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香草蘭產業年產值近2億元

2020-11-25 中國政府網

    9月21日,技術人員正在晾曬香草蘭豆莢。自1984年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經過20多年的科技攻關,目前已掌握了香草蘭產業化發展中的產前、產中、產後等關鍵技術,在海南萬寧、瓊海、定安等市縣建立示範基地,並陸續開發出香草蘭綠茶、香草蘭天然香水、香草蘭精油等一系列產品,開創出一個年產值近2億元的香草蘭產業。香草蘭是高級食用香料植物,被稱為「食用香料之王」。新華社記者 郭程攝

這是香草蘭製作的純天然香水(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程攝

    9月21日,技術人員正在萬寧市香草蘭示範基地檢查香草蘭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郭程攝

相關焦點

  • 海南「泥腿子專家」王慶煌成功種植香草蘭
    他的人生和事業很獨特:27年,始終在一個單位工作,人生是一條直線,執著前行;27年,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立志為發展我國熱作科技事業不懈地努力,並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27年,勇闖科研空白,開創了一個年產值數億元的熱帶香料飲料產業。
  • 王慶煌香草蘭種植技術造福一方百姓
    整整六年,終於在1993年取得成功,當年香草蘭幹豆莢收穫達到639公斤/公頃,超過世界香草蘭主產國300—405公斤/公頃的水平。海南萬寧興隆鎮很多農民靠香草蘭一年能賺十萬元,他們蓋了小樓,命名「香草蘭樓」,有不少農民還買了小汽車。王慶煌院長指導農民種植香草蘭。
  • 種植推廣難產業尷尬 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我省椰子種植推廣難 進口椰子也解不了「渴」  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僅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靠進口,卻仍然供不應求  8月18日清晨,萬寧市禮紀鎮蓮花村老羅村民小組,54歲的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領著收購商在他的椰子園採收椰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自熱帶的馨香
    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的銷售廳裡,來自四川的遊客李家佳一口氣買了好幾盒香草蘭綠茶,準備帶給親朋品嘗,「這可是具有海南特色的茶葉。」  香草蘭茶香氣濃鬱、高雅、釋香持久,經三泡後仍有餘香,飲用後通氣和胃,口感良好,也是香味茶中難得的珍品。來自上海的遊客陳先生非常喜歡品嘗各地特色茶葉,談起茶葉,他如數家珍。
  • 第三屆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香草蘭加工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張彥軍副研究員
    以香草蘭、糯米香、菠蘿蜜等特色熱帶香料和木本糧食作物為研究對象,開展產品加工過程中組分、結構和品質變化及調控技術研究。主持二類項目1 項、三類項目3 項,已結題驗收1 項,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7 項;以第1完成人獲授權發明專利4 項、第2完成人2 項;以第1作者發表論文6 篇,其中SCI論文3 篇(IF3.0以上的2 篇,總影響因子9.897),國家級3 篇,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菠蘿蜜產業配套加工關鍵技術及系列新產品研發》1 項(第二完成人),代表作「五個品種菠蘿蜜種子高純澱粉提取技術及其性質研究」和「酶輔助結合預凍
  • 海南香料可望生香又生錢
    據香飲所副所長鄔華松介紹,海南出產天然香料,而且品質優,與化學香料比,它們風味更佳、更安全,胡椒、香草蘭、香茅、咖啡、可可等等,都可提取出各種名貴香料或者食品添加劑,隨著香料產品開發,今後逐漸投放市場,海南香料生香又生錢的局面可望到來。
  • 海南全省海洋總值612億元 形成海洋經濟四大產業
    200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定》,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海南省海洋工作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海南海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2011年,海南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612億元,比2005年增加334億元,增長120%;海洋生產總值佔全省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24.3%。同時,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 海南文昌:立足椰子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椰樹是海南「省樹」,全國90%以上的椰樹種植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海南著名景點「東郊椰林」就在文昌,文昌因此享有「椰鄉」美譽。文昌椰子果型近圓形或卵圓形,果皮和種殼較厚,鮮果清香,果肉白色嫩滑,椰水甘甜香純。 關於文昌種植椰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漢代司馬相如寫的《上林賦》中有:「留落胥邪」,這裡的胥邪指的就是椰子樹。唐朝詩人沈佺期的《題椰子樹》——「日南椰子樹,香嫋出風塵。叢生調木首,圓實檳榔身。玉房九霄露,碧葉四時春。不及塗林果,移根隨漢臣。」
  • 香草蘭莖腐病怎麼辦?介紹幾種好的防治方法
    香草蘭,屬蘭科攀緣藤本,其肉質而脆,上面長有氣生不定根,用以攀緣於其它植物的枝柱上,葉片橢圓形,互生,肉質,花淡黃綠色,著生於腋生的花序上,長約3釐米,一個花序約有花20~30朵,3~4月開花,蒴果呈三角形,三室,種子極細小,黑色。
