發處長。之前蔣尚義加入中芯時,已經是半導體行業的一枚重磅炸彈了,畢竟無論是從他40多年的行業經驗還是在臺積電的任職時間來看,他都堪稱元老。
  • 華為風暴考驗臺積電
    2019年5月美中貿易戰重啟戰火以來,除關稅加徵外,則以華為受到美方祭出軟體及硬體的禁售令、禁購令最受矚目,畢竟華為在2018年已竄升至全球第3大半導體採購商,僅次於Samsung、Apple,且採購金額成長幅度超過4成,因而在華為成為美國狙擊的目標後,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投下震撼彈。
  • 臺積電開始為1nm做準備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為朝半導體製造的1納米甚至埃米(0.1納米)世代超前部署,據高雄市府知情官員透露,臺積電正為2納米之後的先進位程持續覓地,包含橋頭科、路竹科,均在臺積電評估中長期投資設廠的考量之列。關於是否前進高雄,臺積電昨(27)日維持董事長劉德音日前的論調,「以後有機會,短期沒規劃」。
  • 張忠謀與臺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而且在德儀發展過程中屢建奇勳,最終出任德儀全球半導體業務的副總裁,成為美國商界職位最高的華人。在德儀工作了二十五年之後,沒想到他卻來到臺灣擔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並創辦了今天佔全球半導體生產份額過半的臺積電。2005年他首次退休,卻在臺積電遭遇信任危機時重新出馬,再續自己所創的輝煌。
  • 阻殺臺積電!
    根據韓媒報導,ASML今年規劃生產的12臺EUV機臺中,三星擬訂下10臺,外界推測三星此舉除考量ASML生產不順外,也趁機阻礙臺積電等其他競爭對手的量產進度。        半導體製程愈來愈先進,尤其10奈米以下先進位程,必須導入波長只有13.5奈米的極紫外光(EUV) ,才能降低晶圓製造的光罩數,縮短晶片製程流程。
  • 半導體製程邁向三足鼎立
    隨著半導體製程向著更先進、更精細化方向發展,不同節點範圍和玩家的邊界越來越明顯。其中,最先進位程玩家只剩下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3家,而在10年前,至少有7家在專注於當時最先進位程的投資和研發。
  • 半導體材料新希望——單層二硫化鉬研究獲重大突破
    臺灣科技部3日宣布,臺灣、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等跨國團隊,已研究出單層二硫化鉬P-N接面,可望取代矽晶片成為新世代半導體核心元件,廣泛應用在穿戴式裝置及手機中。這是全球第1個發表新世代半導體材料基礎研究成果,不但將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SCIENCE》中,交大研究團隊透露,這項結果可望吸引臺積電更積極合作研究,以早日搶佔全球市場商機。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雙方從製程演進、客戶數量、市佔排名、資本支出,一直到市值多寡都讓大家拿出來比較。目前,雖然臺積電在其市場佔有率上有過半的競爭優勢。不過,三星也非省油的燈,2019 年也宣布將投資 120 兆韓圜 (約 1,150 億美元) 的金額,希望能在 2030 年超車臺積電,成為非存儲器的系統半導體製造龍頭。面對三星如此來勢洶洶,連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表示,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還沒有贏。
  • 異質晶片整合 半導體新趨勢
    因為要使用多功能且高效能晶片,新一代的高速運算晶片不再單純追求製程微縮,而是開始採晶片堆棧的3D封裝及系統級封裝(SiP)架構,整合多種不同的晶片來擴充其功能與效能,代表異質晶片整合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很早就看到摩爾定律推進即將放緩,所以近幾年一直提倡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
  • 半導體製程將迎來三分天下的格局
    半導體製程將迎來三分天下的格局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4 14:47:23 隨著半導體製程向著更先進、更精細化方向發展,不同節點範圍和玩家的邊界越來越明顯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積電在2nm工藝製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越預期,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的良率可以達到90%。相比較於關注熱鬧的當下,我們不妨追蹤這條技術線索,來看下臺積電保持先進位程工藝的經驗,看下它是如何來為遊走在失效邊緣的摩爾定律來「續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