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容來自「MIT科技評論」,謝謝。
今年6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正式退休,並表示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不過,依然有少數幹部「萌生退意」。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所謂的後張忠謀時代,或者更精準的說法是「新臺積電時代」, 除了目前看來已經上位的兩位接班人外,新一波更大規模的接班梯隊也正在快速集結中。
在張忠謀退休後,臺積電的人事重組持續進行著。首波人事變動已經啟動,CTO孫元成即將退休,接任者已經到臺積電報到,就等臺積電正式對外公布該消息。
業界透露,臺積電在新任CTO人選上沒有從內部拔擢,而是意外地向外借將,由在學術界擁有高度知名的美國斯坦福教授黃漢森(Philip Wong)出任。
黃漢森在 2004 年加入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直到 2018 年 7 月加入臺積電擔任 CTO 一職。在此之前,他曾於 1988 到 2004 年期間服務於 IBM 的華生研究中心(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且他也是國際電機電子學會的會士(IEEE Fellow),在產業界和學術界都有資深歷練。
關於黃漢森,熟悉他的友人評語是:雖然出身學術金字塔頂端,但處世圓融,專業能力強且與人為善。黃漢森在業界和學術界擅長新型態的存儲技術研究,包括臺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 等半導體大廠都將在 40 納米、22 納米工藝以下導入嵌入式磁阻式隨機存儲內存技術 eMRAM,或是嵌入式電阻式內存技術 eRRAM,取代傳統但面臨瓶頸的的 eFlash 技術。
除了 CTO 的變動外,還傳出臺積電將在現任副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的主導下,啟動一次全新人事改組。
業界透露,人事改組的最後名單還未確認,但有幾個方向在進行,包括新一波的人事晉升,被點名的有運營兼12英寸副總王建光可能接過包括12英寸和 8英寸所有生產運營兵符,是下一波資深副總的晉升人選。
在研發團隊上,除了新來的黃漢森接棒孫元成的 CTO 職務外,業界也點名現任的研發兼技術發展副總王英郎,可能會重回執掌12英寸廠的生產管理領域。其實,他原本就是掌管臺積電生產重鎮臺灣南科十四廠出身的「管廠悍將」,因為表現優異被拔擢到新竹總部歷練研發單位。
另外,負責臺灣中科12英寸廠,且表現十分優異的資深處長廖永豪也在這一波被點名的晉升名單中。
據悉,幾個月前臺積電內部出現一種說法,就是晉升一位營運長(COO)來協助魏哲家處理公司第一線上的各種大小事,業界紛紛點名是在臺積電各廠之間頗具威望,有「秦公」之稱的營運兼產品發展資深副總秦永沛,但不知是何原因,該決策已被否決。
關於這次臺積電在 CTO 人選中向學術界借將,業界分析,如此至關重要的職務,會選擇一個在學業和業界都具有威望的人士出任,才能鎮住公司的研發團隊,在沒有張忠謀的臺積電時代中,能進一步穩定軍心。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66期內容,歡迎關注。
摩爾精英是領先的晶片設計加速器,重構半導體基礎設施,讓中國沒有難做的晶片。主營業務包括「晶片設計服務、流片封測服務、人才服務、孵化服務」。覆蓋半導體產業鏈1500多家晶片設計企業和50萬工程師,掌握集成電路精準大數據。目前員工200人且快速增長中,在上海、矽谷、南京、北京、深圳、西安、成都、合肥、廣州等地有分支機構和員工。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摩爾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