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揭牌三沙市 引發南海「大海嘯」

2020-12-06 觀察者網

南海局勢日益升溫,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的摩擦也愈發頻繁,三沙市的正式成立更是引得「多米諾」效應。

於本月20日召開的東協會議,在柬埔寨金邊「無疾而終」,宣告45年來東協會議的首敗——各國最終沒有能達成共同協定,「南海行為準則」隨之破產,中國南海問題依舊懸而未決,各方僵局未能取得進展。但若回頭而想,當真東協會議有果,南海問題就能得以「和平解決」?

《環球時報》曾稱,南海主權爭端本是中國同菲越等一對一的糾紛,菲越都要把事情「國際化」和「東協化」,這總體上同美國的戰略利益一拍即合,現在看來,事態在朝著這個方向走。但中國用不著為此緊張,「一對一」未能帶來中國主張的勝利,那些國家往一塊湊,也形成不了菲越主張的合法性。東協的作用只能是勸和,由它來主導同劃界有關的事務,完全不可思議。如果理性始終在東協處於上風,它一定不會按照菲越的要求接這個活。

菲律賓、越南抱團 痛斥「三沙市」

東協會議告於段落,接下來中國的舉措才真正引發了南海「大海嘯」。7月24日,重達68噸的三沙市碑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揭牌,宣告三沙市正式成為海南省第三個地級市,下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這標誌著中國對南海所轄島礁和海域的管理、開發及保護步入更加規範的時期。

中國這一合情合理的正常舉動,像是觸動了菲律賓和越南的神經,兩國敏感的神經系統似乎被這麼碰了一下,就變得「莫名」的緊張起來。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坐不住了,而且是在聽聞中國欲設立三沙市這一消息時,便頻頻出鏡,在發言場合大談中國,特別是在三沙市正式成立的前一天(7月23日)發表國情諮文重提中菲黃巖島爭端,並聲稱黃巖島主權歸屬菲律賓,接下來又透露菲律賓近期將大肆補充軍力,增強國防實力。

24日,三沙市官方宣布成立後,菲總統府副發言人瓦爾特隨即表態說:「按照我的理解,中國設立該市以及圍繞設市的一連串舉動,都囊括在菲律賓已提交的外交抗議範疇內。」

菲律賓方面的表態與之前主動示好中國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用一句網絡語言來說就是,「阿基諾到底腫麼了?」

再看越南,22日越南《青年報》便把「三沙市」描述為「一座非法建立」的城市。據《越通社》報導,24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梁青毅也附和了菲律賓方面的聲音,稱,「中國設立三沙市以及採取的一些行動違反了國際法,是無效的,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和取消這些錯誤行動。」

南海區域外勢力藉機參和 施壓中國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7月24日,菲律賓還做出了一個大動作:通過了同澳大利亞之間的《訪問部隊地位協定》。《協定》不可謂不敏感,它相當於批准了澳大利亞軍隊可以在菲律賓領土合法長期駐紮。而菲律賓憲法卻是對此明令禁止的。且此前,這一協定卻是被擱置了5年之久,原因就是未獲參議院批准。

澳大利亞意欲何為?25日,《坎培拉時報》刊登名為《(亞太)地區需要美國抗衡崛起的中國力量》的報導稱,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北大西約公約組織的式微,中國開始不斷展示其地緣和現實「肌肉」,這逼使澳大利亞的決策者們不得不面臨新的平衡挑戰。澳大利亞決定讓2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輪駐達爾文就是考慮之一……最新的南海爭端更讓澳大利亞考慮:允許讓中國走多遠,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中國的雄心。

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當然不甘放過了參和一腳的機會。美國戰略重心東移,還正與阿基諾度著「蜜月」,今番逮著機會既能對中國「政治施壓」,又能籠絡小兄弟菲律賓,豈不快哉?

24日,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稱,中國成立三沙市是「不必要的挑釁」,還呼籲通過「多邊方式來解決南海爭端」問題。麥凱恩稱,「中國決定成立三沙警備區,向南海部署軍隊,沒有必要」,並稱中國選三沙市人大代表「只會加大亞洲鄰國對中國擴大領土的關注,而且是沒有法理依據的」。25日,美國國務院也首次對中國建立三沙市作出回應,稱美國反對任何單邊行動,南海問題只能通過相關國家以對話、多方合作的外交方式來解決。

對於麥凱恩的指責與國務院的表態,越南和菲律賓兩國立即表示「歡迎」。

另外,日本媒體一方面忙著應對與中國「釣魚島」問題,一方面也擠出時間大肆挑撥菲越與中國的關係。日本《讀賣新聞》21日稱,中國在西沙永興島「設立三沙警備區,意味著,中國軍隊將全面參與南海防衛」。

