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可能收購臺積電,讓其為華為製造晶片嗎?

2021-01-12 騰訊網

中國大陸的晶片製造為中芯國際最強的,但在19年之前,中芯國際只能批量生產28nm的低端晶片。雖然中高端晶片可以在實驗條件下生產,但它們不能大規模生產。中芯國際的外部宣傳將在19年上半年實現14nm晶片生產(優良率為95%),但14nm晶片只是中端晶片。

對於高端7納米晶片,目前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可以批量生產。因此,華為所有目前的高端晶片,都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不為華為製造,那麼華為的高端旗艦系列手機將無芯可用。

華為可以收購臺積電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有三個主要因素:

1臺積電根本不缺錢。臺積電是臺灣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曾一度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比較中石油,雙方的市場價值差異不到10%!它也是世界排名前30位的公司。 18年,臺積電今年的綜合收入為342億美元,稅後淨利潤為116.4億美元。 18年,華為的收入為72112億元人民幣(1053億美元),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86.6億美元)。雖然收入超過臺積電,但淨利潤並不像臺積電那麼高。臺積電的收入和淨利潤已連續七年創下歷史記錄,因此臺積電並不缺錢。

其次,華為沒有這麼多錢買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為了買臺積電不付出多倍的成本,就不可能成功,臺積電今天的市值為1992億美元,我們就以5倍的市值來說。近1萬億美元,華為現在無法獲得這麼多錢,除非兩家公司交換股份。

