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應該要有大局意識和長遠眼光,無售後就無未來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新能源汽車發展應該要有大局意識和長遠眼光,無售後就無未來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0-15 15:24:46

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打算的消費者,看到下面兩條新聞,恐怕就要猶豫要不要買了。

近日,「天天3.15」節目報導了一位河南商丘高姓消費者購買使用電動汽車的尷尬經歷。高先生兩年前花6.5萬元購買了一輛自主品牌電動汽車。今年夏天,他的車庫因下雨進水把車給泡了,無法啟動。於是聯繫4S店維修。維修人員稱電池進水損壞,無法修復只能更換,換新電池需要6.9萬元。比新車還貴的電池價格讓高先生非常驚訝。維修人員解釋稱,新能源汽車整車享受國家補貼,車價被拉低了,但電池本身並不享受補貼,而作為電動汽車主要成本構成的電池價格本來就很高,所以出現電池比整車貴的情況並不奇怪。

重慶的範先生在使用電動汽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煩惱。他4年前花費100多萬元購買了一輛特斯拉。電池倒是沒什麼問題,可充電太不方便,讓他遭了不少罪。特斯拉功率大,車庫安裝充電樁,別的業主也要為此平攤電費,他們不願意,從自家(範先生家為高層)走線也不現實。於是,他每次充電只能跑到離家很遠的特斯拉超級電站充電。折騰了4年也不見有改善,範先生實在是受夠了,最終以70多萬元的價格把車處理掉了。

像高先生、範先生這樣的尷尬,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這無疑會形成反面示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事實上,正是由於技術難以突破而導致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充電等配套跟不上,讓消費者感覺售後體驗不佳,使得新能源汽車發展步履不穩,前景堪憂。

依目前的技術水平,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8年。從被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的2013年算起,經過5年發展,首批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開始進入到集中報廢更換期。可以肯定,今後一段時期,圍繞電池維修更換等售後問題亦將集中暴發。事實上,問題苗頭已經顯現。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售後問題,80%因動力電池引發,這個比例還在進一步提高。業內人士表示,今年6月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對各類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以及電池能量要求有了更高的提升。可以看到,新政向高續航裡程傾斜,這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補貼新政實施前,低續航裡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尚且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如果沒有實現技術鞏固與突破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加之沒有更好的售後服務保證,高續航裡程也只會讓消費者面臨更多煩心事。

再看充電問題,就更令人擔憂了。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的設想,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的比例應接近1∶1的合理水平。但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與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充電樁的數量(公共類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都算上)剛突破60萬個,離設想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另外,已有充電樁布局非常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預估使用率不到15%。該聯盟數據顯示,北京已有4萬餘個公共類充電樁,比河南、陝西等18個省市總數還多,但閒置充電樁竟達到70%。這類充電樁主要分布在人流密度不大的非商業區和郊區,而且多裝在位置偏僻之處,很難被發現,使用非常不便利,嚴重影響消費體驗。

充電樁市場推廣布局上面臨的更大問題,是許多區域運營服務商為了跑馬圈地,只顧數量忽略質量,在市場競爭中大打價格戰。這種惡性競爭使充電樁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很容易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事實上,除了品質性「劣幣」,還大量存在技術性「劣幣」,後者所帶來的問題更嚴重。我們看到,現在已經布局的許多充電樁最大功率只有40kW左右,續航裡程300km的電動車需要90分鐘才能充滿電。而歐美國家所建充電樁的功率已經達到350kW,充電只需9分鐘。也就是說,國內許多充電樁面臨著還沒收回投資成本便要被淘汰的命運。

任何行業市場,售後服務都極為重要,可以說無售後就無未來。對於在電池、充電等方面更需要售後保障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尤其如此。然而就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看,售後領域恰恰遭到忽視和冷落。新能源汽車售後保障和服務體系的建設速度,遠遠不能滿足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的需要,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和購買意願,也影響了整個行業市場的良性發展。

