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膜拜!中國的天文學成就比伽利略發明望遠鏡早2000多年!

2020-11-28 騙子的謊言

《甘石星經》

戰國時齊國的天文學家甘德寫了一本《天文星佔》,魏國的天文學家石申寫了一本《天文》,後人將他們的著作合二為一,稱作《甘石星經》。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這部書中記載了許多重要的天文學成就:天文學家已經掌握了月亮和月食的關係,日食肯定發生在每月初一或每月的最後一天;

書中還記載了木星有衛星,這比義大利人用望遠鏡觀察到木星有衛星早將近2000年;

木星

書中保留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星表,把測量出來的許多恆星的位置坐標和其他都匯集起來。

二十八星宿

星表中記載了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恆星,一共有120多顆星的赤道坐標,這個星表比歐洲最早的星表要早200年左右。

相關焦點

  • 伽利略的發明與發現
    伽利略如何改變你的生活?這位科學家的發現和理論為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奠定了基礎。伽利略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和哲學領域的貢獻使許多人稱他為現代科學之父。但是,他的有爭議的理論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和理解太陽系以及我們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這導致了他與天主教會的嚴重衝突以及對他的成就的長期壓制。伽利略發明了第一座望遠鏡伽利略並沒有發明望遠鏡——它是荷蘭眼鏡製造商發明的—但是他對它做了重大的改進。在了解了荷蘭的發明後,他自己開發了自己的一個發明,自學了如何磨削鏡片。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自望遠鏡被發明以來,已經經歷了400多年。多次的更新迭代,使得望遠鏡功能越來越強大,觀測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望遠鏡深受天文愛好者的喜愛,也已經是天文工作者的必備工具。說到望遠鏡,一般人都會認為是伽利略發明的。那是因為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被投入科學應用的望遠鏡,它能放大40倍。
  • 他是中國古代唯一被稱為「聖」的科學家,3項成就早西方一千多年
    他是中國古代唯一被稱為「聖」的科學家,3項成就早西方一千多年 古代中國人是不怎麼重視科學的,所以,到了近現代後,我們的科學水平直線下跌的落後於西方,當然這跟我們實用主義的文化相關。
  • 天文學大咖——伽利略
    天文學的歷史自人類開始觀察天空,想要理解這一切以來,天文學就一直處於實踐當中了。圖解:伽利略的畫像。圖片來源: Justus Sustermans (1597–1681)伽利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包括對望遠鏡的改進,後續天文觀測以及對哥白尼學說的支持。
  • 伽利略沒有發明天文學,但是他發明了機械物理學!
    實際上,他總結道:即便伽利略從未使用過望遠鏡,這也不會改變天文學歷史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伽利略的名聲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發現瞭望遠鏡,以及在公開的辯論和文章裡擊敗了他的對手。然而伽利略在科學方面最大的貢獻可以說並不是這些華而不實的天文學,而是一些更為平凡是東西:將球滾下斜坡。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上)
    所以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在天文觀測、曆法制定、天文儀器的製造和使用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國的前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首先表現在天文觀測方面。天文觀測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內容,在恆星、行星、日月和異常天象觀測方面,我國古代天文學都有傑出的成就。而天象記錄方面的連續性、完備性和準確性,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技術發明|天文學的好幫手 牛頓望遠鏡
    牛頓望遠鏡是一種反射型望遠鏡,它的物鏡是反射鏡,和伽利略望遠鏡、雙筒望遠鏡是不同的。
  • 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比歐洲早了兩千多年
    來源:文匯報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比歐洲早了兩千多年數千年來,中國人對於 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陸紓文北鬥組網、嫦娥探月、載人航天……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全球矚目。事實上早在數千年前,中國就是天文學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
