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2020-12-01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晶片其實是智慧型手機的心臟,它的好壞能夠決定手機的強弱,而華為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設計手機晶片的企業,另外幾家有此番實力的分別是高通、聯發科、蘋果和三星,雖然小米也做出過澎湃S1,但那都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

臺積電是一家晶片代加工企業,依靠荷蘭的光刻機在晶片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加工與研發完全是兩個方面。我們能研發得出來,只是造不出來,是時間的問題了。張忠謀卻放出狠話:「中國舉全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高端晶片!」我們真的造不出來嗎?

華為海思就與比亞迪達成了合作,狠狠地打了張忠謀的臉。華為的麒麟晶片的程序設計已經交給了比亞迪繼續研發,高端晶片研發成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中國有很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的,對於晶片我們也很有信心。

不僅如此,華為更是要進軍形勢大好的電商界,網傳華為將跨界電商行業,投資最近很火的淘貨手機軟體,淘貨是淘寶旗下新開發的熱門,主要以潮流大牌為主,耐克,阿迪運動鞋,lv,香奈兒包包服飾等奢侈品在淘貨低價就能買到,數千萬用戶在手機端應用下載淘貨,華為與電商合作無疑會使實力更加強大。

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也給出了非常霸氣的回答:「晶片不是神造的,是人造出來的!」王傳福本身是做汽車的,早前做口罩已經讓人大跌眼鏡,現在突然與華為做晶片就更讓人吃驚了。其實比亞迪公司旗下的汽車從很早之前就開始走智能化路線了,他們自主研發的新能源電動汽車IGBT晶片技術就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是很有潛力的。

