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讓人越看越愛!——洞庭湖漁民的江豚「情緣」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長沙6月4日電題:真是讓人越看越愛!——洞庭湖漁民的江豚「情緣」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

初夏,洞庭湖水位逐漸上漲。和往常一樣,何大明開著船在江豚的主要活動區巡護。

「這個季節,小江豚會跟著媽媽一起活動,它們需要換氣,經常露出水面。」何大明說著,從湖面突然躍出兩個黑色的身影,優美而靈動,他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真是讓人越看越愛!」

江豚是我國特有珍稀淡水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長江幹流、洞庭湖和鄱陽湖。由於數量少於「國寶」大熊貓,且有著憨態可掬的外形,江豚被人們稱為「水中大熊貓」。

20世紀80年代,洞庭湖魚類有120多種。何大明家祖祖輩輩以打魚為生,他身材魁梧,接過了祖傳的手藝。在他的記憶中,童年時被漁民稱為「江豬子」的江豚和其他魚兒在洞庭湖裡自由嬉戲。

近年來,無序採砂破壞了湖灘、江岸,破壞了魚類的產卵場,大噸位的船舶航行、停泊擠佔了魚類洄遊的通道,洞庭湖漁業資源持續減少,江豚的難覓蹤影成為刺眼的標誌之一。

江豚的處境也反映著人類的窘境。漁民們發現,洞庭湖裡的魚兒大量減少,使用自然的方式捕撈往往收穫寥寥,有人繼而使用「電打魚」等使魚類「斷子絕孫」非法捕撈方式,陷入惡性循環。

一些漁民隱隱地意識到,飲鴆止渴的捕撈方式已難以持續。

「江豚處於長江生態系統營養關係的頂端,是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標誌。」中科院豚類研究專家王丁表示,「可以說,江豚的前途就是漁民的未來。」

2003年,何大明在打魚時遇到了一對江豚母子,因水位降低,它們被困在蘆葦蕩受傷了。 他照料了這對母子4個月,直至康復。

江豚母子重生了,何大明也決定帶領漁民兄弟「重生」。9個漁民兄弟花了近30萬元買了巡邏船,加上自家漁船改成的小型巡邏船,江豚保護隊成立了。

通過每天的巡邏,漁民們建立起來約4平方公裡範圍的江豚集中棲息地。這塊棲息地並非官方指定,也沒有圍牆和標誌,依靠江豚保護者們每一天日以繼夜的巡邏隔絕外界的危險。江豚極有靈性,開始三五成群遷徙而來。