  • 院士說 | 伽利略的望遠鏡發現月亮什麼秘密?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伽利略,他出生於義大利比薩(Pisa),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傳說在1581年,還是學生的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彌撒,他看著教堂的吊燈隨風擺動,便用自己的脈搏作為參考來測量擺動的頻率。他發現不管擺動的幅度有多大,頻率總是固定的。他回去後仔細測算,發現了擺的原理:擺的頻率與擺的長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老狼主在佛羅倫斯酷熱的一天,走進阿爾諾河河畔開著冷氣的科學史博物館真是一種解脫。在這裡可以追蹤到現代天文學最早的源頭:由偉大的伽利略製作的兩架望遠鏡。登上樓梯,經過黃銅製的星盤,進入伽利略館的第一室。
  • 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比歐洲早了兩千多年
    北鬥組網、嫦娥探月、載人航天……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全球矚目。事實上早在數千年前,中國就是天文學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歷代科學家創造了早於西方成百上千年的天文成就,同時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天文觀測資料,時至今日仍在為現代天文學研究貢獻一己之力。然而,中國留給世界的天文學寶庫卻沒能在西方國家得到充分認可,很多歐洲人至今依然錯誤地認為「是耶穌會傳教士將天文學帶到了中國」。
  • 各國的超級科學家,美國選特斯拉,義大利選伽利略,那中國呢?
    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發展了這麼多年,不斷的進化,成功成為了地球最聰明的生物,在數百萬年的時間,人類不斷的創造發明,推動時代的快速發展,直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紀,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隨之到來。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望遠鏡的出現說起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世界公認的發明人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來源:網際網路) 說來話長,這個問題要先從玻璃的發明說起。二氧化矽的熔點是2000℃,加入碳酸鈉或者碳酸鉀之後熔點會下降到1000℃,通常需要再加入一些氧化鈣使其不溶於水。由於種種原因,最早發明玻璃技術的是居住在新月地帶[1]的人類,出現時間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紀,在地中海東部和東南部出現了大規模的玻璃製造工場,玻璃的生產工藝被細心的隱藏起來。公元前9世紀,出現了無色玻璃。
  • 近代天文觀測的「眼睛」——天文望遠鏡發明史,由伽利略衍生發明
    1609年5月,當時在帕多瓦大學任數學教授的伽利略訪問了威尼斯市。在訪問中,他意外地聽到一個消息:在荷蘭的眼鏡店裡有人製成了可以將遠處物體放大的筒形眼鏡玩具。這個偶然獲得的信息,成為了點燃伽利略創造思想的火花。他立即想到循此線索可以發明一種延長肉眼的儀器,並把它用於觀測天體。正是從這裡,「生長」出了一雙洞察宇宙的「眼睛」,同時天文學也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Google慶祝伽利略望遠鏡發明400周年
    感謝永遠愛小可的投遞北京時間2009年8月25日凌晨,谷歌更換了首頁圖標,慶祝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發明400周年~
  • 小小的望遠鏡帶動的天文學,細說伽利略與望遠鏡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伽利略的故事,他被人們稱為現代科學之父,這個稱號很威風,不過想當科學的爸爸,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伽利略的成就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伽利略在求學的時候,一開始學的是醫學,想當一個醫生,但是他自己的特別喜歡數學和物理,所以就在這兩個學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因為伽利略的家裡面缺錢,所以他大學沒上完就回家了。但是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之下,最終還是學有所成,回到大學裡面當了教授。
  • 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經說過:我恨哥白尼。這句話是真的嗎
    關於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有朝一日可以穿越時空,到古代義大利找到伽利略,或許,他會如此敘述事情的經過:老實說,我挺恨哥白尼的,雖然他的學問讓我膜拜,但對這些學問的信仰卻給我帶來了大麻煩。事情還得從離開比薩大學說起。
  • 伽利略對現實科學法論的創立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伽利略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並被終身監禁。
  • 中國古代有哪些科學家,又有哪些成就,和近代西方科技差在哪裡
    以下列舉著名的古代科學家: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他精通數科,天文學,數學,建築學、天文學等,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幾乎是古代的一位全才,還被譽為"木聖"。他在數學上留下很多著作,還是一個著名的發明家,如地動儀、指南車、混天儀等。這些發明讓中國人都引以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