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輕鬆掌握,重複測量方差分析

2021-01-10 SPSSAU

在某些實驗研究中,常常需要考慮時間因素對實驗的影響,當需要對同一觀察單位在不同時間重複進行多次測量,每個樣本的測量數據之間存在相關性,因而不能簡單的使用方差分析進行研究,而需要使用重複測量方差分析。

案例:當前有這樣一項關於抑鬱症的研究,共有12名患者,分為兩組,每組6名患者分別使用新藥或者舊藥;並且分別測量12名患者用藥後分別第1周,第4周和第8周時的抑鬱程度。

研究問題:①舊藥、新藥對患者抑鬱情況的影響是否有差異?②時間是否會影響抑鬱情況?③時間和用藥類型兩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1. 數據格式

常見的重複測量數據格式,一般記錄成下圖格式:

常見格式

在上傳SPSSAU分析時,需要先進行整理。

上傳格式

如上圖,將三次測量的結果,整理到同一列中,並單獨設置一列用於識別測量時間。比如上圖有12個樣本(12個ID號),並且測量3個時間點。那麼就一定會有12*3=36行數據。同一個ID號會重複3次,同一個時間點會重複12次。

對於重複測量數據,要求比較嚴格,不能出現數據缺失。比如在第八周,ID為12的樣本缺少測量數據,那麼在分析時,需要把所有ID為12的樣本數據都剔除出模型。

2. SPSSAU操作

將數據上傳至SPSSAU分析,選擇【實驗/醫學研究】--【重複測量方差】。

重複測量方差-SPSSAU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時涉及兩個重要的術語名詞,分別是組內和組間。

組內項表示同一對象被測試多次的標識項(如時間);組間項表示不同對象組別的標識項。案例中測量時間點稱之組內項;舊藥、新藥的不同組別稱為組間項。

本例子中共有4項,分別包括測量數據『抑鬱情況』,組內項『測量時間』,患者編號『ID』和組間項『組別』,分別放置數據如下:

3. 結果解讀

重複測量分析共包括兩大項,分別是組間項效應分析和組內項效應分析。

比如本案例中兩種藥物療效差異對比,即為組間項效應分析。如果希望對比不同時間點的療效差異,即為組內項效應分析。

組間項效應分析直接查看p 值即可;組內項效應分析需要進行球形度檢驗,並且結合檢驗選擇適合的結果。

(1)第一步:針對組間效應檢驗表格進行分析,分析組別間效應顯著性情況。即判斷舊藥、新藥對患者抑鬱情況的影響是否有顯著差異。

組間效應分析結果-SPSSAU

首先分析組間效應,由上表可知:不同藥物類型對抑鬱程度沒有呈現出顯著性(F =0.224,p =0.646>0.05),說明新藥和舊藥對於抑鬱症沒有明顯的差異。

如果組間項呈現出顯著性,可使用圖形、方差分析或事後多重比較研究具體差異。

(2)第二步:在分析組內效應前,需要先進行球形度檢驗。

球形度檢驗結果-SPSSAU

· 當球形度檢驗p>0.05說明通過球形度檢驗,此時查看組內效應分析結果時,使用「滿足球形度檢驗」結果。

· 當球形度檢驗p<0.05說明未通過球形度檢驗,並且球形度W值大於0.75,組內效應則使用HF校正結果。

· 當球形度檢驗p<0.05說明未通過球形度檢驗,並且球形度W值小於0.75,組內效應分析結果則使用GG校正結果。

由上圖可知,P=0.031<0.05,未通過球形度檢驗,球形度W值小於0.75,組內效應分析應以GG校正結果為準。

(3)針對組內效應檢驗表格進行分析,分析組內效應及交互項顯著性情況。即判斷時間是否會影響試驗結果和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組內效應分析結果-SPSSAU

對於時間點來看,其呈現出0.1水平的顯著性(F =4.136,p =0.055 <0.1),即說明不同時間點時患者的抑鬱症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性。

同時對於時間與藥物類型交互項上,其並沒有呈現出顯著性(F =0.591,p=0.499> 0.05),說明並不存在差異效應。

如果呈現出差異,可具體結合圖表進行分析,也可以使用SPSSAU方差分析或事後多重比較進一步對比差異性等。

從上圖可以看出:第1周時抑鬱程度分值為4.00分,第4周時為4.08分,第8周明顯上升為4.83分,說明隨著時間的變化,患者抑鬱情況有加重跡象,尤其從第4周到第8周變化時,抑鬱程度分值由4.08分明顯上升到4.83分。

結論:

· 不同藥物對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程度影響沒有顯著差異。

· 不同測量時間患者的抑鬱症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性,隨著用藥後測量時間的延長,患者抑鬱情況有加重跡象。

