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原題: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P,Q分別為稜BC和CC1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1∥平面AQP
B.平面APQ截正方體所得截面為等腰梯形
C.A1D⊥平面AQP
D.異面直線QP與A1C1所成的角為60度
正方體是在立體幾何中比較基礎的圖形,一般我們無法理解的圖形都可以將其放入正方體中,便於增加我們的立體感和空間想像能力。
所以對於正方體的使用是比較普遍的,所以為了更好地使用正方體,我們要記住正方體中常見的結論。
下面就通過各種選項來說明其存在的一些常見的結論。
選項A
選項A是BC1∥平面AQP。
這個選項沒什麼難度,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
因為P,Q分別為稜BC和CC1的中點,所以PQ∥BC1,又因為PQ在平面APQ內,而BC1在平面APQ外,所以BC1∥平面AQP。
在正方體中只要與直線PQ平行的直線且該直線和平面APQ沒有交點,則該直線就和面APQ平行。
選項B
選項B是平面APQ截正方體所得截面是什麼樣的圖形?
從圖二來看,很難知道面APQ截正方體的截面是什麼樣的圖形,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更是無法想像出來其截面是什麼。
但是我們要記住一點:與直線PQ平行的直線不與面APQ平行就是在該平面APQ內。
如果與直線PQ平行的直線與平面APQ相交且不在該平面內的話,則直線PQ與該直線就變成了異面直線,出現了矛盾,所以只要與直線PQ平行的直線且與直線PQ所在地面有交點的話,則該直線就在該平面內。
連接BC1和AD1,因為P,Q分別為稜BC和CC1的中點,PQ∥BC1,又因為AD1∥BC1,所以PQ∥AD1。
又因為AD1與面APQ相交於A點,所以直線AD1在面APQ內。
連接D1Q,則面AD1QP就是面APQ和正方體的截面。
因為△ABP≌△D1C1Q,所以AP=D1Q,且PQ∥AD1,所以AD1QP是等腰梯形,即面APQ截正方體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所以選項B是正確的。
如果不知道上述的這一點,即「與直線PQ平行的直線不與面APQ平行就是在該平面APQ內」,也可以通過變化圖形來判斷。
在變化圖形的時候,要記住:將要延伸的面朝上或者朝外,即容易看到的方向。
像圖三的圖形就很好看出面APQ的延伸方向,便於我們對選項B的判斷。
所以正確的展示展示圖形才是妙招。
選項C
選項C是A1D⊥平面AQP。
在正方體中有:A1D⊥面ABC1D1,B1C⊥面ABC1D1,AD1⊥A1B1CD,B1⊥A1B1CD。
如果A1D⊥平面AQP的話,則平面AQP∥面ABC1D1,因為平面AQP和面ABC1D1有公共交點,所以與之相矛盾。
所以選項C是不正確的。
選項D
選項D是異面直線QP與A1C1所成的角為60度。
一般要求異面直線的夾角時,都是將其中一條直線通過平移,即找到該直線的平行直線,使這兩條直線相交,從而求出異面直線的夾角。
在正方體中各個面的對角之間有三種關係: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相交成60度。
相鄰面上的對角線所成的夾角是成60度的,不相鄰的對角線所成的夾角是平行或者垂直。同一面上的對角線垂直。
因為PQ∥BC1,又因為BC1和A1C1都是正方體不同面的對角線,所以異面直線QP與A1C1所成的角就是直線BC1與A1C1所成的角。
又因為直線BC1和直線A1C1所在的面是相鄰的,所以它們所成的角是60度。
即異面直線QP與A1C1所成的角為60度,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該題的答案是ABD。
總結
正方體中存在的知識點很多,在做題中需要我們進行總結和記錄。
對於初學者或者是立體感不強的同學,在沒有立體模型的時候,可以畫出不同方向上的圖形,去觀察在不同方向上的某一圖形的變化。
高中:解立體幾何需知這些知識點和解題技巧
高中:過正三稜錐底邊上的點作球截面求最小面積,啥時截面最小?
頂點到對面點構成直線與已知面平行,求動直線長?直擊該題本質!
立體幾何中一端是定點一端是動點的直線與面平行的解題思路
求直線方程各個不同形式的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