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晶片製造為中芯國際最強的,但在19年之前,中芯國際只能批量生產28nm的低端晶片。雖然中高端晶片可以在實驗條件下生產,但它們不能大規模生產。中芯國際的外部宣傳將在19年上半年實現14nm晶片生產(優良率為95%),但14nm晶片只是中端晶片。
對於高端7納米晶片,目前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可以批量生產。因此,華為所有目前的高端晶片,都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不為華為製造,那麼華為的高端旗艦系列手機將無芯可用。
華為可以收購臺積電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有三個主要因素:
1臺積電根本不缺錢。臺積電是臺灣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曾一度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比較中石油,雙方的市場價值差異不到10%!它也是世界排名前30位的公司。 18年,臺積電今年的綜合收入為342億美元,稅後淨利潤為116.4億美元。 18年,華為的收入為72112億元人民幣(1053億美元),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86.6億美元)。雖然收入超過臺積電,但淨利潤並不像臺積電那麼高。臺積電的收入和淨利潤已連續七年創下歷史記錄,因此臺積電並不缺錢。
其次,華為沒有這麼多錢買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為了買臺積電不付出多倍的成本,就不可能成功,臺積電今天的市值為1992億美元,我們就以5倍的市值來說。近1萬億美元,華為現在無法獲得這麼多錢,除非兩家公司交換股份。
第三,政策因素的障礙,即使雙方都有意願進行收購,也會受到政策的阻礙,臺積電作為臺灣最大的市值,臺灣當局肯定不願意被收購;此外,雖然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時幾乎100%由臺資企業,不過目前外資持有臺積電已超過一半。所以我想收購臺積電,很難。此外,臺積電的股權極為分散,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不超過2%。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