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解密——到底打了多久?雙方主將到底是誰?真的有四十萬人...

2021-01-08 寒冰讀史

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平之戰發生後,趙國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綜合國力下降,實力大不如前。而秦國在戰爭中運用謀略得當,將趙軍圍殲,使之全軍覆沒,從而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加快了統一六國的進程。

  然而,對於長平之戰的具體時間,歷史上一直都存在著爭議,大致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三年說」,二是「半年說」,三則是「二十一月說」。那麼這三種時間說法到底有什麼依據,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先來看時間為三年的說法,這個時間段指的是公元前262年一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從秦軍攻佔了韓國野王,使得上黨與韓國本土失去聯繫,郡守馮亭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開始計算,一直到趙括率兵貿然出擊,最終全軍覆沒為結束。「半年說」則是公元前260年的4月到9月期間,這個時間段是從秦國的將領王齕開始進攻趙國長平算起,一直到趙括突圍身死,趙軍大敗為止。這段時間主要就是長平之戰的過程以及結果,它將上黨之戰與長平之戰的時間分離開來計算。「二十一月說」是公元前261年到公元前260年的這段時間,它是從秦國再次攻佔上黨開始計算的,一直到趙軍全軍覆沒為止。

  三個時間段都有各自的爭議和依據,不過現在普遍被大眾所承認的還是「三年說」的時間計算方法,因為這個時間段包含了長平之戰的起因、經過、結果,較為詳細和全面。長平之戰開始時,秦軍的將領其實是王齕,而趙國的主將是廉頗。兩人對戰時,雖趙軍接連失利,但由於有廉頗鎮守,兩軍還是處於僵持狀態的。後來,秦國派人進入趙國實施反間計,趙王中計,將廉頗撤下,換上了趙括為主將。與此同時,秦軍也在秘密地調動白起為主將。之後的長平之戰,交戰雙方實際上都已更換了主將。白起、廉頗雖然都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將,但兩人在長平之戰中卻並沒有正面交鋒的機會。白起擔任秦軍主將後,他深知趙括驕傲輕敵,只擅長「紙上談兵」,遂根據其弱點定下了戰術計謀。

白起帶領秦軍與趙括交戰時,假裝節節敗退的樣子,引誘趙括貿然帶兵追擊到了秦軍陣地附近。這時,白起派兵暗中切斷了趙軍的後路,同時阻斷其糧道,導致趙軍被圍困四十多天。最終,趙軍主將趙括被亂箭射殺,趙軍其餘士兵投降,秦軍大勝。但面對趙國的降兵們,白起只放回了240個年紀較小的人,其餘士兵則均被坑殺。不得不說,白起帶領秦軍在長平之戰中獲得勝利,這確實能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戰將,但坑殺趙國四十餘萬士兵的行為還是不免讓人覺得太過慘烈。

  現今,位於山西高平市的長平之戰遺址裡有著一處觸目驚心的景觀,那就是屍骨坑。在長平之戰中,投降的趙國士兵被秦軍將領白起下令坑殺,而遺址中的屍骨坑就是坑殺之處。那麼,在那場戰爭中,到底有多少人被坑殺?他們真的是被活埋了嗎?

  在長平之戰中,趙軍最後被白起下令坑殺的士兵人數其實是存在爭議的,有學者認為人數應該不到四十萬。但《史記》中也曾提到這場戰爭最後「卒四十餘萬皆坑之」。現今,趙軍出兵約45萬,戰死者5萬左右,被坑殺者40餘萬人,是普遍被世人承認的傳統說法。在1995年的時候,位於山西高平市的長平之戰遺址正式開始了相關的考古發掘行動,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工作人員沒日沒夜的努力下,終於將當年戰爭中的屍骨坑逐漸挖開,並將其分為一號坑和二號坑。兩者均為深坑,並不像是秦軍人為所挖,而更像是天然形成的。可以想見當年那四十餘萬趙國士兵死後被拋入這裡,再將一層薄土掩蓋上去。經過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這些屍骨也終究都被深埋於地下了。

  因為這個屍骨坑是在永錄村發現的,因此也被叫做「永錄屍骨坑」,其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刀幣、箭頭等文物,為長平之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坑殺,在大多數人眼中,可能會以為是活埋的意思,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坑殺是指將敵軍殺死後,把其屍體堆積起來的行為。這個詞多有譴責和屠殺無辜的意思。當然,白起也因此事被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痛罵過。此外,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表明活埋的說法並不成立。在長平之戰遺址的屍骨坑中,其出土的屍骨有刀砍、箭射的痕跡,還有的屍骨只有軀幹而沒有頭顱,這些都能說明趙國降兵是在被殺後掩埋的。最後,40萬人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白起如果真的要活埋這麼多人,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長平之戰中的趙國降兵不是活埋致死,而是在被殺死後掩埋的說法基本上是成立的。但對於被坑殺的40萬人數,還有待更進一步的考證。