  • 海南第一年貨展:香草蘭酒亮相 免費嘗興隆咖啡
    原標題:海南第一年貨展:香草蘭酒亮相 免費嘗興隆咖啡   到海南第一年貨展,免費品嘗地道興隆咖啡,還有眾多香草系列產品供你選擇。(南海網記者陳麗娜攝)  海南第一年貨展上海南興科熱帶作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帶著自主研發的三十餘種產品亮相第一年貨展,並現場邀請市民免費品嘗興隆咖啡和香草蘭茶。(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攝)  南海網海口1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實習生 龍靜玉)興隆的咖啡、可可在全國都是有名的。胡椒產量也很大。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碩果纍纍 總產值已突破200億元
    從無到有,以年均180%的速度成長,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以空客大飛機、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直播通信衛星等龍頭產品為標誌,形成「三機一箭一星」的發展格局——這是「十一五」走出的非凡歷程;    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進入全國前三名,打造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
  • 11.1日報:國產大飛機全球首秀;我國內燃機年產近八千萬臺
    大會舉行了隆重的航空產業及人才項目籤約儀式開幕式、飛行表演、航空飛行器及航空企業靜態展示等活動。C919國產大飛機亮相南昌天空,帶來全球航展首次動態展示。頂格處罰4999元 海口市開出垃圾分類首張立案處罰單連日來,海南海口市秀英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領導小組成立2個考核組、1個執法組,重點對物業小區、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進行執法檢查。
  • 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十二大重點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文 | 南國都市報 黃婷 許文玉在海南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坐落著擁有100萬平米產業載體的海南生態軟體園。這裡匯集了騰訊、百度、華為等4400餘家企業。從放牛荒地起步,經過十年的發展,成為海南網際網路產業主要載體和平臺,探索出一條產業基礎薄弱條件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 神馬股份建設年產2.5萬噸BOPA薄膜項目
    原標題:神馬股份建設年產2.5萬噸BOPA薄膜項目 來源:中塑在線12月30日, 神馬股份 公布,公司擬在河南省遂平縣產業集聚區之遂平尼龍產業園設立全資子公司河南平煤神馬尼龍材料(遂平)有限公司(以工商登記機關核准名稱為準),建設年產2.5萬噸BOPA薄膜項目。
  • 海南昔日明星作物如何復活 南藥必將種植
    本報記者 李英挺 攝   記者 況昌勳  通訊員 陳志強 田婉瑩   核心提示   一度遭重創的海南咖啡,近年來逐漸恢復元氣,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20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近2萬畝,銷售市場也不斷做大做強。   咖啡成功「復活」了。那些昔日的明星農作物是否也具有「復活」的價值嗎?又該如何「復活」呢?
  • 投資50億元 江西宇澤年產8GW太陽能矽片項目落戶宜春經開區
    投資50億元 江西宇澤年產8GW太陽能矽片項目落戶宜春經開區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30日,宇澤(江西)半導體有限公司與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籤約儀式,追加投資50億元,新建年產8GW(十億瓦特)太陽能矽片項目。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記者&nbsp武威&nbsp攝  ■&nbsp記者&nbsp傅人意&nbsp實習生&nbsp王偉君  熟悉海南水產業的人都知道,在海南,有「兩條魚」能「遊出」500億元的大產業,它們是石斑魚和金鯧魚。從整個產業鏈來看,500億元的產值涵蓋了種苗、飼料、倉儲物流、深加工等環節。
  • 12月起海南率先禁塑,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20隻概念股飄紅
    資本市場聞風而動,降解塑料板塊異軍突起,近20隻概念股飄紅。從個股表現來看,美聯新材大漲近15%,丹化科技10%漲停,紅酒、降解概念雙料加持的莫高股份漲停,美瑞新材、聯創股份、瑞豐高材、仙鶴股份漲幅居前,大漲逾6%。美聯新材不光今日領漲,3日更是大漲近25%。
  • 總投資114億元,廬江年產120萬噸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氣項目開工
    合肥在線訊(梁如 記者 方軍)12月5日上午,浙江桐昆控股集團、上海寶鋼氣體公司年產120萬噸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氣項目舉行開工儀式。省、市相關單位負責人,廬江縣四大班子和縣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投資方代表、相關企業代表出席了開工儀式。
  • 30億元鋰電池項目牽引阜陽節能環保產業提檔升級
    人聲鼎沸、機械穿梭,9月23日,在阜陽界首高新區田營科技園,總投資超30億元的年產6GWh新能源鋰電池項目建設現場,廠房主體工程正在加快施工中。「年產6GWh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總投資30億元,佔地約600畝,新建廠房倉庫及辦公用房約23萬平方米。」吳光漁介紹說,項目不僅是浙江南都電源繼南都華宇、華鉑科技之後布局安徽的又一重大項目,還是阜陽界首高新區田營產業園電池產業提檔升級的重大牽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