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區別第三彈!考研翻譯如何才能讓中文更地道?

2020-12-05 英語研值帝

英語和漢語的區別點,我們已經知道了前6個,今天講剩下的4個區別。(原文較長,我們分3次推送,本文是第3篇)

還沒看過前6個區別的可以點擊下方藍字查看~

還在用漢語「硬懟」英語?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

英語多抽象,漢語多具體

翻譯實踐較多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英文句子難譯主要難在結構複雜和表達抽象上。通過分析句子的結構,把長句變短句、從句變分句,結構上的難題往往就會迎刃而解。表達抽象則要求考生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體的中文進行表達,這對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戰性。

下面我們先看一組例子:

disintegration 土崩瓦解ardent loyalty 赤膽忠心total exhaustion 筋疲力盡far-sightedness 遠見卓識careful consideration 深思熟慮perfect harmony 水乳交融feed on fancies 畫餅充飢with great eagerness 如饑似渴lack of perseverance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望穿秋水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添磚加瓦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 危在旦夕

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英語表達比較抽象,漢語則喜歡表達得比較具體。我們再看一道翻譯真題:

Until such time as mankind has the sense to lower its population to the point where the planet can provide comfortable support for all, people will have to accept more"unnaturalfood."(1991年第74題)

除非人類最終意識到要把人口減少到這樣的程度——使地球能為所有人提供足夠的飲食,否則人們將不得不接受更多的「人造食品。」

原文中有三個抽象的名詞:sense、point和support,和兩個抽象的形容詞:comfortable和unnatural。根據大綱詞彙表所提供的解釋,sense可指「感覺」「判斷力」,point的意思是「點」,support的意思是「支撐(物)」「支持(物)」,comfortable是「舒適的」,unnatural是「非自然的」,都是意思十分抽象的詞,如果不進行具體化處理,譯文就可能是這樣:

除非人類有這樣的感覺,把人口減少到這樣的點,使地球能為大家提供舒適的支持,否則人們將不得不接受更多的「非自然的食物」。

這種沒有經過加工的譯文不僅別人難理解,譯者本人也不一定明白。把抽象的意思具體化其實就是一種深層的理解和有效的表達。

英語多引申,漢語多推理

英語有兩句俗話:一是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知人看伴,知詞看文),二是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詞本無義,義隨人生)。這說明詞典對詞的定義和解釋是死的,而實際運用中的語言是活的。從原文角度來說,這種活用是詞義和用法的引申,翻譯的時候要準確理解這種引申,譯者就需要進行推理。例如: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1999年第71題)

雖然幾乎每個歷史學家都對史學有著自己的界定,但現代史學家的實踐最接近這樣一個定義,歷史學是(試圖)再現過去的重大史實並對其做出解釋。

recreate根據構詞法和一般詞典上的解釋都是「重新創造」,而考研英語大綱詞彙表中只有名詞recreation,所給詞義為「娛樂,消遣」。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很容易把recreate譯成「重新創造」或者「娛樂」。仔細觀察一下recreate在句中的用法,不難發現它帶有賓語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過去的重大歷史事件)。從邏輯上來講,「過去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不能「重新創造」的,作者顯然對recreate一詞的詞義進行了引申,再想想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情況:歷史、文學、電影、電視經常向我們展示過去發生的事情,這種展示用恰當的中文表達就是「再現」,所以,句中用「再現」譯recreate才是正確的理解和表達。

做翻譯的人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感受:某個詞明明認識,可就是不知道該怎樣表達。這其實就是詞的引申和推理在起作用。現在我們看一看sure這個詞在不同句子中的處理情況:

①I am not quite sure of his having said it.

我不能確定他說過這話。

②This is the surest guarantee that we shall be successful.

這是我們取得成功最可靠的保證。

③He made a sure step out of the mud.

他從泥淖中跨出了穩健的一步。

④She had a sure grasp of the subject.

她對於這門學科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

⑤He is very sure in his beliefs.

他的信仰十分堅定。

五個sure分別譯成了「確定」「可靠的」「穩健的」「牢固」「堅定」,如果都譯成大家熟悉的「確信的」「肯定的」,中文譯文豈不成了天書?原文詞義稍有引申,譯文就要進行適當的推理。

英語多省略,漢語多補充

英語一方面十分注重句子結構,另一方面又喜歡使用省略。英語省略的類型很多,有名詞、動詞、句法、情景方面的省略等。在並列結構中,英語往往省略前面已出現過的詞語,而漢語則往往重複這些省略了的詞。例如:

①Ambition is the mother of destruction as well as of evil.

(=Ambition is the mother of de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mother of evil.)

