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臺積電震蕩:一封信讓張忠謀10分鐘撤蔡力行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用超過十年的時間,培養一個接班人,卻只用十分鐘董事會決議的時間,收回他的權力。這,是六月十一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做的決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2236.htm

  「Rick(臺積電前總執行長蔡力行英文名)被留校察看了嗎?」「怎麼會這麼嚴重?!」

  六月十一日下午三點鐘,臺積電兩萬名員工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標題是:「臺積董事會一致推舉張忠謀博士續任董事長」,大多數人不以為意,直到有人不經意打開信件,頓時引起整個辦公室譁然。因為,張忠謀親手撤換了蔡力行。蔡力行一夕間,從管理兩萬名員工的臺積電總執行長,變成管理不到十位員工的新事業部門總經理。

  四年前,張忠謀親手指定蔡力行為接班人,四年後,卻要求他摘下冠軍光環,重新展開第二輪迴的競賽。這樣做,是否對蔡力行太過殘忍?

  外資的反應,部分表達外界的疑慮。「一定有something wrong(不對勁)。」六月十二日,外資賣超臺積電四萬八千張股票,創下去年十一月以來單日賣超張數,高盛也將臺積電移出亞太買進名單。理由很簡單,臺積電的接班管理出現了問題,傳言也滿天飛。

  顯然,大家對臺積電口中的真相很保留,並不相信張忠謀放棄培養十年的接班人,只是為了要讓他去做以太陽能跟LED為主的新事業,而這個事業,到二○一八年預估營收也不過才二十億美元。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張忠謀不願意多談的理由,跟其認為必須重新評估蔡力行的能耐有關。

  大家所談的裁員事件,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裁員事件引爆!

  被裁員工父親的信,查出錯誤決策

  畫面重返二月,張忠謀手上的一封信,沒人想到,這封信是讓張忠謀跟蔡力行之間信任關係崩裂的關鍵之一。

  寫信的人,是位被資遣員工的父親,信中懇切請求張忠謀不要裁掉自己的兒子。因為這個請求,張忠謀詢問相關主管,得到的答案是:對方是自願離開的。張忠謀邀請這位資遣員工跟當事人的主管懇談,卻赫然發現,這位在臺積電已經有十多年經驗的員工,其實很優秀,曾經在臺積電因為考績表現是前一○%被獎勵的對象,這次怎會忽然被打入最後五%?而且,如果是自願離職,他的父親又怎會來信呢?

  最後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去年這位員工的妻子懷孕,所以他需要多做家事,配合度沒辦法這麼高,但是,人力資源部門強力要求大家要交出五%的淘汰名單,所以,最後他的主管把他加入了淘汰名單。