對江豚日日夜夜的悉心保護照料,使他們獲得了「江豚奶爸」的美譽。

江豚的保護離不開政府力量和民間力量的結合。現在,漁民們在巡護時只要發現非法捕撈的船隻,就會迅速聯繫漁政執法部門,漁政人員馬上進行調查處理。

在漁民們看來,江豚的保護更依賴大環境的改變。禁止採砂、關閉汙染企業、規範畜禽養殖……近年來,湖南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改善洞庭湖生態環境,2018年洞庭湖11個國控斷面水質總體為輕度汙染,較前兩年有明顯好轉。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1012頭,其中洞庭湖110頭,儘管種群數量極度瀕危的現狀沒有改變,但迅速下降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保護不能靠一個人、一個群體,只有全社會都關心和保護江豚,江豚的明天才有希望!」何大明說。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長江水產越來越少,漁民越捕越窮,以小魚蝦為食物的白豚和白鱘相繼滅絕。以捕撈為生的漁民,已難以為繼。隨著一系列長江保護措施的落地,越來越多的江段從階段性禁漁發展成為全面禁漁,數以萬計的漁民面臨著轉出世代賴以生存的捕撈業。那麼,轉出後的生活又該如何繼續?參考我國現有的保護區居民轉為生態巡護員的成功案例,長江沿岸的漁政等部門,也嘗試著將原來的漁民發展成為漁政的巡護員。
  • 江豚,滅絕還是保護?
    「這不跟人一樣聰明嗎?」聽到記者的描述,嶽陽市委書記黃蘭香很訝然。  記者告訴她,江豚很有靈氣,可惜快被消滅了。王丁先生憂心忡忡指出,長江江豚以每年15%的速度銳減,其數量比國寶大熊貓更少,目前,洞庭湖僅存120餘頭!其死亡速率遠高於其它區域,也遠高於國內其它瀕危野生動物!如果現狀依舊,不出10年,江豚也將滅絕。
  • 救救長江江豚
    日積月累地向湖要地,以洞庭湖、鄱陽湖為代表的大湖水域面積減少,在客觀上便限制了江豚的生存空間。政策層面已經到位了,一切政策效果的好壞關鍵還要看基層的執行情況和民間的擁護程度。環保組織配合政府,也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就起到了民間環保組織孵化機的作用。
  • 杭州灣海塗發現江豚漁民老施埋了它 心情蠻沉重·都市快報
    老施是慈谿周巷鎮人,漁民,昨天他心情有點沉重。前天他在杭州灣海塘外灘涂上發現一隻江豚,死的,昨天他把它埋在了灘涂裡,「就像埋了一個孩子,看著揪心得很。」  這隻江豚長有87釐米,20多公斤重。  「前幾天我剛看到新聞,山東煙臺一隻江豚擱淺被人扒得只剩下一張皮。我沒想到自己也能遇上這種事。」
  • 長江江豚: 微微一笑很傾城
    輕哺乳動物,一胎一仔,江豚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更是目前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僅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
  • 長江禁漁十年,洞庭湖「連家船」漁民上岸覓新生
    漁民的生活和洞庭湖保持著同一節奏。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洞庭湖的水位降至全年低點,魚的數量也隨之減少,漁民們便把網籠下到水裡,隔幾天收一次;3月至6月是禁漁期,漁民就住在船上看船;7月至11月洞庭湖的水位漲至高位,經過4個月的休養繁衍,魚蝦豐沛,漁民也迎來一年中最忙的時間,經常一天沒空吃飯,一兩天不怎麼睡也是有的。
  • 好奇小江豚鑽進漁民大網 岸上一日遊後被放歸錢塘江
    浙江在線12月04日訊很多人都知道,錢塘江裡自古以來就有江豚。但到了現在,真正能夠看到江豚的人卻少之又少。  不過,前天晚上7點多,濱江區的漁民馮師傅和老婆在江上收網時,卻撈上了一條「怪魚」。昨天一早經過辨認,這正是已經多年沒有在江上現身的江豚。  昨天上午,杭州漁政部門及時找回了這頭小傢伙,並給它做了體檢。  中午時分,小江豚回到了錢塘江的懷抱中。  漁民江中網到「江豬」帶回了家  前天晚上7點多,天早已黑了。
  • 鳥飛豚躍麋鹿奔 東洞庭湖鋪展美麗生態新畫卷
    02:56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記者 李名虎 嚴欽海)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啟動後,生物多樣性快速恢復,賴以生存的野生動物數量增多,天空中飛過的候鳥、不時躍出湖面的江豚、洲灘蘆葦叢中飛奔的麋鹿,構成了一幅幅洞庭湖美麗生態新畫卷。這裡是與洞庭湖一堤之隔的採桑湖。
  • 漁民在錢塘江捕到「怪魚」 確認為「國寶」江豚後放生
    漁民在錢塘江捕到「怪魚」 確認為「國寶」江豚後放生 2013年12月03日 22:08:16   浙江在線杭州12月3日訊(見習記者劉永拓)今天6時許,杭州錢江4橋附近的繽紛農貿市場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
  • 採砂致鄱陽湖保護區江豚不可逆的傷害
    資料顯示,長江江豚是江豚中惟一的淡水亞種,僅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幹流和鄱陽湖、洞庭湖及其大型支流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曾調查估算,長江中下遊長江江豚的種群數量約為2700頭。  1997至1998年再次考察,卻發現長江幹流、洞庭湖的江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 從刀魚看中國「惡吃」文
