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PR媒體 Carrie • 2016年09月07日10:44 • 速途網
前段時間,PR媒體聯合多家媒體,評選出「中國十家小而美公關公司」,Hits.行致傳播榜上有名,本次PR媒體探營行致傳播,並專訪了其總經理丁典,意在探析這家自2014年9月創立以來,短時間內即取得好成績(在過去2年比稿競爭中保持超過70%勝出率;2016業務成長率超過100%)的公關公司的秘訣。
PR媒體君來到了位於吳中路萬象城的行致傳播上海分部,在雅致的高級灰格調的辦公室隨處洋溢著花草盆栽的生命力,整體環境協調而統一,讓人覺得在這裡辦公(做方案、整策略、搞創意、寫稿子…)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寬敞,舒適的工作環境,感覺比一般廣告公關公司要更安靜優雅一些。
丁典,人如其朋友圈
正式介紹一下:
丁典,行致傳播總經理,負責企業遠景戰略規劃、日常整體運營、公司運營團隊帶隊及資源協調、戰略資源的導入與協調及核心業務發展管理;專注於企業品牌戰略、整合營銷的實操;曾擔任靈思上海創始人、紅星美凱龍文化營銷總經理等職務。
儘管行致是2014年9月份才正式成立,但作為公司總經理的丁典卻有著豐富的公關行業經驗,他在2000年就進入了公關行業。
以下是《PR媒體》採訪記錄
行致傳播今年業績如何?
答:整體很不錯,上半年只用了5個月,我們就完成了2015年全年的營業額,目前我們預估2016至少會是翻倍增長。更關鍵的是團隊也在蒸蒸日上,客戶方面,並沒有因為業務的壯大感覺到滿意度下降,相反應該說滿意度更高了,也要感謝公司團隊在15年的時候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基礎。
目前公司的業務主要是哪方面業務為主?
答:主要有3類:
1是公關傳播業務,這塊我們的北京團隊做的非常好,在上個月剛剛參加了某個汽車品牌公關傳播的多模塊比稿,3個類目中我們拿下了2個,同時我們也服務一些乳業的客戶;
2是創意傳播代理,比較偏向於整合營銷傳播的方向,比如今年給麥當勞做的「早餐粥上市」、「麥滿分升級」等一系列創意傳播,包括新媒體互動,線上線下傳播等等多種傳播手段集合。從傳播到達,以及客戶方面反饋的進店量等數據來看,表現都不錯;
3是今年我們在電商創意設計及傳播上,有了一個爆發性的業務增長。
公關行業和以前有什麼變化嗎?
答:早期公關基本聚焦在新聞媒介上,在國內基本上就是一個「新聞公關」的方式,除了新聞公關策劃,主要考驗文案/寫稿能力,那個時候國內大半的公關公司主營就是IT和汽車兩個領域,公關人對於行業、對於產業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現如今媒介的發展變化,新聞媒介式微,自媒體以及互動媒介壯大,多屏介質普及,這些極大地影響了公關傳播的方式,公關從過去的「用新聞媒體宣貫」轉向了「尋找平臺與TA對話」,更加強調互動,強調對目標人群和整體輿論,包括社會人群價值觀的洞察。
由於媒介形態的多樣化,公關傳播正在向其他傳播領域學習更加多樣化的手段,AR,VR,IP聯合,H5互動,多屏互動,許多時候,你已經很難把公關,廣告,數字互動,內容營銷真正區分開來了。傳統發稿公關除了幾個需要深度講解產品的行業,基本都已經死了。
目前國內整體營銷環境比較激進,客戶心態也普遍較差,客戶找公關公司做公關主要是為了更性價比一點做曝光,而不太考慮品牌和公眾的關係。所以公關做的越來越像廣告,也就是整合營銷,要曝光、要互動、要口碑、要轉化率,等等等等。PR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補充。當然,這個本身也沒什麼大錯。
行致的定位,或者說是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答:過去經常有客戶問我們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我們都很苦惱,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後來我們發現了,我們之所以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定位,而是提問的人傾向太過於明顯,他們太想聽到我們告訴他們,我們會做H5,我們會做品牌定位VI設計,我們會做年度推廣規劃,我們會做活動,我們會做終端推廣,我們會做微博微信傳播,我們有大號資源等等等等,而事實上這些我們都會做,但是這麼回答並沒有什麼人會相信。
真相是,在品牌傳播這項業務上,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出色。這種能力源於我們比較擅長「洞察與創意」,洞察的包括受眾心態,產品潛在利益點,市場競爭環境,傳播環境等等等等;創意的是怎麼設計一個受眾能接受的故事,怎麼設計一個能到達受眾的傳播手段。至於用什麼手段,我們並不是很在意。
另外,對於一次有效的傳播,我們更關注會留下什麼「品牌資產」。
能幫助品牌創建新的資產,或者在已有資產上添磚加瓦,這才是做品牌傳播,否則就只能說「想了個點子」。比如,一說起「暱稱瓶」、「歌詞瓶」,立馬就能想到可口可樂。這裡的資產就是指做創意後為品牌留下了某個「標誌性的標籤」,建立起品牌傳播的屏障。做IP也一樣的道理,圍繞IP做品牌資產。
通常會怎麼評估傳播效果?是否接受CPS的模式?