相關焦點

  • 長平之戰40萬趙軍變亡魂,誰的罪過?
    許多人只聽過「一將功成萬骨枯」,卻不知前半句「憑君莫話封侯事」,這原本是是唐代曹松《己亥歲》中的詩句,但我覺得形容「長平之戰」再貼切不過!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 山西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45萬大軍葬身此地,白骨終重見天日
    曾經,長平一戰中有四十五萬將士不幸喪命,關於這些戰士的屍骨埋藏地,也一直都是考古學家們想要探尋的內容。而就在山西地區的一塊玉米地中,長平之戰的屍骨坑也被農民發現,自此,四十五萬大軍的白骨也得以重見天日。那麼,在這個萬人屍骨坑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 此人是一國之相,一計滅敵四十萬大軍,還創造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範雎的功勞主要在於他制定了遠交近攻策略,高屋建瓴的提出了秦國統一六國的縱方針(日後尉繚子提出的統一六國的先後順序其實就是對範雎策略的完善),並且在關鍵的長平之戰中一計使得趙王臨陣換帥滅敵四十萬。不過因為早期的經歷,範雎為人刻薄,他創造的一個成語睚眥必報流傳至今。
  • 其實他差點改寫長平之戰
    在戰國時期有很多的士族階級為了謀求發展遊說開始諸侯,因此戰國時期開始了百家爭鳴的思想變革,也有不少沒有成學說的人像毛遂一樣開始自薦,試圖打破固有的階級限制,所以在戰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的能臣名將。藺相如之所以有信心將和氏璧帶回來,就是因為知道秦昭襄王不敢輕易的對趙國發動進攻,不然的話就不會這樣先禮後兵,而是會直接大軍壓境威逼趙惠文王,藺相如想通這個關節之後就放心的前往秦國,並且成功的帶回來和氏璧。在後來的澠池之會中,藺相如同樣也用相似的想法,力保趙王不在秦王面前丟失尊嚴,結果趙惠文王就因為這個原因將他封為了上卿。
  • 從永錄屍骨坑看戰神白起的長平之戰
    這雖然有點讓人哭笑不得但也確實可以看出白起與這片地淵源至深。那麼白起到底做了什麼讓這片土地對他兩千年念念不忘呢?這要從永錄屍骨坑和骷髏廟(又稱殺谷,後改被當地人稱冤谷)說起了。這殺氣有多重呢?據記載,白起於永錄坑這個天然大坑掩埋的屍骨就有40萬人,於骷髏廟所殺趙國降俘,是投降的俘虜哦,就有整整20萬人。荒嶺上的頭骨堆成了臺子都被稱為了「白起臺」。歷史愛好者有些喜歡稱白起為戰神,另外一些人喜歡稱他為死神。那麼白起到底因為什麼屠殺盡了趙國軍卒,甚至連降俘都不放過呢?白起又是為什麼因此事與範雎產生了間隙呢?
  •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失敗,使得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
    是他體弱多病,還是被人殺害,抑或是戰死疆場?都不是。秦武王不但不體弱多病,而且還十分有活力。也就是因為他太有活力了,所以英年早逝了。他對公子成說:公子成也不是糊塗的人,只是一時沒轉過彎而已,認真思考後,就同意了。又過了一天,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朝臣們一看,態度最強硬的人都改變了,沒有辦法,也都改穿了胡服。就這樣,沒過多久,趙國人人都改穿胡服了。自此,趙武靈王開始了他的一系列革新。趙武靈王穿胡服後,又學著胡人騎馬射箭。
  • 山西發現長平之戰屍骨坑 老人執著守護14年(圖)
    7月21日,在高平市永錄鄉長平之戰遺址廣場,臨時搭建起的臺子周圍彩旗飄飄,鑼鼓陣陣。一位皮膚黝黑的老者披紅戴花站在臺上,接過一個紅色證書。原來,這是相關部門正對長平之戰屍骨坑發現者進行褒獎。次日,人們從有關報導中得知,長平之戰屍骨坑的發現者叫李珠孩。
  • 長平之戰爆發趙國大敗,公子異逃回秦國
    長平之戰爆發後公子異在趙國當人質,怕自己被趙國殺害,去找呂不韋請他幫忙,最終逃回秦國。秦昭王四十七年了,對別人來講這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年份,但是對於趙國人和秦國人來講,這一年關係太緊張了,因為這一年爆發了秦趙之間有名的長平之戰,結果是趙國大敗,40多萬趙軍向秦國投降,然後秦將把這些趙軍給坑殺了,所謂的坑殺就是活埋!想像一下活埋掉40萬人,這場戰爭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長平之戰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趙國的國內。
  • 山西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屍骨曾被收購做飼料 現擬建國家文化...
    當地歷史上戰爭頻發 屍骨重疊情況尚待考證據《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屍骨坑發掘簡報》記載,1995年4月,永錄村村民李珠孩修整田地時挖出不少人骨,並發現17枚刀幣和1枚銅簇。田貴生(李珠孩妹夫)獲悉後報告至高平市文化局和博物館,引起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同年10月下旬至12分月上旬,工作人員對永錄1號屍骨坑進行搶救性發掘,這也是長平之戰遺址的首次正式考古發掘。
