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依然沒死,又來一些存世的二戰老飛機

2021-01-14 老槍與戰線

繼續我們的二戰老機之旅。

梅塞施密特 Bf 109目前存世機體多達60餘個,可謂數量驚人。但其中包括四類「外來者」。捷克斯洛伐克戰後的S-199和CS-199、西班牙戰後的HA-1109和HA-1112。特別是60年代退役的HA-1112存世量頗大,目前仍具有飛行能力的「Bf 109」絕大部分都是HA-1112改裝版。

當然我是不會拿這類雜碎糊弄大家的,這架3579號Bf 109E-3白14是寥寥幾架可飛行原品之一。該機最初按E-3標準建造,不久升級為E-4,服役於第二戰鬥機聯隊。1940年9月1日空戰中被噴火擊傷,在加萊迫降墜毀。其後改造為E-7型,服役於第五戰鬥機聯隊第4中隊,標誌改為白7,1942年8月2日在俄羅斯墜毀。1992年該機被回收並修復,目前在加拿大註冊。

梅塞施密特 Bf 109E-3。0790號可能是現存最早的一架Bf 109,該機於1938年以E-1標準建造,後來升級為E-3。這是唯一一架在西班牙內戰結束前加入禿鷹軍團的E-3型,內戰結束後就一直留在西班牙作為教練機使用。上世紀50年代,威利·梅塞施密特本人出面將這架飛機要回德國,目前存放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

梅塞施密特 Bf 109F-4 trop。31010號保存在約翰尼斯堡的南非國家軍事歷史博物館,塗裝為27戰鬥機聯隊1大隊白6號。這架飛機是南非空軍第7中隊在利比亞Maple Arch的戰利品,用G-1或者G-2的整流罩進行了修復。南非空軍還繳獲並使用過一些其他F型機並留下照片,但都沒能保存下來。

梅塞施密特 Bf 109G-2 trop。10639號於1942年9月生產,很快被投入沙漠戰場,在到達18天後即因故障被遺棄在託布魯克,只飛了10個小時。這是盟軍最早繳獲的G型機之一,雖然德國人在撤退前拆走了一切值錢的配件,但仍被很快修復,並作為假想敵在英軍中長期服役。1991年該機在重新翻修後重返藍天,但1997年在航展上迫降損壞。再次修復後,目前該機在亨頓的皇家空軍博物館靜態展出。

梅塞施密特 Me 410A-1/U2。420430號收藏在科斯福德的皇家空軍博物館,這架飛機是1945年在丹麥繳獲的。該機曾在第26驅逐機聯隊服役,該聯隊解散後的歸屬不詳。此外還有一架10018號在美國存放尚未修復,那架飛機是在西西里島的一個機場發現的,由老式的Me 210機身改造而成。

道尼爾 Do 335A-0。目前唯一一架存世的Do 335收藏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這架飛機是第二批預生產型,當時美國弄了兩架Do 335測試,空軍那架不知所蹤,海軍的測試機最後保留下來了。該機在1975年由道尼爾公司進行了整修,外觀看上去相當不錯。英國和法國也曾測試過這種飛機,最後都被玩壞回爐了,英國人還曾有架雙座型呢。

亨克爾 He 162A-2。美國加利福尼亞名機博物館的120077紅1號是戰後運回美國的兩架He 162之一。該機原為第一戰鬥機聯隊格哈德·漢夫中尉的座機,機頭文字為「Nervenklau」。這是德國地勤人員為漢夫的破摩託車起的綽號,這兩個東西的噪聲吵得他們不得安生。He 162在美、英、法、德、加拿大的多個博物館都有原品收藏,蘇聯也測試過,不過玩壞就扔了。

