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規潛艇技術來自德國?專家闢謠:八竿子打不著

2020-12-05 利刃號

中國常規潛艇技術和德國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也沒有。說有,是因為中國第一款國產潛艇033型仿自蘇聯的R級潛艇,R級潛艇則恰恰仿自德國二戰時期的U21型潛艇。說沒有,是因為中國常規潛艇現在都發展到039系列了,已經完全自成一家了,並且最重要的AIP系統都是走的瑞典路線,和德國沒有任何關係。回到正題,今天馭風要為大家講一講德國戰後潛艇的發展歷程。

二戰結束後,德國在戰爭期間的黑科技引起了各國的興趣,納粹德國的XXI型潛艇也不能例外,其採用的AIP技術(不依賴空氣技術)也成為戰後各國常規潛艇的發展方向。

二十世紀中後期,隨著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實施,百廢待興的德國也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日耳曼人的智慧和較高的工業化程度,使得德國迅速恢復了經濟,而再次發展潛艇也成為恢復之後的德國的不二之選。

馭風指出,經過戰後設計的幾輪小型潛艇的發展,德國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出口為目的開發出一款柴電攻擊型潛艇,是呂貝克公司基於206型潛艇設計的,稱為209型。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其前後共發展出1100型,1200型,1300型,1400型以及1500型共5種變型。德國海軍還曾銷售過209PN/1700型,排水量從1200噸-1900噸不等,該系列潛艇水下最高航速在21-22節間,水下最大潛深達到280米,續航力達到50天/8000海裡(水下通氣管),動力採用四臺柴油機的柴電動力,總功率在5000-6000馬力,武器採用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魚雷、魚叉反艦飛彈及布雷,聲吶系統採用一部CSU83-1型綜合聲納系統,主要用於遠程被動警戒和主動搜索定位,且具有聲納偵察和水下電話能力。有些艇裝備了舷側陣聲納和被動拖曳陣聲納。雷達系統則採用了CSF「卡裡普索」-III型導航雷達,可搜索水面目標,測定目標的距離和方位。

而隨著209型潛艇的成功,新的潛艇計劃也提上議事日程。1990年,德國海軍計劃以209級1200型潛艇為母型,加裝燃料電池系統,並裝備更先進的聲納、潛望鏡、操縱控制和武器系統等,在此基礎上新設計—級新的潛艇,即212級常規潛艇,以作為德國海軍走向21世紀的主力潛艇。

U212潛艇有兩組六管魚雷發射管,每組三個DM2A4重型魚雷。 裝備來自STN Atlas Elektronik公司的DM2A4重型魚雷武器系統,魚雷最多可攜載24枚,該重型魚雷屬於線導魚雷,由德國AEG公司和艾爾薩哥公司聯合開發,是DM2A3型「海鱈」線導長魚雷的升級改進型,其研製始於1996年,是專門為裝備德海軍212型潛艇設計的。

該潛艇裝備一個整合的DBQS聲納系統,主要有:被動中頻探測柱面陣聲納;一個TAS-3 低頻拖曳陣列聲納;用於低/中頻探測的FAS-3側面陣列聲納;被動廣泛搜索聲納和敵對聲納攔截系統;MOA 3070有源高頻水雷探測聲納由STN Atlas Elektronik公司提供,可以提供水雷探測的數據,識別,並能近距離範圍導航功能。電子戰系統是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EADS)系統&防衛電子公司和泰利斯防衛公司共同為U212級發展FL1800U系統。

馭風指出212級潛艇作為德國自用版潛艇,採用了燃料電池系統,可以不依賴通氣管空氣,直接在水下通過氫氧兩種燃料,利用燃料電池的質子膜化學轉換發電航行,該燃料電池的總功率達到300千瓦。而德國HDW公司也將PEM(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模塊技術用於改裝在世界各地服役的出口版U209級常規潛艇。改裝時,250千瓦的PEM(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模塊將全部裝入潛艇,而氫儲藏罐則安裝在耐壓殼外的龍骨處。雖然250千瓦比之300千瓦略有不如,但也可以達到AIP航行的初步需求。

