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對話科學 水煮科技
我們在《對話科學》直播間見到的郭瑞是年輕時尚的都市女孩兒,並非既定印象中的考古學家。
她健談,有強大縝密的思維邏輯,在談到自己的工作和職業時整個人都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Q: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
A:
最初是因為感到新奇。在我上學的年代,對文物保護行業還沒有過多的概念。開始學習之後,我體會到了這個行業的有趣,近距離接觸到了以前在書本上看到的各類古建築、古墓葬等等。深入學習之後發現文物保護工作者並不僅僅是要親臨文物,同時肩負的是讓文物以健康的姿態被更多人看到的責任。
郭瑞
文物修復師
郭瑞,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文物保護專業碩士,2014年畢業。現工作於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主要從事彩繪類文物的研究、保護與修復以及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工作。期間,編制文物保護修複方案11餘項,主持或參與山西民間建築彩畫製作工藝分析研究、西安鐘鼓樓建築彩畫病害調查與研究、西安出土壁畫保護修復研究等彩繪類文物保護項目,其中涉及壁畫保護修復80餘幅,建築彩畫調查3000餘平米。
發表相關專業論文多篇,相關行業準則譯著1部。
來自郭瑞本人的工作現場照片
Q:在學校選擇文物保護專業會學習什麼知識?
A:
文物保護涉及的專業和知識面非常廣,因為它需要用到各行各業的知識來解讀文物修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Q:具體有哪些學科?
A:
基礎學科有繪畫、軟體繪圖、歷史等。最常見的交叉學科有化學、物理、生物和地質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材料學、計算機等專業也越來越多的被涉及到。
工作現場照片
Q:
文物修復師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A:
文物修復師首先要從美學、材質、工藝等多個方面了解需要被修復的文物。另外,修復師要分析出文物哪裡需要被修復以及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並判斷文物需要被修復到什麼程度。分析過後則需要進行科學系統的評估,並設計修複方案。修復過程也不僅僅是修復文物本身,還要考慮文物修復之後的保存環境。修復過後,要為文物建立修復檔案。這是一個完整的閉環。
工作現場照片
///
郭瑞在配合西安地區城市建設的考古發掘工作中,負責壁畫搬遷保護10餘項、涉及壁畫60餘平米;負責大型墓葬或重要遺蹟搬遷保護3項,完成文物的安全穩定轉移工作;完成多項出土漆器、紡織品、木質文物等約30件(組)極脆弱文物的現場保護和文物提取;進行過壁畫、青銅器、鐵器、彩繪陶器等多類文物的科學分析。
「進入墓葬進行考古工作的時候,比起害怕,更多的還是好奇心,想要第一時間進入現場,看看古人的墓葬和壁畫,了解古人的想法」
「文物修復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也是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文物保護工作是需要獨立空間的。這種獨立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比如一間獨立的辦公室。更多的時候是要沉浸在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和完整的思緒中,從而更好的完成工作。」
Q:文物保護的方向有哪些?
A:
文物保護可以根據材質或者工作量分類。
材質包括青銅器修復、古籍修復、字畫修復等。根據性質可以分為不可移動文物修復、可移動文物修復。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大型建築本體、大型遺蹟單位等例如城牆、長城等
「作為文物修復師,我們的成就感來自於成功修復一件文物,了解多一點文物背後的那段歷史,也來自於家人走進博物館時能看到我們參與修復過的文物,可以讓更多人感受歷史的溫度作為文物修復師『』。
=========
///
本節目同時在抖音、一直播和新浪微博等平臺進行直播。支持人和嘉賓在訪談直播的過程中與網友進行了互動,在線解答了網友們的疑問。超過二十萬網友在線收看了本期節目,並對專家觀點和節目形式表示高度讚許。
(以上科普知識由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復師郭瑞進行科學性把關)
圖文:水煮Canon
剪輯:水煮Mocha
校對:水煮小姐姐
原標題:《《對話科學》第十七期:文物修復師》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