菲越雷聲大雨點小 恐白忙一場

中國方面24日揭牌三沙市,當天《環球時報》已經有報導稱三沙轄內島礁「現有的軍隊部署已近飽和」,26日三沙警備區領導已經任命完成。中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且準備也相當充分,接下來要看的就是菲律賓、越南的動作。

儘管菲越「高聲疾呼」,爭端之外的國家也出言相伐,但貌似行動跟不上言論。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5日報導稱,與阿基諾三世聯合執政的公民行動黨領袖瓦登·比諾表示,儘管菲律賓政府內有人願意從美國那裡尋求幫助,但這「並非主流」。他說:「我們政府中的多數人還是認為,一切得靠自己,其次是我們的鄰國,而對美國介入事端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美國雖一再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從希拉蕊近來頻頻出訪各國來看,美國大多採用外交連橫和政治施壓的策略來針對中國,若是要「武力介入」南海的雙邊爭端恐可行度不高。而日本還在為核輻射後續問題與釣魚島爭端忙得焦頭爛額,也無暇真正在南海爭端上做上一票。

據「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24日就中國南海問題發布報告指出,南海問題和平解決爭端的可能性「似乎漸在消失」(「seem to be diminishing」)。報告還稱,若想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中國對手國應該同意與中國共享南海資源。如此說來,菲律賓、越南就必須得做出讓步。

