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出現螞蚱鷹,15分鐘能捕10隻螞蚱,還會銜著獵物送雌鳥吃

2021-01-08 雪靈谷動物地理

秦嶺的風景,猶如一幅畫卷,雲霧繚繞,山幽谷靜,還能看到鷹擊長空的精彩畫面。喜歡觀鳥的朋友在林緣地帶,發現一隻螞蚱鷹站在樹枝上梳理羽毛,外表嬌小呆萌,但萌中帶兇,眼神銳利,沒一會兒就迅速飛出去捕食了。

螞蚱鷹又叫青條子,中文學名叫燕隼,體型比獵隼小,屬於小型猛禽,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喜歡生活在有稀疏樹木的開闊平原、曠野,分布較為廣泛,幾乎遍及全國各地,飛行速度特別快,稍不留神,就算它從你眼前飛過都難以發現。

01黑眼圈白領帶,腳爪細長但握力強

在猛禽界,螞蚱鷹是小個子,體長約28-35釐米,體重約120-294克。很多鳥友對螞蚱鷹的第一印象是呆萌,圓平頭,大眼睛,眼睛外一圈黑色,還眼神到脖子兩側,跟長了兩撇「八字鬍須」似的。

當它站在樹上時,怎麼看怎麼萌,而且機靈可愛!這時候可以仔細觀察螞蚱鷹,它的嘴是典型的「猛禽嘴」,呈彎鉤狀,短而強壯。鳥喙基部有圓形鼻孔,鼻孔中間有一個小錐體。

螞蚱鷹的雙腳較為纖細,但是爪子鋒利、靈活,而且握力很強。便於在空中抓獲飛行中的小鳥與昆蟲。

上體羽毛是暗藍灰色的,白色的腹部遍布斑紋,脖子上有白色領斑,仿佛繫著白領帶。尾羽較長,在飛行中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當它飛起來時,可以看到翅膀狹長而尖,像鐮刀一樣,翼下為白色帶有橫斑。

其實,螞蚱鷹是個呆萌與兇猛兼具的猛禽,與體型最小的猛禽白腿小隼有得一拼!

02空中飛速伸出利爪,一把將獵物抓住,邊飛邊吃

憑著快如閃電的飛行速度,以及靈活的身手,螞蚱鷹也闖出了名堂來,被稱為「呆萌獵手」、「空中捕獵大師」。

只見螞蚱鷹從樹枝上起飛,眨眼間已經很遠,在半空中時而直線前進,時而呈弧線飛行,時而短暫停歇,鼓動漂亮的雙翅,姿勢也多變,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在秀自己的花式飛行技巧呢,其實它在捕食。

螞蚱鷹的捕獵方式很簡單,可以一個字概括,那就是「抓」!它會在空中直接追獵物,追上去了直接伸出利爪,一把將獵物抓住。靈活的爪子,不僅能抓住雨燕等鳥類,還能抓到小體積的昆蟲,看上去靈巧而不費勁。

抓住了獵物,就直接開吃了,爪子抓住食物,鳥喙夠到爪子邊啄食,整個身體彎成了「C」型。翅膀張開在空中短暫懸停,一邊飛行一邊吃,悠閒自在,嘴邊沾著羽毛也毫不在乎,繼續吃的倍兒香。

其實,螞蚱鷹時刻注意保持狀態,經常要整理羽毛。停在樹枝上休息間隙,它都會梳理羽毛,彎鉤狀的小短嘴,一下下地梳理著胸前的羽毛,然後是翅羽,還會扭頭到身後去整理尾羽。