    ——即便對於駕船在長江段中常年捕江刀的漁民來說,江刀「粉嫩粉嫩」的滋味已多年未識,這些常年辛勞的漁民偶爾有口福享用的,也不過是重量低於1兩、即便連江刀販子都「看也不看」的「毛刀」或由「毛刀」製成的刀魚餛飩。雖然2012年的中國長江江刀產量迄今暫無明確統計,但從漁民與江刀漁市中披露的消息已經證明,今年的江刀產量較之去年,下降已為大勢所趨。
  • 《電鋸人》:終究還是迷上了瑪奇瑪,連cosplay也是越看越愛!
    瑪奇瑪 整部漫畫下來,人們都對這個瑪奇瑪的角色產生了兩種感情,其一是對她的愛,因為這個角色是讓人捉摸不透的,她會給人們帶來一種難以拿捏的感覺,誰也不知道她下一步的目的是什麼。
  • 「亞洲飛人」低空極限挑戰洞庭湖成功
    (此次挑戰的飛行高度是1000-1500米,開傘的高度更是低至1000米,而越是低空的飛行給挑戰者預留的開傘時間就越短,危險性也就越高。中午13:20,在萬眾矚目下,嶽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閣輝宣布「極目雲夢澤,鳥瞰嶽陽城」盛廣強低空極限挑戰洞庭湖活動正式開始!隨後,盛廣強登上飛機,開始了此次的挑戰,成功飛越了整個洞庭湖畔。首先,盛廣強在位於嶽陽樓以南的第一站巴陵廣場起飛,這裡西臨洞庭湖,南連魚巷子商貿區,是嶽陽市最大、最靠近洞庭湖的休閒廣場。
  • 南方人最愛蛋黃月餅,北方人最愛的卻是它,甜而不膩,越嚼越香
    作為一個地道的南方人,從小最愛吃的就是蛋黃月餅,以至於以為蛋黃月餅是大多數人的最愛,直到看北方的朋友曬月餅,才知道原來她們最愛吃的月餅是棗泥餡的,真是孤陋寡聞了。一直以為棗泥月餅會比較甜膩,北方的朋友說,用好的棗泥餡,加一點核桃仁,做出來的月餅甜而不膩,越嚼越香,學著做了一次,果然好吃。
  • 「捕魚人」轉型「護豚人」,只為留住江豚的一抹微笑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陳軍、曹勇 編輯/黃河清以長江江豚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是反映長江生態改善的「晴雨表」,江豚的觀測保護工作一直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在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有這麼一批江豚觀測員,他們曾經世代在長江捕魚為生,「退漁上岸」後,從原來的江邊「捕魚人」轉型成了「護豚人」,參與到保護長江江豚繁衍生息的工作中來。
  • 江豚打了湘陰稅幹一個措手不及
    看,她在水中笑——湘陰稅幹洞庭湖尋訪江豚側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周磊 記者 徐亞平6月16日,天朗氣清在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洞庭湖協巡員的帶領下,眾人深入洞庭湖,尋訪江豚。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10時許,巡護船從洞庭湖大橋、杭瑞高速洞庭湖特大橋下穿過,一路劈波斬浪,行至三江口水域。暖陽照耀,水面波光粼粼,偶爾掠過幾隻飛鳥,激起層層漣漪。「快看,江豚!」一聲驚呼激起千層浪,大家紛紛站立船頭,探頭張望。
  • 寧波漁民捕到兩條虎鯨 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虎鯨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能活百歲雖是海上霸王 但從不攻擊人大海很廣袤也很神秘,人類對於海洋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這次在奉化碼頭引來人潮的虎鯨,號稱「海上霸王」,是鯨魚中極為聰明的一個品種。漁民誤捕到的水生保護動物五花八門江豚很有靈性 放生後知道感恩這些年,浙江沿海漁民偶然會誤捕到一些保護動物,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做過統計:2016年全市漁政和漁民在水庫和大海一共放生了110頭/尾水生野生動物,其中包括江豚、中華鱘、海龜、花鰻鱺等。
  • 漁民打撈上來一隻「鞋底板魚」,越看越有喜感
    漁民打撈上來一條鞋底板魚,這麼叫是因為它的頭上有一個像鞋印一樣的吸盤,所以大家都這麼叫著玩。其實它叫鮣魚,生活在海洋裡的鮣魚,是典型的免費旅行家。鮣魚時常附在大鯊魚、海龜、鯨的腹部或船底,甚至遊泳者或潛水員的身上,週遊四海。
  • 江豚是否會像白鰭豚一樣,從長江流域中消失呢?
    善於「拜風」的「河神」在古代,長江流域的漁民常常依靠動物的行為來預測天氣,以躲避大風暴,而人們崇拜的「河神」就是江豚。江豚又稱江豚、江豚、海和尚等,身長120-190釐米,體重100-220公斤。因為江豚的嘴型看起來像「微笑」的表情,所以它也被稱為「微笑」動物。
  • 在南極享用美食是種什麼樣的感受,真是越看越餓
    在南極享用美食是種什麼樣的感受,真是越看越餓今天推薦的影片建議大家吃飽了再看,或者一邊吃一邊看,因為真的會很餓。《南極料理人》上映與2009年,片場125分鐘,豆瓣評分8.2。講述了日本南極觀測隊八個人的吃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