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級納米線現可大規模量產

2020-12-28 科技工作者

(a)TMC納米線示意圖;(b)化學氣相沉積工藝,成分在氫氣/氮氣氛圍中蒸發,然後在基材上沉積和自組裝。

(a)矽/矽片上生長的納米線的掃描電鏡照片;(b)在藍寶石基底上生長的納米線的原子力顯微鏡照片;(c)定向納米線的透射電鏡照片;(d)單根TMC納米線的透射電鏡照片。

(a)各種形態的TMC納米線;(b)單層納米線;(c)雙層納米線;(d)三維納米線束的透射電鏡照片。

電子技術對元件尺寸的要求越來越高。晶片足夠小,同樣的設備空間就能獲得更強的計算能力,這對於滿足由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驅動的現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隨著設備不斷縮小,連接元件的線路也面臨著同樣的小型化需求。工程師們的終極目標是用1~2個原子厚度的納米線連接元件,從而開啟截然不同的一維物理學世界。事實上,科學家們的「工具箱」內已經放入了碳納米管、過渡金屬硫化合物(TMC)、過渡金屬混合物和16族元素等材料,它們可以自組裝形成原子尺度的納米線。問題在於,如何讓這些納米線變得足夠長?如何實現規模化生產?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2月24日報導,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的研究人員Hong En Lim博士和Yasumitsu Miyata副教授等發現了一種可以大規模生產自組裝TMC納米線的方法——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藉助這種技術生產的納米線在長度上也具有一定優勢。研究人員在《納米快報》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

通過改變基材,研究人員可以調整納米線的排列方式,進而獲得原子級薄片陣列和隨機束狀網絡等多種形式的納米線。Lim博士等還發現,用CVD技術量產的納米線的結構是高度結晶且有序的,它們良好的導電性與類一維材料行為,與理論預測一致。

研究人員表示,高結晶度長納米線的成功量產無疑將幫助物理學家深入研究類一維材料的奇特結構及量產合成,更重要的是,它也為製造透明、靈巧的高效電子設備奠定了基礎。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納米快報》