03梳理羽毛保持狀態,8分鐘捕到5隻螞蚱

螞蚱鷹一般在黃昏時去捕食,晚上也會出動。螞蚱鷹捕食麻雀、山雀等小鳥,偶爾捕捉蝙蝠,更多時候捕食蜻蜓、金龜子、螞蚱等昆蟲,畢竟捕食鳥類的難度比較大。

雨燕是飛行速度極快的鳥類,與螞蚱鷹一樣,常在空中捕食昆蟲類食物,然而雨燕也是螞蚱鷹的捕食對象。如果被螞蚱鷹追上,也只能淪為它的食物。

一位鳥類學家對螞蚱鷹的一次觀察中發現,螞蚱鷹的捕食螞蚱的成功率非常之高,一隻螞蚱鷹在8分鐘內抓獲了5隻螞蚱。

說真的,螞蚱鷹在捕獵這件事上雖然很厲害,但不能驕傲自滿啊,它也是有短板的,如果追雨燕時,人家機靈點飛到樹林裡,它的「花式飛行法」與「利爪抓捕法」就沒法施展了。

因為螞蚱鷹擅長在開闊原野上飛行捕獵,卻不擅長在樹林裡追蹤獵物,就算追上了也難以抓到,乾脆放棄。

04銜獵物向雌鳥求偶,還會點頭鞠躬

在人類世界裡,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在猛禽界,再厲害的角色,在對雌鳥求偶時也會露出溫柔多情的一面,仿佛變了個樣。

初夏季節,雄性螞蚱鷹在向雌性求偶時,十分注重儀式感!它會先去捕獵,捕到一般的昆蟲就自己吃掉,只有捕到滿意的獵物了,才會去找雌鳥。

在樹幹上,雄鳥邁著纖細的雙腿,一步步走向雌鳥,那姿態仿佛在踩高蹺似的。一邊走著,還一邊點頭,走近了,將獵物交給雌鳥。

雌鳥接受了雄鳥的獵物,兩隻鳥兒還會做出鞠躬一樣的動作,應該是在「拜堂成親」了,完成了重要的儀式。之後,雙雙飛向空中,一邊鳴叫,一邊飛舞。

恩恩愛愛的螞蚱鷹會在樹洞或者巖洞裡安家,而且有點懶,大多時候它們自己不營巢,就直接佔用了烏鴉和喜鵲的棄巢。

一窩產卵3枚左右,雌鳥承擔了主要的孵卵工作,但雄鳥有時候也會幫忙,讓雌鳥也可以出窩活動活動筋骨。經過近30天的努力孵化,幼鳥終於出殼了!

窩裡一下子熱鬧起來,3隻小傢伙毛茸茸的,在鳥爸鳥媽的餵養下,一天一個樣,很快就長大。

05結語

總而言之,螞蚱鷹就是個又小又萌又猛的鳥,看著很可愛,捕獵時卻很兇猛,面對伴侶時又很溫柔,而且注重儀式感!想見到螞蚱鷹也許不難,但想認真觀察它挺難的,因為它飛得太快了!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國家動物博物館、北京科普之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活科學網

