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洋科技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地,「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在青成立

2021-01-11 湘湘帶你看社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0日訊 今天上午,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青島膠州上合示範區中央廣場舉行。總投資567億元的2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56億元的6個項目籤約落地,作為重點項目之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海洋科學與技術國際創新中心項目」(以下簡稱「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舉行了籤約儀式。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籤約成立。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內景。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定位於新型研發機構,佔地面積約200畝,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依託國家海洋監測設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聯盟理事長單位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牽頭,聯合上合示範區管委會共建。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內景。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外景。

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按照「四梁八柱」的總體布局,建設「一中心兩院一園區」,實行以國際合作為主導、以資本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合+科研+教育+產業」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上合海洋國際創新中心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海洋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心為目標,面向上海合作組織及「一帶一路」國家,構建海洋國際合作、科、教、產全鏈條深度融合的開放式、集聚化生態圈,形成發達的海洋科技全球創新網絡和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成為國際合作的新標杆、海洋科技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地、海洋科技人才培養的新搖籃、共性關鍵技術的策源地、海洋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器和智慧海洋產業發展的先行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在增強科技創新的國際話語權,促進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深化合作的合作訴求下,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的成立都具備重要的推動作用。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的成立,也秉承著通過科技協同創新,助力「一帶一路」快速發展的初心與抱負。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但駐青科研機構做的多是基礎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要突出優勢和特色,也需要將弱項壯大,比如重點扶持海工產業。「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要成立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這是個方向。青島沒弱項,抓緊把相對較弱的項目補上,就一定能在城市競爭中獲勝。」青島因港而生,向海而興。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島肩負起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向著更高的目標昂揚進發。    最大優勢:海洋人才薈萃,創新能力奔湧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深耕核心技術,揚帆海洋通信藍海——訪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李洪星
    「中國是海洋大國,現在還要向海洋強國邁進。這項技術標準的制定在海洋信息領域屬於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團隊有幸參與這項研究,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VDES系統發展過程中,我們國家從跟隨到參與、後期甚至會成為主導,預示著中國將在全球海洋科技創新領域取得質的飛躍!」李洪星談到。
  • 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
    廣東教師考試網提供以下湛江教師招聘信息: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報名時間:,更多關於2016年湛江市學校招聘,2016年湛江市高層次人才招聘,2016年湛江市,湛江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青島將全力建設海洋大數據國家級中心
    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海岸新區與青島藍色地球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格裡拉大酒店籤署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合作協議其中,一期主要建設海洋大數據國家級中心、地球大數據產業化服務與應用中心、「一帶一路」海洋大數據產業化研究與決策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二期主要建設七大海洋專題項目產業中心、海洋大數據產業孵化中心、地球大數據信息技術學院等。王清憲對客人來青表示歡迎。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最大優勢:海洋人才薈萃,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青島擁有涉海科研機構26家,約佔全國五分之一,其中不乏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國字號」創新平臺;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全職在青涉海院士約佔全國三分之一。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近日,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陳大可進行了獨家專訪。據介紹,目前該實驗室已組建起18個創新研究團隊,匯聚一支超過900人的學科交叉高水平人才隊伍。同時,其正布局建設7個國際一流的公共科研平臺,有望全面提升我國海洋科技硬實力。
  • 覽要聞|《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黨組印發《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打造自然資源事業人才高地為目標,實施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有針對性地強化人才培養支持舉措。
  • 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在浙江舟山成立
    日前,由浙江海洋學院所屬的浙江東海海洋研究所與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科研機構合作組建的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在浙江舟山成立。首批與浙江東海海洋研究所籤訂合作組建協議的有英國斯特靈大學、俄羅斯國立湖河漁業研究所、日本東北大學、日本東海大學、日本JBB-STEVIA研究所。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的主要研究領域有:海洋生物技術與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海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技術研究、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海洋文化與海洋旅遊研究。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
    原標題:把湛江灣打造成海洋創新高地 1月22日上午,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標誌著省實驗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吳有生表示,理事會成立後,將高標準務實推進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瞄準國家關心的海洋領域重要科技問題,與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科學、保障海洋安全的需求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共建單位和湛江海洋資源優勢,下大力氣在海洋裝備、海洋資源、海洋生物三大領域做好做足相關科研及成果轉化文章,使省實驗室成為引領全國、達到世界前列水平的海洋創新高地。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為什麼將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此,高新區(濱江)有自己的考量:一流的辦公環境給一流的人才來入駐,同時要將其打造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杭州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  最近,高新區(濱江)還準備採取園中園的模式,在海創基地內設立「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的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 五大熱點板塊規劃詳解 藍谷將打造「國際海洋創新高地」
    青島火車北站及滄口機場片區:打造城市交通、商務、文化中心目前青島市規劃局正配合李滄區政府編制完成《青島火車北站及滄口機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初稿,規劃擬將該片區打造成為濱海區域重要城市交通、商務、文化中心。待該規劃成果完善後市規劃局將配合李滄區政府按程序組織社會公示,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近年來,廣州南沙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攜手中國科學院,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研,共建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打造以海洋科技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
  •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2020-11-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石瓊:立足基因組學科技,助力海洋藍色經濟
    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不僅讓他的科研更加精深和嚴謹,也大大開拓了他的眼界和創新精神。2011年,石瓊回到了祖國,他接受華大基因的邀請,在華大集團成立海洋平臺,主持組建了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在引領「水產基因組學」知識創新體系的基礎上,石瓊致力於為國家培養海洋生物學高層次人才,他帶領團隊共出版了專著11部,其中就有4部為研究生教材,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內教材的空白,為有關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做出了突出貢獻。比如,他主譯的《海洋生物基因組學概論》就是我國首本同類研究生教科書;2017年出版的《後基因組時代魚類樣本庫建設與實踐》也是海洋基因庫領域的首本研究生教材。
  • 中國·藍谷2019國際海洋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藍谷2019國際海洋創新創業大賽是青島藍谷落實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視察藍谷重要講話精神,助推青島全面發起的「海洋攻勢」和「雙招雙引」攻勢,打造匯聚各類高端創新要素「強磁場」和青島高質量發展絕對「高地」的重要舉措。該大賽由青島藍谷管理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山東大學、OceanWe國際海洋創新工坊聯合舉辦。
  •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啟動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標誌著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以下簡稱「科技人才工程」)正式啟動。科技人才工程旨在圍繞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等職責使命要求,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有計劃地發現、培養、激勵一批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創新能力強、業績突出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科技人才工程穩定支持國家級科技創新人才,優選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徵,簡而言之,應具有一定的海洋資源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