比亞迪王傳福對張忠謀的回擊霸氣又硬氣,我們中國人勤勞聰明,而且有一種堅韌不拔不肯服輸的精神,有了比亞迪的助力,華為在晶片領域突破瓶頸是指日可待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張忠謀為何不出走_張忠謀對大陸的態度
    2017年3月28日林全指臺積電若不在臺灣投資,很可能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發生問題。蔡當局連日喊話留人,問題是臺灣政經環境一直惡化,如何留得住。 臺積電是臺灣最出名的晶片廠商,也是臺灣最大的標誌性企業,今次傳出要到美國落腳設廠的項目,是臺積電最先進的3奈米晶片,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元新臺幣。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全球超過60%晶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值得一提是,中芯國際創辦人、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還與臺積電張忠謀有過一段公案。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張汝京是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的上級。而張汝京的企業則被張忠謀收購,才來到內地創辦了中芯國際。
  • 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中芯作為國產晶片代工企業的主力,近期也可以看到國家在這方面所提供的資金支持,注資160億給中芯,以期其能提高國產晶片代工的能力。 可是在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
  • 臺積電,為何「卡脖子」?中國知名企業「晶片」該從何而來?
    說到臺積電可能很多人都有所耳聞,臺積電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簡稱,它屬於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有消息稱,臺積電公司即將投資120億美元奔赴美國建廠,而且長期以來都有臺積電即將「斷供」華為的言論。臺積電說到底也只是一家晶圓代工廠,它不代工華為去找別家代工廠不就好了嗎?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不過,再強大的華為也有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技術,不會製造生產晶片技術,因此,美國抓住這一點,讓臺積電停止給華為供貨晶片,否則將會失去美國提供半導體技術。   這對於華為無疑是致命打擊,要知道全球能生產出5mn晶片廠商僅有一兩家,除了三星,就是臺積電了。這幾年臺積電仗著自己擁有先進光刻機和半導體技術,一舉成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之一,賺盡國產手機商的錢,卻不想為了巴結美國,斷供合作十幾年的華為。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華為風暴考驗臺積電
    2019年5月美中貿易戰重啟戰火以來,除關稅加徵外,則以華為受到美方祭出軟體及硬體的禁售令、禁購令最受矚目,畢竟華為在2018年已竄升至全球第3大半導體採購商,僅次於Samsung、Apple,且採購金額成長幅度超過4成,因而在華為成為美國狙擊的目標後,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投下震撼彈。
  • 留住「火種」是關鍵,華為繼續設計下一代麒麟晶片
    受限於麒麟9000的庫存數量,華為今年的旗艦可以說是一機難求,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市場,幾乎全系的Mate 40機型都處於缺貨狀態,要麼加價大幾百或上千購買,要麼搭配各種耳機碎屏險銷售。不只是現在,受限於晶片代工中斷問題,未來的華為會如何呢?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部門,經過這近10年來的努力,華為也終於成功研發出了海思麒麟晶片,並且還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雖然研發出來了,而其具體的生產工作則都是交給臺積電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也還必須要在晶片代工領域取得研發成果才行!
  • 7nm+EUV工藝齊投產,三星與臺積電爭雄
    隨著臺積電宣布其7nm+EUV工藝已獲得蘋果A13處理器和華為海思的麒麟985晶片的訂單,近日傳出消息指三星的7nm+EUV工藝獲得高通認可,高通今年底的驍龍865晶片將會由三星代工,此外NVIDIA等晶片企業也將轉單三星,兩大晶片代工廠開始展開激烈競爭。
  • 美國禁令牽制臺積電以壓制華為,國內企業為何不買下臺積電反制
    據悉,美國新禁令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此舉將使得華為進一步被美國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簡單說就是,美國新禁令限制了臺積電等這類利用美國技術的海外企業,不讓臺積電等給華為代工生產先進處理器,除非是獲得美國許可。
  • 華為最後的驕傲!全球首發5納米麒麟9000晶片,超越蘋果高通
    對於華為來說,目前唯一能夠做好的事就是把2020年度旗艦Mate40正常的發布出來了,但在這之前,華為還要幹一件大事,幹一件最後令華為這麼多年來堅持自研所驕傲的大事,那就是全球首發5納米的麒麟9000處理器。
  • 華為5G晶片都靠它?臺積電7nn EUV 工藝正式商用
    EUV的臺積電6nm工藝在設計上完全兼容當前的7nm EUV,有望讓7nm EUV晶片的改進產品更快速地推向市場。以5nm為例,傳統DUV(深紫外光刻)技術下蝕刻出的極低電晶體間隙導致了難以控制的漏電問題,使得晶片性能損失比起進步來說得不償失。經過多種嘗試,依舊沒法有效解決遭遇的工程難題,工藝提升的步伐似乎要就此停下來。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張忠謀領導的臺積電不僅是專業製造商,發展規劃詳盡,而且臺積電定位於「純加工」的OEM業務,以打入全球產業鏈為目標,專心做中低端加工業務,迎合了行業內的需求。       臺積電發展極為神速。張忠謀創業3年後,臺積電建成了兩座大型晶片加工車間,1992年又建成兩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臺積電的一廠和二廠。
  • 外媒談5nm麒麟9000:目前安卓陣營最強晶片,華為已無法繼續生產
    10月27日消息,上周華為發布Mate 40系列的同時,還帶來了新一代麒麟高端晶片,而它就是麒麟9000,其基於5nm工藝,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對於這顆晶片,目前不少外媒也提前上手了Mate 40的,並對其進行了一個點評,結果就是5nm麒麟9000是目前安卓陣營最強晶片,距離蘋果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短。報導中顯示,麒麟9000的實際性能測試上,無論是多核還是單核下,表現都超過了高通的驍龍865+,後者是目前安卓陣營中最強晶片。
  • 張忠謀與臺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這一時間內,美國對臺灣轉移的技術讓臺灣有機會接觸到較前沿的半導體製造(雖然是不太重要的部分),為臺灣後來半導體的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美國這麼做也不是無私幫助,代價就是減少對臺灣的資金援助,因為美國當時正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沼,急需緩解國內的財政壓力。
  • 張忠謀臺灣突圍
    和艦科技的背景是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得不在意的。這家公司是由聯華電子(VMC,簡稱聯電)的離職員工所設立,而聯電正是臺積電在臺灣島內的最大競爭對手。  中芯國際量產的速度超乎了張忠謀的想像,而聯電等其他8英寸廠在長江三角洲布下的重重戰略據點,更令臺積電有「時不我予」的壓力。張忠謀開始擔心在未來中國內地的晶片代工市場會出現多個強大對手。
  • 「愛國科學家」張汝京,不顧「同胞」阻撓,堅持到大陸造「芯」!
    但是現在還有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術一直「受制於人」,就是晶片。晶片生產一般分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環節。就連晶片設計的工具也是國外的,我國最好的晶片設計公司是華為海思,但是目前也只是剛剛開始「去美國化」,所以,在這個領域的技術攻克非常的重要,美國為了限制我國的晶片發展,可謂是出了不少「力」,但是依舊有很多技術型人才願意為國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