野心不僅是罪惡的根源,同時也是毀滅的根源。

②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exercises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exercises one's mind.)(F.Bacon)

閱讀訓練人的眼睛,說話訓練人的口齒,寫作訓練人的思維。(培根)

③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good, with the wicked, evil.

(=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good and association with the wicked can only produce evil.)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 and three boys are no boy.)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在考研英譯漢中,省略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例如:

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therefore,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1995年第73題)

因此,究竟是使用測試、其他種類的信息,還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兩者都使用,取決於關於相對效度的來自經驗的證據,同時還取決於諸如成本和可獲得性這樣的因素。

whether…or…是並列連詞,or後面省略了不定式touse,andupon中間省略了動詞depends,譯文中補充了「使用」和「取決於」。

英語多前重心,漢語多後重心

在表達邏輯思維時,英語往往是判斷或結論等在前,事實或描寫等在後,即重心在前;漢語則是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結論,即重心在後。試比較下面的英文句子和它們的中文翻譯: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由於貴國政府的提議,才得以這樣快地重新實現訪問。這使我感到特別高興。

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contested.

如果一個民族不能自由地決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證其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要享受其基本權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這一論斷幾乎是無可辯駁的了。

不難看出,英語和漢語的重心在句中的位置有時是不一樣的,翻譯的時候如果不進行調整,勢必給表達造成很大的困難。下面我們再看一個真題中的例子: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1999年第74題)

方法論究竟是指一般的歷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還是指歷史研究中適合各個分支的研究方法,人們對此意見不一。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or…顯然是前重心,如果在中文裡不調整成後重心,譯文就成了:還沒有一致意見,究竟是……還是……一看這種中文句子,我們就會明顯覺得它有問題。

以上是英語跟漢語在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上的十大區別。只有了解這些區別,才能對英譯漢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在翻譯中抓住重點,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END】關注「英語研值帝」,了解最新考研資訊,考研路上一同前行,不負理想!

