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蔡英文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任APEC代表

2020-11-2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亞太經合會議(APEC)將於11月30日至12月4日召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PEC自1989成立以來,今年首次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0日)上午10時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臺灣地區代表參與領袖峰會,這是張忠謀第4度出任代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PEC上半年取消或延後多數會議及活動。由於疫情仍在全球延燒,今年APEC主辦會員馬來西亞決定以視頻方式恢復舉辦APEC會議。

「中時新聞網」報導提及,張忠謀首次出任代表是在2006年臺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執政時期,蔡英文上臺後,前兩年都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代表,2018年起改派張忠謀出席,連同這次,是蔡英文第3度派張忠謀代表參與。

今年9月,有臺媒報導稱,臺方已籌備參加在馬來西亞主辦的APEC年會,並謀劃由蔡英文參與領袖峰會。

被問及此事時,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關於中國臺灣地區以地區經濟體身份派有關人員參與APEC相關活動,APEC組織本身有長期執行的慣用做法。我們的立場很清楚,即必須符合一個中國原則和APCE諒解備忘錄有關規定。任何藉機「謀獨」的花招和圖謀只能自取其辱。

相關焦點

  • 張忠謀再度出任APEC臺灣地區代表?蔡英文上午十點宣布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將在11月20日舉行,今年因為疫情關係蔡英文將在上午10時,宣布今年代表臺灣地區出席的經濟領袖代表。 蔡英文辦公室上午將舉行APEC領袖代表發布記者會,此前一度傳出蔡英文爭取親自以視訊出席APEC經濟領袖代表會議,不過難度很高;另外,也傳出將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度擔任領袖代表。
  • 蔡英文講話透露臺美將「建交」?臺專家:美在逼大陸開第一槍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日前低調訪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官邸款宴嘉賓,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 張忠謀與臺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今年6月5日,世界知名的半導體製造巨頭臺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宣布辭職,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三十年的臺積電。這位87歲半導體宿將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又可謂從勝利走向勝利。張忠謀以機械碩士的身份入職希凡尼亞半導體,為今後在半導體領域職業發展打下了基礎。因為和上司爭吵負氣出走的他,又跳槽到後來大名鼎鼎的德州儀器。
  • 張忠謀為何不出走_張忠謀對大陸的態度
    張忠謀的介紹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臺積電可能被迫離開的原因,據稱是環評、土地、電力等遭遇困難,更深一層是受混亂的政治、不受節制的民粹的影響。 但是為什麼張忠謀不出走了呢,讓我們從一下三個方面來看一下: 「如果臺積電赴美投資100億美元,張忠謀大概不會得到川普如此熱情的擁抱。」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在商業周刊撰文指出,臺積電從股權來看是一家美國公司,美國人回美國投資是應該的。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有多少浙商基因?
    張忠謀退休後,臺積電董事會推舉劉德音為董事長,作為企業的最高決策代表;魏哲家為總裁兼副董事長,須向董事長及董事會報告。「雙首長」機制,是「沒有張忠謀的臺積電」的核心治理機制,也稱臺積電「雙核制」。「後張忠謀時代」,臺積電推行的是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過去,劉、魏二人,被稱為張忠謀身邊的「哼哈二將」,二人在臺積電迄今已共事了19個年頭,像「雙胞胎」一樣,一搭一唱,合作無間。
  • 臺灣半導體業疾呼開放陸資 蔡英文組隊打「國際杯」
    3月2日,蔡英文一行前往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與臺灣半導體業界大佬舉行閉門會談。 據悉,蔡英文在會談上表示,臺灣將組半導體團隊打「國際杯」,更提及擬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或投資銀行;面對紅色供應鏈,政府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可以用「國家力量」來整合。 另外,對半導體業者憂心的電力供應,蔡英文承諾保證,「電沒有問題!」
  • 臺積電存儲大將黃漢森閃電離職,轉任顧問兼首席科學家
    臺積電在 2018 年 8 月從史坦福借將擅長新型態存儲技術研發的教授黃漢森(Philip Wong)接替技術長孫元成一職,出任擔任技術研究組織主管,日前問芯Voice獨家掌握消息,黃漢森已經從臺積電離職,據業界傳言,他會重回史坦福重執教鞭。
  • 臺媒:日本力邀下,臺積電將赴日設立先進封測廠