就燃料電池而言,德國的燃料電池採用酸性燃料電池,每個燃料電池單元體為方形,而俄羅斯的燃料電池採用鹼性甲醇燃料電池,每個單元體為圓形,雖然各有千秋,但德國顯然已經達到了先人一步的目的。

自用版領先一步,出口版當然也不甘於後人,隨後,德國開始研製209和212A綜合而成的214級出口潛艇,214級潛艇是德國在暢銷全球的209級潛艇基礎上設計出來的新一代潛艇,該潛艇綜合繼承了德國霍瓦茲德意志船廠209&212型潛艇的所有優點,同時還吸取了多年來在建造209級潛艇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目前已經出口多國。該型潛艇同樣也採用了212A級潛艇的燃料電池系統。

在蓄電池方面,在以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換裝傳統的鉛酸蓄電池上,德國同樣也與時俱進,霍瓦茲船廠最新的216型潛艇就採用了由23塊電池組成的動力電池模塊,配備綜合電池管理系統,對電池進行管理和控制,另外法國也完成鋰離子模塊的研製,將在鮋魚級潛艇上進行測試,而我們周邊的印度已經開始引進並授權生產鮋魚級潛艇。

馭風指出,相比鉛酸蓄電池,鐵鋰離子電池更輕,能量密度更高,足以保證常規潛艇的更遠航程和更高的航速的續航時間,而德國如果今後將其作為套件安裝於以前各型潛艇上,將是不可忽視的又一戰力。

從美國最早的霍蘭型潛艇到二戰德國海浪戰術的U艇,德國繼承和發展了潛艇的精髓;而從XXI型潛艇到214級潛艇,以至未來的216級,德國走了七十多年。這七十多年裡,德國在進退得失之間,收穫了巨大成功,也收穫了豐富的經驗,這是我們所有關心和愛好潛艇發展的人們所應仔細品味和思考的!同樣,也值得我們在今後的本國潛艇發展中加以吸取和引鑑!End!(利刃特約評論員/馭風)