顯然,不管是政府決策,還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包括充電樁在內的所有維持新能源汽車運行的整個產業鏈中相關企業,都應該有大局意識和長遠眼光,努力做好售後保障和服務,維護消費者權益,改善消費者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維繫整體產業鏈條的和諧運轉,推進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如何分類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深度解讀?
    隨著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新能源車普及推廣正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也帶動了一大批新能源車企的快速成長,如美國的特斯拉颳起了電動汽車的旋風,蘋果和谷歌也都開啟了智能汽車計劃,在國內掀起了蔚來、小鵬、樂視和百度等網際網路造車運動,更有格力董明珠孤注一擲的投資珠海銀隆,也同樣把眼光放在新能源車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無取向矽鋼的探討
    1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材需求1.1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要討論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用材,首先最主要的是要對新源車的需求進行略微的分析。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近幾年是行業內的熱點,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還包括太陽能等諸如此類的。據說前兩天有個新聞,不知是否屬實,說是插電式混動以後不算新能源車,算是傳統燃油車。對今天所討論的話題來說,我們所說的新能源車,是指由電機來驅動的,而不是由發動機來驅動。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相比,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說底盤、輪胎、車身,這些沒有什麼本質性的差異。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在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全面出擊之勢,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而在2018年車市寒冬年,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一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在2019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9萬輛和79.3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6%和32.0%。
  • 寶利財富觀察:再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
    規劃指出要優化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隨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臨港新片區舉行,儀式上共籤約了13個項目,涉及汽車產業鏈上的系列配套產品,投資總額超40億元,新能源汽車成為最新投資風向標。
  • 新能源汽車業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新勢力倒逼改革、新能源推動碳減排
    在陳清泰看來,電動化開啟了新一輪汽車革命的序幕,與之並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支撐汽車革命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因素與汽車變革的交融和互動,為未來汽車的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術基礎和豐富的使用場景。
  • 宏觀調控:統一思想 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
    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把中央關於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統一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宏觀調控重大決策的關鍵。
  • 特斯拉Model Y大獲成功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
    特斯拉Model Y遭消費者搶購的背後所透露出的行業發展趨勢,顯然是值得所有車企特別是咱們中國品牌車企深思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咱們就來詳細分析!
  • 經濟日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快更要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快更要安全作者:唐一平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再加上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等外部環境,新能源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擴張,行業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
  • 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恆大佔領行業制高點
    賈伯斯的這句話不像那些「改變世界」的金句讓人耳熟能詳,卻揭露了一個根本真諦: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近日,一個史詩級的招聘再次讓人們看到偉大企業的相似人才觀。9月9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面向全球,公開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產業世界頂級專家和技術精英。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中間我想就三個技術熱點問題和大家做交流:1、動力電池;2、氫能燃料電池;3、充電與換電。
  •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截至**我國自主研製的鎳氫、鋰離子動力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顯著提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200kw以下車用永磁無刷電機、交流異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重量比功率超過1300wkg,實現了與整車的配套。
  • 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是否迎來加速階段? 下篇·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
    在一些大的城市,像是北京或者深圳廣州等地方,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使得消費者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成本就是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只要是新能源汽車產品上面持續的進步,使得在產品力上能夠和普通的或者傳統燃油汽車去做比較,那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更加的好。
  • 易靈車業百萬年薪聘售後、技術人才,有「料」你就來!
    在贏得了第一個開門紅之後,這家由網際網路公司和微型電動車企業攜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又發布了一個重要決定——以100萬年薪招聘售後和技術人才,在售後和技術招聘上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據易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健透露,售後服務問題一直是微型電動車經銷領域的巨大痛點,易靈決心要為經銷商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保障其最大的利益,所以在加強解決產品售後服務問題上,易靈將不惜花重金招攬人才,組建優秀的售後團隊,優化售後服務體系。
  • 曹斌: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創造奇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
    其次,可能是由於他們在接受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還抱有一定的對新能源汽車的嘗試的心理,所以他們願意先出少量的錢去購買入門級的純電動汽車,開始使用之後有了一部分的信任以後再去進行升級,這一次我們的EU5就有很多消費者是從原來的產品中升級上來。北汽新能源的發展道路是一條先讓大家了解電動汽車,然後嘗試電動汽車,之後信任電動汽車,最後在信任的基礎上升級電動汽車產品的這樣一種發展方式。
  • 新能源汽車,購買影響因素調查報告——數據分析和模型檢驗,專業...
    今年「兩會」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議案、提案中,「立法」、「機制」、「體系」、「法規」和「管理」這樣的詞,相較於往年來說,更加頻繁地出現。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過程將被加速縮短,這同時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未來的新能源車市場必定會形成「大浪淘沙」的格局,佔據先發優勢的優質新能源車企將迅速突圍而出,做大做強。
  • 淺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自從科技君上次寫了關於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未來發展趨勢之後,有小夥伴表示想要馬上換掉自家的油老虎,重新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壕,請隨意)...不過在現在科技君看來,新能源燃料替代傳統燃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就是時間待定)這一次科技君帶大家了解了解新能源汽車的關聯產物-充電樁。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獎 新能源汽車是功是過 未來又在哪裡
    同時,以鋰離子電池為能量儲存介質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也讓無化石燃料的社會成為可能。經過多年發展,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時至今日,新能源汽車到底是功是過還存在巨大的爭議,比如以政策驅動市場,但始終難以培育出核心競爭力,問題重重,同時「騙補」現象屢禁不止,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 發展新能源汽車莫陷入「二元論」
    還須認識到,不應該把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發展簡單對立起來  儘管我國車市今年第一個月產銷量下滑均超兩位數,但新能源汽車仍舊喜迎「開門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萬輛和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3%和138%。不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絡和社交媒體上質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聲音仍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