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之下,山西經濟可運行的天數被大量壓縮,一年幹半年怎麼增長

2020-12-03 暮潮從去早潮來

十月之後,離每年年末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了,留給預定的經濟發展目標實現的天數在不斷的減少,各地都是鼓足了幹勁要拿下最後這兩個月。但北方的霧霾就像是一個惡魔一樣開始籠罩在了大地的上空,停工停產開始出現。

重工業和空氣品質就如同一對矛盾體,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但汙染也如影隨形,空氣品質日益變差,1952 年 12 月,倫敦倫敦煙霧事件上演,造成4000多人死亡,直至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此次事件成為 20 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這樣的工業化道路,我們國家也在經歷,今日的霧霾現狀其實早已埋下禍根。為了降低霧霾天氣對健康的影響,每年進入秋冬季之前,有關部委就會印發關於防治大氣汙染行動方案的相關通知,行業涉及鋼鐵、建材、有色、 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可以理解為限產令,或者停工令。山西對於環保問題更為重視,畢竟地理位置較為特殊,而且環保壓力很大。

為了防止今年冬季的汙染,山西的省會太原早早便開始了機動車限行措施,歷時五個月,日常限號20%,重汙染天氣單雙號。

進入秋冬防以來,平遙、太谷、文水、孝義的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不降反升。對此,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從11月10日到明年2月10日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掛牌督辦,要求兩縣一區一市迅速開展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綜合整治行動,精心制定整改方案,精準治汙,科學施策,堅決將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問題整改到底。

但在11月25日,太原的空氣汙染指數拿到了全國第一,太原市的AQI空氣品質指數329,達到嚴重汙染級別,與其緊鄰的晉中AQI空氣品質指數235,屬於重度汙染,臨汾、忻州的AQI空氣品質指數分別是210和200。在當日全國空氣品質最差的前6大城市中,山西4座城市上榜,顯示汾河谷地大氣汙染已經遠遠超出負荷。這次汙染覆蓋了太原、晉中一帶,其他地方的汙染並不嚴重,這表明大氣汙染源主要來自本地。

汙染來自本地,那相關企業是不是需要關停。比如山西的焦化產業,一直在關小上大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到2020年年底,預計4米3以下的焦爐會全部關停,此前,像這種產業都屬於限產範圍。要知道,山西的焦化產業在山西經濟中的比重是很高的,2019年焦炭產量接近億噸,而作為這種中遊行業又可以影響到上遊的煤炭產業、同為中遊的選煤產業以及下遊的鋼鐵產業。這種限產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傳導,就如同亞馬遜森林的那隻蝴蝶。更不用說這條產業鏈上基本都是環保困難戶。

除了大的產業外,在很多縣市,許多小的工廠已經被放假了,比如太谷很多瑪鋼廠,現在廠子路邊的停車明顯比10月份以前少了很多,很多工人已經進入到了上一天修一天的狀態了,如果環保形勢再嚴重,那就需要放長假了。雖然企業為了滿足環保達標的要求,也在不停的增加環保投入,但產業的特性決定了汙染的本質,而如果要真正做到零排放、超低排放,又有幾家企業能夠接受投入產出的倒掛呢?

發展經濟,不是臨陣磨槍,需要的是日復一日,日積月累。但是現在很多北方省份的經濟,如同山西一樣,每年有5個月左右的時間(今年的3個月加明年的2個月),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會陷入停產、半停產之中。大家的生產時間被壓縮成了7個月左右的時間。

如果說環保問題是影響山西經濟運行天數的一個因素外,還有一個就是安全問題了。重工業經濟條件下,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要大於其他類型的產業,每年因為煤炭等行業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停工天數也不在少數。這樣一來,山西經濟每年實際可運行的天數就被大大壓縮了,相比起很多南方省市每年365天不間斷的經濟運行,經濟差距就顯露無遺了。這就像北方和南方的農業一樣,在南方地區,農民可以一年種兩季兩季,而在北方,則只有一季,那你的收入肯定就比南方少一半了。