· 隨測量時間延長,不同藥物對抑鬱程度影響沒有顯著差異。

相關焦點

  •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的操作教程及結果解讀
    基於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分析策略,重複測量數據可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醫學中常見的有重複測量方差分析、廣義估計方程、多水平模型。 1、重複測量方差分析思路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顧名思義,仍是屬於方差分析的範疇,因此其思路也是基於方差分解。
  • 如何看懂SPSS重複測量方差分析的一系列結果
    作者:丁點helper來源: 丁點幫你重複測量方差分析與我們之前學習的各種方差分析(單變量,對於因變量而言)的區別主要在於「重複」二字。之前的方差分析是對一個變量的變異進行分解(即所謂的離均差平方和);重複測量的方差分析則是針對多個變量進行的,也可以叫做變異分解,但此時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叫方差-協方差矩陣的變異分解。什麼叫協方差?什麼又叫矩陣?
  • 重複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應用——【杏花開醫學統計】
    關 注 重複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 在SPSS中的應用 關鍵詞:spss、重複測量方差 導 讀 在醫學研究中,很多實驗都涉及到重複測量的數據資料
  • 手把手教你用 Origin 做單次測量數據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ANOVA)又稱「變異數分析」或「F 檢驗」,用於兩個及兩個以上樣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檢驗。 方差分析是數理統計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分析方法,它可以研究目標變量的控制因素水平及其影響的顯著性。
  • 一文掌握效度分析所有知識點!
    結構效度分析通常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進行驗證,即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對題進行分析,如果輸出結果顯示題和變量的對應關係基本與預期一致,則說明結構效度分析良好。 1效度分析基本說明 效度分析的目的在於判斷研究題是否可以有效地測量研究人員需要測量的變量,通俗來講就是測量問卷題是否準確有效。
  • 方差分析時方差不齊次怎麼辦?
    各處理條件下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樣本方差相同即方差齊次,這是方差分析兩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條件。此處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不滿足正態性,或者方差不齊時怎麼辦?今天小兵給讀者夥伴們精選兩篇文章來解答這個問題。真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你用錯了!↑點擊上方文章標題,閱讀原文。
  • 線性混合模型在重複測量資料中的應用
    重複測量資料在我們的臨床研究中經常遇到,如果數據符合獨立正態和方差齊,我們可以採用重複測量的方差分析去解決他。
  • Excel無重複雙因素方差分析原理解析
    雙因素方差分析法是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可以用來分析兩個因素的不同水平對結果是否有顯著影響,以及兩因素之間是否存在交互效應。一般運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法,先對兩個因素的不同水平的組合進行設計試驗,要求每個組合下所得到的樣本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 最直觀的方差分析(ANOVA) 術語大全
    本文是作者在看《R語言實戰》一書時總結。基礎概念非常清晰明了,有豁然開朗之感。
  • 從協方差分析看回歸與方差分析的聯繫
    文章來源: 丁點幫你微信公眾號作者:丁點helper無論是單因素還是雙因素方差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有一些共性,比如研究的因變量(如前文的硒含量、滿意度得分),都是定量變量;而自變量,即分組變量(如地區、教育程度、性別)都是定性變量。
  • 管理心理學之統計(14)方差分析的定義和邏輯
    什麼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OVA)是一個假設檢驗的過程,用於評估兩個或多個(總體)處理的平均數的差異,它與t檢驗的差異在於方差分析可以被用來比較兩個或更多的處理,為設計實驗與解釋結果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 方差分析(ANOVA)全總結
    ANOVA系譜先從最簡單的一元分散分析(One-way ANOVA)說起。舉例來說,要比較中韓日三國消費者對iPhone 11的喜愛程度。需要用到的變數有兩個:國籍和喜愛度。國籍:分三個值,中國,韓國,日本;喜愛程度:一般使用裡克特量表進行測量。
  • 方差分析(ANOVA)原理
    方差分析(ANOVA)原理微信公眾號:生信小知識關注可了解更多的教程及單細胞知識。
  • spss協方差分析
    什麼是協方差分析?協方差分析又稱「共變量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引申和擴大。接下來,一個簡單的例子在spss中操作一遍協變量分析的過程(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首先,協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有以下幾點:各組觀察指標服從正態分布各組觀察指標彼此獨立各組觀察指標滿足方差齊性;各組協變量與觀察指標存在線性回歸關係,且斜率相同例:操作如下:1、選擇分析--一般線性模型--單變量,點擊模型,
  • ——方差分析帶你探究竟
    這時就可以用方差分析幫助我們了解這一問題的答案~打開在線SPSS分析軟體SPSSAU,導入數據後,在左側邊欄選擇「方差」。將「教育水平」放入X框,「工資」、「住房面積」放入Y框,點擊「開始方差分析」,SPSSAU即可一鍵輸出結果表分析後得到以下的結果表。
  • 常用數據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及實現!
    方差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對該事物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及顯著影響因素的最佳水平等。本文介紹了方差分析的基礎概念,詳細講解了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並且給出了它們的python實踐代碼。
  • 一文帶你快速學會回歸分析
    一篇帶你學會相關分析)文章中,我們向大家介紹了關於相關分析的內容總結。編寫的過程讓我想起曾見到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同時使用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疑問,既然都是研究變量間的關係方法,已經進行過相關分析為什麼還要使用回歸分析呢?相關與回歸的區別其實,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的研究目的並不相同。
  • 方差分析 (ANOVA)-29
    ▶在這一實驗中你還應注意到什麼?▶耐用度的衡量值越高越好檢驗來檢驗這一假定▶當對正態假設存在疑問時,可使用 Levene檢驗注意: Minitab 可通過等方差檢驗進行檢驗進行ANOVA分析    4. 如有需要使用配對比較法    5. 進行殘差,方差和正態假定的檢驗    6. 建立主效果圖,置信區間圖,等等.    7. 得出結論▶這一簡要步驟並不表示絕對完整▶你可以增加哪些其他項目?
  • 帶你一文了解描述性統計分析
    如正態分布、相關性分析用起來啊,也就是真正開始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其他業務人員可能是看圖說話,通過散點圖,覺得兩個數據之間有關係,而你作為一個數據分析師可以直接通過一個公式,一個指標相關係數,告訴他們是否真的有關係,關係的強弱。所以啊,學好描述性統計是數據分析師的基礎,魚粉們還不趕緊學起來吖!
  • 快速掌握驗證性因子分析
    一、驗證性因子分析基本說明使用SPSSAU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在實際分析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其實質是對於分析的掌握能力。在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時,重要的指標是factor loading值,一般標準化的factor loading值需要大於0.7,如果該值較小,就說明對應項與因子之間對應關係弱,因此可考慮刪除該項,也或者移動該項到別的因子裡面。重複幾次直至標準化factor loading值都大於0.7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