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窩蚊子,二戰英國德哈維蘭DH.98蚊式飛機的主要型號

2021-01-08 老槍與戰線

這篇是應讀者要求寫的。一位讀者和我私聊說能不能寫個蚊式機的介紹,我說您這個題目可就太大啦。這種飛機人隨便寫個N厚的書呢,你要我個搞自媒體的從何下手?要不我給您拉下型號?他說中,那咱們就拉型號吧。

當然開篇前咱們還是要扯點基本的。DH.98蚊式是二戰英國三大名機之一,蘭開斯特、噴火,然後就是它。因為主要是木結構,所以被稱為木頭奇蹟,整架飛機的金屬結構件只有130千克。在我看來這飛機就是個怪物,二戰前一度流行「比戰鬥機還快」的轟炸機這個概念,不少飛機也是按這個目標設計,但真正在戰爭中實現了的也就是蚊式(德國Ar 234閃電戰噴氣轟炸機也能算,但出來太晚也太不成熟)。

蚊式的概念最早是1937年提出來的,當時德哈維蘭紙面計算認為他們能造一種比噴火還快的轟炸機,另外如果戰爭爆發鋼和鋁屬於戰略物資會出現短缺,所以這架飛機是全木結構,有利於戰時生產。而此前他們開發過DH.88競速機和DH.91郵政機兩種木結構飛機,對此有經驗。

德哈維蘭的設計比戰鬥機快那是有前提的,一是飛機完全無防禦武器,二是只用雙人機組。英國空軍對此難以接受,提出了諸多修改意見,比如增加乘員、增加防禦機槍、增加炮塔、增加遙控炮塔等等。德哈維蘭始終頂住壓力不鬆口,除了在原型機上曾經安裝過一個炮塔外不肯接受任何額外要求。也虧得如此,最後蚊式終於成為一代名機。同期的很多飛機,比如Ju 88、布倫海姆、圖-2在原型機階段都可以和戰鬥機拼拼速度,按照空軍的「實戰經驗」修修補補之後,最後都是被戰鬥機咬著屁股打的命。

蚊式的正式設計要到1939年戰爭爆發後才開始,但英國空軍始終在轟炸機的配置上磨嘰。他們認為無武裝飛機拿來偵察是可以的,後來又認為可以改裝為重火力防空戰鬥機,所以蚊式的最初三架原型機是轟炸、偵察、戰鬥型並舉,並且最早投產裝備的是偵察型和戰鬥型。

存世的蚊式首架原型機

因為英倫空戰的影響,40年末才開始建造蚊式原型機。試飛期間很快就開始隨便超伴飛的噴火MK II,能超噴火那麼遇見德國主力戰鬥機也就不在話下。1941年下半年,各型蚊式開始大量生產裝備部隊。

大概在43年的時候,蚊式終於把德國人炸得受不了了。當時蚊式轟炸型和戰鬥轟炸型經常搞單機或者小機群突襲,德國戰鬥機拿這種戰術相當沒辦法。為什麼呢?太快了,抓不住。蚊式這個飛機氣動極好,滿載4000磅炸彈時候時速只下降10英裡,還不如表面處理不好下降得多(蚊式夜戰型早期使用表面粗糙的黑色啞光漆,結果時速下降20多英裡,後來都改成罩光漆了)。德國人的唯一辦法就是用Bf 109 AS(發動機加大增壓器尺寸的改型,可以爬到比較高的空域),如果能預先爬升到蚊式飛行路線前的高空,那麼能在俯衝時抓住它。不過蚊式的探測距離本來就短,速度又快,所以這招也玄。

老這樣也不行,所以赫爾曼·戈林打算重視這個問題,從東線調人調飛機回來成立兩支專業滅蚊部隊,25戰鬥機聯隊和50戰鬥機聯隊。他想好了就把阿道夫·加蘭德找來,戰鬥機總監嘛。你覺得加蘭德這嘴裡能出什麼好話?大概就是你整那些沒用的幹啥?除了Bf 109 AS你還能咋的?