山西是一個重工業城市,雖然一直在努力轉型,但目前仍然在轉型的路上。轉型道路艱難而又漫長,就如同治理霧霾一樣,在經過近十年的環境治理後,我們每年能看見藍天的天數在不斷增加,相信山西經濟運行的天數也會隨著產業的轉型不斷增加。

相關焦點

  • 全國霧霾地圖 走近《穹頂之下》的霧霾中國
    今天沉寂一年多的柴靜推出的公益作品《穹頂之下》席捲微博和朋友圈。一百多分鐘的視頻,讓我們對霧霾心生畏懼,而又無可奈何!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你有多少天沒有見到藍天白雲?你是否也長期在霧霾下生活?讓我們一起在騰訊地圖上一覽全國霧霾分布,關注下我們的生存環境吧!
  • 中國霧霾說明書
    而在這些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使用等整個上中下遊產業鏈中,一年可向對流層貢獻揮發性有機物1500多萬噸。陝西西安則地處秦嶺以北的關中平原,風中的汙染物遭遇南部山脈的阻擋,在山前大量聚集、滯留,因而在這裡,東北風下的霾日數佔比可達31.2%,相較之下靜風時的霾日數則僅佔17.7%。
  • 寂靜嶺在身邊 中國霧霾平均天數創52年來之最
    入冬以來,全國多個省市再次迎來十面「霾」伏,而且人們普遍感受到今年的霧霾程度比年初時更甚。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氣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的霧霾平均天數已經達到29.9天,創52年來之最。霧霾波及面5個省份、500多個大中型城市。
  • 英媒:數據顯示北京今年霧霾天數略減 但持續時間增加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英媒稱,16日晚間8點,北京市啟動了今年首次極端霧霾的「紅色預警」,自去年12月北京首次啟動危險級別最高的紅色預警以來,這是第三次發布。和前兩次預警相比,今年有什麼不同?當相關單位大力推出應對空氣汙染措施之下,今年整體空氣品質有改善嗎?可以通過數據來展示變化。
  • 2016.12:基於網絡搜索數據的霧霾經濟與CPI相關性研究(董倩)
    由於之前經濟快速增長與發展,特別是高汙染GDP產業(如汽車、石油、水泥、木材和煤電等行業)引起的大氣汙染所帶來了霧霾天氣。現階段接連不斷的霧霾天氣、持續徘徊在高位的空氣汙染指數,不僅使北京成為「新一代霧都」,也催生了一個新的經濟領域——霧霾經濟。霧霾經濟定義為在霧霾天氣常態化條件下,霧霾天氣對宏觀經濟產業鏈各個環節產生的影響,霧霾消費是在霧霾經濟的影響下產生的。
  • 幹了一年運維廢了,這是怎麼回事兒?
    好多朋友從事的是伺服器運維工程師通常工作半年一年或者是兩三年之後,很多人會感慨在這個行業幹的有點不順心,所以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小編經常和網際網路上的一些朋友討論到這方面的一些發展問題。一 幹了運維一年廢了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有些網友發出這樣的感慨呢?
  • 中國霧霾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仍面臨六大挑戰
    《報告》指出,隨著政府重拳治霾和地方防治措施的升級,城市空氣品質逐步得到改善,大氣主要汙染物濃度降低,空氣品質達標天數和達標城市增加,霧霾天氣出現頻次和覆蓋範圍減少。2016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的同比增加11個,平均優良天數所佔比例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7.1%,空氣品質總體向好。
  • 山西焦化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376%
    上證報訊 隨著中煤華晉49%股權注入完成,山西焦化業績表現持續亮眼,22日晚間公司公布的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03億元,總比增長26.08%,實現淨利潤12.87億元,同比增長2376.51%。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本報記者 許凱姚 琳琳進入採暖季後,一場大霧致使東北三省的省會城市全部處於霧霾籠罩之下,PM2.5「爆表」讓當地市民真正體會了一把「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感覺。有媒體稱,東北大霧公交車迷路,還有兩臺公交車帶著一車乘客跑丟了……又到北方採暖季,又到霧霾來臨時,北方城市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在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時,藍天白雲和青山碧水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的空氣到底怎麼了?如何讓供暖在抵禦北方寒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汙染,避免霧霾天的發生呢?
  • 2021年湖南經濟怎麼幹?瀏陽河重磅發聲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如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12月24日召開的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傳遞出湖南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圍繞紮實做好2021年經濟工作,湖南日報重要評論品牌「瀏陽河」重磅發聲,系列開篇闡釋的是如何把握經濟規律推動高質量發展。
  • 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 城市高樓若隱若現