相關焦點

  • 秦嶺出現螞蚱鷹,黑眼圈白領帶,銜獵物向雌鳥求偶,還會點頭鞠躬
    螞蚱鷹的捕獵方式很簡單,可以一個字概括,那就是「抓」!它會在空中直接追獵物,追上去了直接伸出利爪,一把將獵物抓住。靈活的爪子,不僅能抓住雨燕等鳥類,還能抓到小體積的昆蟲,看上去靈巧而不費勁。抓住了獵物,就直接開吃了,爪子抓住食物,鳥喙夠到爪子邊啄食,整個身體彎成了「C」型。翅膀張開在空中短暫懸停,一邊飛行一邊吃,悠閒自在,嘴邊沾著羽毛也毫不在乎,繼續吃的倍兒香。
  • 大別山現灰臉猛禽,雄鳥捕到野兔交給雌鳥,餵飽3隻幼鳥自己才吃
    只要能捕到的獵物,它們幾乎什麼都吃,有毒也不怕,簡直是五毒不侵啊。一般昆蟲類很容易就能捕到,鼠類與蜈蚣也不難,難的是捕到野兔,運氣好的時候,就能捕到野兔來打打牙祭,品嘗不同的滋味。在捕食這件事上,灰臉鵟鷹有時候會積極主動出擊,貼近地面飛行搜尋著獵物;有時候又採取保守窺探的方式,安靜地站在樹上,看到有野兔出現,就猛然出擊,俯衝下去捕野兔。只要被盯上的獵物,幾乎百發百中,捕獵成功率很高,但也有時候運氣差,蹲守半天也沒見到獵物。
  • 大別山現灰臉猛禽,雄鳥捕到野兔交給雌鳥,餵飽3隻幼鳥自己才吃
    只要能捕到的獵物,它們幾乎什麼都吃,有毒也不怕,簡直是五毒不侵啊。 一般昆蟲類很容易就能捕到,鼠類與蜈蚣也不難,難的是捕到野兔,運氣好的時候,就能捕到野兔來打打牙祭,品嘗不同的滋味。
  • 婺源出現世上最小猛禽,長著熊貓臉和鷹鉤嘴,連伯勞鳥都敢吃
    所以,這隻小如麻雀的白腿小隼,擁有呆萌的「熊貓臉」,以及鋒利的「鷹鉤嘴」。它的頭上與背上都是黑色的,頰部、頦部、喉部和整個下體為白色,就連雙腿也是長著蓬鬆的白色羽毛。當它安靜地站在樹幹上,只見一隻只毛茸茸的小鳥,萌萌噠!當它展翅飛翔時,可以看到黑色的翅膀與尾巴上,遍布白色的斑點,特別美麗。當它捕食時,呆萌的外表,透露出兇猛的的表情。
  • 雲南丙中洛發現森林霸主,利爪可刺穿獵物頭骨,連小熊貓都能拿下
    02連小熊貓都能拿下,抓到鳥類拔了毛再吃據相關數據顯示,鹰鵰連5公斤左右的小熊貓,都捕過;還有同樣5公斤左右的貉也照樣能拿下。對付鳥類獵物,鹰鵰會展開翅膀在林中快速飛行追逐,然後用長腿與利爪攔截飛鳥。通常獲得食物,鹰鵰就算餓了也不會急著吃,而是警惕地觀察四周,以防同類趁它不備來搶吃的。
  • 中印邊境出現黑䴉:頭上一抹紅,背上一抹白,雄鳥送好吃的給雌鳥
    進食講究葷腥搭配,吃了肉,還會吃點素菜解解膩。黑䴉會出現在農田裡,啄食成熟的農作物。據研究者觀察,黑䴉常去收割後的稻田覓食。找東西吃時,也是不緊不慢的節奏,它總是緩慢地走著,兩條細長腿踩入水中,不時將嘴插入水中探索食物,並啄食。細長的腿與細長的嘴巴,很適合在泥濘的溼地、沼澤裡行走,找到並啄食隱藏在水下的小魚小蝦。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每天都會送食物
    冠斑犀鳥對待愛情忠貞不渝,而其奇特的繁殖習性更是讓當地人稱它為「愛情鳥」,因為一旦雌鳥產卵,雄鳥就會化身為模範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雌鳥,這事讓人類都自嘆不如。冠斑犀鳥喜歡把巢穴搭在比較高的石洞或樹洞中,巢中會鋪上樹葉、雜草、羽毛等較鬆軟的東西。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天天送食物
    冠斑犀鳥對待愛情忠貞不渝,而其奇特的繁殖習性更是讓當地人稱它為「愛情鳥」,因為一旦雌鳥產卵,雄鳥就會化身為模範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雌鳥,這事讓人類都自嘆不如。冠斑犀鳥喜歡把巢穴搭在比較高的石洞或樹洞中,巢中會鋪上樹葉、雜草、羽毛等較鬆軟的東西。在四到六月,雌鳥就會產下兩三枚卵,孵卵的工作由雌鳥全權負責,而孵化期大概需要31天。
  • 每日三分鐘 蛐蛐?蟈蟈?螞蚱?油葫蘆?
    臉盲不只局限於人臉,同樣還包括昆蟲!蟈蟈、螞蚱、蛐蛐這幾種你都清楚嗎?
  • 「禁野令」出臺後 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
    郝學娟 攝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養殖戶渴盼出禁食昆蟲名單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郝學娟)山東省濟南市多個村莊的農戶把養螞蚱當成「致富經」,通過養螞蚱脫貧致富。然而,自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陷入兩難境地,今後是否還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明確說法。
  • 崑崙山現海東青攻擊野兔,雌鳥進洞將獵物趕出,雄鳥等在洞外捕殺
