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

2020-11-30 健康界

大家對腸癌這種話疾病都是非常害怕的,都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一直健康。但是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關於腸癌的檢查當中,有一項就是指檢。都說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那麼,腸癌除了指檢,還有哪些檢查方法呢?應該怎麼治療呢?如何預防腸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

一般來說,直腸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很多的直腸癌患者通過直腸指檢,都可以發現有直腸腫塊,比如說直腸指檢能夠摸到直腸有腫塊,然後又有指套有染血,然後再結合其他的臨床表現,還有ct等影像學檢查,對直腸癌它的診斷是會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

但是直腸指檢摸到腫塊,並也不一定就代表說就一定有直腸癌這個情況,還要結合其他的檢查,比如說還要結合腸鏡檢查,比如說還要結合ct等等檢查,這些手段的話是綜合手段,對於直腸癌診斷是必不可少的。

一、腸癌的檢查方法

(1) 糞便檢查:  糞便潛血試驗對本病的診斷雖無特異性,但方法簡便易行,可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

(2) 直腸指診:  絕大部分可在直腸指診時觸及直腸包塊。

(3) 結腸鏡檢查:  可清晰地觀察全部結腸,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腸癌的發現與確診,是腸癌最重要的檢查手段。

(4) 鋇灌腸:  病變在乙狀結腸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須進行X線鋇劑灌腸檢查。

(5) 癌胚抗原(CEA)測定:  在腸癌患者血清中,可以檢測到癌胚抗原(CEA),這種糖蛋白並非腸癌的特異相關抗原,故血清CEA測定對腸癌的診斷不具有特異性。

(6) 其他檢查:  直腸內超聲掃描可清晰顯示直腸腫塊範圍、大小、深度及周圍組織情況,並可分辨直腸壁各層的微細結構。檢查方法簡單,可迅速提供圖像,對選擇手術方式、術後隨訪有一定幫助。

二、腸癌治療方法

腸癌的治療武器很多,包括手術、放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等等等,這些武器合理科學的序貫應用、以及持續跟蹤、動態病灶評估、療效評價、毒副作用評價和防治,以及臨床策略的及時調整,對大腸癌的健康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手術治療:首選的治療方式,需要評估患者的手術指徵。術前可新輔助化療/放化療,以增加手術切除成功率;術後輔助化療/放化療、靶向藥等其他治療。

化學治療:通常作為不能手術治療的病例的主要治療方式。嚴格按照化療周期進行用藥,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以判斷腫瘤治療情況。

放射治療:可作為手術治療及化療的輔助治療,也可作為部分類型腫瘤的首選治療方式,放療期間需注意近期及遠期毒性反應。

靶向治療: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腫瘤患者,通過藥物精確的針對癌細胞進行殺滅,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免疫治療:通過應用各種生物製劑和手段,調節和增加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達到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80%以上的腫瘤。值得一提的是,目前FDA批准應用於腫瘤臨床治療的免疫藥物,全部尚未在國內上市。

三、身體出現哪些異常有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1、腹脹                                                                    

該疾病是會給病人造成腹脹,痛的情況的,這是因為腸道功能錯亂或者是梗阻產生的。而發病的位置通常是在下腹位置,一般痛的情況是隱痛,脹痛的痛感。而這類現象病人總是認為是由於胃病產生的,從而錯過了治療。

2、貧血

發生該疾病病人會因為慢性的失血情況,而當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時候,那麼病人就會有貧血的情況。而這類情況病人總是會覺得就是單一的貧血現象。所以不會去治療大腸方面的疾病。而當腫瘤長大一定的體積的時候,那麼就會讓腸管,腸腔變得比較狹小,所以會造成腸內通過受到阻礙。

3、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病人在平時排便的次數比正常人要多,但排便量並不是很多,而且也不一定每次都有糞便排出,有時候會只排出一些粘液,血液等。而這種情況病人總認為是痔瘡造成的,從而沒有去診治。大是當腫瘤變得比較大,而且會有糜爛,感染的情況噶生時,大便習慣,次數也會發生改變,而且還會有腹瀉,便血的情況。

4、腹部包塊

通常有一半的患者能夠發現腹部會出現包塊,其形狀不是很規則的,而且質硬,切包塊還會隨著腸管有相對的活動,而到了末期之後腫塊可能會比較固定一些。而當腹部出現腫塊,沒有人會發覺到它,這樣就延誤了治療最好時機。

