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主流譯文:
葉公向子路問到孔子的為人,子路不知道怎樣回答。孔子說:「你為何不說:『他的為人啊,發憤得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連憂愁也忘了,連自己的衰老就要到來也不知道。』」
拙的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這個人怎麼樣。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努力到忘記了吃飯,快得到忘記了憂愁,也不知自己就快要老了,等等。」
拙的體會:
這裡講的葉公,是楚國的一個大夫,後來平定內亂有功官升至令尹,即宰相。他所在的採邑叫葉城,所以叫他葉公,後來改姓葉。這也是全球葉姓的始祖。此外,葉公是一個務實主義者,有賢才,不貪功,為葉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葉縣的發展治理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歷史上對其評價相當不錯。此外葉公好龍中的葉公指的也是這位。但明顯,葉公好龍的說法是不真實的,哪裡有龍嘛?據說是儒家為了抨擊葉公而虛構的。
本篇說的事情,是在孔子周遊列國時,特地去拜訪葉公而發生的。據說孔子也想得到葉公的重用。但是由於葉公是法家派,與孔子的儒家派說不到一塊,最後孔子就又離開了。史記當中還記載了孔子與葉公爭論的問題,在後續的篇章當中會講到。
葉公也想了解孔子的人,所以就問了子路,子路不知道如何回答,應該是擔心說錯吧。孔子聽了之後就說了本篇的話。
「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說的是孔子奮鬥的一生,快樂的一生,學習的一生,投入的一生。也確實是孔子的人生寫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