格羅斯特 鬥士 MK II。瑞典空軍的鬥士 MK I被稱為J8,MK II被稱為J8A。這架芬蘭塗裝的J8A存放在瑞典空軍博物館,前起落架替換為雪橇。蘇芬戰爭最後階段,瑞典空軍志願隊帶著12架鬥士來到芬蘭,負責最北方地區的防空任務。這支部隊在芬蘭空軍中的編制是第19飛行中隊,因為當時瑞典有18個中隊。瑞典志願隊的飛機、人員、彈藥、配件和燃料都由瑞典方提供,是真正的自帶乾糧。當時他們發現了一件深可憂慮的事:鬥士的機槍子彈打穿蘇聯轟炸機油箱後無法引燃汽油,我想他們會不會是遇到了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型號。

阿芙羅 蘭開斯特 B MK X。KB889號1944年在加拿大建造,當年下半年到達英國加入加拿大空軍428中隊。戰後該機返回加拿大繼續執行海上巡邏任務。目前該機是加拿大國家空軍博物館的收藏品。完整存世的蘭開斯特共有17架,除KB889外,可飛行的還有一架英國的PA474。此外還有兩架可以地面滑跑的,剛好也是英國和加拿大各一架。

德哈維蘭 蚊 NF MK II。HJ711號原機於1943年5月建造,加入141中隊服役,後轉入169中隊,該機於1944年3月16日掩護轟炸機前往斯圖加特時損失。目前的HJ711是用多架蚊式機拼湊而成,包括原機的機頭和方向舵、PF498的主翼、VA878的機翼零件、NT616的兩個發動機以及RS715的後機身,此外還有很多各地收集來歷不明的蚊式機零件。該機保存在英國林肯郡航空遺產中心,現在似乎已恢復至地面滑行狀態。

費爾雷 螢火蟲 FR MK I。螢火蟲存世尚多,一些還具備飛行能力,但很多是戰後型號。這架FR MK I是最早的生產型,目前在泰國曼谷皇家空軍博物館展出,該機機號不詳。

莫拉納-索尼埃 M.S.406。原版的M.S.406現在一架也沒有了,只有三架瑞士產的D-3801。這種飛機是瑞士在許可證生產的M.S.406基礎上自行發展的型號,仍是二戰期間生產。三架D-3801兩架在瑞士,一架在法國。唯一能飛行的J-143號曾以法國空軍塗裝出現在不少航展上,但目前已恢復瑞士空軍塗裝。

德瓦蒂納 D.520。862號D.520在巴黎的法國航空博物館展出,這架飛機被漆成第四號王牌皮埃爾·勒格朗在法國戰役期間的座機277號。勒格朗在陣亡前共擊落了18架飛機,4架德國的、7架義大利的、還有7架英國戰鬥機——真是個莫得感情的殺手。

中島 Ki-43-Ic。750號一式戰一型丙原屬日本陸軍第1或第11飛行戰隊,戰爭結束時在拉包爾機場外的密林中被發現。該機當時因著陸事故損傷了機首,由日本地勤人員從多架同型機收集零件進行了修理。該機屬於美國華盛頓飛行遺產與戰鬥裝甲博物館所有,具有飛行能力。存世一式戰約十架左右,其中一些復原相當差。

川西 N1K1 強風。強風是二戰最強的水上戰鬥機,後來發展成紫電和紫電改。存世的三架強風都在美國,除了在太平洋戰爭國家博物館公開展出的562號外,另外兩架飛機都是儲藏狀態。

三菱 Ki-46-IIIa。一〇〇式司令部偵察機可能是二戰日本最好的偵察機,這架三型甲是目前唯一的存世機。該機原為日本陸軍第一野戰補充飛行隊偵察隊所屬,日本投降時在馬來半島被俘。該機是英國科斯福德皇家空軍博物館藏品,1992年得到修復,展示狀態很好。順便說一下該機的6萬英鎊修復費用有一半是三菱出的。