相關焦點

  • 三沙市正式掛牌成立 專家:南海豐富資源待開發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賈玥)  在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的消息公布一個月後,海南省三沙市政府於今日正式掛牌,中國面積最大、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開始運轉。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國加強對南海海域及諸島行政管理和開發的重要步驟,有利於對周邊有不良企圖的國家形成威懾。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中心副主任李國強則表示,南海所蘊含豐富資源遠不止「油氣」,三沙市未來將在礦產等資源開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三沙建市一周年 市長:目前移民三沙並不現實
    原標題:三沙建市一周年 市長:目前移民三沙並不現實 時隔一年,南方日報記者再次來到三沙,感受並記錄下這座島嶼城市的轉變三沙建市一年,晉卿島能洗淡水澡了 【提要】一年來,三沙市在海水淡化上下了不少力氣。
  • 建設成就碩果纍纍 2016三沙熱點新聞
    「瓊沙3號」輪是三沙市擔負交通和後勤補給的政府公務船,船上共有船員36人、黨員8人,自2007年下水以來,「瓊沙3號」輪共安全航行了261個航次,為島上運送物資10萬噸,接送上下島人員12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舟」。為貫徹落實國家「經略南海」的戰略部署,確保「瓊沙3號」輪的正確航向,該黨支部緊扣三沙市維權、維穩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帶頭作用。
  • 日本三重縣發現約2000年前南海海溝大海嘯跡象
    中國網5月18日訊 據日本媒體網站5月17日報導,在東海地區的三重縣內發現了約2000年前襲擊四國和九州的大海嘯的跡象。日本在3年前發表了在南海海溝能引發的最大級海嘯猜想,負責調查的專家指出,可能實際發生接近此猜想的特大級海嘯。
  • 中國在南海9個島礁同時升起五星紅旗
    海南省三沙市為慶祝設市三周年分別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趙述島、北島、晉卿島、鴨公島、甘泉島、銀嶼、羚羊礁,以及南沙群島美濟礁9個島礁舉行聯動升旗儀式,旗手均系島礁民兵國旗班民兵。
  • 南海之眼三沙永樂龍洞,危險的神秘,是下一個潛水勝地?
    前天,潛水界再添爆炸新聞:南海三沙藍洞被探明,以300.89米的深度打破迪恩斯藍洞的深度記錄,成為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最深藍洞 !
  • 三沙地理·氣候——季風帶我去遠航
    三沙地理·氣候南海諸島四季如夏,溫暖溼潤,乾濕季分明,雨期集中,雨量充沛,且受季風影響,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類型。  39年前創作《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的曲詞作者呂遠、蘇圻雄,日前再次聯手為三沙譜新歌《我愛三沙》,歌詞中描寫了漁民世代以海為家的生活。  這些靠天吃飯的海南老漁民們,對於三沙的氣候再熟悉不過了。
  • 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尤其是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和2011年日本地震海嘯影響深遠,這些發生在我國周邊區域的海嘯災難,提升了中國公眾對海嘯的認知,也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過聯合國相關機構批准,中國建立的南海海嘯預警中心目前正在進一步建設中,該中心已經初步運行。
  • 三沙地理·珊瑚礁——三沙珊瑚礁:海底熱帶雨林
    三沙的珊瑚礁六成以上是環礁,圖為西沙鴨公島。 宋國強 攝  三沙地理·珊瑚礁 三沙市的島礁,幾乎都是珊瑚島礁,換句話說,三沙市就是珊瑚礁市。   「三沙市的島礁,幾乎都是珊瑚島礁,換句話說,三沙市就是珊瑚礁市。」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教授畢華說,珊瑚礁是很金貴的,新興的三沙市肩負著開發建設的重任,同時還承擔著加大珊瑚礁保護的重任。  成因:珊瑚蟲繁殖而成  南海諸島屬於海洋島,是在海洋中自行生成的島嶼,一般與大陸的構造、巖性、地質演化沒有關係。
  • 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深度超300米
    原標題: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深度超三百米,傳說為「南海之眼」近日,經過專家的現場探查確認,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為「三沙永樂龍洞」(SanshaYongleBlueHole),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
  • 三沙未來五年:建設智慧海洋城市 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22 14:40: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馮文海介紹,三沙市將採取靈活方式完善衛星通信條件,為南海過往船隻和上島人員提供移動衛星通信服務,構建覆蓋三沙海域、陸域、空域的通信傳輸體系。
  • 風雨中踏訪三沙甘泉島:國旗在這裡升起
    中新社三沙7月20日電 題:風雨中踏訪三沙甘泉島:國旗在這裡升起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三沙市的大小島礁如珍珠灑在廣闊的南海,但要登上小島卻實為不易。近日西沙海域風雨交加,中新社記者跟隨三沙市永樂群島工委管委會,在暴風雨中登上甘泉島。
  • 中國總面積最大的地級市,管轄南海諸島及其海域,就在海南!
    中國總面積最大的地級市,管轄南海諸島及其海域,就在海南!三沙市可以說是我國當前最年輕的城市了,在海上獨自一座城市作為中國南海的一顆明珠,風景十分美麗。如果是個人想要去這裡遊玩的話,需要先向三沙市政府申請,在得到同意後才能憑藉船票開始三沙的旅行。
  • 海南三沙「增綠護藍」
    新華社海口7月22日電(記者嚴鈺景 羅江)一個個被蔥蘢綠色覆蓋的島礁星羅棋布地點綴在南海上,這是中國最南端的海上城市——三沙市。設市7年來,三沙堅定生態環保優先,堅持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島更綠了,海更藍了,人與自然、城市與海洋和諧共處。
  • 中科院院士陳顒:我國發生大海嘯可能性較小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12月26日是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紀念日,當日,中科院院士、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陳顒在中國地震局專家講座中表示,雖然我國大部分海域地震產生本土大海嘯的可能性較小,但是要注意防範小海嘯產生的災害。
  • 中國南海歷史上的今天:12月5日
    在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南海上發生了什麼內容摘自陳琦編著的《中國南海年譜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率三沙市南沙調研組乘坐「中國海監83」船來到現場出席成立儀式。2013年更名為「美濟社區居民委員會」。2013年12月5日,美國海軍飛彈巡洋艦「考彭斯」號(USS Cowpens,CG-63)無視我海軍警告,強行闖入南海的中國海軍演習區域,企圖接近「遼寧」號航母戰鬥群時,我海軍一艘船塢登陸艦進行阻攔,迫其緊急停車。
  • 中國人不僅是最先發現命名了南海,還最早管理了南海諸島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之間,南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裡,東西橫越約1000公裡,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我們翻開中國地圖,看到南海九段線,距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距離很近。
  • 中國南海旅遊,首推西沙群島8大最美島、嶼、礁,網友:海太美了
    2012年,有著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海南省,迎來了她的第四個地級市—三沙市。三沙市是中國地理版圖上最南端的城市,同時也是總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級市。常駐人口大約2500人。倘若說海南是東方夏威夷,那麼三沙毫無置疑是這片土地上最神秘最靈動的地方,她讓人心之嚮往,在深邃而湛藍的中國南海之中,有數百個島、礁、灘和沙洲散落在其中,她們組成了中國最美的南海諸群島,仿佛這裡是上天散落的淨土。那三沙到底有多美呢?今天就帶你去體驗三沙最美的群島之一—西沙群島。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也是三沙市市政府駐地所在。
  • 南海海嘯預警中心揭牌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高博)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8日在北京揭牌。該中心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承建,將為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 關於在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
    [委員] 董建平;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重點改革任務,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新舉措,對於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