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的三層含義
2020年11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6690,較年頭上升5.5%,較5月29日低點的7.1765上升7%。縱觀今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從年頭遭到疫情衝擊和顯著的世界本錢外流影響而出現顯著下跌,再到近半年的繼續上行,可謂「多變」。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成為各方重視和熱議的話題。
-
專家:人民幣匯率或將存在繼續向上的可能性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認為,近日美元進一步下探前期低點,但人民幣匯率卻走出了橫盤整理的形態,這顯示了在連續衝高之後,人民幣多頭進入了修整狀態。李劉陽預計,進入12月份之後,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將分別召開議息會議,寬鬆的基調可能會進一步壓制低息貨幣,推升高息貨幣,人民幣匯率或將存在繼續向上的可能性。
-
匯率問題嚴峻 人民幣升值壓力是怎樣形成的?
人民幣升值壓力是怎樣形成的?他在講話中提到,中國現在遇到的匯率上的麻煩並不奇怪,這是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要經歷的一個必然階段。儘管以上說法總體上沒有大錯,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今天在匯率問題上面臨的挑戰要比日本1985年更為嚴峻,問題形成的原因也更為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與匯率形成的機制以及匯率變動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影響方式有關。讓我們從匯率的決定因素來做個簡單的討論。
-
摩根大通朱海斌:人民幣匯率預計在明年升至6.25左右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如何理解此次提出的「穩慎」?2021年人民幣匯率是否會繼續走強?新京報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
-
解讀《建議》:怎樣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
新華網北京1月1日電 中國經濟經過2003年、2004年9.5%和2005年9%左右的高速增長,粗放型增長方式顯露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此後發展帶來不少問題,主要是資源供給不可持續和生產能力過剩問題。
-
周誠君:未來人民幣匯率更多取決於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
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方面還有諸多的不便,但是要提供便利性的時候,跟一些更宏觀的指標有關係,比如貨幣形成機制,跨境流動管理的機制等等,這些機制恰恰是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非常重要的工具、內容和政策。因此現在的「穩慎」推進,考慮到了有可能會有外部衝擊。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6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人民幣入籃至今,距國際貨幣還有多遠?
基於初始權重,計算出每1 SDR由0.58252美元、0.38671歐元、1.0174人民幣、11.900日元、0.085946英鎊構成。至下一次調整前,各貨幣的數量固定不變。由於所含籃子貨幣的數量不變,SDR對各種貨幣的匯率根據外匯市場匯率行情計算得出,而非交易形成的。 國際貨幣比較存在著基準難題。
-
政策框架持續完善 人民幣跨境使用效率躍升
多位監管部門及業內人士日前在「人民幣跨境使用 更好服務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座談會」上表示,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推動下,人民幣國際使用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產品將進一步豐富。應進一步強化外匯市場功能,擴大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直接交易規模。
-
發改委: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發改價格[2016]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人民幣匯率走高比匯改前升值3.66%
人民幣匯率走高比匯改前升值3.66% 央行指「一年可承受升值5%」純屬無中生有 據新華社電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達人民幣7.9732元兌1美元。與2005年7月匯改前相比,人民幣升值了約3.66%。
-
國研中心許偉:關於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四個判斷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相對於其他國家表現更好,人民幣匯率又再一次回升。看今年的走勢,總體是先貶後升,走了反V字型。跨國橫向比較看,人民幣匯率表現比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要好,比如墨西哥、南非、巴西的貨幣年內累計貶值幅度都超過10%。但和其他主要貨幣相比,升值幅度並不明顯。比如,歐元和瑞士法郎升值幅度都超過了5%,日元和印度盧比升值幅度也都在3%左右。
-
匯率波動效應考驗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
我國央行始於本月中旬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實踐與探索,帶來了「吹糠見米」的效應: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新型國家和經濟體貨幣跟風貶值(整體加權已達1%以上)及市場對國際貿易環境公平預期悲憫的景象。主要發達國家和經濟體資本市場上周並無先兆地出現了罕見的反常波動。
-
盛松成:目前人民幣匯率制度適合當前國內外局勢
大家知道,我國的匯率制度改革是從2005年7月21日開始的,這一次會議改革確定了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第二個重要的時間點是2016年3月17日,這一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每日的波動幅度由±1%擴大到±2%,這個擴大的浮動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一直延續至今。
-
[完善市場體系]石油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
「九五」中後期,國家對石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確立了國內石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制,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分別於1998年6月和2000年7月實現了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2001年10月,針對接軌辦法過於直接透明、價格變動過於頻繁等問題,對石油價格接軌辦法又做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
央行行長: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
中新社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視頻演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應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順其自然。
-
2015年人民幣貶值原因是什麼?
金投外匯網訊,2015年人民幣貶值原因是什麼?對於當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其實不用過度解釋,更多是經濟形勢使然,通過人民幣匯率的小幅貶值,能夠有效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2015年人民幣貶值原因是什麼?
-
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最新走勢分析 60歐元今天等於多少人民幣
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消息面】 中國央行: 1。央行今日公告,為對衝央行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19年1月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00億元逆回購操作。
-
易綱:創新結構性政策工具 金融監管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穩槓桿穩預期
易綱表示,在總量方面,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結構方面,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任務的金融支持。同時,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
左曉蕾:人民幣被「低估」的理由站得住嗎
在這個「史無前例」大背景和大環境下,簡單套用在完全不同的假設與完全不同的形成機制下的「順差大則匯率低估」的結論,不是很偏頗麼? 其次,所謂「勞動生產率提高,匯率應升值」。這也是經濟學的結論,但前提是,勞動生產率提升,如果所有的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要素成本,資源成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等等,都隨著得相應調整。 在中國,勞動力成本近期才開始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