相關焦點

  • 中國潛艇技術的師傅是德國:純正血統來自二戰德國U艇
    當時德語是蘇聯的第一外語,尤其是軍事技術外語。雙方大量軍官在兩國相互受訓,以至於後來大清洗時,很對多被消滅的蘇聯軍官都無需捏造證據,赴德國受訓就是罪證。蘇聯從納粹德國取得了大量軍事技術,其中就包括C級潛艇。C級潛艇蘇聯在二戰時期的主力潛艇,從1934年至1948年共建27艘,由高爾基市的紅色索爾莫沃船廠和列寧格勒蘇達米赫船廠建造。
  • 原創:我國常規柴電潛艇已裝備AIP技術 與德國214潛艇燃料電池哪家強
    在美國海軍使用了船身分類標誌 「SSP」指定搭載AIP艇,同時保留了「SSK」經典柴電攻擊潛艇。目前明確擁有該項技術的只有俄羅斯、德國、中國、日本、瑞典、法國、西班牙。日本本身並無聲明擁有此項技術,而是從瑞典引進了斯特林發動機並由川崎重工生產。
  • 央視曝光中國AIP潛艇內部畫面,十年前就已經媲美德國212潛艇
    央視曝光中國潛艇AIP艙室內況,乾淨整潔媲美德國212潛艇世界最強常規潛艇當然屬德國。早在今年泰國海軍的招標說明大會上,就有一張世界主要常規潛艇性能排名表,德國潛艇高居第一名,元級潛艇外貿版排第二名,這也說明中國近年在潛艇技術上發展不錯,進步巨大。
  • 中國潛艇又一技術領先世界:潛艇技術哪家強!要來中國問……
    AIP潛艇因具有續航時間長、隱蔽性好、靜音性優、打擊威力強等優點,被譽為世界潛艇發展史上一大技術突破。1995年,瑞典「哥特蘭」級潛艇下水,AIP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軍事專家李傑在採訪中又透露一個驚人消息,中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常規潛艇AIP技術不輸其他國家,不輸其他國家意味著我國常規潛艇AIP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地位了。目前中國潛艇的動力推進系統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以馬偉明教授團隊研製的核潛無軸推進已經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讓中國潛艇的水下靜音程度遠超其它國家,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和水平。
  • 常規潛艇靠燃料電池挑戰核動力,德國走在前面,打造全球首款新艇
    常規動力潛艇最大的缺點,就是動力不足,在水下連續潛航的時間有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都開始發展不依賴空氣的動力系統,又稱:AIP技術,其中技術之一:燃料電池,從技術實際應用的效果上看,現代常規潛艇靠燃料電池挑戰核動力。
  • 德國派專家協助研發解放軍新型潛艇發動機(組圖)
    德國有優秀的潛艇技術傳統,圖為中國「狼群」。    近日來,西方媒體又盯上了有關中國潛艇的消息。先是11月初,英國的《每日郵報》曝出「獨家新聞」:「中國潛艇突然現身美國海軍演習現場,讓五角大樓難堪」,這樣的消息在西方媒體上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上周,環球網編譯美國環球戰略網的消息稱,中國正在為建造新的潛艇儲備德國發動機。    中國正在儲備發動機?
  • 超越時代的設計:德國XXI型常規潛艇卻被美軍當靶子
    這艘外觀非常漂亮的潛艇是德國二戰中最先進的XXI型常規潛艇,1944年在漢堡Blohm + Voss造船廠建造。同年10月,加入德國海軍服役,編號為U-2513。但直到戰爭結束,這艘先進的潛艇也沒有獨立作戰。
  • 中國常規潛艇性能如何?安裝國產AIP系統,測試美日反潛實力
    據軍事專家介紹,美國海軍可以以航母為中心建立起一道700米作戰半徑的防禦網絡,能夠有效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嚴密的體系,依然存在致命的缺陷——潛艇的攻擊。從美國海軍發布的報告可以發現,對航母威脅最大的依然是潛艇。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隨著海洋權益爭奪的日益激烈,近年來中國周邊國家紛紛設法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此間不少國家都十分注重潛艇力量的建設,並大有你追我趕之勢。日本:潛艇服役年限短、型號新二戰戰敗投降後,日本的軍工能力幾乎被全部摧毀,由於受到《和平憲法》和國際條約的限制,它只能發展常規動力潛艇。
  • 新核潛艇已裝備,為何還大力發展常規潛艇?總設計師:作用不一樣
    這幾年中國海軍實力提升的速度非常快。中國海軍一年的進步幅度,甚至可以趕得上一個歐洲老牌強國。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已經裝備有兩艘航空母艦。但更令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的核潛艇研發裝配速度,用日新月異形容絕不為過。新式核潛艇已經裝備就緒。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御龍號是蒼龍級潛艇中的12號艦,也是該級別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款裝備鋰電池的常規潛艇,早在2017年日本海自就下水了第一艘改進型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該項技術的使用是否也意味著日本常規潛艇的作戰性能將會超過中國的潛艇部隊?目前全球各國海軍裝備的常規潛艇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存在體積較大,功率小且安全係數低等缺點,與鋰電池相比確實存在較大的缺陷。