相關焦點

  • 被子彈打中後,到底有多疼,二戰老兵告訴你最真實的感覺!
    電視劇,大家看的很多了,槍戰,等等,我們往往看的是一個人被槍打中了,然後馬上就死了,或者被打中了腿,胳膊,肩膀,等等還能咬牙繼續的堅持,好像是只要不打中頭,不打中心臟,就死不了。其實這都是有些誇張了,那麼真實的感覺是什麼呢?這個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經歷了戰爭,而生存下來的士兵了。
  • 搭乘80歲老飛機觀光,引擎突然拋錨墜入山谷,25人無一倖存
    究其原因,老式機的機體老化嚴重,哪怕通過維護和更換零件的方式延壽,但二戰時代的老飛機也都大為超期使用了。二戰爆發後,JU52甚至成為了德國軍隊的一種代表性武器。不過,因為原始設計並非軍用,JU52在許多性能上存在局限性,比如飛行速度慢、防護力薄弱等等,其裝載能力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國C47。在戰爭中,這種飛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國破家亡的危難之際,一些青年人毅然加入到了抗擊侵略者的隊伍中去,懷揣著一份對家園的愛而浴血奮戰,不畏犧牲。正是因為有無數的軍人浴血奮戰,奮勇抵抗,才有了今天的繁榮安康。身份一直未得到認可,在作者幫忙下證實了老兵身份,老兵不停感激, 「…這下我可以死去了!」楊在然,92歲,71軍88師264團,打過松山戰役。老人常在書畫中表達當年的壯志雄心。張炳芝,92歲,遠徵軍新28師。騰衝淪陷後,她和一些同學投筆從戎,在滇西大反攻中參加了松山戰役,是騰衝唯一健在抗戰女兵。
  • 他們是中國二戰老兵,滯留緬甸多年堅持不入籍,70年後終回到祖國
    終於到2015年,這位遠徵軍老兵回到了祖國。 這位老兵叫李光鈿,他出生於1922年雲南宣威的一個農村。由於戰亂年代家中赤貧,父母無力撫養,李光鈿很小就被過繼給了另一戶人家。
  • 銅星勳章二戰老兵運毒,被捕時已87歲
    《騾子》是一部美國犯罪劇情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故事改編自《紐約時報》的報導《錫納羅亞販毒集團的90歲運毒手》,講述一位二戰老兵厄爾在事業失敗、瀕臨破產之際,意外接到一起兼職打工機會人物原型Leo Sharp,二戰老兵,得過銅星勳章,也是有名的園藝家&花匠,
  •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朱旭東)6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的報導。1985年,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紀念日,他應邀到北京參加老兵座談會,並受到中央領導接見。老人很安逸,平時在家劈柴燒火,農活家務樣樣來。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每月有2400元的老兵補助,「當兵的時候,根本沒想到現在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 2019諾貝爾化學獎: 二戰老兵的傳奇人生
    97歲的二戰老兵Goodenough也成為史上最年長的諾獎得主。John B Goodenough,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鋰電池之父,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曾獲2001年 Japan Prize,2009年 Fermi Award,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和2014年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
  • 美國老兵憶二戰:相約去看 《鋼鋸嶺》 日本應正視過去
    他和一些倖存的戰友後來被押往日本福岡縣,充當煤礦苦力。1945年8月15日,在離長崎不遠的大牟田市17號戰俘營,日本軍官將坦尼等戰俘聚集在一起,宣布:「戰爭結束了。日本人和美國人現在是朋友了」。「隨即,所有日本士兵離開了集中營,」坦尼說,「他們當時一言不發。」「巴丹半島大約有1.2萬名美軍戰俘,僅有1500人活到了二戰結束。」
  • 孤獨最可怕,二戰德軍倖存者主動聯繫當年敵人,只為紀念彼此芳華
    達克沃斯所在的U224號潛艇上,只有他一個人倖存 曾有一名二戰德軍老兵這個老兵名叫達克沃斯,二戰中曾以年輕實習軍官的身份進入德國海軍服役,戰爭中期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規模開始急速擴張,他也由此被分配到一艘中型潛艇U224號上擔任大副,由於達克沃斯平日各種表現優秀,所以他被高層評定為具備成為潛艇艇長資質的人。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封面故事·老兵