  這不只是個案。這種強勢要求淘汰五%的動作,不就是裁員嗎?據了解,張忠謀曾經告知蔡力行和人力資源副總張秉衡,如果要裁員,一定要他同意。


相關焦點

  • 張忠謀與臺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今年6月5日,世界知名的半導體製造巨頭臺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宣布辭職,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三十年的臺積電。這位87歲半導體宿將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又可謂從勝利走向勝利。張忠謀以機械碩士的身份入職希凡尼亞半導體,為今後在半導體領域職業發展打下了基礎。因為和上司爭吵負氣出走的他,又跳槽到後來大名鼎鼎的德州儀器。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張忠謀為何不出走_張忠謀對大陸的態度
    張忠謀的介紹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臺積電可能被迫離開的原因,據稱是環評、土地、電力等遭遇困難,更深一層是受混亂的政治、不受節制的民粹的影響。 但是為什麼張忠謀不出走了呢,讓我們從一下三個方面來看一下: 「如果臺積電赴美投資100億美元,張忠謀大概不會得到川普如此熱情的擁抱。」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在商業周刊撰文指出,臺積電從股權來看是一家美國公司,美國人回美國投資是應該的。
  • 張忠謀臺灣突圍
    2002年5月5日,臺積電在上海市松江小崑山與上海松江科技園區秘密籤定「投資意向書」,鑑於尚未報臺灣「經濟部」批准,張忠謀再三要求保證內地媒體不得見報。  2002年10月,在內地已經逐漸忘卻該事,而臺灣縣市長選舉已經預熱的時候,《今日東方》獲悉,張忠謀和內地各方的接觸又開始熱絡起來。11月中旬,松江區委、區政府組織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對臺灣進行了秘密考察。
  • 臺媒:蔡英文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任APEC代表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0日)上午10時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臺灣地區代表參與領袖峰會,這是張忠謀第4度出任代表。「中時新聞網」報導提及,張忠謀首次出任代表是在2006年臺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執政時期,蔡英文上臺後,前兩年都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代表,2018年起改派張忠謀出席,連同這次,是蔡英文第3度派張忠謀代表參與。今年9月,有臺媒報導稱,臺方已籌備參加在馬來西亞主辦的APEC年會,並謀劃由蔡英文參與領袖峰會。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有多少浙商基因?
    不久前,已退休的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出席妻子生平首場個人畫展「愛.無盡」,張忠謀說,10多年來,看著太太那麼努力,有一些畫還是第一次看到。他專注凝望妻子及其作品感性地說:「我個人的成就,除了臺積電就是張淑芬!
  • 臺積電新任技術掌門人首度曝光,全球晶片產業人事持續地震
    圖丨張忠謀然而 2017 年 10 月他無預警丟出將於今年 6 月交棒的「退休宣言」後,又傳出他心系公司未來的運營和人心的穩定,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創辦臺積電:張忠謀尋找新空間       年過不惑的張忠謀渴望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1983年10月,他從德州儀器辭職。1984年2月,他加盟通用儀器公司,任公司總裁兼營運長。1985年,他又被R.O.C公司僱用,任公司工業技術研究所總裁,該公司在臺灣設有研發基地,以微電子工業享譽業界。從1988年到1994年,張忠謀一直保留了研究所董事長的頭銜。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不過,再強大的華為也有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技術,不會製造生產晶片技術,因此,美國抓住這一點,讓臺積電停止給華為供貨晶片,否則將會失去美國提供半導體技術。     原本以為臺積電作為中國企業,不會受制於美國,支持華為,打破美國封殺,沒想到臺積電為了利益考慮,最終決定在9月15日後不再給華為做代加工。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目前,雖然臺積電在其市場佔有率上有過半的競爭優勢。不過,三星也非省油的燈,2019 年也宣布將投資 120 兆韓圜 (約 1,150 億美元) 的金額,希望能在 2030 年超車臺積電,成為非存儲器的系統半導體製造龍頭。面對三星如此來勢洶洶,連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表示,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還沒有贏。因此,在可以期待的未來是臺積電與三星的競爭仍將持續,鹿死誰手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 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可是在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
  • 500億新臺幣 臺積電90nm工藝明年成長300%
    臺積電(TSMC)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21日在臺灣首屆納米科技展上表示,90nm工藝在2006年對臺積電公司業績的貢獻有望高達500億新臺幣,相對2005年的增長幅度高達300%。
  • 臺積電新任CTO曝光
    今年6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正式退休,並表示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不過,依然有少數幹部「萌生退意」。也就是因為如此,在所謂的後張忠謀時代,或者更精準的說法是「新臺積電時代」, 除了目前看來已經上位的兩位接班人外,新一波更大規模的接班梯隊也正在快速集結中。
  • 半導體「人才戰」往事:巨頭瘋狂挖角,失一人損10億美金
    三星開發了256位晶片,並正式進入全球晶片市場的競爭中;僅時隔10年,三星的量產晶片市場份額直逼日本。就在三星半導體熬出頭的時候。在中國臺灣,也有一個人正在謀劃自己的半導體事業,這個人叫張忠謀。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是被從美國挖過來的。1983年,作為德州儀器副總裁的張忠謀由於與公司發展理念不和而分道揚鑣。
  • 張忠謀再度出任APEC臺灣地區代表?蔡英文上午十點宣布
    蔡英文將在上午10時,宣布今年代表臺灣地區出席的經濟領袖代表。 蔡英文辦公室上午將舉行APEC領袖代表發布記者會,此前一度傳出蔡英文爭取親自以視訊出席APEC經濟領袖代表會議,不過難度很高;另外,也傳出將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度擔任領袖代表。
  • 臺積電,為何「卡脖子」?中國知名企業「晶片」該從何而來?
    說到臺積電可能很多人都有所耳聞,臺積電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簡稱,它屬於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有消息稱,臺積電公司即將投資120億美元奔赴美國建廠,而且長期以來都有臺積電即將「斷供」華為的言論。臺積電說到底也只是一家晶圓代工廠,它不代工華為去找別家代工廠不就好了嗎?
  • 華為風暴考驗臺積電
    也由於華為最主要的供貨商國別大小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中國臺灣,其中隸屬於美國的主要晶片大廠相繼決定停止供貨給華為之後,禁售令的壓力逐步轉向臺灣,其中臺積電因擁有領先全球的7奈米及7奈米強化版先進位程技術,是華為唯一能仰賴的晶圓代工廠,特別是Samsung7納米產能尚有限、中芯國際也僅進入14納米量產初期,故臺積電扮演華為重要供貨商的角色,恐成為美方施壓的焦點,不論是政治面或是藉由臺積電使用美國所對提供電子設計自動化相關技術作藉口
  • 臺積電新任CTO由美國斯坦福教授黃漢森出任
    今年6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正式退休,並表示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所謂的後張忠謀時代,或者更精準的說法是「新臺積電時代」, 除了目前看來已經上位的兩位接班人外,新一波更大規模的接班梯隊也正在快速集結中。 在張忠謀退休後,臺積電的人事重組持續進行著。首波人事變動已經啟動,CTO孫元成即將退休,接任者已經到臺積電報到,就等臺積電正式對外公布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