你說戈林不知道只能用109 AS?他找你來是聽這個嗎?不過戈林還是問他那依你意思該咋辦呢?加蘭德的意思就是讓他炸,不管了,集中兵力打蘭開斯特,打垮蘭開斯特不就完了嗎?把戈林氣的啊。要換個飛機可能就真不管了,但蚊式不行啊。轟炸型4000磅炸彈,跟個B-17差不多了,戰鬥轟炸型也是2000磅,這個噸位扔下來就是絕對的房倒屋塌,這不是騷擾這就是正經轟炸。加蘭德可以不管,戈林敢放著不管嗎?還真改名叫邁耶了咋的?

所以說呢,這個阿道夫·加蘭德在我看來就是個噴子槓精類的人物。戰後他是把自己洗的白白的,但換位而處,假設你有這麼個下屬或者這麼個同事,你能待見他嗎?

夜間也成了蚊式的天下,還是同樣的問題,太高太快追不上,直到德國戰敗都沒有有效的克制手段。咱們中文網絡裡一直吹He 219夜梟,去年我本來打算給它寫個長的,資料收集一堆,越看越三觀顛覆。我們叫它蚊子殺手,德國夜間戰鬥機部隊叫它蚊子飼料。III/NJG1寧可飛老式的Bf 110都不肯飛這玩意兒,嶄新的He 219叫他們扔機場野地裡放到報廢為止。為啥?這種飛機是所有德國夜間戰鬥機裡遇見蚊式夜間戰鬥型時生存力最低的機種,大家還要求活命呢。

後來我一看這不能寫,寫了找挨罵呢,咱得寫大家喜聞樂見的。今天我寫蚊式,順嘴扯幾句,誰看了不舒服,就當我說段子好了。不過我提醒一點啊,不需要看更多外來資料,中文網絡裡找找He 219型號介紹。He 219A-6是什麼型?反蚊式型。好嘛,為克制蚊式研製的夜間戰鬥機的改進型叫反蚊式型?那麼敢問一句,這基本型到底實現了設計目的沒有?

當然了,戰爭快結束的時候Me 262夜戰型出來了,這個是比蚊子更快沒得說。不過又存在一個航程和探測的問題,你發現不了光速度快也不行啊。這種飛機出來太晚,可確認戰例很少,滅蚊效果目前只能說存疑吧。

戰爭後期的新威脅

蚊式一共生產了7781架,41年打到45年損失600多架,英國轟炸機司令部損失率最低的機種。

好了,閒話扯完,咱們還是拉型號。

偵察型

PR Mk I。這是最初的量產型照相偵察機,一共10架外加一架原型機,最高時速615千米/小時,航程4040千米。1941年9月17日,蚊式PR Mk I第一次戰鬥出擊,在7000米高度甩開了3架Bf 109的追擊。

PR Mk IV。1942年4月由轟炸型B Mk IV改造而來,一共改造了30架。

PR Mk VIII。一個過渡型號,同樣由B Mk IV改造而來,是第一種安裝兩級雙速增壓發動機的蚊子。該機於42年10月20日首飛,在20000英尺時速達到702千米/小時,只有5架。

PR Mk IX。設計基於B Mk IX,43年4月首飛,生產了90架。

PR MK IX存世機

PR Mk XVI。這個型號帶加壓座艙,最大時速668千米/小時,升限11700米,航程4540千米,一共生產了435架。

PR MK XVI

PR Mk 32。高空遠程偵察型,由PR Mk XVI改裝而來,加長了主翼。1944年8月首飛,只改造了5架。PR Mk 32和其後的PR Mk 34是基於德國Me 262噴氣戰鬥機頻繁出現後蚊式喪失速度優勢而轉向高空發展的型號。

PR Mk 34。高空超遠程偵察型,拆除了油箱和駕駛艙防護裝甲,炸彈艙凸出以容納大型油箱,機翼下攜帶副油箱時航程為5800千米,該機在30000英尺高度時速為684千米/小時。改進型PR Mk 34A於1945年8月首飛,是蚊式最後的量產偵察型,這兩種型號一共生產了181架。

