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葉公大家就想到葉公好龍的故事,說這葉公非常喜歡龍,身上帶的牆上掛的都是龍。結果天上的龍一看竟然有如此喜歡我的人就下凡來看了,結果葉公一看是真龍下的連忙逃走的故事。後來用來諷刺葉公這種空談理論,不務正事的思想和作風。

現實中的葉公真的是這樣的人嗎?這真真切切的冤枉葉公了。
葉公是楚國時期的貴族,但是他和別的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不一樣,這人治國有方,業績顯赫,把這楚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來孔子專門來楚國拜訪葉公學習治國之道。兩人談論道德問題,葉公提出「大義滅親」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葉公論政「。

楚惠王十年,楚國王族白公勝政變,葉公此時正在養老。一聽謀反立即召集軍隊,起身去初度平叛。後來白公勝自殺,葉公被封為楚令尹兼司馬,集軍政大權為一身。
但是葉公最大的貢獻在於修水利。說這葉公到葉邑上任不久,水患不斷。葉公為了治理水患,親自去體察民情,在洪水最大的地方勘察地形,後來發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案,在村莊周圍修建類似於護城河的深溝進行防洪蓄水。這葉公治水,是中國最早小流域治水工程的典範。

可這葉公好龍的傳說咋回事?
其實這和修水利有關係,有一個客人看到葉公的水利圖如群龍就告訴葉公:雲生從龍,你畫中之龍並未有雲,所以你並喜歡龍。
葉公回答:」我用龍是為了引水,並不想它騰雲駕霧。鑿渠出龍,龍出水。但是我害怕這龍會消耗人力物力,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這裡的龍就是水利,葉公怕水利工程的工作量太大加重老百姓負擔。

後來以訛傳訛,這事傳到了申不害耳朵裡。他為了詆毀葉公,就把葉公好龍的故事寫在了自己的《申子》一書中,故葉公蒙受了幾千年的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