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體特點是什麼?

2020-11-30 高考網

  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完全相同。有8個頂點,有12條稜,每條稜長度相等,相鄰的兩條稜互相(相互)垂直。因為6個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一個面的面積×6=稜長×稜長×稜長。

  1平面截正方體得到什麼

  用一個平面截正方體,可得到以下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五邊形、正五邊形、六邊形、正六邊形、菱形、梯形,具體截法如下:

  (1)三角形:過一個頂點與相對的面的對角線以內的範圍內的線;

  (2)矩形:過兩條相對的稜或一條稜;

  (3)正方形:平行於一個面;

  (4)五邊形:過四條稜上的點和一個頂點或五條稜上的點;

  (5)六邊形:過六條稜上的點;

  (6)正六邊形:過六條稜的中點;

  (7)菱形:過相對頂點;

  (8)梯形:過相對兩個面上平行不等長的線。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正方體的體積等於什麼?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什麼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用字母表示為V=a³。體積公式是用於計算體積的公式,即計算各種幾何體(比如:圓柱、稜柱、錐體、臺體、球體、橢球體等)體積的數學算式。  不同圖形體積計算公式:  1、正方體體積=a³ a為稜長。  2、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 石膏正方體素描的表現步驟
    正方體是幾何體的基本造型之一,也是最簡單的幾何體造型。正方體由六個等大的正方形組成。正方體的每條邊線等長且互相垂直,在進行表現時要注意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透視規律。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能看到正方體的三個面。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動態化,抽象的教學材料直觀化,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促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學習進程。三、說學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 正方體的體積和稜長成正比例嗎 正方體的體積與它的稜長成正比例嗎
    正方體的體積和稜長不成正比例。因為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由此可知,正方體的體積與稜長的比值不是一定的,不符合正比例的意義,所以正方體的稜長與它的體積不成正比例。  什麼是正比例  正比例是指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 正方體的體對角線垂直嗎 正方體的體對角線是否垂直
    體對角線只有長方體和正方體當中才有的對角線,是6個表面中任意一個面上的任意一個頂點與其對面的不在一個面上的那個點的連線。這條線是穿過正方體的,通常用作輔助線,那正方體的體對角線垂直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積累(西師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
    長方體特點:(1)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稜,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2)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2、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特點:(1)正方體有12條稜,它們的長度都相等。
  • 打開你的腦洞,來想一下正方體地球是個什麼天氣?
    我就很想知道,如果我們的地球被捏成了正方體,那天氣會變成啥樣子?答: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這個禮拜我和我大學天文學院的朋友們討論了一下你的問題,我們嘗試解釋「正方體星球」可能帶來的影響。生活在一個「正方星」上對於咱們這些已經習慣了「圓球星」生活的人來說,那可真是相當的詭異了。
  • 【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一周,我們學習完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對於這一個知識點,你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遍吧。
  • 正方體中P、Q是BC和CC1中點,截面APQ是什麼圖形?一眼看出的妙招
    圖一正方體是在立體幾何中比較基礎的圖形,一般我們無法理解的圖形都可以將其放入正方體中,便於增加我們的立體感和空間想像能力。所以對於正方體的使用是比較普遍的,所以為了更好地使用正方體,我們要記住正方體中常見的結論。下面就通過各種選項來說明其存在的一些常見的結論。選項A選項A是BC1∥平面AQP。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鞠躬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以及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展開:一、說教材教材是知識的來源,首先我談一談對於教材的分析。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把長方體和正方體沿著稜剪開,就可以得到它的展開圖。剪的方法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展開圖,下面分別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 素描教程:素描石膏正方體畫法步驟(建議收藏)
    學畫畫往往都是從學素描開始的,而學素描都是從畫石膏幾何體正方體、球體開始的,正方體是幾何體的基本造型之一,也是最簡單的幾何體造型。正方體由六個等大的正方形組成。下面分享一下正方體的畫法。首先:畫石膏像正方體前先做好觀察分析,需要同學們學習了解什麼是透視?,至關重要。把透視畫對了那麼對於石膏幾何體的形就會畫對了,視覺效果就顯得舒服了。一、放長線的目的就是比較,對比角度,把形畫準。把兩條相向的線無限延長你就會發現他們就會交叉在一起,這就是透視,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畫這一步是也要注意各個邊的比例,長短關係。
  • 正方體中存在的已知條件和運用
    立體幾何主要考我們的空間想像能力,是比較抽象的,為了更為直觀的看出我們要研究的立體模型,很多時候我們要將其轉換到正方體當中。正方體中存在很多的已知條件在正方體中還存在常用的已知:第一,正方體的體對角線垂直圖一中的兩個紅色的面,即:A1C垂直面AB1D1和面C1BD,也是三稜錐A1-AB1D1和三菱錐C-C1BD的垂線。證明如圖:第二,三菱錐A1-AB1D1的垂線恰好是正方體的體對角線的1/3.
  • 培東日記(十)---正方體展開問題的幾種分析
    (查看全部日記)     在培東(十)----正方體展開問題的幾種分析   正方體的展開,摺疊問題應該是幾何問題中最基礎的了,但是由於華華空間感差,思維比較慢,一開始在學校做到此類題目時,一直覺得有點小難度,後來我和群裡的家長溝通後,總結了一下正方體問題的各種情況,華華看過後覺得迅速理清了思路
  • 4維至10維超正方體究竟長什麼樣?
    NEXTMIND如果問你一個問題,3維立方體長什麼樣子,你會毫不猶豫地畫下來,就像上圖一樣,但如果是4至10維超正方體呢?首先是4維超正方體,理論上它有16個頂點,32條稜和24個面,如下圖所示:這是旋轉四維超正方體的透視投影到了5維,圖形明顯開始複雜了,超正方體的面和稜都多達80個,同時包含40個3維多面體。這是6維,看上去是不是有點像無窮無盡的迷宮?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學情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
  • 第二講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
    正方體展開圖口訣:正方體展有規律,十一種類看仔細;中間四個成一行,兩邊各一無規矩;二三緊連錯一個,三一相連一隨意;正方體有6個面,12條稜,當沿著某稜將正方體剪開,可以得到正方體的展開圖形,很顯然,正方體的展開圖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無限的,事實上,正方體的展開圖形有且只有11種,11種展開圖形又可以分為4種類型:1. 141型:中間一行4個作側面,上下兩個各作為上下底面,共有6種基本圖形。
  • 正方體的展開圖及相對面的識別方法
    答案:C注意:不能作為正方體展開圖的有以下幾種常見情況:(1)「五子連」,四個以上的正方形排成一排。如(2)「7」字型,四個正方形排成一排,另兩個在這一排同側。如(3)「田」字型,如(4)「凹」字型,如知識點二:正方體表面展開圖中相對面的識別方法同一行或同一列,間隔一個面的兩個面是相對面;「Z」
  • 詳解正方體展開圖,展開與摺疊判斷方法,從此不再困惑
    正方體的展開和摺疊問題是經常考的問題,在考試中常見於選擇題,這種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實踐、探索能力。一般情況解決這類問題有兩種方法:一是動手操作來解決,二是通過空間想像進行確定。然而今天給大家帶來更為簡單有效的方法,希望在以後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能夠快速準確的解答。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複習資料
    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 12條稜相等。一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總和 L長=4(a十b十c),L正=12a(a丶b丶c分別是長方體的長丶寬丶高)二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丶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作它們的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