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萊頓大學3D列印世界上最小的船 闊度僅人類頭髮3分之1

2020-11-02 科普百分百

荷蘭萊頓大學3D列印世界上最小的船 闊度僅人類頭髮3分之1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荷蘭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利用高解像3D印表機,製造出一艘只有30微米長﹑約是人類頭髮闊度3分之1的小船。這艘相信是世界上最細小的船,有望用於醫療,在人體血管內輸送藥物。

萊頓大學物理學家克拉夫特(Daniela Kraft)和團隊,為測試他們開發的新款超高速微型納米3D印表機的技術和運作,以及探索細菌等微觀生物的遊泳動作,利用電子顯微鏡和3D印表機製造出該艘名為「Benchy」的超微型小船。

電子顯微鏡拍攝下,可見Benchy有開放式船艙、煙囪,甚至是小舷窗。它雖然沒有推進器,但船身上印了組成螺旋狀的微粒,令它可以像開瓶器擰動的方式,在液體中推動前進。團隊正研究是否可以製造形狀更複雜的微型輸送載體,用於在人體內將藥物輸送到身體指定部位。有關研究日前刊於英國皇家化學會的期刊《軟物質》(Soft Matter)。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小的船 厚度只有頭髮的三分之一
    近日,荷蘭一群物理學家創造了地球上最小的船。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Rachel Doherty、Daniela Kraft和同事們用3D列印了一個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約是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 據悉,這是專門為測試3D印表機的準確性和功能而設計的3D計算機模型,創造了建造地球上最小船隻的新記錄。
  • 世上最小的船誕生!只有人類頭髮的三分之一厚
    世上最小的船誕生!只有人類頭髮的三分之一厚近日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這個微小的模型只有30微米長,是作為一個項目的一部分進行3D列印的,該項目是研究如何製造形狀複雜的合成 「微型遊動物體」。
  • 比頭髮絲還小!這艘3D列印出來的「船」
    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3D列印技術成功打造了10微米的小船Benchy,而這種船可以在身體的血管內帶著藥物航行。以前的3D列印技術無法做到這一切,第一個原因就是成品的非常小!最大也只有10微米。這是什麼概念呢?人類的頭髮的直徑為0.05—0.08毫米,而10微米也僅僅只有0.01毫米的寬度。如果把這艘船比喻成汽車的話,那麼人的頭髮就相當於一條4—8條車道的主幹道。
  • 比頭髮絲厚度少三分之一,3D列印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船隻
    據外媒報導,日前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據了解,該微型船隻長30微米,比一根頭髮絲的厚度還要少三分之一,比細菌細胞大六倍。儘管船隻本身小巧,但是經過顯微鏡放大後卻被發現設計是出人意料地精緻,其船身四周遍布著不同的幾何形紋路。
  • 號稱世界上最小的船,到底有多小?
    近日,荷蘭的物理學家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用3D列印了一個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約是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據悉,這是專門為測試3D印表機的準確性和功能而設計的3D計算機模型,創造了建造世界上最小船隻的新記錄。
  • 世界上最小的船,竟然只有頭髮的三分之一,網友:高科技
    荷蘭,一群物理學家創造了地球上最小的船。驚呆了眾人。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Rachel Doherty、Daniela Kraft和同事們用3D列印了一個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約是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其中一種宇宙飛船式的被稱為3D班奇,是一個專門為測試3D印表機的準確性和功能而設計的3D計算機模型,創造了建造地球上最小船隻的新記錄
  • 新知|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誕生——3D列印技術走進微觀世界
    交匯點訊 顯微鏡下的這隻船,30微米長,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開放的船艙、筆直的煙囪、精緻的小舷窗清晰可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船隻模型的厚度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堪稱世界上最小的船。 這隻近日出自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家之手的船,利用的正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3D列印技術。
  • 萊頓的物理學家使用3D列印的微遊泳器來研究水細菌
    最初,列印了一組尺寸在1到10微米之間的簡單球形粒子–這有助於確定可以使用該技術列印的最小球形尺寸。圖片由萊頓大學提供。 世界上最小的長凳 藉助概念驗證,萊頓研究人員決定嘗試一些更複雜的幾何形狀。這些幾何圖形中包括經典的3D工作檯,這是3D列印社區中的主要基準測試工具。螺旋狀的義大利麵螺絲;甚至是太空飛船. 據報導,3D臺式掃描儀是迄今為止3D列印中最小的,尺寸僅為30微米,約為單根人類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
  • 荷蘭萊頓大學發明3D列印超導裝置