PR MK 35。戰後用B MK 35改裝的偵察型,數量不詳。

轟炸型

B Mk IV。最初的10架B Mk IV是用PR Mk I的訂單改裝的,於1941年9月8日首飛,這批飛機載彈量為2000磅,被稱為系列1。此後從轟炸機原型機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型號載彈量增加到4000磅,被稱為系列2,共生產了273架。B Mk IV的最大速度是610千米/小時。

B MK IV系列2

B Mk V。高空轟炸型試驗機,只有1架原型機,機翼強化,有掛裝副油箱和翼下彈架的能力。

B Mk VII。基於B Mk V的設計,在加拿大生產也僅在加拿大使用。共生產了25架,後來6架被移交美國陸軍航空兵。

B Mk IX。最大時速657千米/小時,共生產了54架(不同來源說法有出入)。該機型創造了盟軍轟炸機戰鬥出擊紀錄,LR503號在戰爭中出動213次。但該機在歐洲戰爭結束兩天後兜售勝利債券時墜毀,兩名機組人員殉職。

B MK XVI。高空轟炸型,安裝了增壓座艙和改進的電子設備,最大速度為657/小時。這個機型共生產了402架。

B MK XVI

B Mk XX。加拿大生產的B Mk IV第2系列,但是換裝了美國佩卡德公司生產的更新型號梅林發動機,共生產了245架。

B Mk 25。B Mk XX換裝梅林225發動機後的命名。

B Mk 35。最後量產的轟炸型,時速679千米/小時。共生產了274架,其中100架是1946年交付的。戰後一些該型機被改裝為PR MK 35偵察型或TT MK 35拖靶型。

B MK 35

戰鬥型

F MK II。蚊式的晝間戰鬥型只有F MK II一種,在機頭安裝4挺.303機槍,機腹4門20毫米炮,這也是大多數夜間戰鬥型和戰鬥轟炸型的常用配置。蚊式戰鬥型原型機於1941年5月15日完成,但很快需求轉向更為迫切的NF MK II生產。蚊式戰鬥型的前部彈艙用來容納機炮炮身部分,後部彈艙空間其實仍可利用,因此43年後開始生產戰鬥轟炸型,在後部彈艙攜帶炸彈。

F MK II

1942年曾試圖開發一種高空戰鬥型以獵殺德國容克斯Ju 86P高空偵察機,但因為Ju 86P數量極少,不久後威脅自動消失,開發隨之中止。

F MK II產量不詳,估計不會很大,並且似乎沒有和NF MK II嚴格區分。

夜間戰鬥型

NF MK II。1940年英國空軍決定在蚊式戰鬥型基礎上開發帶炮塔的夜間戰鬥型,以作為格羅斯特公司設計的後補。NF MK II於1942年1月交付,沒有安裝炮塔,保持了蚊式一貫的優良性能。該機安裝了AI Mk IV米波雷達,機頭設置發射天線,接收天線設在外翼下方。該機一共生產了466架。

NF MK II機頭採用八木天線

當時為了掩蓋機載雷達的秘密,對外都是宣稱夜間戰鬥機飛行員靠吃胡蘿蔔獲得夜視能力。當1942年末該機進入義大利上空作戰時,為防止洩密拆除了雷達設備,此時稱為NF MK II(Special),也有的資料直接稱之為F MK II。