期刊編號:1530-6984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2-atomic-scale-nanowires-scale.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原子級納米線現可大規模量產了
    事實上,科學家們的「工具箱」內已經放入了碳納米管、過渡金屬硫化合物(TMC)、過渡金屬混合物和16族元素等材料,它們可以自組裝形成原子尺度的納米線。問題在於,如何讓這些納米線變得足夠長?如何實現規模化生產?
  • 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在鉑原子鄰近分布的鐵鉑納米片原子級燃料電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的鄧濤教授團隊在鉑原子鄰近分布的鐵鉑納米片原子級催化劑製備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Neighboring Pt Atom Sites in an Ultrathin FePt Nanosheet for the Efficient and Highly CO-Tolerant
  • 首款3D原子級矽量子晶片架構問世—新聞—科學網
  • 全球首個原子級三維矽量子晶片架構亮相!
    這項研究被認為是朝著構建大規模、可商用的量子計算機的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背景時下,全球正掀起一陣研究量子計算機的熱潮。對於矽自旋量子位的研究,有助於我們通往可簡單製造並大規模量產的量子位,最終實現可商用的量子計算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科研團隊在這方面取得過許多進展。
  • 原子級工藝實現納米級圖形結構的要求
    原子層刻蝕和沉積工藝利用自限性反應,提供原子級控制。泛林集團先進技術發展事業部公司副總裁潘陽博士分享了他對這個話題的看法。半導體製造已經跨越了從納米級到原子級工藝的門檻。工程師現在必須關注結構的尺寸變化,僅相當於幾個原子大小。由於多重圖案模式等複雜集成增加了工藝數量,進一步限制了每個步驟允許的變化。3D NAND和finFET結構的複雜性會帶來更高挑戰。
  • 納米及原子級高性能銀基材料生產商氦舶科技完成戰略融資
    11月11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納米及原子級高性能銀基材料生產商氦舶科技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屹唐長厚。  據了解,氦舶科技是一家納米及原子級高性能銀基材料生產商,主要從事氦舶科技專注於納米及原子級別高性能銀基材料的研究及其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於電子印刷、家裝環保及工業催化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氦舶科技所屬領域新工業本年度共有150筆融資。
  • 全球首款3D原子級矽量子晶片問世
    同時,該團隊也讓3D設計中的不同層實現了納米精度的對齊。據該研究團隊合作者、CQC2T的Joris Keizer稱,該技術已可實現5納米精度對齊。對此次發現,西蒙斯教授解釋到:對原子級的矽量子比特來說,3D架構的應用是一個顯著的進展。要想讓量子計算更進一步,必須做到並行控制更多的量子比特。
  • 【納米】原子級精確的金納米糰簇催化劑上開放金屬位點的預組織
    原子級精確的金屬納米糰簇有助於識別催化中的活性位點以及建立構效關係。其中八個未配位的金原子形成變形的雙加帽三稜柱Au8核心。這八個位點的可接觸性通過2-萘硫醇 (NT)的螢光滴定進行確認 (圖2)。Au23正好可以猝滅8當量的NT的螢光,過量NT則使螢光強度線性增強。Au23在均相和多相(負載於HAP)情況下,對苯甲醇的選擇性氧化成苯甲醛都具有優異的性能。
  • 量產效率24.5%,TOPCon電池重大進展
    目前兩者各有千秋,TOPCon電池基本解決了PERC電池光致衰減的問題,還可兼容PERC電池產線,升級投資小;而HJT電池工序少,預期生產成本較低,但是不兼容現有PERC電池產線,初始投資大,這讓很多企業都較難接受,在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很難讓企業耗費巨資去打造新的生產線。因此,這兩種新的電池技術誰能引領未來,關鍵還是要誰能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量產。
  • 武漢理工《AFM》:速度超快,原子級厚MoS2的剝離方式獲突破!
    編輯推薦:原子級厚的過渡金屬二氯代物(TMDs)的大規模化學剝落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在此,本文報導了快速進行二硫化鉬剝離的新方法。這些結果說明了重新組裝的二硫化鉬薄層在光學、催化和傳感器方面的廣闊前景。
  • 武漢理工AFM:速度超快,原子級厚MoS2的剝離方式獲突破
    編輯推薦:原子級厚的過渡金屬二氯代物(TMDs)的大規模化學剝落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在此,本文報導了快速進行二硫化鉬剝離的新方法。這些結果說明了重新組裝的二硫化鉬薄層在光學、催化和傳感器方面的廣闊前景。
  • 納米科學:科學家開發原子級硬體來實現自然計算!
    納米科學:科學家開發原子級硬體來實現自然計算!這些能力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大腦是一個能夠出現緊急行為的複雜系統,這意味著系統涉及許多單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宏觀行為不能歸因於任何單個單位,遺憾的是,由於縮放限制,用於當今計算機的傳統製造方法不能用於實現複雜系統的全部潛力 - 這些方法根本無法製造足夠小的互連單元,現在,在納米技術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來製造一種稱為原子開關網絡的自組織複雜設備
  • 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西媒讚嘆!
    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西媒讚嘆!|世界首次,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中油網】訊:9月6日,央視新聞消息報導,經過多年研究公關,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摺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摺疊,對構築量子材料和量子期間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成功今年在國際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 航錦科技回應了提問:請問公司28納米的晶片量產了沒?22納米的晶片...
    請問公司28納米的晶片量產了沒?22納米的晶片明年能研發成功嗎?景嘉微(300474)22納米的晶片明年都量產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希望公司加大研發能力,超越景嘉微(300474)。武漢導航院的28nm北鬥晶片,在2021年下半年可實現量產。感謝您的關注。
  • 為何日廠從未進入OLED大規模量產階段
    這說法也間接說明,日廠的OLED技術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或是少數生產,從未真正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的原因。  TDK早在1991年即開始從事OLED的研究,東北先鋒(Tohoku Pioneer)於1997年領先全球量產OLED面板,並用於汽車音響用單色OLED面板、Motorola手機OLED面板。
  • 我國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可控摺疊會怎麼樣?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經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摺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摺疊,對構築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成果今天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戳視頻點讚!
  • 原子級分散Ni–Ru–P界面位點用於高效全pH電催化產氫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明確提出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低成本高活性長壽命催化劑製備技術是未來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在氫能源技術中,電解水制氫是大規模、綠色、高效制氫的重要途徑之一,但由於較高的析氫反應(HER)過電位導致的過高能耗,其工業化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90多個研發人員18個月量產全球首款7納米晶片這場發布會後,嘉楠耘智一下紅了,因為在「缺芯」的背景下,公司卻研發出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全球首個7納米晶片。甚至有自媒體稱,嘉楠耘智讓蘋果、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國際晶片巨頭瑟瑟發抖。
  • 納米科學:製造原子級納米帶!
    納米科學:製造原子級納米帶!研究人員已經邁出了將原子級精密石墨烯納米帶(APGNR)整合到非金屬基底上的第一個重要步驟。矽晶體是最常用於製造電晶體的半導體,電晶體是用於在計算中執行邏輯運算的關鍵電子元件。然而,隨著更快和更強大的處理器的產生,矽已達到性能極限:導電越快,溫度越高,導致過熱。
  • 原子級分散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通過合作,實現了原子級分散銅催化劑有效催化乙炔高效選擇性加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