    因此,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在幾分鐘內三維列印應用約瑟夫森結效應的超導設備的方法。約瑟夫森結(Josephson junction),或稱為超導隧道結。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一步式加成技術,以使用電子束誘導沉積(EBID)「印刷」約瑟夫森結,即通過掃描電子束以局部解離前驅體分子,然後將其吸附在表面上。整個製造過程在帶有氣體注入系統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中進行,這也可以直接進行質量控制和設備維修。一個完整的約瑟夫森結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列印。
  • 全球最小3D列印船隻 只有頭髮厚度三分之一
    荷蘭一所公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以電子顯微鏡和高解析度的3D列印機,創造出世界上最小的船隻,其大小只有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用3D列印機列印出這艘長度僅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這種船型結構通常被用來測試3D列印機的性能。
  • 比髮絲還纖細的3D列印小船,有啥用?
    [釘科技消息]根據《newatlas》和《universiteitleiden》消息: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3D印表機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這個微型模型只有30微米長。這是萊頓大學一個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研究如何製造形狀複雜的合成 「微型遊動物體」。
  • 長30微米,厚度僅為髮絲的三分之一,這種技術造出世界上最小的船
    ◎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李寶樂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3D列印,近年來發展迅猛,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之一」。本月初,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船長只有30微米,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這艘船,展示其有一個開放的船艙、一個煙囪,甚至還有小舷窗。
  • 怎樣的技術才能造出世界最小的船
    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3D列印,近年來發展迅猛,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之一」。本月初,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船長只有30微米,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這艘船,展示其有一個開放的船艙、一個煙囪,甚至還有小舷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模型的厚度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1、問題到目前為止,腎臟是最需要移植的器官。實際上,在過去的30年中,美國進行的腎臟移植手術數量超過了所有其他器官移植手術的總和,在中國,每年甚至超過40萬人等待腎移植,其中僅6000餘人可以獲得腎源。根據美國腎臟組織的統計,每月有3,000多名新患者加入腎臟候診名單。這巨大的患者需求促進了再生醫學和生物列印腎臟。
  • 3D微列印:30微米的拖船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只製造出了最簡單的人工微遊器,大多是棒狀和球狀的。幸好我們的微列印技術日新月異,現在達到了新的高度——拖船Benchy號。為何是拖船?這個公開的3D模型是一個常用的基準,旨在測試和校準3D印表機,用各種形狀和角度將其推向極限。
  • 復旦、武大、萊頓大學各發一篇Nature子刊
    利用原位和非原位軟硬X射線吸收光譜來表徵調控後的NiFeX和FeCoX基催化劑,證明通過高價調節劑來促進3d金屬的氧化,能得到更低的過電勢。3. 與工業電解水廣泛使用的OER催化劑相比,質量活性提高了17倍。
  • 飛翔的荷蘭人:幽靈船背後的歷史
    見習軍官立刻被派往前甲板,但到達時她在附近出現過的痕跡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連在地平線上都找不到她的任何蹤跡。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的海員從前桅中部頂橫桁墜落到前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飛翔的荷蘭人」指就是那艘傳說中的幽靈船,這艘幽靈船大有來頭。
  • 為什麼3D列印技術越來越受船廠青睞?
    上圖是電影《阿凡達》的製作方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一張電影場景的照片,其中包括使用3D列印技術開發的遊艇模型。造船廠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你知道為什麼嗎?去年秋天,當緬因州大學宣布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船時,人們的想像力開始瘋狂起來。
  •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     美國科學家藉助納米化學技術在世界最小的「畫布」上「繪」出萊奧納多·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畫布」寬度僅30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