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看起來很小的一顆雞蛋,裡面卻擁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比如卵磷脂、維生素、鈣鐵磷、優質蛋白質等等,並且它還有著極高的利用率和吸收率,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人而言都是適合的。但是網絡上關於雞蛋的說法也是很多的,甚至有些讓人信以為真,比如土雞蛋要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土雞蛋比普通雞蛋更好?關於土雞蛋的7個真相,別再踩入雷區!
■土雞蛋更有營養?7個關於土雞蛋的真相,這回一次性全說清楚!
●高膽固醇的人不能吃雞蛋:
日常生活中,在雞蛋的蛋黃當中含有著一定的膽固醇,大家不要見到它就感到害怕,它是我們身體內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對於身體健康的朋友而言,吃雞蛋並不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升高。對於患有高膽固醇的人而言,每天對膽固醇的攝入量最好是能夠控制在300g以內,一天吃一個雞蛋還是可以的,沒有必要一點都不吃。
●個頭小、綠殼體、外殼髒的雞蛋才最好:
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認為,雞蛋個頭小、表現為綠殼、外殼髒的雞蛋才是最純天然的,而這種雞蛋才是最好的雞蛋,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其實真正的好雞蛋,其外殼呈現霜狀、沒有光澤,並且清潔,雞蛋的蛋殼較為粗糙,重量適中,並且質地均勻,兩個雞蛋進行碰撞時其聲音是較為清脆的。
●蛋黃容易讓人長胖:
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認為蛋黃很容易讓身體變得肥胖,所以在減肥期間總是只吃蛋白。但是蛋黃和蛋白都是很優質的蛋白質,其吸收率和消化率都是極高的。雖然蛋黃當中含有脂肪,但很多都是有益的脂肪酸,不僅不會讓身體變得肥胖,同時還能夠保護心血管。
●雙黃蛋比蛋黃蛋更有營養:
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認為雙黃蛋的營養要比蛋黃蛋更高,其實兩者的營養是差不多的,但是前者要比後者的熱量高。在每百克的蛋黃當中,含有15.2的蛋白質、1510毫克膽固醇、28.2脂肪,兒童和青少年不妨適當吃點,但脂質代謝異常的人還是少吃為妙。
●溏心雞蛋更有營養:
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溏心蛋這種半生狀態更好,營養價值還高,其實這是不對的。雞蛋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裡面所含有的胺基酸比例和人體相似,吸收利用率很高,然而半生不熟的雞蛋其營養價值必定大打折扣。生雞蛋當中的蛋白質結構緻密,會影響到食物當中生物素的利用,生物素和脂肪、維生素、蛋白質代謝都是有關的,若是吃這種雞蛋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和腹脹。並且雞蛋很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感染,溏心雞蛋中很可能會攜帶細菌,增加安全隱患。所以儘量不要吃溏心雞蛋,還請把雞蛋煮熟之後再吃。
●感冒後不能吃雞蛋:
日常生活中,老人認為在感冒發燒時,是不能夠吃雞蛋的,避免升高體溫。其實在吃了雞蛋以後,身體會消化和吸收裡面的營養,從而增加對能量的小號,從而讓體溫稍微升高,但並不會導致病情有所加重。並且在感冒期間是鼓勵吃雞蛋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對身體的康復。
●土雞蛋有營養:
日常生活中,土雞蛋就是沒有餵過飼料、純天然散養的土雞所產的。而洋雞蛋則是養雞場中的雞所下的蛋。一直流傳著土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的說法,所以價格相對也比較高。若是對兩者進行營養分析,土雞蛋當中膽固醇含量較高,這是因為土雞主要是以草、蟲子和五穀類為食,所產出來的雞蛋其蛋黃大且口感較好。而養雞場的雞則是通過配方飼料餵養的,相對而言洋雞蛋的營養鞥全面,但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小寶寶和青少年需足夠的能量和脂肪酸,所以選擇土雞蛋。然而脂質代謝異常的中老年人,最好是能夠選擇洋雞蛋。
結語:相信大家在看了上面的文章內容以後,對雞蛋的相關知識已經有所了解和掌握。雖然雞蛋擁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並非適合所有人,比如患有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肝腎疾病的朋友而言,還請儘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