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男子自採蜂巢珊瑚 或將被提起公益訴訟

2021-01-21 瀏陽網

(詹哥手捧蜂巢珊瑚)

 

(微博截圖)

 

(從海裡偷來的蜂巢珊瑚)

 

     「為什麼要從海裡偷珊瑚上來?他知不知道手裡的蜂巢珊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咩!天要發怒!……」昨日一大早,深圳潛友的朋友圈裡被一手捧珊瑚拍照炫耀的「詹哥」刷屏了,大家紛紛譴責這種疑似盜採珊瑚、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有「潛愛大鵬」義工憤而向深圳警方網上報案。大鵬新區漁政部門迅速摸查情況,「潛愛大鵬」志願者聯合會稱:若是有意之為,將不排除提起公益訴訟的可能。    

大鵬新區官微:
  
  向盜採及破壞珊瑚行為說不
  
  「潛愛」義工:
  
  詹哥,我們想找你談談
  

  昨天中午,大鵬新區官方微信平臺「愛大鵬」迅速回應並也發出了倡議:向盜採及破壞珊瑚行為說不!深圳東部海域分布著珠三角為數不多的珊瑚群落,為海底魚群、蝦群和微生物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場所。沒有珊瑚,海洋將是一片空白,請所有市民在大鵬半島境內發現盜採珊瑚的行為及時向漁政部門或公安部門報案。如有市民目擊了這起盜採事件,歡迎向「愛大鵬」和「潛愛大鵬」微信號提供線索!  

  「那個從海裡偷珊瑚的人,你知道自己幹了什麼嗎?」記者也從潛友圈一微信號裡看到譴責信息。  

  「他這麼做整個圈子都討厭。因為每個潛水員就是一個海洋的保護者,大家總是想啊,深圳什麼時候才有了自己的海底珊瑚花園。」貓丫激動地說,「他在微信裡炫耀的藍色珊瑚,經群裡的海洋生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海洋生物——蜂巢珊瑚。粉紅色的是雞冠珊瑚,軟珊瑚的一種,出水很快就死了。從圖中看,這些珊瑚起碼都是長了十幾年的,太讓人痛心了,我們潛愛大鵬的義工年年在深圳大鵬的海裡種下珊瑚幼苗,巴望著每一顆珊瑚能活下去。珊瑚君也在並不清澈的水裡努力,但一年長上那麼1釐米,真的太不容易了。」  

  據了解,雖然深圳目前還沒有專門保護珊瑚的法律條文,但是珊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中紅珊瑚是一級保護動物),任何開採海底珊瑚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據介紹,「潛愛大鵬」漁政管理義工已確認「詹哥」的行為違法,群裡一名義憤填膺的馬來西亞籍義工已於昨天上午10時零5分成功通過網絡向深圳警方報警。  

  「我們可能考慮由『潛愛大鵬』志願聯合會提起公益訴訟,作為深圳海洋生態保護第一案。」貓丫說。    

大鵬漁政:
  
  此案在調查中
  

  對於此次有人疑似盜採珊瑚事件,大鵬新區漁政大隊接報之後迅速行動,對轄區內所有的潛水店進行了情況摸查。昨天下午4點多,向媒體回應稱:據初步調查,涉嫌盜採珊瑚的詹某明,確於5月2日14時左右在楊梅坑細灣仔沙灘潛水,此案仍在調查中。  

  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局長曾國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區裡很重視此事,經摸查已確認此事發生在楊梅坑,新區將強化珊瑚保護的相關執法,將組織區內每一家潛水店的管理,還將知會開設PADI課程的國際潛水員培訓組織機構,或將對在水下破壞珊瑚的學員採取吊銷牌照的處罰。  