NF MK XII。用NF MK II機體改裝AI Mk VIII雷達的型號,共改裝97架。

NF MK XIII。使用FB Mk VI戰鬥轟炸型改裝的夜間戰鬥型,這個機型使用了帶天線罩的釐米波雷達,因此取消了4挺機頭機槍,共生產270架。

NF MK XIII有兩種不同的機頭雷達天線罩

NF Mk XV。延長主翼的高空夜間戰鬥型,在B Mk IV基礎上改裝,一共只有4架。該機同樣安裝了機頭雷達罩,但將4挺機槍移到了機頭下方炮艙內。

NF Mk XVII。在老式NF MK II機體上安裝英國AI.X(美國SCR-720)雷達的型號,共改造99架。

NF Mk XIX。NF MK XIII的發展型,安裝英國AI.X(美國SCR-720)雷達,共生產220架。

NF Mk 30。二戰中生產的最後一種夜間戰鬥型,該機主要強化了高空性能,在26500英尺高度最大時速為682千米/小時,共生產了526架。

NF MK 30存世機

此外還有NF Mk X、NF Mk XIV、NF Mk 31三個沒有投產的型號。

戰後開發了NF Mk 36和NF Mk 38兩個型號,產量分別是266架和101架。其中NF Mk 38由於存在穩定性問題,最終沒有進入英國空軍服役,只是轉賣給南斯拉夫60架。

戰鬥轟炸型

FB Mk VI。因為優先生產夜間戰鬥型的緣故,戰鬥轟炸型要到1942年6月1日才首飛。這種飛機的機翼進行了加固,可在翼下掛載兩枚500磅炸彈或者8發火箭,機身後部彈艙還可以裝兩枚500磅炸彈。相對而言戰鬥轟炸型的最高航速要低一些,不同高度上平飛速度大致都在600千米/小時左右。FB Mk VI共生產了2298架,幾乎佔蚊式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FB MK VI

1943年至1944年間,英國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和海岸防衛司令部的蚊式戰鬥轟炸機白晝頻繁在法國沿海和內陸出沒,在地面火力和德國戰鬥機的打擊下損失較重。戰鬥轟炸型的損失大致佔蚊式機總戰損的二分之一左右。

蚊式機的原始設計畢竟是轟炸機底子,因此與正規戰鬥機相比,蚊式戰鬥轟炸型的承受過載能力比較低。也就是說它是沒法和德國單發戰鬥機打狗鬥的。蚊式戰鬥轟炸機只能打突襲,要麼H&R,要麼B&Z,你要它T&B倒是強人所難。因為活動範圍都是中低空,蚊式戰鬥轟炸型和德國單發戰鬥機遭遇機會很多。我知道最佳的一個戰例是一架蚊式單機一次擊落兩架Fw 190,更高比例好像也沒打出來過,當然也可能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對德國雙發的Bf 110,蚊式是全方位壓制,兵力相等的小編隊遭遇,蚊子無損吃光梅塞施密特的事也發生過。

FB Mk XVIII。FB Mk XVIII拆除了20毫米火炮,改為1門莫林斯6磅炮(57毫米),另外保留了2到4挺機槍為主炮修正彈道。安裝6磅炮的目的是打潛艇,隨便能把耐壓殼打個對穿。這門炮備彈25發,有自動裝彈機,可以打單發也可以連射,作為航炮相當完善。

不過火炮系統全重達720千克,為了和U艇特別是強化防空的U-Flak對射,又安裝了410千克裝甲,因此這種飛機比較笨。而試飛發現火炮對穩定性特別是橫向受力比較敏感,飛機在進攻時必須很小心的長時間穩定俯衝,在對方防空火力下比較危險。所以只造了18架,包括一架改裝的原型機。

FB MK XVIII

FB Mk XVIII用火炮擊沉擊毀潛艇各一艘,還有若干水面艦戰果,此外使用火箭擊沉了5艘潛艇。值得一提的是莫林斯炮居然有一個對空戰果,1944年3月10日,一些FB Mk XVIII在4架FB Mk VI掩護下攻擊德國水面艦,和10架掩護的Ju 88遭遇,擊落了其中3架。託尼·菲利普斯的蚊式用6磅炮四次命中一架Ju 88,其中一炮直接打掉了一個發動機。