相關焦點

  • 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原標題: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萬學海文 萬學海文英語教研中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幫助大家解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中文思路和英文思維的差異。
  • 英語口語更地道!
    然而比較地道的說法是「I will have the ...」. 看到這你們也許會和我一樣疑惑:明明是我想吃某種食物,或者我想點某種食物,怎麼就變成了I will?其實造成這種疑惑的就是中英思維間的差異。那麼,什麼是英文思維呢?
  • 吃貨必看:14種中國美食的地道英語翻譯(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吃貨必看:14種中國美食的地道英語翻譯(中英對照) 2015-12-30 15:06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謝昕呈
  • 搜狗翻譯APP亮相 可同步呈現中英雙語頁面
    【TechWeb報導】6月12日消息,搜狗搜索今日發起以「打破信息的邊界,和世界溝通」為主題的產品體驗季分享會,與中英同聲翻譯專家Jonathan Rechtman、「非主流翻譯家」谷大白話等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加持下,如何打破語言壁壘,與世界無界溝通。
  • 考研翻譯中應該注意的英漢五大區別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卷的翻譯部分往往是廣大考生薄弱的環節,那麼根據統計,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間,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麼考研翻譯究竟難在哪裡? 是結構複雜? 句子太長?生詞太多?根本不懂?沒法表達?那麼上邊這幾點絕對是考生在考試中感受最為明顯的, 大多數考生拿到翻譯的題一看,第一感覺是看不懂,第二感覺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是看懂了也不知道如何準確的表達。
  • 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
    ​​備戰考研英語,大眾考生的第一反應便是從英語詞彙入手。記住學會一個單詞不僅僅是拼寫重點掌握的還有這個詞的詞性,各種語境下的語義。中公考研小編分享「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內容,希望能給備戰2021考研考生提供幫助~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名詞1.額,腦門子2.[pl.]眉,眉毛3.
  • 百度機器翻譯團隊獲得WMT2019中英翻譯冠軍
    ,其中中文-英文翻譯任務是歷年參賽隊伍最多、競爭最為激烈的機器翻譯任務之一。具體做法是,先用中英雙語數據訓練一個英中的翻譯系統,由英中模型將英文句子翻譯成對應的中文句子,將模型生成的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組合成雙語句對,並和真實的中英雙語句對混合作為中英模型的訓練數據。此技術可以提升翻譯質量(BLEU)0.8個百分點。
  • 手機如何實現中英在線翻譯?這三種方法簡單高效
    我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翻譯問題,比較常見的是中英在線翻譯,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會為自己添加一些煩惱。那麼我們如何利用手機輕鬆完成中英在線翻譯呢?不要急,今天小編將要分享三種方法給大家,幫助大家解決翻譯問題。
  • 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
    上周我們講了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之間的3個區別,今天繼續。(原文較長,我們分3次推送,本文是第2篇)任何接觸過考研英譯漢題目的人無不感嘆:太難了!的確,五個畫線部分大約150個詞,也就是說,每部分差不多30個詞。對於這麼長而複雜的句子,基礎不紮實就一定會犯暈!但是,任何難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英譯漢也毫不例外。
  • 你不知道的「在線拍照中英翻譯」操作技巧
    老闆為了向外國客戶顯示自己公司的專業度,就讓我這個不是翻譯專業的來翻譯中文文件,把裡面的內容都轉為英文後,才能把文件發給客戶那邊。 果然,使用迅捷OCR文字識別軟體就ok了,它有app版本的,也有pc版本的,不管是手機拍照、還是把圖片導入電腦,都可把裡面英文翻譯為中文。下面有在線拍照中英翻譯的操作技巧,有需要的話,大家可千萬別錯過了哈。
  • 正宗英語—用地道的中文翻譯幾個常用的英語詞彙(5)
    正宗英語—用地道的中文翻譯幾個常用的英語詞彙(5)Native And Original English—Well Translated英翻漢,常常容易望文生義,翻出來的中文讓人讀不懂,只好猜。試將以下幾個英文詞彙翻譯成為漢語:1 Navy blue2 oriental blue 3 midnight blue 4 blue in the face5 into the blue, out of
  • WMT2017國際翻譯大賽,搜狗獲得中英/英中翻譯雙向冠軍
    可是,如何拿出穩定可靠的落地產品,領跑下一個人工智慧的AI時代,是全世界所有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重要難題。語音翻譯,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擁有深度學習算法的加成,人工智慧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聰明」,足以打破語言文化的交流壁壘。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科技公司已是佔據了領先地位。
  • 中英經濟熱帶火翻譯市場
    原標題:中英經濟熱帶火翻譯市場 摘要 筆者在大學的時候就聽說過林超倫。他是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譯員,為包括女王、五任首相、議長在內的諸多英國政商要人做過口譯。
  • 百度機器翻譯五大領域實現新突破 獲WMT2019中英翻譯冠軍
    、更深層次的信息。具體做法是,先用中英雙語數據訓練一個英中的翻譯系統,由英中模型將英文句子翻譯成對應的中文句子,將模型生成的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組合成雙語句對,並和真實的中英雙語句對混合作為中英模型的訓練數據。此技術可以提升翻譯質量(BLEU)0.8個百分點。
  • 正宗英語—用地道的中文翻譯幾個常用的英語詞彙(4)
    正宗英語—用地道的中文翻譯幾個常用的英語詞彙(4)English Mother FuckerPlastik Mnml,5iktoNative And Original English—Well Translated英翻漢,常常容易望文生義,翻出來的中文讓人讀不懂
  • 2020年考研注意了!英語翻譯碩士準備當中,這樣準備更保險!
    2019年全國考研已然過去,複試基本收尾,多數院校已經發布複試成績,辛苦奮戰了一年的290萬考生終於可以松下一口氣,不管考得怎麼樣,結果如何,都要坦然接受,準備新的事情。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不理想的考生準備2020再戰,也有新的一批考研生力軍湧入,那麼不管是新的舊的,我們應該如何準備2020年的考試呢?
  • 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今天來看看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如(一)所述,必須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尋找貼切的漢語來表達。如何展開聯想,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得到「神來之筆」呢?根據漢語習慣,過「適當調整」就可以!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深知漢語語言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
  • 美國警察藉助中文翻譯APP 成功阻止華人家暴悲劇
    (美國《世界日報》/黃惠玲 攝)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中英翻譯應用軟體,意外成為美國警察值勤的「秘密小幫手」,更成功防止一出華人家庭悲劇發生。
  • 如何在線把中文翻譯成英語?教你兩種簡單方法
    想要把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方法其實很多,英語好的直接翻,有條件的用翻譯機翻,那麼像小編我這種英語不好又沒錢的如何將中英翻譯英語呢?別著急,下面給小夥伴們分享兩種中文翻譯英語的方法,簡單免費又好用。
  • 搜狗機器翻譯團隊獲得 WMT 2017 中英機器翻譯冠軍
    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機器學習相關的頂級學術會議密集召開的時期,今年也不例外。其中,作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之一的 EMNLP 2017 將於今年 9 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與此同時,第二屆機器翻譯大會(WMT 2017)將會作為本次會議的分論壇同時召開。今年的一大亮點是,WMT 首次增設了中文和英文間的新聞數據翻譯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