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本是常有的事,但如果牽扯利益巨大,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家主導經濟時,可能不僅僅面對的是簡單市場競爭,而是更加殘酷的打壓、排擠。這兩年華為自主研發晶片技術突破美國在手機晶片上技術封鎖,現實了5G核心技術。不僅在手機上大展拳腳,還一舉成為了全球頂級通訊商。
所謂樹大招風,華為科技在全球暢銷時,也遭到不少海外巨頭圍剿,還有美國的不斷打壓。好在華為不懼敵強,兵來土掩,水來將擋,抵禦多次打壓和圍剿斷供。不過,再強大的華為也有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技術,不會製造生產晶片技術,因此,美國抓住這一點,讓臺積電停止給華為供貨晶片,否則將會失去美國提供半導體技術。
原本以為臺積電作為中國企業,不會受制於美國,支持華為,打破美國封殺,沒想到臺積電為了利益考慮,最終決定在9月15日後不再給華為做代加工。這對於華為無疑是致命打擊,要知道全球能生產出5mn晶片廠商僅有一兩家,除了三星,就是臺積電了。這幾年臺積電仗著自己擁有先進光刻機和半導體技術,一舉成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之一,賺盡國產手機商的錢,卻不想為了巴結美國,斷供合作十幾年的華為。
華為5G麒麟晶片沒有臺積電代加工,國內又找不到能生產5mn-7mn晶片的廠商,中芯國際只能生產14mn晶片,機器設備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華為要想做自主晶片,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投入設備生產或找比亞迪聯合生產製造。
然而,對於中國自主造晶片,外界並不看好,尤其是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他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因為在看來臺積電花十幾年的時間才從14mn生產技術,突破到7mn,又在南京投入研發生產基地生產製造5mn晶片。這期間不僅花費上千億,還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
在張忠謀看來晶片製造不僅僅是買幾臺光刻機,找些半導體技術人才就能生產出來,它需要政府扶持,還有國民的團結。目前,國產機競爭激烈,誰都想趕超華為。用劉強東的話說中國市場環境是最慘烈的,如果一個人開店成功,那麼它的前後左右都會出現同樣的店來競爭。而且手機行業本身競爭就非常激烈,華為不僅要面臨美國打壓,海外巨頭圍剿,國內還得跟小米、OV等打價格戰。
不同於當年日本在發展半導體產業時,日本全面扶持,東芝、索尼、松下等一大批半導體企業崛起。雖然,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在前不久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呼籲中國應該全面發展半導體產業,突破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如果沒有自己核心技術,未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中興、華為亦是如此。
臺灣都能打造出臺積電和聯發科這樣晶片廠商,中國也一定可以做得出來,單靠華為一己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生產製作晶片出來。但如果是舉國之力,想必造出頂級晶片也不是難事。目前,華為已經不惜重金,花費百億購入光刻機設備,從全世界招募人才,如今已經投入生產,正在一步步向頂級晶片邁進。對此,你看好華為能造出頂級晶片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