FB Mk 26。FB Mk VI發展型,由加拿大生產。

存世FB MK 26

FB Mk 40。FB Mk VI發展型,由澳大利亞生產。

教練型

T MK III。基於F MK II的雙座教練型,無武裝,採用雙重操縱系統,共生產約348架。

T Mk 22。加拿大生產的T MK III。

T MK 27。加拿大生產型,換裝佩卡德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其他無變化。

T MK 29。加拿大生產型,基於FB MK 26改造。

T Mk 43。澳大利亞生產的T MK III。

魚雷攻擊型

蚊式魚雷攻擊型就是此前我們介紹過的海蚊艦載轟炸機,雖然1944年原型機就進行了著艦試驗,但直到45年10月才正式生產。

TR Mk 33。該機是從FB Mk VI發展而來,裝備全套著艦設備和可摺疊機翼,起落架以油氣緩衝代替橡膠,安裝AN/APS-6雷達。共生產了50架。

TR MK 33

TR Mk 37。改用ASV Mk XIII雷達,只生產了6架。

拖靶型

TT Mk 35。使用B MK 35轟炸型改裝的拖靶機,1963年退役,是英國空軍最後的蚊式。

存世TT MK 35

TT MK 39。使用B Mk XVI轟炸型改裝的拖靶機,除空軍外,英國海軍也使用這種飛機。

TT 6。為比利時空軍改造的FB Mk VI,只有兩架。

客貨運輸型

1943年起英國海外航空在蘇格蘭盧赫斯基地和瑞典斯德哥爾摩之間投入蚊式機航班。這種飛機是FB Mk VI簡單改造而來,在彈艙中可容納貨物或者一名乘客。蚊式機一般將反德宣傳品和秘密人員送往瑞典,返航時則攜帶滾珠軸承,可能有超過三架蚊式被投入這條航線。

蚊式運輸機運輸的最有名的貨物可能是著名物理學家玻爾,此人後來在曼哈頓工程中起到重大作用。據說因為玻爾頭太大,氧氣面罩不合適,飛入高空他就因缺氧昏死過去了。還有個說法稱玻爾過於重要,飛行員得到指示如果被德國戰鬥機攔截,就把玻爾像炸彈一樣扔出去,不過好在他是在蚊式上。

扔出去,就……了

戰後德哈維蘭又開發了全木質的大黃蜂戰鬥機,不過這種飛機似乎主要是為了彌補蚊式戰鬥機空戰中不能狗鬥的遺憾,一般都不把它看作蚊式的後繼機。

真正繼承了蚊式衣缽的是英國電氣的坎培拉轟炸機,這種飛機在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