  • 山西高平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 當地文物部門回應
    中新網太原7月15日電 針對有媒體報導稱「山西高平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
  • 【成語一則】破釜沉舟:巨鹿之戰,項羽是如何打贏的
    難道真的如歷史課本所講的那樣:項羽憑藉一股勇氣,破釜沉舟、不留後路靠著一股兇狠之勁,以少勝多擊敗了秦軍?深入巨鹿之戰的細節中,不難發現,項羽除了這股兇狠勇氣外,戰術運用上可是非常厲害的,項羽之所以能打贏這場戰役,也並不是僅僅憑藉自己的五萬軍隊,而是調動了所有反秦盟軍。
  • 山西媒體:高平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文物局稱還有待專家勘探
    山西當地媒體《山西晚報》報導,一處厚度約0.6米的帶狀屍骨層日前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被農民發現,這處呈帶狀的屍骨層可能與發生在2200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對此,高平市文旅局相關人士稱:「屍骨坑一直都存在,不僅僅是那處玉米地,此前就聽當地的老人們說,種地的時候挖出來過屍骨。
  • 進擊的巨人:注射劑只有一個,誰都有自己想要救的人,到底該救誰
    導讀:注射劑只有一個,誰都有自己想要救的人,埃爾文和愛爾敏,到底該救誰?其實利威爾兵長什麼都知道,但是他也很難選擇啊。《進擊的巨人》這部動漫可以說是讓我們認清了什麼是現實,什麼虛擬。瑪利亞巨壁奪回戰雖然說是勝利了,但也只能說是慘勝。來的時候是意氣風發的一百人,如今只剩下九人了。調查兵團可以說是全軍覆沒,連埃爾文團長都沒能倖免。九十一個人換了一個超大型巨人,到底虧不虧,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可能會有小夥伴覺得已經知足了,畢竟搞到了一個超大型巨人,可是那些死去的人呢?有人人敬仰的埃爾文團長,還有調查兵團的兄弟姐妹們。
  • 《麥田》裡的守望者,到底是誰在守望著誰?
    動動你的小手指,點擊右上方關注哦當小花兒剛看到《麥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小花兒最先想到的就是《風吹麥浪》那首歌,」啦啦啦~啦啦~啦……「並且眼前浮現出一個溫暖的畫面,金黃的麥田,微風拂過,陽光正好,在藍天之下忘我的享受這收穫的快樂……好了下面言歸正傳,來說說今天小花兒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電影《麥田》吧~《麥田》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在長平之戰中
  • 26歲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此名將到底是誰?
    26歲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此名將到底是誰?根據史書記載,張遼出生在并州雁門郡,也就是漢朝北方邊陲,當年東漢內亂,胡人趁機寇邊,張遼從小,就在戰亂中長大,年紀輕輕的時候,便成為了雁門郡的郡吏。他雖然勇武有為,然而一生前半段,並沒有遇到過明主,最初張遼投奔於并州刺史丁原的名下。
  • 美國神秘的51區到底有沒有存在外星人?看中情局的最新解密
    充滿神秘色彩和擁有絕密等級的51區到底有沒有存在外星人?美國政府到底是不是掌握了外星文明的高科技武器?美國政府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絕密武器研究計劃?51區到底還隱藏著美國政府多少的秘密?從拉斯維加斯開車向北僅僅行使130多公裡就是內華達州,內華達州中部是美軍內利斯空軍基地,而大名鼎鼎神秘兮兮的51區就在空軍基地的東南部,西邊緊挨著內華達武器測試區域。
  • 魔獸世界:懷舊服防戰熊T強弱之爭,熊T崛起真的動了別人的蛋糕?
    最近魔獸世界懷舊服中出現了很多關於熊T和防戰孰強孰弱的爭論,雙方玩家在國服某知名魔獸世界論壇擺事實講道理,最終誰也無法說服誰。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熊T的崛起到底是動了誰的蛋糕這種「陰謀論」。那麼熊T的崛起真的動了別人的蛋糕了嗎?顯然並沒有。
  •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都是動物界的霸主,它們都是貓科動物的代表,有些人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還有一些人認為獅子打不過老虎,他們雙方在網絡上見到就懟,不相上下。
  • 老虎和獅子打起來,到底誰更厲害?看完這些你就會有答案
    老虎和獅子打起來,到底誰更厲害?看完這些你就會有答案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適者生存的法則在自然界中是始終存在的。這裡提到強者,就有一個困擾大家很多年的疑問了。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厲害呢?這兩種動物在人類眼中一直都是兇猛的存在,而獅子一直被稱為&34;,那麼獅子真的比老虎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