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禁令牽制臺積電以壓制華為,國內企業為何不買下臺積電反制
在美國禁令之下,華為在2019年依舊取得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在5G領域內,華為依舊是全球獲得5G商業合同最多的企業,甚至英德等國家都表態不禁止華為5G設備。這讓美國很無奈,在美國方面看來,這都是因為華為鑽了禁令的漏洞,利用美國技術研發、生產先進處理器,從而保證華為在5G領域內的發展。於是,在5月15日,美國修改了禁令規則。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
-
華為有可能收購臺積電,讓其為華為製造晶片嗎?
對於高端7納米晶片,目前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可以批量生產。因此,華為所有目前的高端晶片,都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不為華為製造,那麼華為的高端旗艦系列手機將無芯可用。華為可以收購臺積電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有三個主要因素:1臺積電根本不缺錢。臺積電是臺灣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曾一度超過2000億美元。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在中美兩大國不斷升級的對抗中,華為和臺積電成為了中美博弈棋盤上的馬前卒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9月14日後停供,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背後:淨利潤飆升81%,離開華為有...
對臺積電來說,華為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但並非不可取代。二季度財報中的驚人利潤和在它先進位程中不可取代的地位都說明了臺積電的底氣。失去華為後,臺積電相關產能會迅速被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客戶補上。但對於華為來說,確認斷供後要走向何方還是一個未知數。
-
具備量產5nm工藝製程的臺積電,未來或將成為華為最大的隱患!
當前華為高端晶片生產較為依賴臺積電,一旦出現極端事件,不得不說,臺積電或將成為華為手機發展上最大的隱患。臺積電的營收狀況近期臺積電剛剛公布了第四季度的營收,收入103.94億美元,同比增長9.5%,淨利潤同比增長16.1%。
-
臺積電、高通同時出手援助華為,外媒:大人,時代變了!
華為這家公司說起來也挺神奇的,做手機明明只是業務的一部分,大家卻都把重心關注在手機上面,可他還偏偏做好了,雖然很多人都說是靠營銷起來的,但營銷能讓美國將華為弄到實體清單上嗎,沒有過硬的實力怎麼可能。華為這些年出口的越來越大,海外用戶也增長了很多,許多人都被華為的體驗成功吸粉,就連這個沒有谷歌服務的Mate 40都有人買去體驗,要知道在國外的安卓,沒有谷歌基本就等於一個廢鐵一樣,基本是什麼都不能做。再加上更嚴重的晶片斷供,更是把華為推上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部門,經過這近10年來的努力,華為也終於成功研發出了海思麒麟晶片,並且還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雖然研發出來了,而其具體的生產工作則都是交給臺積電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也還必須要在晶片代工領域取得研發成果才行!
-
中芯國際進步,12nm工藝已經啟動試生產,華為不再完全依靠臺積電
5月18日傳出消息,華為緊急向臺積電增加7億美元訂單,該訂單包括生產5nm和7nm工藝製程5G晶片及基帶。隨後有日本媒體稱臺積電拒絕華為新增訂單,這一下讓很多關心華為的網友擔心起來,不過峰迴路轉,臺積電闢謠這一消息,意味著華為緊急增加的訂單將會如期交付。
-
領先蘋果,華為將全球最先發布5nm麒麟處理器:臺積電正最後趕工生產
後者的A14處理器同樣基於臺積電的5nm工藝。 本周,臺積電方面正式宣布,已經生產了第10億顆功能完好、沒有缺陷的7nm晶片(蘋果A12、華為麒麟980等都使用了這個工藝),達成新裡程碑,而EUV(極紫外光刻)技術引入7nm的商業生產,並為5nm打下堅實基礎,後者即將正式跟大家見面。
-
華為海思出局,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臺積電僅排第三!
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當今時代,除了三星以外很難有另外一家廠商能夠同時完成晶片研發和生產,幾乎都是交由臺積電這些代工廠來合作完成。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全球趨勢,一旦被封鎖,就會出現華為海思麒麟晶片這樣的危機。近日,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廠商銷量榜單,其中華為海思不幸出局。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 臺積電是一家晶片代加工企業,依靠荷蘭的光刻機在晶片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加工與研發完全是兩個方面
-
突發:華為確定被臺積電斷供!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國產廠商攻克5nm蝕刻技術,臺積電成第一個客戶
這個對我們來說,太難了,太考驗工業基礎了!但是一條晶片生產線,何止是光刻機,晶片生產線上,剩下70%當中還有20%是一種叫做蝕刻機的設備,這個設備也是很重要的。只有這個設備才是真正製造晶片,光刻機就跟照相機一樣!我們在光刻機上面已經落後了,那麼蝕刻機又怎麼樣呢?萬幸,高端光刻機我們是造不出,但是蝕刻機我們沒有落後!
-
同樣是臺積電7nm,蘋果和華為的7nm其實不一樣
臺積電(TSMC)是從2018年4月開始大規模量產7nm製程的。在臺積電的規劃中,7nm是一個相對長期、完整的工藝節點——之前一代是16nm。而此間的10nm則屬於短期過渡方案。最早的這批TSMC 7nm方案,即上表中的N7(或N7FF)。它廣泛地應用在了高通驍龍855、華為Kirin 990、AMD Zen 2這些SoC產品上。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而華為能夠抵擋到現在的關鍵,也是因為華為本身的海思晶片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前不久,IT之家報導了臺積電因美國施壓可能無法向華為穩定供貨14nm晶片的消息,雖然還不確定結果,但不得不令人擔憂。根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的限制,產品涵蓋硬體、軟體等的美國技術含量超過25%,就會被要求禁止銷售給中國。
-
臺積電確定斷供華為!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電子變壓器專輯|若晨傳媒|電子變壓器資訊網(www.ett-cn.com) 臺積電確認已暫停處理主要客戶華為技術公司的新訂單 發布會上透露,受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公司禁令的影響,臺積電自5月15日起就未再接受過任何來自華為的訂單,而且如果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不變,公司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 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最新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
-
華為使用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了,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7納米呢?
據報導,從2020年開始華為將加強、加大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已經將之前給臺積電的訂單陸續轉單給中芯國際。我們都知道,當前中芯國際晶片代加工使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而臺積電已經達到了5納米,那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的呢?
-
華為5G晶片都靠它?臺積電7nn EUV 工藝正式商用
臺積電在近日宣布,這家承擔了相當多晶片製造工作的半導體工廠,成了業界首個可將N7+工藝商用的代工廠。首批採用臺積電N7+工藝製造的晶片,也將從近日開始向客戶交付。臺積電錶示,7nm EUV也是有史以來量產最快的晶片製造工藝,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量產的時候,產能就已經達到量產了一年多的7nm工藝的水平。相比至今沒有傳出代工晶片量產消息的三星7nm EUV,臺積電這次走在了前面。
-
華為蘋果追逐的7nm5nm晶片有什麼差異,為什麼都要抱臺積電大腿?
關於晶片製程問題,目前我們已知最先進的手機晶片無非就是7nm製程和5nm製程,市面上已經實現量產的7nm製程晶片有很多,比如蘋果A13、高通驍龍865、華為海思麒麟990、聯發科天璣100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