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稀客黑臉琵鷺溼地舞翩躚

2021-01-21 浙江在線

玉環:稀客黑臉琵鷺溼地舞翩躚

2021年01月14日 08:37:15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拍友 段俊利 陳盆峰

  近年來,玉環市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緊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漩門灣國家溼地生態不斷改善,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成為越冬候鳥的天堂。

  近日,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浙江省玉環市漩門灣溼地棲息覓食,翩翩起舞。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僅次於朱䴉的最瀕危水禽。黑臉琵鷺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

標籤:責任編輯: 翁宇君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內因是黑臉琵鷺獨特的取食方式和對取食環境的特殊要求,比如需要一定的水位,才能滿足它的取食條件。但內因不是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加劇的外因才是黑臉琵鷺遊走在瀕危邊緣的主要原因。由於近些年來,在黑臉琵鷺的遷徙通道上,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展迅猛,人為活動的加劇,導致許多黑臉琵鷺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退化和喪失。
  • 稀客!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稀客!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2020-11-07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黑臉琵鷺溼地越冬
    ↑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近日,不少黑臉琵鷺飛臨位於海南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越冬。黑臉琵鷺在溼地公園飛翔、嬉戲,成為冬日裡一道獨特風景。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12月28日,一隻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飛翔。↑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嬉戲。↑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
  • 鵝鷺舞翩躚!鞏義黃河溼地迎來大批遷徙鳥類
    鵝鷺舞翩躚!鞏義黃河溼地迎來大批遷徙鳥類 2020-12-0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稀客!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中山
    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52隻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黑臉琵鷺「長駐」閩江口溼地
    原標題:黑臉琵鷺「長駐」閩江口溼地   這是在福建閩江口溼地拍攝的黑臉琵鷺(4月12日攝)。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強,數十隻黑臉琵鷺連續多年在福建閩江口溼地「安營紮寨」。
  •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
  • 長嘴似湯匙的鳥類來到台州玉環,又名飯匙鳥
    近日,在玉環漩門灣溼地公園發現黑臉琵鷺。經鳥類監測員證實,這是2019年進入候鳥遷徙季節後首批來到漩門灣溼地公園的黑臉琵鷺,數量近20隻,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跟隨小編來科普下黑臉琵鷺吧。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有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黑臉琵鷺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
  • 台州灣溼地迎來疣鼻天鵝,《醜小鴨》原型就是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圖片來源:台州市愛鳥協會供圖最近,台州灣集聚區溼地迎來一位神秘的「天外來客」:它身著潔白的羽衣,鼻子前一抹亮色分外矚目。它就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疣鼻天鵝。不過,這次疣鼻天鵝從西亞線跑到東亞線上來,跟氣候變化有關,但也從側面說明,台州灣集聚區溼地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適合鳥類生存。隨著近年來台州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台州「驚鴻一現」。一起來看下台州都曾吸引過哪些美麗又罕見的生物:黑臉琵鷺黑臉琵鷺也是一種瀕危珍稀鳥類,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 經再拍確認眼神是52隻 「同事用手機拍到黑臉琵鷺剪影,粗略估算有40多隻,再創新高!」12月4日下午,南沙溼地負責人萬君在朋友圈發布了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的消息,驚喜之情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 記者通過微信第一時間聯繫上萬君,進一步了解發現黑臉琵鷺的詳情。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黑臉琵鷺等在基圍魚塘覓食,拍攝:柳柳☑開展深圳灣濱海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工程,系統地修復了深圳灣濱海溼地,恢復了紅樹林生態功能,改善了越冬或過境候鳥的棲息生境;☑實施基圍魚塘生境主動式改造管理,採取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幹擾;☑科學引導遊客參觀等措施,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隻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 52隻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 數量創歷史新高
    一群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據廣東省林業局8日消息,廣州南沙溼地12月5日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天空之鏡」引候鳥舞翩躚
    全球環境基金(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聯合海南觀鳥會,對鶯歌海鹽場溼地所做的鳥類調查,共記錄到野生鳥類82種,約3000隻;其中水鳥40種,溼地依賴鳥類8種。  據海南溼地保護專家盧剛介紹,鶯歌海鹽場是海南重要的鹽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是海南重要的越冬候鳥棲息地。  令人驚喜的是,調查組在當地觀察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黃嘴白鷺。
  • 浙江漩門灣溼地雁鴨類首獲「全球身份證」 監測種群遷徙
    圖為:專家為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雁鴨類候鳥環志 張鶯鶯 攝中新網台州12月11日電(記者 範宇斌)11日記者獲悉,浙江省玉環市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內,一批雁鴨類候鳥擁有了「全球身份證」——鳥類環志,以監測它們的種群遷徙變化、生活習性等,這是該溼地雁鴨類候鳥首次被環志
  • 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大批越冬...
    這幾天,位於福建福州的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大批越冬候鳥,包括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等珍稀候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加。上午十點半,正值漲潮期,在閩江河口溼地,出現了大批小天鵝的身影。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鄭航:往年小天鵝是沒有這麼多的,也沒有這麼早來的。像去年的11月15日大概也就是二三十隻,今年觀測的時候有五百多隻。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的黑臉琵鷺。 通訊員馮銘誠信息時報記者葉偉報攝 資料圖片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熙燈)南沙溼地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此話題成為輿情熱點話題,其一是因為它是中國23種瀕危鳥類中被列為世界極危級的五種之一,現全球僅存1500隻左右;其次是這種鳥兒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逐年向好,頻頻「現身」的黑臉琵鷺是青山綠水間生態向好的一個縮影。
  •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
    此話題成為輿情熱點話題,其一是因為它是中國23種瀕危鳥類中被列為世界極危級的五種之一,現全球僅存1500隻左右;其次是這種鳥兒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   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逐年向好,頻頻「現身」的黑臉琵鷺是青山綠水間生態向好的一個縮影。