    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 武俊傑 攝中新網太原1月13日電 (劉小紅)13日,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部分地區伴有揚沙和浮塵。在霧霾的籠罩下,太原市灰濛濛一片,直至當日午時,市內高樓仍若隱若現。生態環境部官網13日消息顯示,山西西北部地區環境空氣品質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短時可達重度或以上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10;中東部和南部地區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短時可達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10或PM2.5。太原市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在霧霾的籠罩下,太原灰濛濛一片,直至當日午時,市內高樓仍若隱若現。
  • 山西與中部省份經濟社會發展的比較研究
    山西科技人才的數量少,不僅缺乏國際、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科技經費長期投入不足也是制約山西經濟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2004年,山西科技活動經費有了較大的增長,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大數據讓經濟運行更有「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西省稅務部門充分利用長期積累的稅收數據優勢,進一步盤活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價值、拓展數據應用,全力幫助企業快速掌握市場信息,疏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為全省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提供「稅收智慧」支持。精準對接為供需匹配「搭橋梁」「稅收大數據太給力了!
  • 專家稱汙染物是長三角霧霾原因 非氣象條件造成
    生活在那裡的人們,試圖用各種方式化解這場霧霾帶來的影響。  聯合利華上海辦公室的近2000名員工收到了一封郵件:「除十分必要及緊急的業務,請大家12月9日在家辦公。公司副總裁飛抵上海,降落時看到了灰濛濛的霧霾,一下飛機,立刻做出了這個決定。」  另外,工程軟體公司Autodesk也在通知員工,霧霾警報解除前可在家辦公。
  • 去年成54年來最暖一年 北京靜穩天氣多致霧霾頻發
    1951年我國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是有現代氣象記錄數據135年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  2015年,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溫異常偏暖,厄爾尼諾事件繼續發展。截至12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累計海溫指數已達23.0℃,為一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成為歷史上第二強的厄爾尼諾事件。  另外,2015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95℃,是自1951年我國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
  • 國外大城市都是怎麼治理霧霾的?
    霧霾再一次襲來,這幾天全國人民數次上演「等風來」,似乎天氣的好壞、霧霾的退散只能看老天的臉色?歷史上遭遇霧霾侵襲的不只中國北京,雖然空氣汙染的成因可能不同,但或許對於我國的霧霾治理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本期Dr.YOU關注國外都是怎麼治理霧霾的。
  • 霧霾來得更早!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
    數據顯示,受2017年1月、2月重汙染天氣影響,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增長5.4%,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太原、石家莊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這說明,這一地區能否完成今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關鍵在秋冬季。
  • 霧霾之下:遊戲中的生存之道
    霧霾之下:遊戲中的生存之道   好吧,被你看出來了,上面就是個段子,那麼,霧霾侵襲帝都之後,身為遊戲人的你該如何生存?
  • 「沙塵+霧霾」,最近天氣怎麼了?
    沙塵給北京連續幾天的霧霾「加料」,空氣品質令人擔憂。人們不禁質疑,前幾個月的藍天哪兒去了?最近的天氣怎麼了?這次沙塵天氣將持續多久?對此,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ID:rmrbjjsh)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帶來最新解讀。這次沙塵天氣有啥特點?何時結束?
  • 霧霾產生的原因 霧霾是怎麼來的
    導語:霧霾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一大環境問題,即便我們努力在採取緩解措施,但情況仍越發嚴重。其實,想要緩解霧霾問題,就要從其根源開始,要知道霧霾是怎麼來的?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霧霾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