    他還拿出其理由:在崑崙山只有海東青捕捉獵物時,雄鳥和雌鳥配合得如此完美。先讓雌鳥飛進獵物棲息的洞穴中,將其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動物學家卻這樣說,崑崙山西段的確有海東青出現的記錄,但僅僅根據買汗買提的描述,還不能肯定他看到的就是海東青。筆者也翻閱了相關資料:近年來,國內海東青幾乎絕跡,有記錄的,也只在黑龍江省洪河自然保護區發現過海東青的蹤跡。
  • 瀕危黑䴉:頭上一抹紅,背上一抹白,雄鳥會送好吃的給雌鳥
    進食講究葷腥搭配,吃了肉,還會吃點素菜解解膩。黑䴉會出現在農田裡,啄食成熟的農作物。據研究者觀察,黑䴉常去收割後的稻田覓食。找東西吃時,也是不緊不慢的節奏,它總是緩慢地走著,兩條細長腿踩入水中,不時將嘴插入水中探索食物,並啄食。細長的腿與細長的嘴巴,很適合在泥濘的溼地、沼澤裡行走,找到並啄食隱藏在水下的小魚小蝦。
  •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一口能吞下多大的獵物
    -15/09:39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視頻網站上,有關蛇吞食獵物的視頻搜索量最高,這似乎表明了人類對恐怖和噁心場景的獵奇心理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然而,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集體「慌了神」,今後還能不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如今,大棚內新一茬的螞蚱即將出棚,數千萬隻螞蚱正面臨「賣不了、放不得」的窘境。小螞蚱曾蹦躂出「致富路」50歲的村民陳善亮飼養了350多萬隻「東亞飛蝗」5月4日,在章丘區黃河鎮賈姑庵村北頭田間,數十個白色薄膜溫棚密密麻麻地排在一起,外觀看上去跟蔬菜大棚差不多,棚裡的卻是農作物的天敵——350多萬隻螞蚱。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螞蚱的營養價值有多大為何如此饞人
    ,必須即刻送醫。醫生提醒:食用昆蟲需慎重澎湃新聞從患者處了解到,當晚席間幾位朋友都有食用油炸蚱蜢,都沒有出現類似症狀。萬先生很困惑,自己40多歲,身體很棒,平時也不是過敏體質,飲食也沒有忌口,怎麼會吃了一口螞蚱,就出現這種情況呢?接診的急診科潘慧醫生解釋,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常見食物為牛奶、黃豆、花生、蛋、魚以及甲殼類、海鮮等。
  • 青海發現1隻雪豹,剛捕到巖羊就被6頭狼盯上,只好放棄獵物逃走
    可以說,幾乎沒有動物能逃脫它的「雪掌」,山上各種動物,比如巖羊、北山羊、捻角山羊、盤羊等,都是它的口中的菜。但事實上,雪豹在野外還有一個相對棘手的對手,那當然就是野狼。在西藏與青海的高寒地帶,為了爭奪獵物,狼群與雪豹經常會發生激烈的爭鬥。因為在高原上,巖羊、山羊等大型食草動物跑得快,狼很難捕食到它們,狼很多時候也靠從雪豹嘴中奪食。
  • 小夥養貓頭鷹做寵物,它捕到的獵物讓主人失聲大叫
    答:只需要關注小莉幫忙即可!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貓頭鷹是一種常見的鳥類,但它的叫聲太難聽,在國內很不受歡迎,而且經常被當成災難即將來臨的預兆,幾乎是人見人煩。但大多數外國人卻很喜歡貓頭鷹,這種鳥類看起來又笨又可愛,非常受外國人歡迎。
  • 蝗蟲災害來了,它和螞蚱一樣嗎,能吃嗎?
    可是蝗蟲和螞蚱是兩種不同的物種,你可以把他們看成是表兄弟。而且蝗災的蝗蟲能不能吃,還沒有任何科學的肯定。估計蝗蟲聽到國人等著它們來開餐,嚇得掉頭就跑了呢。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吃螞蚱吧。說到吃螞蚱,最瘋狂的還得數雲南地區的同胞們了。據說在雲南還有一個「吃蟲節「,民間也叫」捉螞蚱節「。但不同於平時的食用昆蟲食品,捉螞蚱節的吃蟲有很大的成分是在消除害蟲。
  • 一男子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
    10日,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趙福財接診此患者時,患者的血壓72/43mmHg、神志不清、呼吸急促、顏面及口唇水腫、全身見大片紅色蕁麻疹,情況非常危急,結合患者的症狀初步診斷患者為過敏性休克。在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魏傳義的指揮下,立即啟動過敏性休克的救治應急預案,多名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