    《聯合報》1月5日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在日本政府的極力邀請下,臺積電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以各出資一半的合作構架,在東京設立一座先進封測廠。  有關合作方案預計將在近期籤訂合作備忘錄後對外宣布,這將成為臺積電在臺灣之外設立的第一座封測廠。  臺「中央社」報導稱,臺積電方面表示,將在1月1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現在適逢緘默期不便回應。
  • 張忠謀臺灣突圍
    甚至有消息說,一俟臺灣選情穩定,2002年年底或2003年年初,正式投資協議將籤署。然而形勢變幻莫測,波譎雲詭。接近2002年底,臺灣選情明朗化之後,形勢又突生變數。儘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但是自知等不及了的張忠謀大概還須再等一等。  晶片產業代表著臺灣經濟的最後一根神經。在兩岸關係仍然緊張的時候,臺灣「IC教父」張忠謀投資內地的破冰之旅究竟如何進行的?
  • 揭秘臺積電震蕩:一封信讓張忠謀10分鐘撤蔡力行
    這,是六月十一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做的決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2236.htm  「Rick(臺積電前總執行長蔡力行英文名)被留校察看了嗎?」「怎麼會這麼嚴重?!」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蔡英文宣布,「降半旗」三天
    據臺媒報導,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今日因黑鷹直升機墜落身亡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所有「軍事單位」「降半旗」三天。此外,沈一鳴的暫時代理者已明確——蔡英文前「侍衛長」劉志斌。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依照目前臺軍制度,「參謀總長」一職將由「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劉志斌上將代理,至於正式人選,還須等待蔡英文發布。
  • 蔡英文在美國將見聯合國「五常」代表?真相竟是如此
    據臺「中央社」報導,11日在紐約的行程中,蔡英文將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代表會面,並強調這具有「重大意義」。等等,與誰會面?「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代表?據臺「中央社」7月11日報導,「過境」紐約首日行程,「熟悉外交人士」表示,美東時間11日,蔡英文將出席與「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的歡迎酒會,這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首次在紐約與「友邦」聯合國常任代表會見,會見地點在「駐紐約辦事處」。「中央社」報導中多次提及這個「聯合國常任代表」「友邦」,字裡行間抑制不住沾沾自喜。
  • 臺積電新任CTO由美國斯坦福教授黃漢森出任
    今年6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正式退休,並表示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所謂的後張忠謀時代,或者更精準的說法是「新臺積電時代」, 除了目前看來已經上位的兩位接班人外,新一波更大規模的接班梯隊也正在快速集結中。 在張忠謀退休後,臺積電的人事重組持續進行著。首波人事變動已經啟動,CTO孫元成即將退休,接任者已經到臺積電報到,就等臺積電正式對外公布該消息。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目前,雖然臺積電在其市場佔有率上有過半的競爭優勢。不過,三星也非省油的燈,2019 年也宣布將投資 120 兆韓圜 (約 1,150 億美元) 的金額,希望能在 2030 年超車臺積電,成為非存儲器的系統半導體製造龍頭。面對三星如此來勢洶洶,連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表示,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還沒有贏。因此,在可以期待的未來是臺積電與三星的競爭仍將持續,鹿死誰手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其實早在高盛和標普之前,亞洲就有人預見到這個市場會成為全球半導體中心,這個人就是臺積電董事長,著名的「半導體大王」張忠謀。       半導體先知:德州儀器幹將       張忠謀出生於寧波,在上海接受了初等教育。1949年他由我國臺灣省輾轉來到美國,考入麻省理工,分別於1952年和1953年獲得機械工程學士、碩士學位。
  • 臺積電新任技術掌門人首度曝光,全球晶片產業人事持續地震
    「晶圓代工教父」、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不到兩個月
  • 華為風暴考驗臺積電
    ,都是臺積電需小心應對的地方。    而現階段臺積電下一步行動成為市場口中將是華為生存戰最關鍵的一環,也驗證2018年9月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先見之明,當時張忠謀即表示未來臺積電發展要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大市場主義當道,臺積電接單團隊需有充分的智慧,讓臺積電在世界市場有公平競爭的機會,點出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美國致力重返製造、日本追求第一的強大威脅,臺積電將面對嚴厲考驗。
  • 華盛頓一決定讓蔡英文心涼,臺媒這「一刀」補得漂亮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政治利益,緊緊貼靠美國政府。為了討好美國,蔡英文2020年更是不顧島內民眾強烈反對,執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蔡英文當局還宣稱,該決定能有效促進所謂「臺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