    1994年,騰衝光復50周年,騰衝健在的、能來的遠徵軍老兵們都來了,聚在了一起,因為戰爭期間都不在一個部隊,他們彼此之間都不認識,而他們的話題中,談的最多的,依然是當年那場戰爭。2004年,是騰衝光復60周年。10年裡,張龍能清晰感覺到活著的老兵人數上的變化:50周年時來了60多位,10年後,只剩下22位。
  • 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日老兵: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 日老兵: 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炸毀瀋陽兩條鐵路,栽贓於中國軍隊,並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第二日,日軍攻佔瀋陽,並蠶食侵佔東三省,東北淪陷。
  • 91歲抗日老兵因住房失火去世 曾說不想老死病床
    本文圖均為浙江新聞客戶端圖原標題:這位傳奇老人躲過了槍林彈雨卻沒躲過今晨一場大火浙江新聞客戶端9月20日消息,9月19日凌晨5時,桐廬縣芝廈鎮,91歲的老人葉增炎因住房失火來不及逃離,不幸被大火包圍,殞命在房內,經桐廬縣公安局鑑定,老人為失火而亡。
  • 此人是一名二戰日軍,死後葬入烈士陵園,抗戰老兵給他掃墓幾十年
    其實,二戰時期有一部分日軍並不是自願參軍的,他們有些是被當時日本政府給欺騙了,有的是被強行應徵到日本軍隊中。了解抗戰史上的朋友,肯定都聽說過反戰同盟會。二戰日軍2014年,我國曾經公布一批反戰同盟會名單,在這一名單中有一個名字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他就是宮川英男。之所以要在這裡提他,主要是因為他死後,有一位抗戰老兵幾十年如一日給他掃墓。
  • 易建聯:老兵不死
    願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 老兵不死,文斯卡特傳奇永續!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屬於西科東艾北卡南麥的一段時代正式結束,但屬於他們的傳奇依舊延續。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傳奇生涯數據!
  • 《老爸出任務》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老爸出任務》的故事描述一位越戰退伍的老兵爸爸,與自己過去在越戰出生入死的兩位戰友,一同迎接在中東殉職的軍人兒子回國。這是一部以公路類型元素做為表現法,並利用喜劇元素包裝,骨子裡卻傳達嚴肅議題的小品故事。一路上看著這三個老兵憶當年,又感嘆現代社會對於軍人的價值觀與過去的差異;同時又批判了人們在信息快速、通訊發達的情況下,卻漸漸疏離的人際關係。
  • 大愛屠夫之鳥,存世Fw 190系列戰鬥機精美大圖
    Fw-190,屠夫之鳥,是受到很多人喜愛的二戰戰鬥機。除苟活過戰爭的老鳥外,國外粉絲還製作了復刻版,讓我們能夠大飽眼福。德國辛斯海姆汽車和技術博物館懸掛展示的Fw-190A-3,不過可能是現代複製版。現代複製的FW-190A3, 原在杜塞道夫已關閉的Air Classic博物館展出,現保存在維爾根施文尼根的國際盧夫特博物館。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給黑明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最後當了和尚的老兵。他俗名吳淞,法名釋來空。吳淞參加常德會戰,眼睜睜地看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在自己身邊一個接一個地陣亡,他沒有眼淚,只有仇恨,只有把強盜趕出中國的滿腔怒火在燃燒。戰爭結束了,他來到附近埋葬眾多戰友的一個寺院出家,目的是為了給戰友們守靈。黑明和他聊了三天,拍攝了三天。「這個抗戰老兵就可以寫一本書啊!」
  • 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此外,因為我國老百姓幾乎是沒機會接觸到任何槍械的,所以除軍事愛好者外,普通人對槍械相關的常識基本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尤其是近些年來的抗日神劇。真要信了這些,上了戰場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影視裡,主角在中彈後依然能奮起拼殺的場景,完全就是打不死的超級賽亞人。那麼,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究竟能活多久?對此疑問,曾經有位老兵表示,別再被抗日神劇坑騙忽悠了。02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子彈打中人體後的行進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