第三,政策因素的障礙,即使雙方都有意願進行收購,也會受到政策的阻礙,臺積電作為臺灣最大的市值,臺灣當局肯定不願意被收購;此外,雖然臺灣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時幾乎100%由臺資企業,不過目前外資持有臺積電已超過一半。所以我想收購臺積電,很難。此外,臺積電的股權極為分散,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不超過2%。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國內光刻機有戲?成功收購日本先鋒,華為晶片或不會絕版
    自臺積電宣布9月15日後不再接受來自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以後,華為的明天在哪裡就變得撲朔迷離。而晶片作為終端產品的靈魂所在,沒有其做基礎,無論什麼樣的奇思妙想都會變成泡沫煙花。失去臺積電代工後,最直觀的反應便是重要的手機業務能否繼續開展。
  • 美國禁令牽制臺積電以壓制華為,國內企業為何不買下臺積電反制
    據悉,美國新禁令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此舉將使得華為進一步被美國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簡單說就是,美國新禁令限制了臺積電等這類利用美國技術的海外企業,不讓臺積電等給華為代工生產先進處理器,除非是獲得美國許可。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部門,經過這近10年來的努力,華為也終於成功研發出了海思麒麟晶片,並且還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雖然研發出來了,而其具體的生產工作則都是交給臺積電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也還必須要在晶片代工領域取得研發成果才行!
  • 華為風暴考驗臺積電
    2019年5月美中貿易戰重啟戰火以來,除關稅加徵外,則以華為受到美方祭出軟體及硬體的禁售令、禁購令最受矚目,畢竟華為在2018年已竄升至全球第3大半導體採購商,僅次於Samsung、Apple,且採購金額成長幅度超過4成,因而在華為成為美國狙擊的目標後,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投下震撼彈。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晶片加工是個巨型系統工程,包含「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麒麟9000由華為自主設計,封裝、測試中國企業完成都沒問題,其製造由臺積電代工,而臺積電用的是美國的技術和設備,這才會給美國「卡我們脖子」的機會。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要發展全套的半導體產業是不可能的事情。臺積電的客戶越來越多,英偉達、博通等產品都紛紛找臺積電代工晶片。臺積電在90年代開始起飛,迅速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晶片加工廠。 臺積電為那些有著天才創意卻沒有製造能力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平臺,讓小米等沒有晶片製造能力的公司放心大膽的在半導體領域不斷推出新產品。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文/福布斯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為華為供應存儲晶片。首先是獨立性,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英偉達是一家GPU晶片設計公司,而ARM既是晶片設計公司,又專注於IP授權,強調的就是獨立性。但在被英偉達收購後,兩家公司價值觀難免會有衝突,如何保證獨立性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晶片設計廠商來說,英偉達一直都是競爭對手,但在角色切換之後,就顯得尷尬。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今年以來,晶片領域動態不斷。國際端美國對我國晶片制裁打擊不斷,由此帶來了國內市場的發展熱潮,新增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屢創新高;行業端企業併購潮興起,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在內,紛紛傳出收購勁爆消息,攪動「一池春水」。對於經歷了疫情等眾多突發情況的晶片發展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行業又有哪些重磅消息呢?
  • 9月14日後停供,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背後:淨利潤飆升81%,離開華為有...
    一 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並非不可取代 美國禁令發出後,一直有消息傳出,臺積電有繼續向華為供貨的可能。7月12日便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已經向美國方面提交意見:希望在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120天寬限期滿之後,可繼續為華為供貨。但這一消息帶來的希望很快就被「正式斷供」的聲明打破了。華為雖然是臺積電非常重要的客戶,但對臺積電來說,華為也並非不可取代。據臺媒報導,臺積電已經將華為海思原本預定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開放給其他客戶,如蘋果、高通、聯發科、AMD。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的手段立竿見影,正是鎖住了國內企業在晶片產業上無法自主的咽喉。而華為能夠抵擋到現在的關鍵,也是因為華為本身的海思晶片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前不久,IT之家報導了臺積電因美國施壓可能無法向華為穩定供貨14nm晶片的消息,雖然還不確定結果,但不得不令人擔憂。
  • 晶片真的很難製造嗎?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華為該怎麼辦呢?
    為了壓制華為,美國已一次又一次提升限制範圍了——8月17日晚,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華為不得採購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並且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又是晶片!
  • 華為晶片最新消息 鴻蒙」到底會有哪些應用?
    以前總是說中國「少芯沒面」,就是缺少晶片沒有面板。現在華為攻克了晶片,又佔據了面板,兩個最核心的原器件都拿下了。 順手LED照明 LED還有另一個產品,LED照明,這是中國一個有競爭力的行業,其晶片精密程度遠沒有OLED高,因為OLED是可摺疊的柔性LED顯示面板,而LED照明技術精密度就更低一些。
  • 華為麒麟絕版背後:晶片製造究竟有多難?
    IT之家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老和山下的小學僧(ID:gh_586564bb7b66),原文發布時間為2020年8月10日,IT之家經授權發布。8月7日,華為悲情地宣布,由於美國的制裁,麒麟晶片可能成為絕唱。因為,一直以來,華為主攻的是晶片設計,而非晶片製造。
  • 麒麟晶片將斷供,華為應對措施不是尖端光刻機,石墨烯晶片來救場
    我們都知道,臺積電將在九月15號之前完成華為麒麟晶片的所有訂單,兩大巨頭的合作也將終止,他們曾相互促進,相互成就,而如今在華為面臨如此境遇之時,臺積電斷供也是迫不得已,臺積電現能唯一能為老友華為做的,便是加班加點儘量多的生產麒麟晶片,即便如此,短時間生產的晶片對於華為手機的長期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最艱難的路,還得所有的華為人自己去走
  • 中國科技迎來利好消息,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意外補齊華為短板
    、EDA軟體、晶片製造方面受制於人有人說為什麼華為不提前布局晶片製造?我想說你把華為太神話了,它只是一家民企而已,首要目的是活下來,在這個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的做一些戰略性布局晶片製造是重資產行業,臺積電一個5納米工廠投資就要1600億,而華為一年的利潤也才幾百億即便強大如美國,二十年前活躍的幾十家晶片製造商,如今只有英特爾一家成功進入到了10納米以內,AMD早早投靠了臺積電、美國晶片製造格羅方德則徹底放棄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我們都知道晶片其實是智慧型手機的心臟,它的好壞能夠決定手機的強弱,而華為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設計手機晶片的企業,另外幾家有此番實力的分別是高通、聯發科、蘋果和三星,雖然小米也做出過澎湃S1,但那都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
  • 華為蘋果追逐的7nm5nm晶片有什麼差異,為什麼都要抱臺積電大腿?
    關於晶片製程問題,目前我們已知最先進的手機晶片無非就是7nm製程和5nm製程,市面上已經實現量產的7nm製程晶片有很多,比如蘋果A13、高通驍龍865、華為海思麒麟990、聯發科天璣1000等等。
  • 華為使用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了,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7納米呢?
    據報導,從2020年開始華為將加強、加大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已經將之前給臺積電的訂單陸續轉單給中芯國際。我們都知道,當前中芯國際晶片代加工使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而臺積電已經達到了5納米,那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