答:單從傳播領域的業務出發,我們反對CPS付費模式。我們會設定傳播的KPI,單不會把KPI和銷售掛鈎,畢竟我們不是在做銷售代理。
如何避免被套方案?
答:我們參加了許多競標,套方案的應該說很少吧,至少主觀上想套方案的基本上都被我們規避掉了。
唯一有一個,叫「X晶食品」的跨境電商公司,開了一個叫「XX全球購」的網店,我們提案之後沒有合作沒有反饋,並且不通知我們的情況下直接全盤用了我們的設計方案,我們表示很遺憾。會被套主要還是因為是朋友介紹的,所以一時不察。沒時間去維權,今天借這個平臺給各位兄弟公司提個醒,大家小心這個坑。
關於如何避免被套方案,我們覺得可以從客戶對合作的重視程度來判斷。我經常和BD說,客戶甚至都不願意到我們公司來考察一下,那怎麼證明他是要動真格的呢?包括評選小而美傳播公司的時候,我注意到群裡許多甲方表示支持,認為找不到好的公司,但客觀地說,不少甲方也就是發發brief,然後找點公司過去提案,提案之前雙方的決策人沒有交流過,甚至都沒見過面,一旦投標失敗,甚至於競標之後發現沒有任何一家中標,這很難不被理解為套方案。
所以還是要看對方的重視程度。重視程度越高,套方案可能性就越小。另外,還可以看客戶的開放度以及正規程度,有沒有招標文件、有沒有招標流程及時間點、brief會議正規不正規,預算是否透明,決策人是否參與等等,開放度正規程度越高越靠譜;如果客戶什麼都捂著掖著,還模稜兩可,就要注意了。
公司運營管理上有什麼好辦法嗎?
答:1是要「均衡發力」,就是大家都是互為保障的。我們自己是很警惕某個局部承擔太高壓力的。注意!很多公司可能是比較關注某個局部太過鬆懈的!而我們公司正好相反。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公司客戶部和創意部加班時間顯著增加(之前基本都是相當健康的公司作息),我就會提醒公司HR,為什麼有效面試並沒有增加,如果創意部和客戶部在加班,那實際上是在提示HR也應該加班儘快解決人力的問題,一周之後,人員到位了,各方面的壓力立刻就消失了。
2是要控制「貪慾」,要會劃線。在很多種情況下我們都會放棄,比如與客戶溝通時感覺目標很難統一的,比如客戶方面商務過於苛刻的,比如客戶對跪舔姿勢要求較高的,比如團隊近期確實比較忙的時候。
欣賞哪家做的公關或者有什麼案例覺得做得比較好的?
答:淘寶天貓。不管是近期的「淘寶造物節」還是「一千零一夜」,都做得非常好。創意上我更喜歡「一千零一夜」,但從公關角度上看,「淘寶造物節」尤其做得好。我們回歸到公關的本質,「造物節」的行為,至少是淘寶在思考他和他的目標群體之間的「關係」。過去是什麼關係?是購物平臺和賣家,買家這樣的關係,是交易對象的關係,而「造物節」在倡導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就是「創造者與展示平臺」的關係,這個內在目標非常有意義。國內大電商公司裡,有這個意識的企業真的非常難得。
自己職業生涯中有沒有什麼比較驕傲的事?
答:公關行業的公司管理和業務關聯是極其緊密的,我一直以來都在一線做工作,帶團隊,當然有不少案例獎項,不過個人感覺最值得驕傲的是在原來的公司中,建設了一個比較成型的學習型組織體系,以及一套比較成熟的整體的整合傳播思考體系,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團隊和leader,他們今天在各行各業,或者自立門戶、或者創業,或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會感覺到當時跟著我做的時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樹立了比較正確的職業觀,我想這個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職業價值,也都很替他們高興。同時,這也是目前做公司的一個動機,可以全新地去實踐一個體系,而沒有歷史包袱。
有沒有什麼想對PR媒體說的?
答:幫我們發個招聘通告吧。公司發展不錯,條件也還可以,希望能夠更多人才加入我們。我們的工作環境不錯,北京上海都剛剛搬了新的辦公室,環境棒棒的,公司裡年輕人居多,氛圍好,公司崇尚公平,看到你努力會拼命給加錢怕你跑了,最後是公司的整體的品牌傳播知識體系很不錯,非常適合年輕人學習發展!
已經躍躍欲試的小夥伴們,●可直接發送應聘信息至:dingdian@hitschina.com.cn●可瀏覽公司招聘網頁:http://company.zhaopin.com/CC261498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