  據了解,大鵬新區於去年成立「潛愛大鵬」珊瑚保育志願者聯合會,在全國率先創新公益組織進行珊瑚保育。我們將此事當作一個反面教材,以喚醒深圳市民對珊瑚、對海洋的保護意識,在深圳市民中普及一堂海洋環境保護課。」曾國中表示,「大鵬能擁有生長珊瑚的天然條件,確實是上天送給深圳最好的禮物。珊瑚的生長周期是幾十年上百年的,『潛愛』珊瑚保育行動與其說是在種珊瑚,不如說是在種植一顆顆環保心,我們走進學校、社區進行宣傳,其實是一種環保理念的普及。」  

  昨天早上7時多,「潛愛大鵬」的微信群裡因手捧珊瑚拍照炫耀的「詹哥」而遭刷屏。  

  據「潛愛大鵬」的義工Morgan介紹,5月2日深夜,一名微信暱稱為「詹哥」的男子,在朋友圈裡曬出一組潛水照,其中有他和夥伴手捧珊瑚的照片。「潛愛大鵬」的一名義工看到之後馬上截圖轉發到群裡,今早群友們紛紛對「詹哥」行為表示憤慨和質問。  

  「有沒有人能告訴我,這個盜採珊瑚的,ID叫詹哥的人是誰?他的聯繫電話是多少,潛愛的潛水員們想找他談談,他是哪位教練發的牌?為什麼要從海裡偷珊瑚上來?他知不知道手裡的蜂巢珊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咩!天要發怒![發怒][發怒][發怒]轉發轉發,我們就想找你談談。」「潛愛」義工貓丫轉發了這幅截圖,並在朋友圈裡發微信譴責這種行為,並迅速在深圳潛友圈裡引發了「人肉」刷屏和一大波譴責。  

  「這位『詹哥』可能很快覺得不妥,已在昨夜刪掉了此微信的內容並退群『消失』了。作為深圳『潛愛大鵬」珊瑚保育的義工,我們很痛心,就是想問問他:這個珊瑚從哪裡來,他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之為?」Morgan認為,「深圳是一個海洋城市,現在到東部看海的遊客越來越多,喜歡玩潛水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人可能覺得很好玩,並不知道從海裡帶上珊瑚是違法的。我們希望通過這件事,在市民中普及起碼的海洋保護知識和意識。」(晶報記者 陳碧霞)

