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

2020-07-04 二三裡資訊貴陽
歷史上的今天 |「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歷史上的今天 |「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

1997年7月4日,這一天,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路者」成功降落於火星表面,並投放人類歷史上第一輛火星車。這一行動最終給人類帶來哪些收穫呢?

歷史上的今天 |「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22年前的今天,「火星探路者」宇宙飛船登陸火星 見證裡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研條件的逐步改善,我們對外太空的觀測越來越準確和成功。而自從人類跨入太空時代,科學家們對火星探測可謂是情有獨鍾。22年前的今天,「火星探路者」宇宙飛船(Mars Pathfinder, MPF)也見證了自己的裡程碑時刻。
  • 23年前的7月,美國成功登陸火星,中國的火星之夢還需要多久?
    1997年的7月4日,美國的「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火星。從地球到火星4億多公裡的行程,要用光年這個單位才可以簡便的描述兩者之間的距離。「火星探路者」重要的目標是尋找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之源。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探路者」計劃從提出到實現僅僅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消耗費用不到1.5億美元。美國無疑是世界上航天技術最先進的國家,那麼中國呢?
  • 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偉大時刻,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全面領先美國
    有人可能會問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答案是為了我們的地球,大家想一下我們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短短的幾百萬年的時間,相比於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來說,這真的只是的一瞬間,而且在地球的歷史上有太多的文明在歷史長河中滅亡了,數不盡的生物最終滅絕。
  • 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人類史上有哪些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按照計劃,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一次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這是我們史無前例的壯舉,所以備受我們的關注,我們也期待火星探測器從火星發回火星的數據。
  • 為節約成本,改變著陸火星的方式,卻開啟了人類探索火星的高潮
    ,雖然成功登陸火星,但耗費的成本卻十分驚人。或許正因為如此,美國在海盜號之後的二十多年內,幾乎沒有更大規模的火星探測活動。一直到探路者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馬克成功找到並修復了廢棄在火星上的探路者號,重新與地球取得了聯繫。影片中提到的探路者號,正是美國於1996年發射,1997年成功登陸火星的新一代火星探測器。之所以說是新一代,是因為此次探路者任務已經改變了以往的探索理念。
  • 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有50年歷史了,登陸地球鄰居火星為什麼這麼難?
    人類自從1969年實現踏上月球這一偉大壯舉之後,雖然50多年來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測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卻仍然沒有在第二個地外星體上開展載人登陸探測。拿火星來說,作為地球的近鄰,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近現代以來,以前蘇聯和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先後向火星發射了眾多探測器,為我們了解火星的基礎狀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為何登陸火星這和難呢?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這個夏天,是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中國、美國、阿聯都將展開新的火星之旅。今天,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已經踏上奔火徵程。縱觀世界航天史,人類似乎對火星「情有獨鍾」。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火星探測取得的成果最為豐富,特別是水的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熱情,成為近期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龐之浩說。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探測
    火星剛剛接收了最新的機器人居民「洞察號」。美國宇航局裝備了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著陸器的探測器「洞察號」在距離地球近7個月,3億英裡(4.58億公裡)的旅程中成功降落在紅色星球上。「洞察號」的為期兩年的任務將是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學習如何與巖石表面,包括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的天體形成。 「洞察號」於5月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
  • 航天歷史丨歷史上的火星探測器
    前蘇聯從1960年便開始嘗試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到目前為止全球共發射火星探測器61次,其中成功脫離地球軌道的探測器有49枚,成功進入繞火星軌道的有17枚,登陸火星表面的有11枚,但其中成功著陸並正常工作的只有美國的5枚。本文我們就來一一盤點這些勇往直前的火星探索勇士。
  • 看人類探索火星歷史,中國天問一號能否打破美國優勢?
    ,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成功到達火星並傳回數據。1973年7月,蘇聯,火星4號,失敗1973年7月,蘇聯,火星5號,拍一張照片後失敗1973年8月,蘇聯,火星6號,失敗1973年8月,蘇聯,火星7號,失敗1975年8月,美國,海盜1號,成功,成功登陸火星。1975年9月,美國,海盜2號,成功,成功登陸火星。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天問一號」上搭載有一輛中國人自主研製的火星車,計劃於2021年初登陸火星,這意味著我國將向登陸火星這一高難度「探火」任務發起挑戰。  26個月一次  「探火」發射窗口開啟  從地球化學專業角度來說,再多的遙感探測,都比不上1克火星巖石帶給我們的信息豐富。
  • 1997年的今天,Sojourner號成功登陸火星
    相比較隨後登上火星的勇氣號(Spirit)、機遇號(Opportunity)和好奇號(Curiosity),旅居者號(Sojourner)是火星科學探測的開創者,是在火星上真正從事科學考察工作的首臺機器人車輛。它於1997年7月4日成功登陸火星,不僅是一輛自主式的機器人車輛,同時又可從地面對它進行遙控。
  •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撰文 / 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020年,是一個火星年,多顆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升空。火星車是多種高新技術的集成,也是各國深空探測競賽的戰略制高點。在火星探測歷史上,曾經有三代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儘管美國進行過22次探測火星任務,其中8次火星登陸任務全部成功,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有8個:海盜一號、海盜二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均為美國研製。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成功完成了所有的發射和入軌步驟,開始向著火星前進。,其中8次火星登陸任務全部成功,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有8個:海盜一號、海盜二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均為美國研製。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不去火星?
    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人類終於實現了千百年來飛上月球的偉大夢想。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是目前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了,因為它有著適宜的重力場,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有了大氣層,就能夠通過科技手段將火星的溫度調整到與地球相似。
  • 「洞察號」成功登陸紅色星球,圖說「洞察號」相關情況
    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凌晨,美國宇航局宣布「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我們的近鄰火星,並接收到從「洞察號」傳回的信息,這表明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已成功展開。洞察號在未來幾天內將解鎖機械手臂,使用機械手臂上的相機拍攝著落點附近地表照片,以便工程師確定將洞察號攜帶的科研儀器安放在什麼位置。預計這些儀器成功安放到正常工作再到傳回數據,將需要兩到三個月時間。
  •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
    過了不曉得多久,馬克在氧濃度過高的報警聲中醒來,等他回到基地,發現飛船開走了,整個火星只剩下他一個人。幸好基地的各項功能都正常,所以馬克暫時死不了。按計劃美國宇航局將在四年後才再次登陸火星,這意味著他必須在火星上生活四年,空氣、水都沒問題,食物可以堅持一年,最後他靈機一動,決定在基地裡種土豆,反正本身就是植物學家嘛。
  • 歷數全球各個國家探測火星歷史,火星,中國來了
    火星車僅僅工作了三個月,累計移動約100米,但是,已經創造了歷史。>有了探路者號的技術積累,在2001發射窗口裡,NASA將環繞器火星奧德賽號送往火星。由於火星奧德賽號搭載了伽馬射線譜儀,它有一個歷史級的發現,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氫,間接證實了火星地下含有水冰 。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火星3號在1971年12月2日成功登陸火星,是第一個成功在火星著陸的探測器。但由於遭遇火星沙暴,僅工作了大約20秒,就失去了聯繫。它發回的信息量比之前升空的所有火星探測器的總和還要大,是最成功的火星探測任務之一。1996年12月4日,美國發射火星探路者號探測器,攜帶「索傑納」號火星車,是人類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