5、消化道症狀

當右半部出現疾病時,一般腹部會有隱痛的感覺,剛開始是間歇性的,而後會是持續性的,這種情況十分像闌尾炎。而發生左邊時會有腹部絞痛,便秘,排氣受到阻礙,便秘,便血等情況。因此發生這類情況病人務必要馬上去就診。

上述這些表現很容易被病人忽視或者是當成別的疾病進行治療,但殊不知這會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時間,也會讓遭受更長時間的痛苦。

相關焦點

  • 驗一下便便 就知有無腸癌
    要早期發現並確診腸癌,需做腸鏡檢查,但腸鏡檢查屬於有創檢查,調查顯示,廣州僅有兩成市民願意做腸鏡篩查,不利於腸癌的預防。27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推出內地首個適合中國人群腸癌篩查的糞便基因檢測項目「長安心」。今後,不用做腸鏡,只需4.5克便便,檢測糞便基因,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得腸癌。
  • 腸癌,發病隱匿,身體出現這3種跡象,及時做指檢,切莫拖延
    一旦,腸道內,有腫物,便可能會壓迫糞便,使排出的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前頭幹硬,後邊軟粘等。 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有一絲絲血痕,此時,一定儘快就醫檢查。
  • 直腸指檢對早期直腸癌變有80%的發現率
    其中最讓人「難以啟齒」的便是直腸指檢了。「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私密部位,真的很尷尬啊。」前不久,記者在參加一次體檢時,一位同樣在進行體檢的居民說。多種病變逃不過「一指神功」那麼,直腸指檢是否可以放棄呢?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肛腸科主任周秀扣醫生說:「我們不建議居民在體檢時放棄直腸指檢。」
  • 身體出現3種異常,留心是腸癌找上門,很多人容易搞混
    ,如果近親中有1人患腸癌,那麼其本身患腸癌的風險會是無腸癌史家族人群的2倍,更多親屬有腸癌則危險度更大。 此外,預防腸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果有腸癌高危因素存在,需定期去醫院進行腸癌相關諮詢或檢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 三塊錢的肛門指檢八成人不願做可能因此漏過癌
    張磊主任說,「有時候『痔』與『癌』,只在於患者做不做指檢那一念之間的差別。」在許多體檢中都有肛門指檢一項,這項檢查可以排查肛裂、內痔、直腸脫垂、肛門失禁、肛管直腸瘻、直腸癌、前列腺問題等。「距肛8釐米內的直腸癌,都可以通過它檢查出來。」張磊主任說,中國的腸癌發病情況與西方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75%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可通過醫生指檢觸及。
  • 肛門指檢有什麼用?醫生:能讓直腸癌「現形」,一次只要幾十塊
    實際上,除了腸鏡,發現病變,包括腸癌,不止腸鏡檢查一種手段。都有什麼呢?它們又有哪些優劣?不如一起聽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鄭朝旭的專業解讀。肛門指檢,又稱腸道指檢,醫生不需要藉助其他醫療工具,戴上一次性手套就可以為患者實施檢查,這是比腸鏡更簡單的檢查方法,日常體檢也往往包括這個項目,費用也比較低,一般不會超過一百元。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建議及時做肛門指檢,別太害羞了!
    肛外指檢: 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瘻管、索條及走向等。肛內指檢: 即肛門直腸指檢,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入直腸內檢查。直腸指檢時,手指可以深入距肛緣7~10釐米的肛門、直腸。有人質疑,手指入體,豈不要「火暴菊」,我可受不來這份疼痛。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排便時發現以下3種異常,就要儘快做肛門指檢01大便形狀改變健康的大便表面光滑不黏膩02大便規律改變大便形成規律後,身體會適應習慣,每天一到那個點就想大便,基本上正常人都是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也有的人兩天一次
  • 年年體檢,為何還沒能揪出腸癌?肛腸科醫生透露4個原因
    便檢對於腸癌的防治尤為重要大便潛血是腸癌非常重要的早期症狀之一,這種出血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過便檢可以發現。早發現早治療,腸癌患者幾乎可以100%存活,但如果晚期才發現,生存率就非常低。「大便潛血」檢查要求的是新鮮大便,體檢時很多人因為沒有便意,很可能就會放棄。
  • 被稱為「一指神功」的肛門指檢 有哪些作用?
    這個答案在李醫生的意料之中,他表示,在肛腸門診中被患者拒絕最多的檢查方式就是肛門指檢。顧名思義,肛門指檢是需要醫生將手指伸進患者的肛門裡面,這往往讓患者難為情而被拒絕掉。事實上,肛門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不需任何輔助設備,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檢查方法。
