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18日訊 據日本媒體網站5月17日報導,在東海地區的三重縣內發現了約2000年前襲擊四國和九州的大海嘯的跡象。日本在3年前發表了在南海海溝能引發的最大級海嘯猜想,負責調查的專家指出,可能實際發生接近此猜想的特大級海嘯。
高知大學和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小組在位於三重縣大紀町的蘆葦浜池和南伊勢町的座左池中進行調查時發現了海嘯跡象。從於池底採取的地層中找到了沙層,可能是在之前的大海嘯中,從海底湧過來的。總之,大約是2000年前的層,現在已經非常厚了。
在四國和九州也分別找到了仙童年代的厚沙層,經在東海地區也進行的確認得知,至今為止,在南海海溝發生的最大級海嘯一直是人們認為的300多年前的「寶永地震」的海嘯,而此次發現的後沙層則被認為是比「寶永地震」海嘯規模更大的最大級海嘯。
日本於3年前,吸取東日本大地震的教訓,對於在南海海溝能引起的最大及海嘯一事,發表了「在太平洋沿岸,高10米-30米左右」的猜想。但是研究小組指出,根據2000年前海嘯的範圍進行推測的話,可能實際發生接近此猜想的特大級海嘯。
研究小組的代表,高知大學的岡村真特教授稱:「這個特大級海嘯『確實有可能發生』,因此為了保護生命,想進一步研究逃離至高地的對策。」
逃離至高地的對策
研究小組的代表,高知大學的岡村真特教授召開了記者招待會,並稱:「我們一致將至今為止300年前的寶永地震當做這1000年裡的最大級海嘯來制定日本海嘯對策,但是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在2000年前,確實發生過破壞程度遠遠超過寶永地震的最大級海嘯。」另外,他還稱:「縱觀漫長的地球歷史,即使是2000年前發生的海嘯,今後也不可掉以輕心。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繼續推進位定逃離至高地的對策工作。」
通過池底發現過去的海嘯
過去海嘯的跡象是通過挖掘位於海底的池底發現的。由於大海嘯的緣故,運動的海底和海岸的沙都被大量地囤積在池底,與地表相比,長時間內更容易被腐蝕。通過長筒在池底採取地層,由此來尋找海嘯跡象。
在迄今為止的調查中,找到的約2000年前的沙層分別位於大分縣佐伯市、高知縣須崎市、高知縣土佐市以及德島縣阿南市的4個池底中。再加上本次三重縣的兩個池底,可以肯定的是在2000年前南海海溝發生過地震,及當時從九州至四國、東海等沿岸被特大級海嘯襲擊。
另一方面,至今為止在南海海溝,江戶時代的「寶永地震」海嘯被認為是發生過的最大級海嘯。但是,在地層保存狀態極好的高知縣土佐市的池底,發現了比「寶永地震」的沙層更厚的2000年前的沙層,厚度大約在10-20釐米之間。因此,研究小組發表結論稱,2000年前的海嘯是在南海海溝發生的最大級海嘯的可能性很高。(王禹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