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了天文學家們研究在太陽系中的彗星,企圖在兩次彗星爆發中噴出物質2i/Borisov中研究彗星內部。
一顆從星際空間進入太陽系的彗星可能再也無法被辨認出來了。當它遠離太陽時,2I/Borisov被發現在兩次彗星爆發中噴出物質。
在極寒冷的環境中形成的星際彗星2I/Borisov 圖源:universetoday
據克拉科夫亞吉隆尼亞大學和華沙大學的波蘭天文學家記錄,這些爆發表明彗星正在解體。
他們在發給天文學家電報的一則消息中寫道:「這種行為強烈地表明:原子核正在分裂。」。
2I/Borisov彗星穿過太陽系的軌跡 圖源: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
2I/Borisov在去年8月底首次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當時它被正式發現以星際起源的軌跡呼嘯著穿過太陽系。
科學家們後來仔細研究了觀測數據,發現這顆彗星的圖像可以追溯到2018年12月。這些額外的數據支持了關於彗星星際起源的結論,並允許對其未來軌道進行更精確的預測。
天文學家特別希望看到彗星在2019年12月8日到達近日點(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後發生了什麼。
星際彗星2I/Borisov似乎已經分裂成兩半 圖源:universetoday
這是因為在太陽系中有兩種類型的彗星。短周期彗星通常來自柯伊伯帶或更靠近柯伊伯帶,其軌道周期不到200年。當它們經過太陽時,它們更有可能保持完整。
長周期或動態的新彗星來自更遠的奧爾特雲,比短周期的彗星更容易解體。對2I/鮑裡索夫彗星的顏色和組成的分析發現,它與長周期彗星非常相似,因此由於太陽加熱而解體是可以預料到的,但並不能保證一定發生。
去年,馬裡蘭大學的葉全志(音譯)領導的研究人員寫道:「對於太陽系彗星來說,人們知道,從動力學上講,新彗星解體的可能性是短周期彗星的10倍,這可能是它們的原始狀態和較弱的結構強度造成的。」。
這將被視為彗星亮度的變化——事實上,這就是我們所觀測到的。2020年3月5日至9日,彗星亮了兩次。
但是,儘管這可能是2I/Borisov的終點——一段跨越太空的未知光年數的旅程——但這並不是一段悲傷的旅程。隨著彗星的解體,對其光譜的觀測將揭示其內部包括其核心的化學成分。
這是一個研究彗星的內部結構絕佳的機會,並將其與我們的太陽系彗星進行比較,看看它們有多麼相似或不同。
由於彗星被認為是地球上生命出現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彗星內部結構可能會幫助我們發現,在我們的銀河系中生命的成分是否普遍存在。
因此天文學家將繼續密切監視2I/Borisov的活動。
相關知識
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統,包括太陽以及直接或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在直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中,最大的八顆被稱為行星,其餘的天體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軌道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是衛星,其中有兩顆比最小的行星水星還要大。
太陽系的形成大約始於46億年前一個巨型星際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太陽系內大部分的質量都集中於太陽,餘下的天體中,質量最大的是木星。位於太陽系內側的是四顆較小的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們被稱為類地行星,主要由巖石和金屬構成。外側的四顆行星被稱為巨行星,其質量比類地行星要大得多。其中最大的兩顆是木星和土星,它們都是氣態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氫和氦。最外側的兩顆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點比氫和氦更高的揮發成分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幾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黃道平面的圓軌道上運行。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秦正冰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