相關焦點

  • 德哈維蘭蚊式,木製的傳奇轟炸機
    不過,接下來要講的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飛機——"蚊"式,卻有違背技術發展潮流之嫌,全機身結構居然均使用木材!上世紀30年代後期,歐洲大陸的戰爭氣息日漸濃厚,英國的各大航空工廠開始了備戰工作。鑑於英國的航空鋁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況且自身儲備又嚴重不足,於是大名鼎鼎的德哈維蘭工廠向英國空軍推出了全木製飛機D.H.98"蚊"式的方案,以便利用低廉且易得的木材來代替昂貴的鋁合金。
  • 木製的傳奇——德哈維蘭「蚊式」戰鬥轟炸機
    「蚊式」是二戰中為數不多的木質飛機之一,被譽為「木頭奇蹟」。「蚊式」在突破了官僚主義的重重阻礙後才得以進入皇家空軍服役,最終繁衍出十幾種型號數千架飛機的大家族,為二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1943年1月31日,當天上午戈林準備在柏林的閱兵式上講演。早上,英國第105中隊的「蚊」式從柏林上空編隊飛過,閱兵式不得不取消。
  • DH98蚊式(Mosquito)
    德.哈維蘭公司的DH98「蚊」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首先,「蚊」式是一架全木質的飛機;其次,「蚊」式是1939年到1945年間世界雙發軍用飛機中用途最廣泛的飛機,只有德國的JU-88能夠與之匹敵。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第一篇就從岸基戰鬥機開始,都是英國空軍裝備過的型號。也許會有脫漏,但不會多,如果某些你知道的飛機沒有出現,不要著急,多半會在艦載戰鬥機和攻擊、轟炸機部分冒出來。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 1、超級馬林怨恨
  • 優雅的「蚊子」,木質的空中傳奇——英國「蚊」式戰鬥轟炸機
    在斯德哥爾摩郊外一個早已廢棄不用的跑道上,一架偷偷摸摸飛來的蚊式在等著他。隨機而來的一位英國女郎告訴他:如果這架沒有武裝的飛機受到德國人的攻擊,玻爾就會被像扔一枚炸彈一樣扔進波濤洶湧的大海,因為他不能再回到德國人手中!於是這位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被裝在了蚊式飛機的彈艙內飛入夜空,高空中玻爾一度陷入缺氧,但他仍靠著過人的毅力堅持到了飛機降落。
  • 折翼中國的二戰著名戰機:英國蚊式戰機在中國內戰戰場
    ,而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製的蚊式戰鬥轟炸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該機主要執行對地攻擊轟炸以及偵察任務,擁有眾多亞型,並根據不同任務類型安裝不同機槍、機炮以及炸彈等武器設備。由於蚊式戰機速度快,抗打擊能力強,綜合飛行性能出色,能執行多種任務,而採用了全木質機體結構,更是能節約寶貴的金屬資源,因此大受盟軍歡迎,其各型蚊式戰機的生產數量達到了7781架,為二戰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戰功。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三部分:攻擊機與轟炸機
    1948年艦隊航空兵790中隊的海蚊海蚊在介紹二戰英國艦載機的時候已提到過,這種飛機性能相當優越,但在二戰結束前幾乎無法獲得生產機會。作為替代英國空軍寧願派出一中隊改裝的蚊式上航母替它執行任務。標準反艦配置的海蚊海蚊比常規蚊式輕了1.5噸,這使其單發安全性和機動性都非常好,火力為四門西斯潘諾20炮,可掛裝一條18吋魚雷和兩個50加侖副油箱,或者4枚500磅炸彈。
  • 二戰木質輕型轟炸機---英國「蚊式」偵察轟炸機
    蚊式轟炸機,是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二戰爆發之初設計製造的木質輕型轟炸機,被視為英國航空史上的創新之作,也是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木質軍用飛機之一
  • 航空製造的「木頭奇蹟」——英國蚊式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蚊」式轟炸機創造了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率的最佳記錄。」蚊」式飛機是英國人的驕傲,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代名機。「蚊」式雖然被稱為轟炸機,但實際上是一架典型的多用途飛機,戰鬥、轟炸、偵查等任務都能獨力承擔,這主要得益於」蚊」式的高速,」蚊」式的最大速度比英國皇家空軍最優秀的「噴火」戰鬥機還要高,這使得」蚊
  • 木製飛機上戰場,創造最佳作戰生存記錄,被稱為「木頭奇蹟」
    不過,英國著名的蚊式戰鬥轟炸機全機身結構居然使用木材,它被視為英國航空史上的創新之作,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為數不多的木質軍用飛機之一,擁有「木頭奇蹟」的美譽。▲美國空軍博物館保存完好的蚊式轟炸機1930年代,英國為了研發高速轟炸機,德哈維蘭公司投入到DH.88機型項目的研究,該機型設計理念影響了蚊式轟炸機的很多設計。
