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嘯預警中心揭牌

2020-11-30 發展門戶網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高博)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8日在北京揭牌。該中心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承建,將為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出席授牌儀式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弗拉基米爾·拉賓寧說,這是南中國海周邊各國密切協調、精誠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國在該中心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2018年初開始運行,預警區域包括南海、蘇祿海和蘇拉威西海,全天候服務。在國家海洋預報臺的一間監控室裡,大屏幕上標出全球的地震實時信息,預報海嘯風險。

全球80%以上的地震海嘯在太平洋。據計算,若馬尼拉海溝北段發生8.5級地震,海嘯半小時內襲擊菲律賓西部沿岸,波幅可超10米,隨後幾小時可能有2米到5米的海嘯襲擊華南沿海以及南海周邊各國。

 

相關焦點

  •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揭牌,外交部:共同打造和平之海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揭牌,外交部:共同打造和平之海 申楊/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8-05-10 16:57
  • 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王宏表示,南海合作是國家海洋局的工作重點之一,希望與南海周邊國家攜手合作,打造和平、和諧、友誼之海。這一消息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南海海嘯中心的建設迄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這一決定得到了當時南海周邊國家的支持,將為南中國海區域防範海嘯風險,維護各國沿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聯合國組織授權中國組建南海海嘯預警中心  我國周邊海域及南海區域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邊緣,面臨著區域海嘯和越洋海嘯的雙重威脅。
  •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中國正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中國正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  【字幕】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經過「部長通道」時表示,中國正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向國際社會包括南海周邊國家來發布海嘯的預警。
  • 中國正在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 已經聯合國批准
    資料圖:永興島俯瞰圖資料圖: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接受採訪原標題:國家海洋局局長:正在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新京報快訊(記者賈世煜 蘇曼麗 塗重航)今日,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經過「部長通道」時表示,經過聯合國批准,我國正在建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
  • 南海海嘯預警中心開始服務周邊9國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王立彬)我國承建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5 日正式運行,開始為南中國海周邊9國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批准,由我國承建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啟動業務化正式運行,將為南中國海周邊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9個國家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同時,由日本承建的西北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終止向南中國海區域提供臨時性海嘯預警服務。
  • 頭條 美專家:中國建南海海嘯預警中心無可非議
    繼2004年發生了毀滅性的印度洋海嘯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牽頭建立了一個旨在促進迅速發現海嘯的數據交換網絡,即太平洋海嘯警報及減災系統(PTWS)。在這一網絡內,預警中心被設立以向不同地區的國家發出海嘯警報。例如,有關南中國海的預警信息是由設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和東京的日本氣象廳臨時性發布的。
  • 美專家:中國建南海海嘯預警中心無可非議
    文章稱,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對記者說,儘管海嘯預警中心目前正在進一步建設中,但該中心已經初步運行。在無經驗的人看來,路透社的文章似乎表明,這個海嘯預警中心是一個有潛在邪惡意圖的事態的新發展,特別是鑑於中國最近在南中國海的行為。可以對這些判斷中一些觀點展開討論,重要的是首先要搞清楚一些事實。
  •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開展業務化試運行 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由我國國家海洋局承建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近日開展業務化試運行,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南中國海區域:國際公認的海嘯潛在發生源地  「這個中心的國際預警服務區域,包括南海、蘇祿海和蘇拉威西海,覆蓋了該區域主要的地震俯衝帶,為南中國海周邊的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 國家海洋局: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榮啟涵)6月8日第九個世界海洋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國家海洋局了解到,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和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可實時獲取全球800餘個潮位站、60個海嘯浮標數據和我國沿岸、島嶼112個分鐘級驗潮站的數據。
  • 中國開展海嘯演習並向南海周邊國家發布海嘯預警測試信息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阮煜琳)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日」,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作為南中國海區域的國際海嘯預警發布中心,本次海嘯演習活動向南海周邊國家發布了海嘯預警測試信息。 演習假定中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
  • 國際海嘯減災日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今天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海嘯演習2020年11月5日是「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演習假定我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意識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
  • 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今天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海嘯演習 2020年11月5日是「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 演習假定我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組織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2020年11月5日是「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據悉,演習假定我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在此海嘯情景下,我國東南沿海的臺灣、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等省市都可能受到災害性影響。在本次演習活動中,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向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委,以及我國沿海各海區、省級和計劃單列市海洋預報部門滾動發布海嘯預警信息,對我國的海嘯預警信息發布和部門聯動進行了檢驗。
  • 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沈慧從國家海洋局獲悉:中國南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和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可實時獲取全球800餘個潮位站、60個海嘯浮標數據和我國沿岸、島嶼112個分鐘級驗潮站的數據。 在人們以往對於自然災害的印象中,海嘯似乎有些陌生。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海嘯災難頻發。
  •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正式運行,將為9個國家提供海嘯監測預警...
    實習記者 | 李萱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宣布,由中國承建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SCSTAC)於2019年11月5日啟動業務化正式運行。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業務化正式開始運行。該預警中心此前已於2018年1月26日開展業務化試運行。
  • 海嘯預警,爭取寶貴的兩小時—新聞—科學網
    除了房倒屋塌,地震還引發海嘯。2004年印度洋和2011年日本東海岸的兩場海嘯,數萬人遇難,留下恐怖的記憶。
  • 國際海嘯減災日丨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組織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2020年11月5日是「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據悉,演習假定我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在此海嘯情景下,我國東南沿海的臺灣、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等省市都可能受到災害性影響。
  • 南海海嘯浮標成功布放 可實時監測海嘯波動
    南海海嘯浮標成功布放 可實時監測海嘯波動 為我國東南沿海提供兩小時的預警時    2014年5月2日,在有關方面的傾力配合下,南海分局的整個海嘯浮標布放作業團隊高效運轉,從早上8時開始到13時僅用了5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海上布放作業,於南海HX2號站位成功布放海嘯浮標
  • 【熱點】海嘯監測「雙保險」!基於北鬥的海嘯浮標於南海布放
    兩套海嘯浮標分別布放在南海的海嘯監測預定站位,站位水深4000米左右,目前運行正常。浮標的水下單元採用了新技術,監測精度較以往有顯著提高,最小能監測到因海嘯造成的5毫米海平面抬升。一旦發生由海底地震引發的海嘯,浮標可監測到極微弱的波動,會立即通過衛星,實時將數據傳送到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浮標數據接收中心和國家海嘯預警中心,可望為我國大陸、臺灣地區和東南亞周邊沿海國家贏得2小時左右的預警和疏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