  • 肛門指檢能查什麼?80%的直腸癌可能都逃不過它,別害羞拒絕了
    一旦懷疑某某些疾病出現,最重要的就是先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診斷提供明確身體出現不良症狀的原因,這樣對症治療之後疾病才能夠更快好轉。很多人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會涉及到肛門指檢,肛門指檢的時候,醫生的手指應該伸入患者的肛門裡面,這樣才能夠針對某些疾病進行判斷。那麼,肛門指檢到底是檢查什麼呢?
  • 你摸了嗎?摸了!摸到了嗎?摸到了!這是醫生的黑話,你聽得懂嗎
    1、摸了嗎?你摸了嗎?摸了!摸到了嗎?摸到了!幾公分?5釐米,腫瘤位於直腸前壁,環周的,手指無法通過。那保肛有點困難呀!對於直腸癌的患者,手術之前,醫生必須對患者進行直腸指檢,用手指觸摸腫瘤所在的部位,距離肛門有多遠,腫瘤多大,手指能不能通過,能不能推動。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此外,腸梗阻患者也需排除結腸癌,臨床上有不少腸梗阻患者,在手術後才發現是結腸癌。  既然大便如此重要,便秘會不會增加大腸癌風險?我想說,大腸癌的發生受很多因素影響,現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便秘與大腸癌直接相關。但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最好在固定時間排便,寧可提前一點去廁所,有了便意千萬別忍著,別讓廢物在體內停留過長時間。
  • 肛門指檢太尷尬?別不好意思,它或許能排查出3種問題
    王先生最近發現自己瘦了許多,一開始還有點高興,沒有減肥自己就瘦下來了,但是後來慢慢的感覺到不對勁,自己沒有少吃,也沒有運動,怎麼會變瘦呢?對此王先生懷疑自己生了病,於是去做了檢查。其實很多人和王先生一樣,都認為肛門指檢實在是太尷尬,光是想想那個畫面,就可能會接受不了,更別提去做了。但肛門指檢是有意義的,通過它,或許能排查出3種問題。1.
  • 26歲女孩,腸癌晚期,告誡:這3種肉,少往嘴裡「塞」
    在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腸癌,已經到了晚期,需立刻住院治療。 樂樂的母親一時間接受不了,也病倒在了醫院了。,對腸癌來說,有很大的意義。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肛外指檢 帶好手套,然後,用食指深入肛門,觸摸可知肛周有無囊腫、硬結等。 如有囊腫,看看是否有壓痛、波動的情況。
  • 排便時大便變細了,就是腸癌?未必,這幾個因素,很多人不清楚
    在經過小腸吸收營養之後,這些食物殘渣就會在大腸內堆積,並由腸道黏膜將水分再次吸收,當堆積到一定程度之後,便意就會到來。要知道人的腸腔就是一個圓柱體,所以排出大便也是圓柱體、成形的狀態。但是,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在大便時都出現了大便變細、排出困難等症狀。
  • 鐵路體檢檢出腸癌,檢測便潛血對職業病人群有多重要
    圖為大叔詢問的全自動定量便潛血檢測我跟他解釋了這是我們中心去年底剛引進的全自動定量便潛血檢測大腸癌早期篩查項目,用於檢測大便中肉眼看不見的微量出血從而檢查我們的腸道是否存在健康隱患或罹患腸癌等。一聽到「腸癌」兩個字,這位先生神情略帶異樣地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檢查一下也給自己吃顆定心丸,那我趕緊去做一個檢測,謝謝您!」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覺得這位先生很有健康意識,又給他再認真強調了一遍採樣的注意事項。半個月後,體檢結果出來了,我再次見到了這位先生。
  • 29歲男子,長期腹瀉,查出腸癌,2樣食物吃太多,不知控制惹得禍
    (或粘液便)等症狀。 《國際癌症雜誌》報導,每周散步時間,超過1小時,患腸癌的風險,就能降低30%。 所以,生活中,不要太懶惰,經常走走路,有益腸道健康。 一查:直腸指檢 臨床上,約80%
  • 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癌症癌症都有家族聚集現象,所以經常看到一個家族中同時或先後患上某種癌的現象,這其中既有遺傳因素、又有傳染因素、還有共同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其實癌症是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簡單說,一個家族中,相繼有多人患癌,就是家族聚集性,這包含三個方面的因素: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要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但必須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
  • 帶你了解最便宜的肛腸檢查——直腸指檢
    紅網時刻7月27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聊到肛腸檢查,大家想起來都是肛門鏡、胃鏡等器材檢查設備,但是肛腸檢查中有一項檢查,既方便又便宜,那就是直腸(肛門)指檢。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釐米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