相關焦點

  •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現實困境與解決途徑探索
    隨著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有序開展,在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做出了修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部分條文的決定,正式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將成為檢察機關塑造新形象的重要發力點。
  • 禹會區人民檢察院對楊明強、李永路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人民檢察院對陳定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有關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依照法律有關規定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並將相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郵寄地址:漳州市平和縣小溪鎮北環路281號  聯繫電話:0596-3954050  特此公告。
  • 男子使用高毒農藥獵殺野生鳥類23隻 檢方提起公益訴訟
    近日,經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時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賠償人民幣6100元。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間,時某某多次到當地近海荒灘,通過在水草上撒呋喃丹,捕殺覓食草種的野鴨。時某某將呋喃丹摻入小魚蝦作誘餌,捕殺鷺科鳥類,其中有11隻羅紋鴨、4隻綠頭鴨、3隻綠翅鴨、1隻大白鷺、4隻蒼鷺被捕殺。
  • 走私196噸冷凍肉在滬被提起公益訴訟,嚴打+重罰!
    該案系市檢三分院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案情回顧 經查,2019年11月,黃某某、扎某、泰某等三人夥同其他船員駕駛帛琉籍貨船,從境外出發,將裝載18隻冷凍貨櫃的肉類凍品,通過偽造虛假船名、繞關走私方式運至境內。
  • 棗莊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提起訴訟
    2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院第四檢察部重點關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辦理了棗莊市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眾網記者採訪中得知,該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章某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青島首例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案件宣判!盜採海砂 賠償生態損失費等...
    9月10日,青島市第一起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採砂船隻多次盜採海砂2018年5月8日晚上11時許,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海警第二支隊偵查人員在青島膠南大珠山附近海域發現1艘正在採砂作業的船隻。7月29日,由青島市市北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王某等盜採海砂案一審開庭,同時派出公益訴訟起訴人,對王某等人提起了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王某等人恢復被破壞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水產資源,或承擔海洋生態環境和海域水產資源的修復費用。公益訴訟目的是恢復環境據了解,海砂是僅次於石油天然氣的第二大海洋礦產資源。
  • 杭州檢察機關提起兩件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檢察機關在依法懲治相關刑事犯罪的同時,如何運用公益訴訟這一利器,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生活安寧。   11月24日,杭州下城、西湖區檢察院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兩件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誘捕4隻野生斑鳩 男子經公益訴訟賠錢並公開道歉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8月27日訊(記者 何金燕 通訊員 劉笑貧)自家樓頂誘捕4隻野生斑鳩,長沙男子趙某某被訴至法院,不僅要賠錢,還要公開道歉。今天,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審理此案。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協會將趙某某訴至開福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趙某某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600元、承擔司法鑑定評估費2360元、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承認錯誤、義務參加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三次。法院經審理查明認定,珠頸斑鳩屬於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系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能否成為我國氣候變化訴訟潛在路徑?
    儘管如此,以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為目的的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近年來發展迅速。基於氣候變化訴訟與大氣汙染公益訴訟的關聯性,大氣汙染公益訴訟將助益氣候變化訴訟法律障礙的消除,為氣候變化訴訟在我國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 公益訴訟是必要而善意的「越俎代庖」
    據《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課題組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江偉透露,目前已完成第三稿的民事訴訟法專家修改建議稿提出,在受害人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很難確定受害人的情況下,檢察院、其他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對實施侵害人提起禁止侵權、賠償受害人損失的民事訴訟。這意味著,中國有望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確立公益訴訟制度。
  • 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海口檢察機關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讓海上非法傾廢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本報記者 金昌波 通訊員 吳智遠近日,海南省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海南中匯疏浚工程有限公司、陳鍶、海口瀏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連帶賠償環境汙染損害
  • 在生態保護領域獵捕野生斑鳩 鄒城一男子被提起訴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17日訊 近日,鄒城市人民檢察院就一起非法狩獵野生斑鳩案,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2月13日,由鄒城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鄒城市首例生態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鄒城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 愛問檢察官|常在新聞裡出現的"公益訴訟"是什麼意思?
    自正義君的新欄目推出第一期之後,收到不少網友的反饋,這不,又有小可愛私信諮詢啦~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問題: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究竟是什麼?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的違法行為,由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和組織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活動。
  • 檢察機關提起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招遠一違建小碼頭拆除
    其中,招遠某漁業公司違規建設小碼頭案件是山東省首例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為此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一套成型的辦案流程。&nbsp&nbsp&nbsp&nbsp2018年3月,招遠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漁業公司在辛莊鎮海埠村以北海域違規建設小碼頭,屬於三無項目,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 獵捕馬麝 出售麝香 檢方依法對5人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正義網訊(記者張超)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檢察院對其某等5人以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19年1月中旬,其某、索某為謀取利益,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境內布置鐵製獵具獵捕野生動物,並約定兩人每隔幾天分別去查看捕獲情況。
  • 權威發布丨海南檢察機關發布非法開採海砂公益訴訟4件典型案例
    海南省檢察機關自2017年7月1日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鋪開以來,始終緊盯海洋環境資源保護突出問題。2019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海南省檢察機關以此為抓手,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辦理了一批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的典型案件,推動解決了海洋傾廢、養殖排汙、非法捕撈等突出問題。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本文擬結合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對有關問題做探析。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進展2013年實施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創製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對「汙染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授權「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5年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範圍擴展為「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並對原告社會組織做了條件界定。
  • 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變遷及其啟示
    法定權利原則   法定權利原則是美國傳統環境公益訴訟中必須遵守的原則,按照該原則的要求,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僅限於成文法規定的被侵權主體,換言之,如果原告無法證明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也就不享有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訴權。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