  • 專家:八竿子打不著
    蝙蝠被譽為倒著睡覺而腦袋不充血的翼手目動物,倒著睡覺是否是覺得好玩?顯然不是,這是動物進化的結果,因為蝙蝠的翅膀沒有鳥發達,如果從地上起飛的話,很費力,甚至飛不起來,從而很難擺脫敵害,而倒著睡覺,從高處可以有一個滑翔的動作,藉助空氣的浮力飛行起來更省力。
  • 中國新型039型AIP潛艇不可能採用磁流體推進技術!還是7葉螺旋槳
    039B型AIP常規動力潛艇新型039B常規潛艇可能使用不依賴空氣推進(AIP),這意味著潛艇不必為空氣幾周。它具有改進的聲衰減、多光譜光電桅杆,和改進的「歐洲」風格的指揮塔。據國外媒體報導,039B潛艇是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一代常規潛艇,最大的特點是AIP裝置的使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可以實現不依賴空氣發電進行航行。的039A潛艇後續改進的型稱為039B,艇體上部圍殼(俗稱潛艇指揮塔,是潛艇的上層建築)進行了優化,進行了填角處理,更光滑外觀有助於減少水流噪音。這種外觀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新型039B潛艇的外殼在與艇身連接的地方進行了填角處理。
  • 全新技術,德國潛艇遠洋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二戰德國「IX級」潛艇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前開發的「II級」和「VII級」潛艇都是小型近岸潛艇,鄧尼茨認為這種小型潛艇組成的艦隊對海戰不會有重大影響,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志在大洋,因此著手開發用於遠洋作戰的新一代大型遠洋潛艇,這就是「IX」級(9級)潛艇。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此時的德軍在陸地戰場上雖然所向披靡,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想打卻打不著。當時英國和法國的海軍實力都比德國強大。特別是英國,在當時擁有著世界第一的海軍艦隊。這時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站了出來。他深知英國雖然在陸地上被德軍狂毆,元氣大傷,但是海軍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在海上與英國進行大規模決戰是不現實的。德國要想壓制英國,必須另想辦法。他向希TL建議,可以用一種小型攻擊潛艇,對英國的大西洋補給線進行大規模的攻擊,從而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達到讓英國孤立無援的戰略目的。
  • 荷蘭海鱔級潛艇
    1985年,在建造海象級潛艇期間,荷蘭造船廠R.D.M. (Rotterdamsche Droogdok Maatschappij B.V)和NEVESBU開始了一項結合聲納、武器數據處理和R.D.M.發展的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的高級靈活的潛艇設計。
  • 踢館:德國212潛艇為啥要用氫氧電池,而不用斯特林發動機?
    問:堂兄,實在是不明白,德國的212潛艇為什麼要用氫氧電池呢,相比於斯特林和法國的熱力有什麼優點? 燃料電池那可是一門顯學啊……到現在都還是全球投資熱點之一,只不過離真正能工業化生產使用,天知道猴年馬月了。
  • 二戰風雲:德國U型潛艇,大西洋上的惡狼!
    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此時的德軍在陸地戰場上雖然所向披靡,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想打卻打不著。他深知英國雖然在陸地上被德軍狂毆,元氣大傷,但是海軍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在海上與英國進行大規模決戰是不現實的。德國要想壓制英國,必須另想辦法。他向希TL建議,可以用一種小型攻擊潛艇,對英國的大西洋補給線進行大規模的攻擊,從而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達到讓英國孤立無援的戰略目的。
  • 俄羅斯推出食人魚AIP潛艇,用水下燃氣輪機,與其他AIP潛艇不一樣
    P-750B型潛艇在2019年俄羅斯海事防務展(IMDS-2019)上,俄羅斯孔雀石設計局首次展示其P-750B多用途潛艇,該潛艇是一型常規動力AIP型潛艇。P-750B型潛艇作戰用途無論是瑞典的「哥特蘭」級、德國212/214型、法國「天蠍座」級、中國039B型等常規AIP潛艇主動力系統都有是低速柴油機發電裝置,依靠柴油發電機裝置進行水面航行或通氣管狀態給蓄電池充電,AIP
  • 德國海軍沒有裝備一艘的潛艇 軍火外貿暢銷全球30餘年
    在德國的潛艇發展史上,有這麼一型潛艇,外銷出口享譽全球,先後裝備希臘、土耳其、韓國等14個國家,各種型號生產多達70餘艘,問鼎西方國家常規潛艇外銷榜首,外銷成績放眼世界也只有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可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