  • 最具傳奇色彩的英國蚊式戰機,優雅的木製奇蹟,卻暗藏屠城的殘暴
    從螺旋槳式飛機到噴氣式飛機再到渦輪風扇發動機,從軍用走到民用運輸領域,只用半個多世紀就發展成熟並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木質奇蹟從資料來看二戰時期戰機追求防禦、承重能力材質都偏愛合金鋼鐵材質,而英國「蚊」式戰鬥機是個例外。機身大部分採用木質結構,主要擔任日間轟炸作用,夜間偵察戰鬥,有多種衍生機型。戰損率只有千分之六點三,創造出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率的最佳紀錄。
  • 老兵依然沒死,又來一些存世的二戰老飛機
    瑞典志願隊的飛機、人員、彈藥、配件和燃料都由瑞典方提供,是真正的自帶乾糧。當時他們發現了一件深可憂慮的事:鬥士的機槍子彈打穿蘇聯轟炸機油箱後無法引燃汽油,我想他們會不會是遇到了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型號。阿芙羅 蘭開斯特 B MK X。KB889號1944年在加拿大建造,當年下半年到達英國加入加拿大空軍428中隊。戰後該機返回加拿大繼續執行海上巡邏任務。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肯定聽說過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名言:一切會飛的東西都歸我管。其實任何國家的獨立空軍,對飛行器的管轄權都是出自本能的敏感,在英國也不例外。從1918年4月1日到1939年5月24日,英國海軍航空兵是不存在的,一切飛機和飛行員都屬於皇家空軍。
  • 木頭造的廉價飛機終成二戰英國皇家空軍神器,無視德軍雷達!
    在被德國空軍壓著打的黑暗時期,英國皇家空軍急需一種「臨時性」的解決方案,以此來應對德國空軍的襲擾。日軍神風突擊隊的思路給了英國人很大的啟發,他們也要製造這種便宜好用的飛機,因而,二戰期間聲名鵲起的「蚊式」轟炸機,誕生了!
  • 二戰時英國人用木頭造飛機,不但能隱身,還創下最快飛行紀錄
    後來隨著技術的成熟,現代雷達逐漸成型,英國人羅伯特·沃特森·瓦特於1935年發明了第一臺實用雷達,通過向飛機發射無線電波束,在接收由飛機反射回來的電波,在通過耗費的時間計算距離,就能準確地獲知飛機的位置。二戰爆發後,雷達廣泛應用於戰爭,它能探測110公裡以外的飛行目標。英國在本土布置了五臺大型雷達,在不列顛空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全世界十大著名飛機製造公司
    波音公司由四個主要的業務集團組成:波音民用飛機集團(主要生產民用運輸機)、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主要生產軍用飛機、飛彈以及運載火箭等產品)、波音金融公司(提供資產融資和租賃服務)、波音聯接公司(為飛機提供空中雙向網際網路及電視服務)。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二部分:海軍艦載戰鬥機
    好在還有海鷂這種特立獨行的機型,又在馬島戰爭中打出名聲,才算給最早發展航空母艦的英國海軍留下些許顏面。不過現在海鷂也沒了,英國航母上只能搭載外國進口的艦載戰鬥機了。最初英國空軍需求的是一種高空戰鬥機,並命名為憤怒,但隨著二戰結束,這個型號被空軍放棄。另一方面英國海軍需要新型戰鬥機替換陳舊、進口和不適用機型,艦載型海怒得到保留,但需求改為戰鬥轟炸機。作為末代螺旋槳戰鬥機,海怒性能比較出色。雖然機體和機翼源自暴風,但重量要輕很多。
  • 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式到底有多強?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在關係英國生死存亡的不列顛空戰中表現出色,成為挽救英國的大救星,那麼這款明星戰鬥機性能到底有多強?圖1: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噴火戰鬥機二戰時期的噴火式戰鬥機各項性能及其綜合指標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因為其造型精美,性能優異,也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
  • 二戰德國最拿得出手的戰機—Ju88轟炸機,又被稱為「萬金油」戰機
    在二戰出現很多有名的轟戰機,英國的木製「蚊」式轟炸機,美國的B-29轟戰機,蘇聯的圖-2轟炸機,然而在德國出現過一款「萬金油」轟炸機—JU88轟炸機。JU88轟炸機是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它最初設計是具備俯衝式能力的高速中型轟炸機,結果一不小心就變成多用途的作戰飛機,它使用的是雙活塞式引擎中型軍用機,它的最大速度能達到470KM/h。它是單翼布局,懸臂梯形上反下單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